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道論▪P99

  ..續本文上一頁、虛空界、(色)輕快性、柔

  軟性、適業性、積集、相續等的十四種色。(叁)“食緣”——是從四

  等起的色,如說:“段食對于此身,由食緣爲緣”。(四)“食緣食

  等起”——是于食等起的色中而到達了住位的食素等起其他以食

  素爲第八的(色)。而此食素又等起其他的,如是有十或十二回結

  合而轉起。在一日所食的食物,得能支持(身體七天)。而諸天的

  食素則能支持一月二月。母親所食的食物亦得周遍胎兒的身體而

  等起于色。即塗于身上的食物亦得等起于色。業生食是說有執受

  (屬于身體)之食,而它到達了住位而等起于色。而此食素亦複等

  起其他的(色),如是有四或五結合而轉起。(五)“食緣時節等起”

  ——是食等起的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時節等起以食素爲第八的

  (色)。這裏此食之對于食等起的色是依令生者爲緣。對于其他的

  (業、心、時節等起色),則由依止、食、有、不離去緣爲緣。當知這是

  食生色的生起。

  (Ⅳ)(時節等起色)于時節生,亦有時節、時節等起、時節緣、時

  節緣時節等起、時節緣食等起的區別。此中:(一)“時節”——即由

  (業、心、食、時節)四種等起的火界,有暑與寒的兩種時節。(二)“時

  節等起”——是由四種的時節獲得了有執受(身體之中)的緣而到

  達了住位所等起于身內的色;這(由時節等起的色)有聲九法、虛空

  界、(色)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積集、相續等的十五種。(叁)“時

  節緣”——即時節對于由四種等起的色是轉起及滅亡的緣。(四)

  “時節緣時節等起”——是時節等起的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其他

  以食素爲第八的(色)。而此(食素第八之)中的時節又等起其他的

  如是這時節等起(色)長時在無執受的部分(非情物)中轉起。(五)

  “時節緣食等起”——即時節等起的食素到達了住位而等起其他的、

  以食素爲第八的(色),此中的食素又生起其他的,如是有十或十二

  回結合而轉起。這裏,時節對于時節等起(色)是依令生者爲緣,對

  于其他的(業、心、食等起色)則由依止、有、不離去緣爲緣。如是當

  知時節生色的生起。

  這樣觀色的生起之人,爲“于時而思惟于色”。

  (3)(非色的思惟法)正如思惟于色(而觀)色的(生起),同樣

  的,思惟非色亦應觀非色的生起。而此(非色)只依八十一世間心

  的生起說。即:

  (于結生)此非色的生起,由于過去生的行業而于(此生的)結

  生有十九種不同的心生起。其生起之相,當知如“緣起的解釋”

  中所說。這(非色)自結生心之後則以有分(而轉起),于臨終之時

  則以死心(而轉起)。此(十九心)中的欲界心,若于六門中的強力

  的所緣時,則以彼所緣心(而轉起)。

  (于轉起)其次于轉起(進行),因爲眼不損壞,諸色來現于視線

  之前,故眼識依止于光明及因作意與諸相應的法共同生起,即于淨

  眼的住的刹那,到達了住位的色而沖擊于眼。于此(色的)沖擊之

  時,有二回有分生起而滅。自此即于彼同樣的(色)所緣生起唯作

  意界而完成轉向的作用。此後便生起見彼同樣的色的善異熟或不

  善異熟的眼識。此後生起異熟意界而領受彼同樣的色。此後生起

  異熟無因意識界而推度彼同樣的色。此後生起唯作無因舍俱意識

  界而確定彼同樣的色。此後便于欲界的善、不善、唯作諸心中之一

  或舍俱無因心,生起五或七(刹那)的速行。此後于欲界的有情,則

  于十一彼所緣心中,生起適應于速行的任何的彼所緣。于其他的

  (耳鼻等)諸門亦然。其次于意生起大心(上二界心)。如是當知于

  六門中的色的生起。

  這是觀非色的生起者于時而思惟非色。

  (四)提起叁相

  如是有的(瑜伽者),于有時思惟于色,于有時思惟非色而提起

  (無常、苦、無我的)叁相,于次第行道而完成修慧。

  其他的(瑜伽者),則以色的七法及非色的七法而提起叁相思

  惟諸行。

  (1)(以色的七法)此中:(Ⅰ)以取舍,(Ⅱ)以年齡的增長而消

  滅,(Ⅲ)以食所成,(Ⅳ)以時節所成,(Ⅴ)以業生,(Ⅵ)以心等起,

  (Ⅶ)以法性色,以此等(七)行相而提起(叁相)思惟,爲“以色的七

  法提起思惟”。所以古師說:

  以取舍,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

  以食,以時節,以業,

  以心,以法性之色,

  以此詳細的七種而觀(色)。

  (Ⅰ)(以取舍)這裏的“取”是結生。“舍”是死,而此瑜伽行

  者,以此等的取舍,(從生至死)限定一百年,提起于諸行之中的叁

  相。怎樣的呢?即于此生之中的一切諸行都是無常。何以故?因

  爲是生滅轉起、變易、暫時及與常相反之故。諸行生起,到達住位,

  于住位中必成老衰,到達老位,必成壞滅,因爲(生、老、滅的)常常

  逼惱,難堪,是苦之基。與樂相反之故爲苦。諸行生起,欲使勿至

  住位,至住位欲使勿老,至老位欲使勿壞,對于這樣的叁處的任何

  一種都是不得自在的,由于他們的空無自在之相,所以空、無主、不

  自在,與我相反之故爲無我。

  (Ⅱ)(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如是既以取舍而區限于一百年,

  于色而提起叁相之後,更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色的叁相。此

  中”年齡的增長而消滅”即是由于年齡的增長的色的消滅,依此而

  提起叁相之義。怎樣的呢?

