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達磨大師血脈論▪P82

  ..續本文上一頁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衆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

  提。】

  所以我們不要只喝這個世間的牛羊之乳,我們要飲這個佛法的法乳,就是聽經聞法。

  58頁中間(新版第72頁第7行)

  【問:經中所說,佛令衆生修造伽藍,】

  「伽藍」就是道場、寺廟。

  【鑄寫形像,】

  「鑄」就是鑄佛像,「寫」就是寫經典。

  【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繞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觀心,總攝諸行,說如是事,】

  「如是」就是種種修行之事。

  【應虛空也】

  這個「空」改成「妄」,這些種種的外在的造伽藍,鑄形像,燒香散花,晝夜繞塔,持齋禮拜,這些都是虛妄的,

  不實在的。因爲你只有講觀心就可以嘛!

  【答:】

  【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衆生鈍根狹劣,】

  「狹劣」就是心量狹窄,低劣。

  【不悟甚深之義,所以假有爲,喻無爲;】

  沒有辦法悟到很深的道理,所以假借這個生滅的有爲法,來比喻無爲法。但是比喻是相似,不是平等。所以說:

  【若複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如果我們不內行,就是如果我們不觀照這一顆心的起心動念,只有在向外求,就是相上打轉,修行只在外表上打轉,

  那麼希望獲福,無有是處。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一切福田,不離我們這一顆心嘛!

  59頁(新版第73頁第4行)

  達摩大師在下文中就解釋給我們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道場?什麼叫做真正的伽藍呢?

  【言伽藍者:】

  【西國梵語,此土翻爲清淨地也;若永除叁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

  「湛」就是如如不動。

  【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

  「內」就是指心,「外」是指身。內外清淨是指身心清淨。但是因爲中國話怕重複,所以前面有「身心湛然」了,

  那麼如果在這裏講:身心清淨,身心湛然,變重複語,中國話不喜歡這樣,詞句不美。所以常淨六根,身心湛然,

  內外清淨,這才是真正的建道場,修伽藍。我們現在只會修外在的道場,對于我們內在的貪嗔癡不去除,說這樣叫

  做得福,釋迦佛,這是不能體會佛陀的用心良苦,

  【鑄寫形像者:】

  什麼是鑄寫形像者?

  【即是一切衆生求佛道也;】

  你鑄寫形像,「鑄」就是鑄佛像,「寫」就是抄寫經典。形像就是外在的啦,讓大家有一個可依靠啦,衆生沒有看到,

  他就不拜嘛,你告訴他自性的佛,他哪裏懂得自性佛?你前面有佛像,他會拜啦。你拿一塊玉,很大的玉,說:你去

  拜!他就不拜,像我們這塊玉佛,用一大塊的玉雕的,在沒有雕刻前,你會不會拜?你不拜啊!衆生不看到這個像,

  他就不會入門的啦,所以這是方便。這個佛像很莊嚴,像住持一樣,很多人都這樣講。所以說這個都是外相,你一定

  要弄這個,不然的話,他怎麼會來跪著,你前面擺一塊石頭,信徒怎麼會跪在前面,喃喃自語呢?那就不可能的啦!

  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經過這裏,看到有很多信徒,早上也來跪,中午也來跪,下午也來跪,跪著然後就喃喃自語,

  就不曉得在念什麼?心外有佛嘛。如果你識自性的佛,他在念的時候就打斷他:念給誰聽啊?你就是佛,你念給誰

  聽啊?他也不會開悟,還說:你打我!本來我准備一萬塊紅包要供養你,現在不給了!打一下損失一萬塊,我可劃

  不來!所以說,衆生他一定要拜的,沒有外在,他不會拜的,你講自性佛,佛無形無相,他往哪裏拜呢?他不懂的!

  所以一切神教不能解脫,就是往外拜嘛。往外拜,他怎麼會解脫呢?內心有沒有修養其次啦,這只嘴巴幹不幹淨

  其次啦,他就是希望求得外在的力量來加被他,他不曉得他竟然是佛,所以就是一切衆生求佛道也。

  【所爲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1

  「彷像」就是好像。你只要修這個覺行,覺悟,回光返照,就好像如來真容妙相。我們如來的真容妙相,是不可以叁

  十二相見如來,不可以以這個相見如來。那麼怎麼樣才能夠見如來?要去覺嘛,覺悟就能見如來嘛!我們不修覺性的

  話,我們怎麼見如來呢?因爲如來無相嘛!

  【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

  這個「遣」字改成「是」字。豈是鑄寫金銅之所作也?「鑄」就是鑄造,「寫」就是描寫。有的人用筆畫佛像,或者

  是抄佛經等等,

  【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爲爐,以法爲火,以智慧爲巧匠,】

  要工匠來打造嘛!

  【叁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爲模樣;】

  這個「樣」字改成「楑」。這個楑字,就是准確度。「模」就是模範,「楑」就是度。以這個爲准則,六波羅蜜爲模

  楑,就是版模的意思。

  【镕煉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

  一點都不缺少。

  【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爲敗壞之法。】

  因爲有爲,凡所有相,皆是無常,皆爲無常所吞噬。所以說: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

  也不了解這樣的心性,才是真正的佛的真貌。佛的真貌就是無相。

  【憑何辄言功德?】

  這個「辄」跟准則的「則」字是一樣的。你憑什麼來說,你這樣叫做有功德呢?

