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依照禅師指導,切莫輕忽單純單調的坐禅觀腹部「上」「下」,行禅觀腳步「提、進、放」,如果無法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動作觀照覺察到身心生滅的真相,更難把握觀照日常生活中迅速如閃電般生滅因緣。
(叁)如何面談報告(Interview)
報告時要虔誠合掌于胸前,報告的內容和順序簡述如下:
坐禅時觀照腹部膨脹上升和收縮下降的全部過程。
身體任何部位明顯強烈的感受變化。
心生起任何的念頭,如幻想、計劃、貪瞋等。
精確的專注:身或心呈現的目標,觀察和區別。
有發現新的經驗及要點。
簡潔、清楚、誠懇地述說。
把握時間,每人約5-15分鍾。
通常是一周有兩次面談報告,時間在下午2至3點,如果外國人多,每個人報告時,平均只有5至10分鍾,在短短的時間內要明確、清楚地報告,初學者較不易掌握要領技巧,可事先在筆記本上做記錄,再前去報告,較爲妥善。待掌握要領,得心應手及深切的實修實證後即能順口流暢無礙。出家男衆先做報告,余後看個人排隊先後次序進行,約2至3人在報告室順序報告,其余在另一室靜候,如果輪到自己,即可安詳緩步地進入報告室,然後適當位子跪下,緩慢柔和地跪拜叁次即可開始報告。
(四)關于說法(Dhamma talk)
每周至少有一次說法,有些禅修道場甚至一周四次,皆是以英文進行,各國禅修者聚集在說法堂內聆聽。禅師會講述佛法、禅修要領和針對一些特別狀況指導,在說法後,禅師會留一段時間,讓禅修者發問,有時發問討論熱烈時,時間會稍做延長,若個人需請求禅師協助,可于討論後私下向禅師請益。
(五)生活作息、起居
1.生活作息表:依照馬哈希禅修中心製訂,其它叁間禅修中心狀況不一略有差異。禅 師對于初學者、精神失調或病因緣故,會較爲寬松、緩和,不一定完全要遵照時間 表。身心各方面狀況良好的禅修者,是必須要完全跟著時間表進行,絲毫不得馬虎放逸。當我們在做面談報告中,禅師能立刻知曉我們是否真誠、熱切、專注的修學,和五根、五力的平衡、調和發展、成熟度等,是疏而無漏的。嚴肅有力的禅師甚至現金剛忿怒相,警策懈怠者,這是禅師爲鞭策我們向上,發自內心的真切慈悲展現。
我們長久在世俗的散漫不經心、怠惰、苟且偷安、我行我素、自作主張、傲慢、偏見、主觀等種種惡習汙染,皆會在跟隨生活作息表過程中展露無遺,這是一場辛苦而又有趣的拉踞戰。
2.起居:道場基本上提供電風扇、蚊帳、草席、被墊、毛巾被、熱水壺、杯子、碗盤用具、醫療、靜坐墊子。另隨個人所需自行添加衣物用品。(《嘉義新雨雜志》第16期)
緬甸智慧禅修道場簡介(下)
/空法師‧張慈田
二、莫哥禅修中心
Mogok Sayadaw Meditation Centre
82 Natmauk Road, Bah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Tel:95-1-550184
位于仰光市巴罕區的莫哥禅修中心是緬甸二百多座分院的總部,目前教授外國人的是達磨難陀法師(Ashin Dhammananda),他爲人熱情,頗爲親切,歡迎外國人隨時去做長短期的進修。
本道場的導師是莫哥法師(Mogok Sayadaw 1899-1962),他是本世紀初雷迪法師(Ledi Sayadaw 1846-1923)的追隨者。莫哥法師曾在上緬甸教授叁十多年佛教心理學及佛經,後來到明貢(Mingun)接受毗婆舍那訓練,之後就開始教導內觀禅修。莫哥法師強調要對法有所認識才可進入內觀。需正確的了解四大元素、五蘊、六根、緣起法等。在心法方面,一般被歸納爲89種,但莫哥將它簡化成13種,以便利把握,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貪識、瞋識、惑識、非貪識、非瞋識、心識、入息識、出息識。
莫哥的禅法是以觀心念和感受爲主。而對緣起法也相當重視。實修時先以呼吸觀下手,專注呼吸使心集中,二十至五十分鍾,再觀察心念或感受。心念的觀察是隨著深入禅觀,所有知覺都變成只是五蘊的生滅,借著透過五蘊生滅觀,來止息我見及一再輪回的因。感受的觀察是如實知苦、樂、不苦不樂受在六根對六境時輪番生起與消滅,並可認知任何兩個連續剎那的感受都不同,而體證無常、無我。
叁、孫倫禅修中心
Sunlun Meditation Centre
16 ╱ 2 Block Thingun Kyun Yatana Road, South Okkalapa Yangon, Myanmar
Tel:95-1-565623
