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四百論釋▪P29

  ..續本文上一頁的無自性法亦非有自性。如世間人說:“有體法滅已即爲無體法。”本來沒有瓶子,就不應說瓶子壞滅,所以有自性的法既然非有,無自性的法依何立爲有自性呢?因爲無有所觀待即無有能待法故。

  (庚)五(破由有空性的因喻則不應成立空)分二:(一)明由有因故即是實有則有大過;(二)明由有喻故即不能成立空義有大過失。

  (辛)一(明由有因故即是實有則有大過)

  頌曰:有因證法空,法空應不立,宗因無異故,因體實爲無。

  問曰:汝成立空性,必定要說因,因有因故,所以一切法非空,因爲雖然另有似因,但是實有故。答曰:若是由于有通達諸法谛實空的正因,便謂諸法不空,此不應理,如果宗與因是有自性的異體,那麼,宗因則成爲無有聯系,設若宗因不是異體,而是有自性的一體,宗因必定成一,于是則不能依因成立所立的宗,是故正因體性即爲無有,那麼,汝許諸法實有,則有無因的過失。是故一切法皆無自性。

  (辛)二(明由有喻故即不能成立空義有大過失)

  頌曰:謂空喻別有,例諸法非空,唯有喻應成,內我同烏黑。

  問曰:若謂自性空的喻——影像等有,由此與喻相同的其余諸法亦有故,所以諸法非空。答曰:彼喻是與因義有聯系耶,或是無聯系呢?若是與因義有聯系,由于破因實有時其喻不空皆已破除;設若與因義無聯系,那就唯由與因義無聯系的喻義而能成立,如是則一切法皆應相同故。例如唯有烏鴉黑的喻,是否也應成立內我亦同烏鴉一樣的黑呢?當然不能,因此僅以有喻即喻諸法實有,不合道理。

  (庚)六(明開示空性的所爲)

  頌曰:若法本性有,見空有何德,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

  問曰:假若沒有因和喻,而一切法亦應畢竟無,因此汝造的論爲破他人實有則成唐捐。答曰:我們造論的宗旨是爲通達空性之後而得解脫和一切智,並不是專爲破除他宗。設若諸法本來是自性有,那就應該通達有自性以爲正確,如是現見空性有何功德呢?應成顛倒故。由于執諸法實有而造有漏業,則流轉生死。若是通達一切法無自性,當解脫叁有,所以由執實有的虛妄分別,若見諸法有自性,即緊縛生死,因此實執的所執境,即補特伽羅和蘊有自性。這就是此論中以廣大正理說明由證空性見方能破除實執。如經所說:“一切法空,即是無自性義。”自宗(中觀宗)許一切法皆是緣起,並不違經,所以特別造論開顯諸法無自性。

  (庚)七(明有無二過之執都是顛倒)

  頌曰:說一有一無,非真亦非俗,是故不能說,此有彼非有。

  內部諸唯識師沒有如實了解經義,便認爲內識實有,而許外境在名言中亦無有,這是顛倒故。內識外境在名言中二俱同樣的有,在勝義谛中二俱同樣的無。說這一法有另一法無有,則非是真理;因爲一有一無既非是勝義中有,也不是勝義谛。一有一無亦非是世俗,因爲彼心境二既是名言中有,也是世俗谛。是故在名言中正蘊皆有,在勝義中皆無,不能說此心、心所是實有,彼外境在名言中亦非有。因此外境和內識,世間人和中觀師都是共許的。

  (庚)八(明無理由能破離邊)

  頌曰:有非有俱非,諸宗皆寂滅,于中欲興難,畢竟不能申。

  問曰:汝說你們善于以多種正理破除諸實有師,實有師不能破空性(中觀)師,現在我們雖然不能答覆你,但是,這樣也就是答覆你了,因爲現見有人對如來的教法在起精進修特,可見諸法是有自性。答曰:汝的這種想法是虛妄的,若果我們是有過失的宗,汝可以用旁宗的理來難論我們。可是說諸法有自性,完全非有,亦有亦非有,俱有俱非有等諸宗的這些過失,對于中觀師皆悉寂滅,所以對中觀宗欲興問難,畢竟不能申。因爲欲對智者空性師論難,當知如對虛空畫畫和以鐵槌擊碎虛空,皆不可得。阿阇黎法民對于前八品,每頌加一喻,由恐文繁,故不煩述。

  總攝頌曰:

  曰光能破諸黑暗,黑暗不能壞日光;

  正見能破諸邊執,難彼(正見)機會悉遠離。

  (甲)四(論末義)分二:(一)由何阿阇黎作;(二)由何譯師翻譯。

  (乙)一(由何阿阇黎作)

  此《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是大車宗阿阇黎聖天菩薩作。阿阇黎月稱作疏。

  (乙)二(由何譯師翻譯)

  此論是迦濕彌羅無比城寶藏寺中印度堪布蘇馬紮拿和西藏博通顯密的月稱譯師,由印語譯藏,講說聽聞,抉擇完善。

  佛記龍猛獲勝位,光顯宏傳龍猛宗,

  聖天吉祥月稱師,願爲我等頂莊嚴。

  棄舍大車論師宗,不具無垢正理眼,

  隨順驕傲邪分別,謬說此宗非所忍。

  住大乘種諸士夫,成熟解脫自身道,

  顯明無雜圓滿疏,以易了辭釋論義。

  聖者密意難通達,我心愚昧修力微,

  若釋此論有過咎,上師本尊賜宥恕。

  爲顯離邊中觀道,精勤作釋白淨業,

  系叁有獄諸衆生,願得無上解脫樂。

  願我于一切生中,大乘善士永不離,

  由聞思修入此道,速得種智大菩提。

  此《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是由珍重叁學具足叁聚戒的上師虛空賢,和特別擔荷宏揚能仁聖教不倦的上師名稱獅子,供養禮物,數數勸請。其後又由住持叁藏多聞博通顯密教典的則湯巴慶喜獅子等衆多住持叁藏的多聞的大德勸請。謹從通達能仁的大秉教義,特別悟入內外諸法緣起,猶如水中月影等的大菩薩極尊仁達瓦童慧,及善于受特諸佛正法大願、濁世的一切智極尊上師善慧名稱(宗喀巴)師徒(童慧、宗喀巴)足下,長久依止聽聞。由彼二位上師善說教導之恩,講說正理比丘達馬仁卿(甲操傑)在寂靜山、嘎登寺尊勝洲作。精進戒律,受持法藏寶法尊勝筆受。

  全文終

  

  

《中觀四百論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中觀正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