  【燒香者:】

  加一個「又」字。又燒香者,

  【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爲正法之香也;】

  無爲就是空,要真正的契入空性的正法,這你就真的是有香。這香氣能怎麼樣?

  【薰諸臭穢無明惡業,】

  我們今天不聽佛法,根本就改不過來這個無明,所以我們要用這個無爲法,也就是正知正見的空性,除掉這個無明的

  惡業,

  【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

  「其」字劃掉。

  【有其五種:】

  「有其」兩個字顛倒一下,其有五種,總共有五種:

  【一者戒香,】

  什麼是戒香呢?

  【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這是戒香,這才是真正的香。

  【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

  深信佛,大乘是佛說,發大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心沒有退轉。

  【叁者慧香,所謂常于身心,內自觀察。】

  我們要觀身無常,心刹那變異,這樣子就知道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我,我們就知道當體即空,本來就無一物,那麼

  我們對這個世間,就很能夠放下。

  【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

  結縛就是煩惱的別名。煩惱把我們捆得死死的,無明也可以說是惑,也可以說是煩惱。那麼結縛就是我們心中打結了,

  縛就是被煩惱所捆綁,捆得死死的。有時候,我們勸勸他要放下,他反而想出一大堆的理由來抵擋我們的善意跟智慧

  的語言。說實在話,衆生是滿愚癡的,看他煩惱,我們好意勸他解脫,他卻會反駁你:你不曉得我的立場啊!那就沒

  辦法了。所以處處著,結縛就重。

  【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

  【如是五種香,名爲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衆

  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

  拼命的燒,而內在的貪嗔癡呢?還是一樣,無明、習氣、煩惱還是一樣,拼命的點那個一公斤十幾萬的。我告訴你,

  你點一公斤一百六十萬的都沒有用,爲什麼?法在于心,哪裏在相?由相來啓發,所以見緣起即見道,所有的緣起,

  就是啓發我們的覺性。如果這個覺性它不動,那沒有用啦,你不啓發這個覺性來回光返照,燒外在的香再多,都沒有

  什麼作用。看起來很恭敬的,其實你不懂佛。所以說,一般人只是燒外在的世間的沈香、檀香等等。薰陸是一種香樹,

  它也可以製成香料,所以這個「薰陸」也可以稱爲乳香,或者是乳頭香,薰陸。就燒這一些沈香、檀香,以及乳香等

  等這些質礙之香,也就是外在的香,是指色法,有形質的色法,

  【希望福報,雲何得?】

  加一個「可」字。雲何可得?你怎麼能夠得到福報呢?沒有從心法好好的下手,你花了幾百萬,燒外在的香,散外在

  的花,都沒有用的。

  【散花者,義亦如是】

  【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

  這個「常」字改成「演」字。演說正法。你要演講正法,弘法利生,這就是散一切的功德的花,你才是真正的散花

  使者,散花的仙男,我是仙男,你們是仙女,不過仙女像你們這麼醜的也沒有啦。仙女是很漂亮的,不過你們的心

  像佛,仙女的心並不一定像我們這麼好,仙女長得漂亮,可是我們的心有佛啦。說來說去,仙女還是比我們醜陋,

  我們心像佛嘛,仙女貪著五欲嘛!所以說演說正法,才是真正的散花的人。因爲他

  【饒益有情,】

  饒益就是普度,寬恕,讓衆生得到利益。

  【散沾一切;】

  我們散播一切法,就是散功德的花。

  【于真如性,普施莊嚴。】

  所以我們要莊嚴,要在真如自性裏面莊嚴,不要在外表裏面莊嚴。以前我去一個信徒家,據說她的媳婦很凶,常常

  跟她婆婆吵架,不過我去,她不會跟我吵架啦。她很喜歡在頭上插朵花,有一天我去的時候看到她穿得很漂亮,穿得

  好像新娘一樣,還跟我說:慧律法師,我今天漂不漂亮?我不敢講,外表看不錯啦,不過一天到晚跟婆婆吵架,她

  內心裏面沒有真正的花啦,沒有真如自性嘛。外表的花有什麼用呢?如花似玉,可是是蛇蠍美女啊,那很慘了!內

  懷嗔毒啊,你走過去,一針就被紮死了。所以說這個外表的花不能究竟,還是要在自性清淨下一點功夫,才是真正

  的莊嚴。所以說普施莊嚴,

  【此功德花,佛所贊歎,究竟常住,】

  我們就見法性身。

  【無雕落期。】

  世間的花一摘馬上就凋零了。

  【若複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

  散如是花,就是把法散播出去,就是把真如自性,見性的法門散播出去,讓每一個衆生都了解見性,那麼這真是獲福

  無量。

  【若言如來令衆生,剪截缯彩,】

  「缯」就是絲帛的總稱。「彩」就是各種的紋彩。如果你說,如來讓我們這些衆生裁這個外在的布,這個布很莊嚴,

  是絲織品的,這些布料有紋彩的。

  【傷損草木,以爲散花,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持淨戒者,于諸天地森羅萬像,不令觸犯;】

  底下加一個字:「若」

  …

《達磨大師血脈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