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關齋,是希望百年之後到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的目的,而不修行的人辛苦不但沒目的而且很可憐,做牛做馬,百年之後,雙眼一阖,沒一樣是我們的,所以,我對大家精進的精神感到十分贊歎。
修行應及時
修行是不能等的。不能說等到我女兒出嫁、兒子娶妻......那已經來不及了。我到澳洲去,遇到一位師兄,他的妻子罹患猛暴性肝癌,從發現到死亡才半年的時間。若能體悟無常,就知進修行應及時,心堅定于修行,時時刻刻把“死”念放在心上。印光大師嘗雲:“學道之人,人人都要認識“死”字.......” 曾有人問我,如何抗拒對死亡的恐懼。其實並不難,只要承認全世界的人都會死,我也不例外,就會知道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莫在相上打轉
修行勿弄巧妙,盡是搞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念佛虔誡自有感應,但不可過于著相。念佛就希冀見佛,一心想求感應。如此著相而修,光憑這一點,就會著魔。印光大師也曾經針對這一點,警惕過我們。修行不要執意去求感應,即使有感應,也是自然發生的。我念大學時,修行很精進,二十四小時都在念佛,所以常常聞到香味。我曾就此事請教過某大德,他要我不要著相,這表示佛菩薩給我們訊息,讓我們堅信有極樂世界。所以,堅定對淨土的信願,精進念佛,至死不退,是非常重要的。
學佛應掌握重點
以下介紹學佛的戒規及重點,大家若能確實把握,這七天就不虛此行了。我們是爲了往生極樂世界,了生死而來打佛七的,所以重點要抓住。
修行要禮敬叁寶,恭敬出家衆
“不敬叁寶,學法無益”。若來到道場,不能禮敬叁寶,就不要跟人談修行。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爲法藏比丘,是個出家人。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宮不住,也是現出家相。我們今天能坐在此受戒、念佛,也是因爲出家人。出家人雖有聖僧和凡夫僧之別,但我們要一視同仁,因爲他們都有一件佛傳下來的袈裟。所謂尊師重道,若連出家人都不能禮敬,有何修行可言?尊重、禮敬叁寶,乃入門的根本要法。
勿在道場說是說非
說是非是極不可取的行爲。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對錯?你怎麼有智慧去分辨事情的來龍去脈?凡事自有因果,個人作,個人負因果,你又何須瞎操心?更何況在你的角度看是是非,在其他衆生的角度看卻又未必如是。所以,是非要全盤放下,若要護持叁寶,又不能擺平是非,必然會非常困擾。
明因識果
一定要了解因果的連鎖性,它比電腦還准。種何因得何果,在道場中,一定要注意因果。因果就是戒律,持何戒就得何種果報。有念佛的因,自會感得成佛的果。因果一定要分清楚,凡有不知道的,一定要請教法師。但因果也不能守得矯枉過正,例如說:“叁寶物不可拿。”這是指未經過師父允許而擅取。若是辦法會,剩下太多東西,師父也吃不完,若師父叫你拿,就無所謂。道場裏的衛生紙、水,都可放心取用。所謂在道場要注意,是指未經師父允許,且屬于師父、常住的東西,哪怕是一針一草,都不可擅取,若到道場打電話,一定要付錢,因爲它是屬于常住的,我們只能多付,不能少付,所以,戒律的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因果。明因識果的人就是懂得戒律。
口業要清淨
在團體中對某人不滿,不能一直傳他的是非。例如你對某法師不滿,而散播他的是非,導致他人對法師的不滿,有可能會因此而斷衆生的慧命,千萬要注意。又如你對某在家居士不滿,也不能一直傳,以免造成道場的分裂。因爲大家都是護法,你散播自己對他的不滿,會影響別人對他的看法,導致大家意見的分歧,這樣罪過很重,應秉持任何事都能以圓滿爲原則。什麼叫作佛法?圓滿法叫做佛法。無私心、無我、無偏心、無執著、無分別、無顛倒。要使事情圓滿應掌捱:忍辱、寬恕、無是非、一心念佛四項重點。所以,口業清淨才有辦法入道。何以說口業特別重要?因爲我們開口,就是說話。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必須藉說話的方式來進行,所以說,一般而言,口業都造得很重。學佛十年的人,叁叁兩兩聚在一起,仍是在造口業。學佛二十年的人亦然。何以故?因爲放不下。嗔恨心放不下、對某人不滿,不說幾句簡直要他的命!所以說學佛也並不難,把口業守好(亦即口業要清淨),凡事以圓滿爲主。
