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P8

  ..續本文上一頁得就不是自性了。

  892.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在的執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

  893.用我們的本性永遠不會迷惑。

  894.坐在那個地方什麼東西都不想,那個叫做迷迷糊糊,在《易經》裏面講就是混沌未開,陰陽兩極未分的時候,那就是無極狀態,那就是無明。

  895.無念是沒有一切世俗的塵念,具足有大智慧—自性本具有的大智慧。

  896.用惡的一面來襯托出善的,善的一面也是執著。

  897.沒有煩惱的那顆心,叫做本性。沒有執著、沒有顛倒、沒有分別的那顆心,叫做本性。

  898.用本性來修行,一切境界不要受影響,這才是真正修行的人。

  899.我們衆生爲什麼跟佛會有隔閡?就是我慢。簡單講就是自己認爲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識、佛陀現前都聽不入耳。

  900.修行就是二十四個小時降伏自己、看自己的缺點。

  901.修行的定義,就是修正錯誤的念頭,叫做修行。

  902.我們的覺性,清淨的覺性叫做佛陀,清淨的覺性就是佛陀。

  903.若是想超出叁界,要無念,連這個善念都無所著,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不著一切相。

  904.要離一切相,我們才有辦法修行。

  905.對世間的假相分別,只是痛苦了我們自己,假相化作我們一念的愚癡,不值得!

  906.好的、壞的、善的、惡的,這都是對立的觀念,這個對立的觀念,如果深入,牢執不破,那麼我們這個世間,就永遠不會平靜,因爲都是對立性的東西,對立的覺知、覺受。

  907.不能離開生滅,另找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

  908.佛教要興盛,就要弘法利生、轉*輪,佛教才會興盛,這才是正統的。

  909.束縛于人的有限的覺知裏面去探討這個真理,這樣永遠無法探討究竟,永遠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910.我們人的眼睛跟耳朵,它所感受到的世間、世界是非常小的,它的範圍是非常的少,我們不懂的事情太多了,無量無邊的多,因此我們不能用有限性的方式,去思維這個佛法,若是這樣,就永遠沒有辦法契入佛陀的心。

  911.生滅法的世間,留不住任何東西。

  912.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你想要追求到真正的快樂,那是一種愚癡, 是一種奢求。

  913.妙有,簡單來說,透過智慧,用慈悲心處理事情,這就稱爲妙有。

  914.佛的知見是什麼?就是究竟光明的解脫的佛性。

  915.把終點拿到起點來用,我們今天就能過著很解脫的日子了!

  916.逃避現實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遠離菩提。我們要如何才能完成菩提之道?必須面對困境,一切苦與樂,都能夠觀照、解脫。

  917.我們應當了解,困境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逆境、沒有困難,是不能成佛的。

  918.只要我們肯聽經聞法、肯覺悟,開發我們內心的智慧,我們就是世間最富有的人。

  919.佛性有妙有,所以它不是死死板板的一種不作用的東西。

  920.用感恩的心,面對一切的世間境界,你的生命將會大大的不同。

  921.我們人要修行,除了智慧之外,要有勇氣去改變那個習性,也就是習氣,否則我們百千萬生都無法成道,習氣若是不改,聽再多的經,還是沒辦法!

  922.放下,是不離自己的責任跟義務,完成心地的解脫。

  923.用空性思想去修習忍辱,那麼我們的忍辱,才能夠與佛陀所說的忍辱相應。

  924.重複訓練正念,才是了生死的第一正法。

  925.心靈沒有智慧比瞎了眼睛更可怕。

  926.一個道場如果沒有正法,就如同一個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927.內心不開悟叫做末法,內心證悟有證量它叫做正法。

  928.如果你個人有什麼委屈或者道場有什麼爭執,要想想看整個佛教的興盛爲重要。

  929.今天我們受到天大的委屈乃至于犧牲生命,都要想到整個佛教興盛,這是最重要的考量。

  930.我們是佛的弟子,應當時時刻刻以整個佛教的興盛爲考量。

  931.出家人攻擊出家人是佛門的不幸,在家人毀謗叁寶是佛門的不幸,居士、念佛團跟念佛會互相攻擊是佛門的不幸,這個出家人自立門戶,清理門戶、山頭主義、門戶之見、自贊毀他是佛門的不幸。出家互相攻擊,出家攻擊在家,在家攻擊出家,統統是佛門的不幸。

  932.我們要互相的扶持,互相的呵護,互相的贊歎,互相的鼓勵,犧牲自己都要讓佛教興盛。

  933.色身是臭皮囊,可是它是即心即佛,臭皮囊就是道場,無常的色身它就是道場;沒有這個色身你怎麼修假成真,怎麼借著這個假的色身悟入清淨的本性呢?!所以健康是第一財富。

