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P24

  ..續本文上一頁接受忠告而善加活用,那才難。

  2594. 記住!惡意的批評通常是變相的恭維。

  2595. 應該逃避谄媚者的花言巧語,而不應該逃避一個朋友坦率懇切的苦口良言。

  2596. 從我們所不喜歡的人身上,可學到不少東西。

  2597. 越有境界折磨,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2598. 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2599. 逆因緣會啓發出我們的智能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

  2600. 般般不如意,種種不現成,正好在這裏降伏其心。

  2601. 感謝打擊我的人,感謝非難我的人;他們給了我磨練的機會,讓我活得更升華、更超越。

  2602. 設若只因小過,就將他人剔除,則無需多久,即無人能與你相處,因爲和睦來自寬恕。

  2603. 憤怒,使他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2604. 假如,你不向別人期待任何東西,也不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那麼任何人對你,都不會造成恐怖的現象。但,如果你的幸福,在別人的掌握中,那麼,你就必須不斷地對別人懷著恐懼。

  2605. 只要一個人擋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切似乎都擋住了他的去路。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礙,也是最大的距離。

  2606. 每個人都難免有以牙還牙的心理,被打了一下,就想回打叁下。本來是有解決之道,卻由于彼此燃燒著憎恨之火,相互傷害,終于導致兩方的挫敗與滅亡。

  2607. 我們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實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見。

  2608. 如果你要寬容別人的過錯,請將眼光放在自己身上。

  2609. 當你先從不好的動機來看人時,你要知道,你的精神正在下降了。

  2610. 最可怕的「不信」,是對自己的不信賴。

  2611. 錯誤終歸毀滅,無知即是痛苦。

  2612. 憎恨,並不立刻結惡果,但它如同隱藏在熱氣下的火,逐漸焚燒著,而終讓心懷憎恨的人身受其害。

  2613. 「偏見」是進步的最大阻礙。

  2614. 自卑感是人格的泥沼,一旦你身陷在裏面,便會失去上進的勇氣。

  2615. 哭泣,不能減少昨日的哀傷,只會消除明天的力量。

  2616. 自私—是一種慢性毒藥。一旦上瘾,即不能自製,倘至飽和的程度,會使人生充滿痛苦與失望,終歸毀滅。

  2617. 處罰,必須基于一種了解,才能發揮感化的作用。

  2618. 盲目的熱情,不但無益,且足以害事。

  2619. 拖延是不能成事的,只會讓自己在最後關頭焦頭爛額。

  2620. 「幸福」是沒有後悔之後的滿足。

  2621. 信義是最寶貴的財富,實話的味道最好,智慧的壽命最長。

  2622. 人一悲觀,智慧就會枯萎,繼而失去判斷力,而不知所措。

  2623. 虛幻不能産生真實,就像肮髒不能産生清潔一樣。

  2624. 越是想把自己背負的痛苦推到一旁,它越是成爲一種負擔。

  2625. 學習拔除因無知而來的頑劣與叛逆,任何時候都不嫌太晚。

  2626. 如果想更上一層樓,就不要以現在的成就爲滿足。因爲,人是很容易停步不前的,如果你以現在的自己爲傲,等于宣告了你的毀滅。

  2627. 凡事盡可能經由自己的眼睛確認判斷後,再決定下一步的動作,別太依賴自己之外的人事物。

  2628. 只顧把時間花在說人長短、誹謗他人的人,是沒有時間成功的。

  2629. 一個國家或許不會被大炮打垮,卻可能被謠言滅亡。

  2630. 世間事知道得太多,反而是一種危險。

  2631. 老愛蜚短流長的人,一定也會被別人蜚短流長。

  2632. 大家都誇獎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在社會上被批評的人之中,一定有良士。

  2633. 醜聞是這世界一半的人樂于杜撰,而另一半人樂于相信的事。

  2634. 輕信傳言者,終至以追悔的牙,咬傷自己的手。

  2635. 謠言就像泡沫一樣,你愈攪和,泡沫就愈多,不管它,它反而消失了。

  2636. 謠言像是一個老太婆,你只要任憑她在那裏唠唠叨叨,喃喃自語就好了。

  2637. 冷酷的「傳言」如在車輪上滾動,在它前進中每經一手,都替它加上潤滑油。

  2638. 謠言之所以止于智者,不僅因爲他有理智的頭腦去判斷是非,更因爲他懂得寬恕、憐憫造謠者的淺薄、無知。

  2639. 閑話聽後不傳,免得將來後悔。

  2640. 愛傳是非之人,僞裝出銳利的目光,其實卻像蝙蝠一樣盲目。

  2641. 不要無中生有,更不要醜化他人。

  2642. 不要把別人口裏吐出來的垃圾裝到自己的肚子裏。

  2643. 無中生有造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2644. 好好的去求證謠言,你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九與事實不符合。

  2645. 對于別人的醜惡隱私充耳不聞、閉眼不見、一心不想、閉口不說,名大智慧的人。

  2646. 遠離那些「說長道短,好管閑事,言非其實」的人。

  2647. 耳朵聾了,正好聽不到是非。

  2648. 在惡意的人群中不懷惡意,在拳握刀拔的人群裏言行溫順,在與執著的人相處而能不執著,是謂聖者。

  2649. 在人與人之間有爭端發生的時候,無論爭執的程度如何不同,一定是互爭的兩個都不好。如果只有一邊不好,爭論便無法燃起。火柴,是無法在鏡子那般光滑的表面擦出火來的。

  2650. 「知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無有羞恥心的人,容易陷入罪惡火中。

  2651. 當死期將至的時候,皇上和奴才又有什麼分別呢?若有人掘開死者的墳墓,他必認不清那個是貧?何者是富的?

