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因緣所生故, | 既是衆因緣所生,
世俗顯現成, | 因此,世俗便如其所顯現而成立。
若不能成立, | 倘若這樣還不足以成立,
水月由誰生? | 那麼水月等倒世俗又憑何而生呢?
23.故衆因緣生 | 因此,各種因緣所生的一切現象
一切現象成。 | 都能成立。
若諸緣斷絕, | 如果各種因緣條件斷絕了,
世俗亦不生。 | 那麼即使在世俗中也不會生起任何現象。
&nbs, p;
【依正見修行得成就】
24.如是見不愚, | 有了這種見解就不會愚癡,
且行極清淨, | 而且修持也將變得極爲清淨,
則不入歧途, | 這樣就不至于誤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 | 而且將往升到兜率天宮。
【勸修精要】
25.所知類多壽苦短, | 人生苦短而知識的種類卻那麼繁多,
壽量尚且不能知, | 人壽幾何尚且無從知曉,
故如鵝取水中乳, | 所以應該像鵝泸取水中的乳汁一樣,
但取清淨己所欲。 | 只選取自己的清淨欲求⑦。
【咐囑】
26.吾乃短視一愚者, | 我只是一個□視的愚笨凡夫,
無力抉擇二谛義, | 自己沒有能力抉擇二谛的義理,
然依諸上師所說, | 不過依靠諸多上師的說法,
立此龍樹二谛理。 | 才寫了這個龍樹學說中的二谛。
27.金洲王請所作此, | 由于金洲王的請求我作了這部論,
倘若時下有人信, | 如果現在有人對它有信心,
亦應善究而接納; | 那麼也應當詳細研究以後才接受;
非唯因信及恭敬。 | 不應該只憑信仰和恭敬。
28.咕噜怕拉金洲王, | 金洲國王Guruphala
遣比丘提婆麻地, | 派遣了比丘Devi-mati來,
應彼造此入二谛, | 應他的請求我造了這部《入二谛》,
當今智者應探究。 | 當今智慧的人應該加以探究。
碩學阿□黎吉祥燃燈智所造《入二谛》竟
跋:班支達本人及譯師甲·精進獅子⑧,共同翻譯審校。
┎──┒
┃注釋┃
┖──┚
①一般藏譯的佛典,都會在前面加上翻譯的敬禮。本論無此譯敬,似乎是個例外。
②阿底峽在《入二谛》中所表現對「世俗谛」的看法,與智藏(Jnanagarbna)、寂護、蓮花戒等瑜伽行中觀派學者的看法幾乎一致。可見阿底峽的中觀思想中也摻雜了此派的學說(參見《中觀思想》,頁239~65)。
③「滿意」是“nyams dga”,欣樂”的權譯。
④ 同②。
⑤“ dBu ma pa la mi mthum med ”一句, 字面意義很清楚,但真正涵義卻不易確定。江島式的譯法與筆者一致(參見《龍樹教學之研究》,p.363 )。Linder 則譯爲: It is not 〔 however 〕 unlikely that the Madhyamika〔 understands the absolute〕(p.194)。
⑥此頌與清辨《中觀心要領》( Ot.5255 )第叁品, 第十二頌的內容完全一樣(參見《中觀思想》,頁217)。
⑦第25頌與《難釋處》「智慧與方便品」中述及中觀師承的那一頌,一模一樣。
⑧精進獅子( brtson ”grus seng ge )是阿底峽的藏人弟子之一(參見《青史》,頁173)。
《入二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