  934.悟道的人就是于刹那間見永恒。

  935.修行是二六時中保持正念,徹底的放下。

  936.所有的行住坐臥在作用當中不要夾雜任何的我執、我見,這就是本來的面目。

  937.你如果不改變自己,你十年前修行到二十年後都一樣,因爲你從你的心流露出來的,都是無明的種子。

  938.禅是動態裏面的解脫,不是靜態裏面的休息。它很活躍的,有無量的妙用,在瞬息萬變裏面它悟到空性,而當下就可以運用六根、六塵、六識轉爲自性的東西,那個才是本來的面目。

  939.心安住在絕對的平等,這個才是大修行人。

  940.禅是絕對自由,是生命的究竟解脫。

  941.妙有就是將大智慧運用在每一個生命的動點上。

  942.在底下(境界)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誹謗、攻擊、傷害一定會發生。

  943.雖然修行,你只是拼命一直拜佛,不能斬斷內在裏面以法的執著、對我的執著,你絕對跳不出去。

  944.不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再莊嚴,也是假相,真正的佛是什麼呢?覺悟的心,一顆覺性,我們這一顆清淨的心,舉凡每一個人,如果找到這顆清淨的心,當下我們就是佛。

  945.所謂開悟,就是徹底的認識自己,徹底的認識宇宙,這就叫做開悟。

  946.放下的意思是叫我們要面對現實、透視現實,放下不必要的執著跟妄想。

  947.光用錢布施是不能成佛的,要回光返照我們這顆心,去除妄想、去除執著,證入不生不滅的清淨的智慧,才能夠成佛作祖。

  948.自己覺得很行,就是一種負擔。

  949.執著自己的見解,認爲是最殊勝的,叫做偏見。

  950.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沈默更有價值才行。

  951.地獄不爲苦,不了自心爲最苦。

  952.機智不過是夏天的衣服,而真理卻是任何季節都適穿的。

  953.惡就像山頂的滾石般,剛開始時連小孩子都能推動,一旦想要阻止它時,即使是巨人也擋不住了。

  954.做出偉大行爲的人,不見得會被所有的人喜歡。

  955.我執就如同流膿的暗瘡,使我們受苦的就是這個「我」。

  956.學佛除了智慧之外還要有勇氣。

  957.我們製造了幸與不幸並稱它爲命運。

  958.這世上對某些人來說,是爲了要爬升的梯子;對某些人則是爲了要下降的梯子。

  959.人生就像尾巴一樣,長度並不重要,好才是最重要的。

  960.永遠不要安住在一個念頭認爲自己很有修行。

  961.信仰是人生意義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誕生各種任務的認識。

  962.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種甘露,而無智慧的忍辱是一種壓抑。

  963.佛法不離方便法,我們要給衆生無限的希望。

  964.真理並不需要標簽,它不是任何人的專利品。

  965.佛教的「信」,其重點是建立在知見與了解上,這是由確知而生的堅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見,並不是從盲信而生的信仰。

  966.切記,我們只是世間的管理者,並非世間的擁有者,世間爲我所用非我所有,一切皆是夢幻泡影,不要執著在這虛妄不實的國度裏。

  967.我們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們的名師,是我們成就佛道的增上緣。

  968.學佛是讓你認識人生的真理,而從我們的心裏徹底的去覺悟進而透視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

  969.強摘的水果不甜,強求的姻緣不圓,萬事若能隨緣,離解脫的日子已經不遠。

  970.無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體性的利益爲主。

  971.心若清淨無執,就能離開所有相的束縛。

  972.當你跌倒的時候不要白白的爬起來,任何一種磨煉,都是寶貴的經驗。

  973.若你心中有一念強而有力的執著,你就沒有別的空間去接受更好的意見。

  974.佛陀是發現真理的覺者,而不是去創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創造的東西並不能永久,因爲他並不是發自本性的東西。

  975.文字是心聲的寫實,心聲是文字的思想。

  976.「空」不是否認萬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視它的不永恒性。

  977.吃素並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種慈悲心的培養。

  978.不要把放下當成放棄,放下是盡全力但隨緣盡分。

  978.給你最大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979.最高超的修養就是隨順衆生。

  980.執著是生命中最大缺陷。

  981.我們雖擁有肉體但並不是擁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來自那永恒的智慧。

  982.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模式來過生活,起初我們製造了習慣,後來習慣卻變成了我們的主人。

  983.透過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無量妙有、任運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應,一切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

  984.沒有分別心和執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985.聖人無心亦無境,境界的産生只是爲了方便度衆。

  986.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單修慧而沒有悲心的話,你的智慧中就會夾雜著傲慢。

  987.若心不依法修行,名爲佛門外道。

  988.學佛最重要正思惟,我們的念力就是決定業報的因,所以我們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讓它起業因。

  989.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990.明明是惡念的習氣卻誤認爲灑脫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