要定功課
我們做功課通常都是散持。我問老菩薩:“一天念多少?”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有空就念。”那麼,沒空呢?——沒空就看電視。世間人就是這樣,因此修行無法成就。一定要定功課,看一天要念多少佛號,持誦哪一部經,一旦定好,就絕對徹底執行,不改變,以此勉勵自己,不可邊看電視邊念佛。
度衆生不可引人誤會
不可因爲度衆生而引起別人的誤會,例如,要度已婚的人,應慮及對方配偶的感受,以免引起誤會。所以發菩提心,要運用智慧,要視情況去度。
以佛爲師
要以佛陀、高僧爲模範,學習他們的慈悲喜舍,例如佛陀放棄一切榮華富貴,就是爲了要修行。
不遺余力擁護叁寶
在家居士擁護叁寶,應不遺余力,叁寶若有事,應義不容辭來護持。我就讀南普陀佛學院時,有一位女衆在家居士,發願每逢初一、十五清掃大殿,風雨無阻。每天作早晚課,從不懈怠,始終如一。而且絕無是非,身上總是挂著一塊“禁語”的牌子,她並不富裕,但就是這點心,結果火化後,燒出來的舍利大如翡翠,非常莊嚴。因此要堅持護持道場,不遺余力,死命地奉獻、服務,無是無非、親近善知識。
依法不依人
親近正法的道場,依法不依人。所親近的進場若沒有法,無法令你開智慧、解脫,就算追隨再久也沒有用,不可礙于情面而不好意思離開。有的人竟然邀法師參加民間的互助會,殊不知出家人是不能標會的。你今天追隨法師,是爲法而來的。護持法師是因爲師父心中有法。我們要護持正法。
何謂“法”?法就是真理。出家人要有修養,那個道場有正法,在家居士去護持,我們應該爲他高興,因爲他心中有正法,不一定非得親近我們自己的道場。只要那間道場有正法,我們都替他高興,人多人少都無所謂,要依法不依人。
不畏病苦,堅持念佛
自今日起,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至死不改,有兩點很重要。第一,我們在病苦當中,是否有辦法念佛?這就要看功夫了。若能訓練自己,連在病苦時都能念佛,那麼往生時,相貌就會很莊嚴,不論頭痛、腹痛......,乃至一切病苦來,你還能堅持念佛,一切病苦都無法將你念佛的正念打敗,那麼,我敢保證你百分之百會往生。
痛革前非,改習氣
第二,你的習氣是否有放下、改進?賭博、酗酒、玩女人及一切奢侈浪費等不好的習氣,或者是嗔恨心、貪心、嫉妒心......等習氣改了嗎?有人問我:“慧律法師,我能不能往生?”我告訴他:“你問錯人了,能不能往生要問你自己。”道理很簡單,是否能往生,自己應該最清楚。試問:“我貪心嗎?”——沒有。“我有嗔恨心嗎?”——沒有。“我有愚癡心嗎?”——沒有。再加上聽經聞法以開智慧,內心有正念,即使病苦也能堅持念佛不辍,那麼,你絕對能往生,所以不用問我,問自己最清楚。
多用功,少造業
平日應該多聽經聞法、誦經念佛,少造惡業。
莫留戀假相,放下再放下
放下再放下,不要執著這假相,應當一心念佛。世間無一物是我所有,觸目所及,皆是假相,均是因緣生,因緣滅,只有我們這一念正念才是我們的本性。只有這個正念,才是我們將來要走的路。臨命終色身帶不去,唯有正念會引導我們到清淨的國土——極樂世界。所以,放下再放下,不要留戀這假相,不要執著金錢、女色或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應當一心念佛。
堅持淨土法門
了解心就是無心,無心就是心;無念就是念,念就是無念很重要,悟禅很重要,但未必一定能了生死,因爲若在參悟當中尚有一點迷惑,還是沒有辦法。臨命終通常會有病苦,你要十拿九穩,只有淨土法門能夠叁根普被,故應堅持淨土法門。
最後,希望大家多閱讀《淨土聖賢錄易解》,從這些往生淨土的實例中多去體會,以發願起信。
《一九九八年佛七圓滿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