  (一)即彼(瑜伽者)于此一百年而區限爲初齡、中齡、後齡的

  叁齡。此中最初的叁十叁年爲初齡,其次的叁十四年爲中齡,其後

  的叁十叁年爲後齡。如是區劃了叁個年齡,而這樣的提起叁相:“在

  初齡轉起的色,不至于中齡,必在那初齡而滅,所以無常,無常故

  苦,苦故無我。在中齡轉起的色,不至于後齡,必在那中齡而滅,故

  亦無常、苦、無我。在後齡的叁十年間所轉起的色,是不可能到達

  于死後的,所以無常、苦、無我”。

  (二)如是以初齡等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起了叁相之後,更

  以鈍十年、戲十年、美色十年、力十年、慧十年、退十年、前傾十年、

  曲十年、蒙昧十年、臥十年的此等十個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

  起叁相。

  在此十個十年之中,(一)有一百年壽命的人的初十年,因爲

  那時他是魯鈍不定的孩子,故爲“鈍十年”。(二)此後的十年,因

  爲他大部是嬉戲的,故爲“戲十年”。(叁)其次的十年,因爲他的

  美色之處業已豐滿廣大,故爲“美色十年”。(四)其次的十年,因爲

  他的力氣業已盛大,故爲“力十年”。(五)其次的十年,因爲善能建

  立確定了他的慧,甚至天賦劣慧之人,此時亦得發達一些,故爲“慧

  十年”。(六)其次的十年,因爲此時他的嬉戲興趣、美色、力、慧都

  減縮了,故爲“退十年”。(七)其次的十年,因爲此時他的身體已向

  前傾了,故爲“前傾十年”。(八)其次的十年,因爲此時他的身體彎

  曲了如犁镵相似,故爲“曲十年”,(九)其次的十年,因爲此時他是

  蒙昧健忘,對于他的所作片刻便忘記了的,故爲“蒙昧十年”,(十)

  其次的十年,因爲百歲的人,臥的時間多,故爲“臥十年”。

  如是這瑜伽者以此等十個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叁

  相,他便以如下的觀察而提起叁相:“在第一十年中轉起的色,不能

  到達第二的十年,必于那第一的十年而滅,故(此色)爲無常、苦、無

  我。在第二個十年中轉起的色……乃至于第九的色,不能到達第

  十的十年,必于彼處而滅,于第十的十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再

  有(來世),必于此世而滅,故爲無常、苦、無我”。

  (叁)如是既以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叁相之後,更

  把這一百年分作五年的二十部分,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來提起叁

  相。怎樣的呢?即作如下的觀察:“在第一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

  到達第二的五年,必于彼處而滅。于第二的五年中轉起的色……

  乃至在第十九的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第二十的五年,必于彼

  處而滅。在第二十的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至于死後,所以是無

  常、苦、無我”。

  (四)如是既以二十部分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叁相,再

  分作二十五部分,以四年四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而提起(叁

  相)。

  (五)其次再以叁年叁年而分作叁十叁部分。

  (六)以二年二年分作五十部分。

  (七)以一年一年分作一百部分。

  (八)其次更于每一年分爲叁部分,即雨季、冬季、夏季的叁

  季,以各季而提起這年齡的增長而消滅的色中的叁相。怎樣的呢?

  即“于雨季四個月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冬季,必于彼處而滅。于

  冬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夏季,必于彼處而滅。更于夏季轉起的

  色,不能到達雨季,必于彼處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九)既已如是提起,更于一年而分爲六部分,即“于雨季二個

  月轉起的色,必于彼處而滅,不能到達秋季。于秋季轉起的色,不

  能到冬季……于冬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冷季……于冷季轉起的

  色,不能到達春季……于春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夏季……更于夏

  季轉起的色,必于彼處而滅,不能到達雨季,所以是無常、苦、無

  我”。如是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起色中的叁相。

  (十)既已如是提起,更以(一個月的)黑、白二分而提起叁相:

  即“于黑分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白分,于白分轉起的色不能到達黑

  分,必于彼處而滅,故是無常、苦、無我”。

  (十一)以晝夜提起叁相:“于夜間轉起的色,不能到達晝間,

  必于彼處而滅,于晝間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夜間,必于彼處而滅,所

  以是無常、苦、無我”。

  (十二)此後分一晝夜爲早晨…

《清淨道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施設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