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生死書▪P26

  ..續本文上一頁我的父親、我的治療師、我的丈夫、我的愛人;你安靜地經曆這一切戲劇化的投射,卻從來都不曾放棄過我。」

   一位二十多歲的工程師說:「我在你身上所發現的你確實謙卑得很,你真的希望我們都很好,你不僅是老師,更不曾忘記做你的偉大上師的學生。」一位年輕的的律師說:「對你而言,教法是最重要的東西。有時候,我甚至認爲你的理想是把自己變消失,而只是想盡辦法無私地把教法流傳下去。」

   另一位學生害羞地說:「起先,我害怕把我的心開放給你。我已經受到這麼多傷害了。但當我開始這麼做的時候,我注意到我本身確實有所改變,慢慢的,我越來越感激你,因爲我體會到你是在多麼盡力地幫助我。然後我發現自己對你的信任竟然這麼深,比我曾經想象過的還要深。」

   最後,有一位四十多歲的電腦操作師說:「對我來說,你是一面如此美妙的鏡子,爲我顯示兩件事:相對層面的我和絕對層面的我。我可以看著你,然後清楚地看到我的一切相對混亂——不是因爲你是誰,而是因爲你反映回來給我的是什麼。但我也可以看著你,然後看到反映在你身上的心性,一切事物都時時刻刻從心性生起。」

   這些回答告訴我們,真正的老師是仁慈的、慈悲的、不厭倦地想把他們從上師那兒得到的智慧分享給學生,不爲自己的利益設想,只爲教法的宏揚光大而努力,永遠保持謙卑。一位確實具備這一切品德的人,經過長期觀察,你會對他産生信賴。你將發現這種信賴會變成你生命的基礎地,支持你通過一切生死難關。

   在佛教裏,我們以這位老師是否根據佛陀的教法指導學生,來斷定他是不是一位真上師。我們要再次強調的是:最重要的是教法的真理,而不是老師這個人。這是佛陀提醒我們要「四依」的原因: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智不依識。

   所以,我們應該記住,真正的老師是真理的發言人,是真理的慈悲的「智慧展示」。事實上,一切諸佛、上師和先知都是這個真理的化身,以無數善巧、慈悲的形象示現,引導我們透過他們的教法回歸我們的真性。因此,一開始的時候,比尋找老師還重要的是尋找和遵行教法的真理,因爲當你與教法的真理接觸時,你就會發現你和上師接觸了。

  如何行道

   我們都有遇見某種精神之路的業,我願意打從內心深處鼓勵你,以十足的誠心,去遵循最能啓示你的法門。

   閱讀一切傳統的偉大精神經典,了解一些大師們所說的解脫和覺悟是什麼意思,然後找出真正吸引你,並且最適合你的通往絕對實相之道。在你尋找的過程中,盡可能做揀擇;修行之路因爲事關最高的真理,比起任何其他學問,還需要才智、冷靜的了解、精細的辨別力。時時刻刻都要使用你的常識去判斷。踏上精神之路時,要盡可能放輕松,清楚你隨身帶來的行李:你的缺陷、幻想、缺點和投射。明白你的真性是什麼,並且保持徹底的謙卑,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你在精神路上已經走了多遠,還有哪些仍然等待你去了解和完成。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我在西方隨處可見的「購物心態」:從一位上師到另一位上師,從一種教法到另一種教法,到處選購,不肯持續或誠心一意地修行任何一種法門。幾乎所有傳統的偉大精神上師都同意,最重要的是精通一種法門,以你全副的心來遵行一種傳統,直到精神之旅的終點,同時要以開放和尊敬的態度對待其他一切法門的智慧。在西藏我們常說:「了解一個,你就完成了一切。」現代流行的觀念,如:保留一切選擇、不必從一而終,正是我們文化中最大、最危險的迷惑,也是阻礙自我修行的最有效方式。

   當你繼續尋找時,尋找本身就會變成固執的觀念,把你征服。你變成一位修行的觀光客,忙得團團轉,卻沒有一點成就。誠如貝珠仁波切所說的:「你把大象留在家裏,卻跑到森林尋找它的足迹。」專修一種教法,並不是要限製你或嫉妒地壟斷你,而是一種慈悲和善巧的方法,在你和環境終將出現的障礙中,讓你能夠專注在精神之路上。

   因此,當你已經探索過各種神秘傳統之後,就要選擇一位上師,跟隨他。踏上精神之旅是一回事,發現耐心、智慧、勇氣和謙遜以致遵循到底,則是另外一回事。你也許發現老師的業,但你必須接著創造遵循老師的業,因爲我們當中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如何真正遵循老師,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因此,不管教法或上師多麼偉大,重要的是你要自己發現智慧和技巧,以便學習去敬愛和遵循上師及教法。

   這並不容易。事情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爲我們還在輪回裏呢!即使你選擇了上師,而且盡可能誠心誠意地遵循教法,你還是常常會遇到困難、挫折、沖突和缺陷。不要對障礙和小困難屈服,這些只是自我的幼稚情緒而已;不要讓它們蒙蔽了你,你的選擇具有重要性和永恒的價值。不要缺乏耐心而使你放棄對真理的承諾。我一再傷心地發現,許多人以熱誠和諾言挑選了一種教法或一位上師,但一碰到不可避免的障礙,就感到灰心,然後踉跄跌回輪回世界和舊習氣裏,浪費幾年或可能是一輩子的光陰。

