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甯靜,憐憫,超脫和忻悅,不受整個世界幹擾,讓他象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74 摒棄愛欲,忿怒和癡迷,斬斷種種束縛,不懼怕生命的滅寂,讓他象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75 人與人交往爲謀私利,不謀私利的朋友今日難得,謀私利的人不純潔,讓他象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第四章 耕者婆羅豆婆遮經
如是我聞,從前,世尊曾經住在摩揭陀國南山一個名叫愛迦拿勒的婆羅門村中。那時,正值播種季節,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五百架犁都套上了轭。這天早上,世尊穿好衣服,帶上缽和袈裟,來到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幹活的地方。那時,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正在分發食物。世尊走到分發食物的地方,站在一旁。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看見世尊站著乞食,便望著他,說道:“哦,沙門!我耕田,我播種,耕了,種了,我有吃的。沙門!你也應該耕田,你也應該播種,耕了,種了,你就有吃的。”“婆羅門啊!我也耕田,我也播種,
耕了,種了,我有吃的。”“可是我們不曾看見世尊喬答摩的轭,犁,犁頭,刺棒和耕牛。”
世尊喬答摩又重複說道:“婆羅門啊,我耕田,我耕種,耕了,種了,我有吃的。”然後,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用偈頌對世尊說道:
76 “聲稱自己是耕者,我們未見你耕種,請你說說耕種之事,讓我們知道你如何耕種。”
77 “信仰是種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轭和犁,謙遜是犁把,思想是轅轭,意念是我的犁頭和刺棒。
78 “控製身體,言語謹慎,飲食有節,我以真話作砍刀,柔順是我的解脫。
79 “勤奮是我駕轅的牛,運載解脫,一直往前,永不返回;到達那裏,沒有悲哀。
80 “進行這樣的耕種,它結出永恒之果;凡這親友耕種的人,他擺脫一切痛苦。”
然後,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用大金碗盛滿牛奶粥,遞給世尊,說道:“請世尊喬答摩吃牛奶吧!世尊是位耕者,因爲世尊喬答摩的耕種結出永恒之果。”
81 “由吟誦偈頌而得到食物,我是不能吃的。婆羅門啊,那樣做,對智者是不合正法的。佛陀們(指智者們與覺者們)拒受由吟誦而得到的食物。婆羅門啊!只要正法存在,這就是一條准則。
82 “對于滅寂煩惱,摒棄惡習,獲得圓滿的大仙,你應該提供另一種食物和飲料,因爲這是渴求功德者的福地。”
“那麼,喬達摩啊!我把這牛奶粥給誰呢?”“婆羅門啊!在這神界,魔界和梵界中,在這沙門,婆羅門,神和人中,我沒有看到哪一個喝了牛奶粥能消化的,除了如來,或如來的北子。所以,婆羅門啊!你或是把牛奶粥倒在無草的地方,或是倒在無生命的水中。”于是,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把牛奶粥倒在無生命的水中。而倒入水中的牛奶粥嘶嘶作響,冒出濃煙,確實,被曬了一整天的犁頭扔進水裏,就會嘶嘶作響,冒出濃煙,這倒在水中的牛奶粥也是這樣,嘶嘶作響,冒出濃煙。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誠惶誠恐,汗毛直豎,走到世尊那裏,向世尊行觸足禮,然後對世尊說道:“妙極了,喬答摩! 妙極了,喬答摩!正象一個人扶正摔倒的東西,揭示隱蔽的東西,給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舉著油燈,讓那些有眼者能看到達東西,世尊喬答摩以各種方式說法。我要皈依世尊喬答摩,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團。我要在世尊喬達摩面前出家,我要得到具足戒,”于是,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果真在世尊面前出了家,果真得到了具足戒。在得到具足戒之後不久,可尊敬的耕者婆羅豆婆遮獨自過著隱居生活,凝思靜慮,精進努力。不久,便通過自己的智慧,在這世親證和達到梵行的最高理想,正是爲此目的,善男子們才正確地離家出家。他感到自己已經滅寂生存,完成梵行,做了該做的事,在這世上再無別事。這樣,可尊敬的耕者婆羅豆婆遮成爲又一個阿羅漢。
第五章 貢陀經
83 金匠貢陀說道:“我問大智者、牟尼、法主、人中之傑、上乘禦夫、地無欲者佛陀;世上有多少種沙門?請告訴我。”
84 世尊說道:“有四種沙門,此外沒有第五種,貢陀啊!我作爲目睹者,告訴你這四種沙門:勝道者、示道者、命道者、汙道者。”
85 金匠貢陀說道:“佛陀們稱什麼樣的人爲勝道者?示道者怎樣無與倫比?請你告訴我,什麼是命道者?然後再告訴我,什麼是汙道者?”