位于仰光市南歐卡拉帕區很幽靜的孫倫禅修中心是總部,現任住持是摩诃倫法師(U Mahanun)。目前在緬甸有一百座以上的禅修中心。
本道場導師是孫倫法師(Sunlun Sayadaw 1878-1952),據說他1920年就證得阿羅漢果。他自創一種強烈呼吸法有效地驅除雜念與昏沈。他的禅法簡單、有效,獲得認同與學習。
每天清早叁點鍾就開始靜坐,他們最初約花45分鍾用很密集地集中精神去作強、猛、快的呼吸,然後轉到身體感受的觀察,每次禅坐一個半小時以上。每天有五至七次靜坐時段。坐時若感覺痛、癢,甚至抽筋也保持身姿不動搖,特別是通過苦的曆練,而快速獲得法的真相。他們認爲他們的修法最清楚、最簡單、最直接,而認爲自然禅修法太慢太不直接,也不認同利用觀念去引導集中心念。孫倫的禅法簡單,貴在實踐,很少有理論說明。
四、國際禅修中心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re
31-A Inyamyaing Road
Bah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Tel:95-1-531549
國際禅修中心由烏巴慶(U Ba Khin 1899-1971)于1952年成立,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五起有十天的密集禅修。因寮房有限,平常學員沒長住在中心。目前主席是烏丁意(U Tint Yee) ,華裔退休醫師李允汀(Dr. Myat Khine)爲助教之一。目前世界有十二個國家有烏巴慶的禅修中心,即澳州、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荷蘭、新加坡、瑞士、比利時、丹麥、意大利。目前在臺灣弘揚的葛印卡(Goenka)十日禅,也是傳承烏巴慶的禅法,葛印卡在仰光也有一處禅修中心。
本禅修中心導師烏巴慶曾是緬甸重要的政府官員,受到烏帖(U Thet)的指導,精熟多種專注,並發明一種有效的技巧來洞察色法和心法的內觀。在實修中,先以呼吸專注練習後,再將注意力移到身體上,觀察肉體感受,培養對活躍中的無常的覺知,對無常的覺知將産生「涅槃元素」(烏巴慶用語),它將消除自身內在的雜念和毒素,在淨化過程,行者將體驗涅槃甯靜。
五、其它禅修道場
緬甸有很多禅修道場,但因編者信息有限,僅列叁個。若前往緬甸參學,必可發現更多的道場與善知識。
1.Pha Auk Meditation Centre (帕奧禅林)
Pa Auk P.O., Ma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由仰光前往毛淡棉(Mawlamyine)的巴歐禅修中心,搭乘巴士約十小時,U Thet Tin可幫忙安排行程。帕奧禅師(Pha Auk Sayadaw),教授安那般那念(呼吸法),出版:智慧之光、如實知見、菩提資糧、正念之道、轉正*輪、去塵除垢;"Light of Wisdom"、"Mindfulness of Breathing"、"Knowing and Seeing"、"The Practice which Leads to Nibbana"等。
2.Mohnyin Monastery(莫因寺)
185 Dhamazedi Road
Bah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莫因法師(Mohnyin Sayadaw 1872-1964)強調行者應在實修前應先熟悉阿毗達磨的基本觀念,以精確清楚的方式直接觀察所有現象。現實世界看似實在而連續,但借著對肉體與心念的構成元素的分析檢證,發現其無常、不可樂、無實在性,而發展出真正的內觀知識。莫因寺的現任住持爲Obhasa Sayadaw,住衆兩百多位。
3.Taungpulu Monastery(唐蔔陸寺)
Wandwin Township,
Mandalay Division Myanmar
仰光坐巴士到北方338英哩的密鐵拉(Meiktila),再雇車前往,約十多英哩,有一半路是沙石路。沒有電力、電話,住衆30多位,現任住持U Zagara法師。唐蔔陸寺導師唐蔔陸法師(Taungpulu Sayadaw 1896-1986)修苦行,50多年不躺臥,但目前他的弟子沒有人修常坐不臥的苦行。(《嘉義新雨雜志》第17期)
《緬甸智慧禅修道場簡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