   誠如佛陀在初轉*輪時所說的,我們在輪回中的一切痛苦都是源自無明( ignorance )。除非我們從無明獲得解脫,否則無明似乎是永無止境的;即使已經踏上修行之路,我們的搜尋工作仍然被它所迷惑。不過,只要你記住,把教法牢記在心,你將逐漸辨別無明的各種混亂面貌,因而不會危害到你的承諾或喪失你的展望。

   誠如佛陀告訴我們的,生命就像電光石火般短暫;不過,華茲華斯( Wordsworth )也說:「世界再也受不了我們:得到又花掉,我們糟蹋了我們的力量。」人生最傷心的事,莫過于糟蹋我們的力量,違背我們的本質,放棄這一生(自然中陰)給我們認識和呈現覺性的殊勝機會。上師一直在提醒我們不要愚弄自己:如果在死亡的那一刻,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那麼我們學了些什麼?《中陰聞教得度》說得好:

  心四處遊蕩,沒想到死之將至,

  做這些沒有意義的活動,

  現在空手而回,將是混亂不堪;

  你需要認證修行法門,

  因此,爲什麼此刻不修行智慧之道呢?

  從聖人口中發出這些話:

  如果你不把上師的教法牢記在心,

  你不就變成你自己的騙子嗎?

  上師

   佛陀在一部密續(Tantras)中說:「在已經覺悟的一切諸佛中,沒有一位不是依賴上師而證悟的;在即將出現于這一劫的一千尊佛中,也都依賴上師才能證悟。」

   一九八七年,在我所敬愛的上師敦珠仁波切圓寂于法國之後,我從他生前居住的法國南部搭乘火車回巴黎。他種種慷慨、溫柔和慈悲的動作浮上心頭;我不禁潸然淚下,一再告訴自己:「如果不是上師,我怎麼可能了解呢?」

   我以一種未曾有過的溫馨而強烈的感受,體會到何以在我們的傳統裏,會如此神聖地強調師徒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對真理活生生的傳承(以心傳心)多麼重要。沒有我的諸位上師,我不可能體悟教法的真理:我無法想象如何能達到像我如此淺薄的理解程度。

   在西方國家,有許多人對上師抱持懷疑的態度——不幸的,通常都有好理由。在這裏,我不必列舉自一九五零及一九六零年代以來,東方智慧進入西方之後,有多少可怕而令人失望的愚蠢、貪婪和詐騙的例子。不過,一切偉大的智慧傳統,不管是基督教、蘇菲教、佛教或印度教,其力量都倚賴在師徒關系上。因此,目前世人所亟需的是:盡可能清楚地了解何謂真正的上師;何謂真正的學生或弟子;何謂恭敬上師所産生的轉化(也許你稱之爲「弟子的煉金術」)的本質。

   有關上師的真性,在我聽過的描述中,最感人最正確的,可能是來自我的上師蔣揚欽哲。他說,即使我們的真性是佛,但自從無始以來,它就被無明和迷惑的烏雲所遮蔽。不過,這種真性或佛性,卻從來不曾向無明完全屈服過;在某些地方,真性總是在抗拒無明的宰製。

   因此,佛性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我們的「內在老師」。從被迷惑的那一刻開始,這位「內在老師」就一直不厭倦地爲我們工作,想把我們拉回到真實生命的光輝和空靈。蔣揚欽哲說,「內在老師」沒有一刻放棄我們。它具有如同一切諸佛和一切覺者的無限慈悲,在它的無限慈悲中,不停地爲我們的進化而工作——不僅是在這一世,也在我們所有過去世——利用各種善巧方便和各種情境來教育和喚醒我們,引導我們回向真理。

   當我們祈禱、期待和渴盼真理很久,經過好幾世,而我們的業也被相當淨化之後,一種奇迹就會發生。如果能夠了解和利用這種奇迹,它就可以引導我們永遠終結無明:一直跟我們在一起的內在老師,以「外在老師」的形式顯現,幾乎是奇迹似的,我們與這位「外在老師」會面。這個會面是任何一世最重要的事。

   誰是這位外在老師呢?無非是吾人內在老師的化身、聲音和代表。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所敬愛的上師,他的模樣、聲音和智慧,無非是我們神秘的內在真理的外在顯現。此外,還有什麼可以說明我們和他的緣這樣深呢?

   在最深和最高的層次上,上師和弟子是從來不曾也不能分離的;上師的工作,就是教我們毫不迷惑地接受內在老師的清晰訊息,帶領我們體悟這位無上老師永遠的存在。我祈禱諸位都能夠在這一世嘗到這種最完美的、友誼的喜悅。

   上師不僅是你內在老師的直接發言人,也是一切覺者、一切加持的持有者、管道及傳承者。因此,你的上師才能擁有非比尋常的力量來照亮你的心。他正是絕對真理的化身,或者也可以把上師比喻爲一切諸佛和一切覺者與你對話的電話機。他是一切諸佛智慧的結晶,也是一切諸佛慈悲的象征,永遠照顧著你:他們遍照宇宙的陽光,直接照…

《西藏生死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