  2652. 高手仗著名氣,由于自認爲熟練,而無法知道自己亦有拙劣的地方。拙者,本來就嫌工夫不到家,對其拙劣之處固然不知道,偶有高明的地方,往往亦不自知。因此,無論高手或拙者,都應相互切磋學習。

  2653. 一知半解,適足以歪曲真理。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

  2654. 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鋼鑽,只朝單純一點的—蓦直鑽去。

  2655. 若想成爲堅強的人,則必須像水一般,沒有障礙物時,水便流動。裝到四方形容器,它就成爲四方形,裝到圓形容器,它就成爲圓形。因爲,水有這種謙遜的性質,所以,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比任何東西都強。

  2656. 贏家像河流一樣,他們找到一個管道,便循著這個管道前進。失敗者像沼澤,他們到處遊移,什麼事都只做一點,結果一事無成。

  2657. 責任與自覺,是成功的開罐器,配上毅力及勇氣,打開了這一層「阻礙」,就能享用罐內豐盛的成果了。

  2658. 充滿熱誠的人,會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四周的人。

  2659. 知足的乞丐,強過貪求財物的富翁。

  2660. 快樂就像一副眼鏡,可以校正你心靈的視力。

  2661. 快樂有如香水,向人灑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幾滴。

  2662. 土木工程的技師,懂得如何疏導水流,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木工能把彎彎曲曲的木材,刨至平滑。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頓自己。

  2663. 別人教給我們的真理,只不過像義肢、假牙裝在我們身上而已。唯有通過自己的思索獲得的真理,才是屬于我們的。這樣的真理,才能爲我們所運用。

  2664. 每一個人都要親身經曆,才知道爐竈是燙的。

  2665. 德行—是我們所該追求的,是盜賊無法搶,暴君無法侵害,你死後仍能留下來,絕不會腐朽的財富。

  2666. 在你的內心裏,有一塊磁鐵,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那塊磁鐵就是「無私」,也就是處處先爲別人著想。

  2667. 修行就好比彈琴,琴弦張得太緊或太松,都無法彈奏出美妙的樂音。過分勇猛的修持,但忽略了修行所需要的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可能會導致反效果。因爲,過與不及,都是不正確的態度。

  2668. 「過去」只是一個序幕。倘若一直懊悔在以往的錯誤中,因而自暴自棄,不知珍惜撷取經驗,把握現在,則如駕駛車子時,老望著倒後鏡一樣,會因此而疏略了前面的道路。

  2669. 有智慧而不將其貫注在生活中的人,有如一個只耕田而不播種的農夫。

  2670. 人有兩只耳朵,一個舌頭,其意義在使我們多聽少說。

  2671. 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意見,我們必須抛除偏見,才能以完全自由的頭腦來判斷事物。不顧風向的轉變,一直張著帆航行的航海者,絕對到不了他的目地的。

  2672. 飛蛾不知道被焚燒之苦而撲火,魚兒不明危險的而上鈎。但我們雖然很清楚,不幸的網將爲我們張開,卻仍然離不開官能的享樂,從這一點看來,人類實在是不聰明啊。

  2673. 人生,像一個喝醉酒之後爬在桅杆上的水手,隨時都可能跌下來。

  2674. 我們不可能全部都做英雄,總得有人坐在路邊,當英雄們經過時,爲他們鼓掌叫好。

  2675. 過合理生活的人,就如同提著燈,遠遠照亮前方而行走的人;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走到燈光所照著的盡頭,燈光永遠在他前頭引導,引他前進。

  2676. 一個鍾擺的功能,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准確。心智的敏捷並非長處,而在于深沈。

  2677. 就像雙手掏起的沙粒,從消瘦的手指間快速泄下一般,時間沙沙地溜走,它們是多麼短暫和寶貴!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2678. 大部分的人生問題,都能像解代數方程式一樣得解,其解答都表現出一種「最單純的形式」。

  2679. 生命的展現與回複,乃至消失,猶如水的循環,蒸發在陽光中,而後又凝聚爲雨露。

  2680. 生命就像一部縫紉機,你放下去什麼,就裁出什麼。

  2681. 水能熄滅熊熊大火,挽救即將付之一炬的房屋。同理,懂得觀照的智者,也能將自我或外在環境的憂患,消之于無形,宛如一陣風吹散棉絮一般。

  2682. 信奉外在的世俗法則,就等于伫立在街燈下,只有在燈光照耀的範圍內是明亮的。但…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