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穿衣持缽之際,應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飲食嚼嘗之際,應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大小便利之際,應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行、住、睡、醒、語、默之際,應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四節 觀身不淨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應觀此身,自踵而上,自頂而下,皮膚所包藏的充滿了種種不淨。如說:“此身中頭上有發,身上有毛,指甲齒牙,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髒,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涕唾滑液。”比丘們啊!好比有一只兩個口子的容器,裏面裝滿了各種豆殼之類,諸如粳米、糙米、菜豆、豌豆、芝麻、精米。有位聰明人打開看裏面裝的東西,說這是粳米、糙米、菜豆、豌豆、芝麻、精米。完全相同的情形,比丘們啊!比丘應觀此身,自踵而上,自頂而下,皮膚所包藏的充滿了種種不淨。如說:“此身中頭上有發,身上有毛,指甲齒牙,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髒,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涕唾滑液。”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五節 四大種觀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不論做什麼事,也不論置身何處,應將此身依其組成分子加以觀察。如說:“在此身中有地、水、火、風等大種。”比丘們啊!就好比一個熟練的屠夫,或屠夫的學徒,殺了一只小牛,將它支解成塊,自己則立身十字街頭。完全一樣的情形,比丘不論做什麼事,也不論置身何處,應將此身(注一)依其組成分子加以觀察。如說:“在此身中有地、水、火、風等大種。”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注一: 對摺本dhe 有雲:猶如屠戶養牛,至壯大後,牽至屠場。既到屠場,將它綁住,放置停妥,予以屠殺,並于殺後,加以處理。但在未將它支解切割之前,始終不忘它是一條牛。但在將它支解切割,安坐待沽時,他就不再視之爲牛,而只是一堆的肉。他並不想:“我在賣牛,我的主顧爲牛而來找我;”而想,“我在賣肉,我的主顧是爲了肉而來找我的。”完全一樣的情形,凡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僧團的一員,如果無明未除,正見未得,終將以“生物”或個人自居,永無休止。須至他將自身,不論所作何事,所居何處,均能加以分析,而按它的構成元素,細加思考;既按它的構成元素細加思考之後,他才不再認它是一個“生物”或個人,而只視之爲如許元素而已。
第六節 墟墓觀一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腐爛的屍體,或死一日,或死二日,或死叁日,膨脹瘀黑,膿爛充滿。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七節 墟墓觀二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腐爛的屍體,被烏鴉啄食,或被禿鹫啄食,或被野犬啖食,或被胡狼啖食,或被各種昆蟲所食。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八節 墟墓觀叁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腐爛的屍體,只剩了骸骨、血肉、筋腱。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九節 墟墓觀四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腐爛的屍體,只余骸骨,皮肉盡脫,血迹斑斑,但筋腱尚存。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十節 墟墓觀五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腐爛的屍體,只余骸骨筋腱,無血無肉。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十一節 墟墓觀六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朽敗的屍體,骨節支離,散置四處,手骨一處,腳骨一處,胫骨一處,股骨一處,臀骨一處,脊骨一處,顱骨一處,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十二節 墟墓觀七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朽敗的屍體,骸骨慘白如海螺殼。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十叁節 墟墓觀八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朽敗的屍體,白骨四散堆積,長年雨水淋漬。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有這種結局,無可避免。”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或是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于這種專心系念而認清身(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是注意觀察其身。”
第十四節 墟墓觀九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如在墓園之中,見到一具朽敗的屍體,骨殖枯蝕,化爲塵埃。他將自身與之相比,說道:“誠然,我的身體也是這種…
《念住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