86 世尊說道:“消除疑惑,擺脫痛苦,樂在涅磐,棄絕貪欲,是人界和神界的導師,佛陀們稱這樣的人爲勝道者。
87 “在這世上,懂得什麼是至高者,並宣講和闡述正法,他們是斬斷疑惑、摒棄欲望的牟尼,佛陀們稱這第二種比丘爲示道者。
88 “遵循法句闡明的生活道路,自製,專心,言論無可指谪,佛陀們稱這第叁種比丘爲命道者。
89 “僞裝有德,魯莽唐突,辱沒家族,膽大妄爲,虛僞欺詐,不能自製,嚼舌多嘴,裝模作樣,這種人就是汙道者。
90 “在家人,聖賢的學生,有學問者和智者了解了這四種沙門,目睹這四種沙門是這樣的, 就不會抛棄自己的信仰,他們怎會將高尚和卑下,純潔與汙穢一視同仁呢?”
第六章 毀滅經
如是我聞,從前,世尊曾經住在舍衛城給孤獨園的逝多林裏。這天夜晚消逝時,有一位美麗的神靈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裏,行禮問安,站在一旁。然後,這位神靈用偈頌對世尊說道:
91 “我們請教喬達摩關于人的毀滅,我們前來詢問世尊: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92 “生存容易明白,毀滅也容易明白:熱愛正法的人生存,仇視正法的人毀滅。”
93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一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二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94 “他親近惡人,不親近善人。他熱衷惡行,這是毀滅的原因。”
95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二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叁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96 “生性嗜睡,喜歡聚會,萎靡不振,懈怠懶惰,好發脾氣,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97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叁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四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98 “生活富裕,但不瞻養青春己逝的年邁父母,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99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四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五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00 “用謊言欺騙婆羅門,沙門或其他行乞者,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01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五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六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02 “有很多財産,有金子,有食物,但獨自享用這些好處,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03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六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七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04 “以出身自傲,以財富自傲,以家族自傲,看不起自己的親友,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05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七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八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06 “沈湎于女色,愛喝酒,好賭博,將一切所得揮霍一空,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07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八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九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08 “不滿意自己的妻子,與妓女厮混,與他人的妻子厮混,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09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九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十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10 “青春己逝,還將乳房如同町婆羅果的女子帶回家;出于對她的猜忌而不能安睡,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11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十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十一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12 “對嗜酒和揮霍的女人或男人推崇備至,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13 “我們懂得這個了,這是第十一種毀滅。世尊啊!請說說第十二種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114 “出生在刹帝利家族,財産微薄,野心很大,渴求在這世上取得王國,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115 “智者聖人具有洞察力,考慮到世上這些毀滅,向往極樂世界。”
第七章 無種姓者經
如是我聞,從前,世尊曾經住在舍衛國城給孤獨園的逝多裏。這天早上,世尊穿好衣服,帶著缽和袈裟進入舍衛城乞食,那時,拜火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家中點燃了火,正在祭祀。世尊挨家沿戶乞食,向拜火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家走來。拜火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看見世尊從遠處走來,他望著世尊,說道:“站在那裏,禿頭!站在那裏,沙門!站在那裏,無種姓者!”聽了這話,世尊對拜火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說道:“婆羅門啊!我你懂得無種姓者,或無種姓者的行爲嗎?”“喬答摩啊!我確實不懂得無種姓者,或無種姓者的行爲,請世尊得答摩爲我說法,讓我懂得無種姓者,或無種姓者的行爲。”“那麼,婆羅門啊!好好用心聽著!我講給你聽。”拜火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回答世尊道:“好的。”于是,世尊說道:
116 “懷有怒氣,懷有敵意,邪惡狡詐,見解錯誤,弄虛作假,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17 “在這世上,傷害各種生物,無論是一次生者,還是兩次生者,毫不憐憫衆生,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18 “圍攻侵害鄉村和城鎮,以壓迫者聞名,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19 “如果在鄉村或森林,偷取他人的財物,據爲己有,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20 “確實借了債,但要還債時,跑掉了,說道:我沒欠你債,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21 “貪圖一點小財,殺害路上行人,取得那點小財,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22 “爲自己,爲別人,或爲錢財,出面作證時提供僞證,應該知道這種人是我種姓者。
123 “出沒在親戚或朋友的妻子中,或強逼,或引誘,應該知道這種人是無種姓者。
124 “生活富裕,但不贍養青春己…
《巴利語佛典經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