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九九九年佛七圓滿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訟不斷,只要有人對不起他,他就一定讓對方死無葬身之地。攻擊性太強,發這種惡願極爲不妥。因爲在我們八識田中,會種下這種不清淨的種子。這種惡念一定要斬草除根。我們要憐憫衆生,傷害我者,不必恨他,要同情他、可憐他。

  莫喜大衆雜話

  不要喜歡大衆雜話,話說不完。叁個女人一聊,就是一整夜。將十幾個小時所談的內容記錄下來,沒兩句有營養的。歸納起來,不外是丈夫升官,兒子幾歲、長得很高大、在美國念書等等,叁、四個主題而已。

  要是我就條列式報告,然後各自散會。要談的是有內容的話題。從未聽說有人拜佛整夜不睡的,倒是常聽到,閑聊徹夜不眠的。一般女人死的時候,都是從嘴開始爛,就是因爲話講太多了。

  修行人不要喜歡群聚說閑話,真是窮極無聊!

  不可懶惰

  修行最怕懶惰,所以,我鼓勵各位定功課,看一天要念多少佛,自我督促。雖然說“即心即佛”,但我們功夫不到,仍要做事相上的努力。不二法門可不是不“餓”法門,凡夫不可說聖人的話,切莫懶惰,應當精進,定功課,好好用功,誦經、念佛......

  不要動怒

  要記住,千萬別在摯友面前動怒。爲什麼呢?因爲要給自己和別人留一點空間。一怒之下,你就沒有朋友了。二、叁十年的友誼,會毀于一旦。

  言語不可尖酸刻薄

  量力而爲

  承諾別人要視自己能力而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不可輕易下承諾,既已承諾就必須履踐。

  要認識自己

  自己有幾兩力,是什麼個性,是否有智慧,是凡夫抑或聖人?認識自己、安排生命,才不會錯誤。

  不要說謊,這是學佛者最忌諱的

  要有羞恥心

  學佛的人要有羞恥心,不可無慚無愧。造惡業要有羞恥心,做了不該做的事,應感到慚愧。例如,明明是詐財,口中卻說得天花亂墜,這是非常不應該的行爲。

  不要有自憐、自以爲不幸的心態

  所謂不幸的心態,是指二十四小時都覺得自己很不幸。所以,他的人生是黑白的,而非彩色的。反之,若覺得自己很幸運,他的人生則是彩色的。所以,不可以有這種自以爲不幸的心態。

  不可以有占有的心態

  朋友間或夫妻間要互相尊重,但不能有想占有對方的心態。以前有個女衆,她的男友對她不錯,她自己本身的條件也不差,可是有一種嚴重的病態心理,常跟蹤男友,偷窺他和客戶的來往。若發現男友與客戶上咖啡廳或PUB談生意(男友是業務員),就耿耿于懷。她認爲男友是屬于她的,絕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遂找來一群流氓,教訓她的男友,並警告他們下手不可太重。結果男友在公園被揍得頭破血流,她假裝路過,再把男友送醫,並悉心照料,還說:“我甯願在這裏照顧你,也不希望你和別的女人講話!”一段時間,男友傷勢痊愈,她又故技重施,到醫院照顧男友,如此重複多次。她甚至還說:“只有在這一刻,我才感覺你是屬于我的。”這種心態真是恐怖!

  修行要有健康的身心

  要有健康的身體,平時要調飲食、調睡眠,有病就去求診。所謂健康的心,是指要有正念、正見。我們說“破見不破法”,也就是破衆生的知見,不破佛法。“法”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所建立的萬法。“見”就是衆生的執著和分別,是在假相中分別和執著所産生的。所以,不能安排種種的知見,知見就是落入對立,善惡、是非對立。

  我們要抱持何種心態,修行才會成功呢?身體若有病苦,要視病苦爲良醫,讓我們了解世間是苦的,也比較不會執著,比較不會去造惡。有病苦才比較會警惕自己,比較會覺悟。至于心呢?遇到逆境要時時觀照,世間有逆境,我們才有辦法成就菩提,沒有逆境,就無法成就菩提。感謝那些傷害你的人,別理他,任憑他去搞,日久對方就心生疲乏。不管他說什麼,我們都一笑置之,保持一顆解脫的心。因此,病苦要觀空;順境、逆境亦要觀空。

  最後要告訴各位的是,發心難,堅持下去更難。退道心者多,成就者少。因此,修行要分分秒秒保持正念,也就是我們常念的“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佛法開示不完,今天佛七圓滿,不但勉勵大家有希望往生,而且要堅持到底。要放下不必要的錯誤心態,你的後半輩子就會活得很快樂。

  修行是不間斷的,在家居士護法的心也應是不間斷的,唯有藉著出家衆,發大願弘法,在家衆竭誠地在金錢、體力上護法,叁寶與居士相互的合作,佛教才會興盛。

  說往生很難的人是愚癡。爲什麼呢?其實僅在十念之間。說往生很容易的人也是愚癡。因爲你把淨土法門看得太簡單了。臨終那十念,是平日功夫的累積,所以最重要的是信願行,一定要發菩提心,發自利利他的大悲心。不計較,不比較,與世無爭,處處讓人,處處淨土。要記住,平日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計較不斷,不要和我談往生。事事退讓,對是非置若罔聞,堅持我們的信心,認真用功,不受影響,心即淨土,心就解脫。若有人要破壞我們的清淨心,就告訴他:“不要告訴我那些是非,以免破壞我的清淨心。”將所有的時間節省下來,用功念佛,不要浪費生命。祝大家能夠“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一九九九年佛七圓滿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學問答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