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語言 ( 四 )▪P6

  ..續本文上一頁起,處處緣起,處處就是性空,所以萬法從小到大,從小東西到大東西,沒有一法不是因緣生、因緣滅,沒有一法不是緣起,沒有一法不是性空,所以這樣我們就能觀照萬法皆空,我們若是有這一層智慧,這樣子的清淨的頭腦,我們就不會被假相迷惑。

  有一次人家叫我去助念,有人往生了,打電話要我去助念,亡者的家人,並不是個個都信佛,來請的這個師姐有信佛,她打電話來,我說:好啊!我問:她家在那裏?這師姐說就是她的鄰居,我說:你鄰居又沒有信佛。沒關系啦!師父你慈悲!然後我就去了,到那裏正准備要爲她加持、助念,她一個讀醫學院的兒子,還是博士哦,正巧趕回來了,他的母親死于癌症,等他趕回家時,已經來不及了,整個人是哭得痛不欲生,他覺得很痛苦、自責哭泣,他說:我讀到醫學博士,我救了那麼多人,就是救不了自己的母親,我真是不孝!他一直很自責,我就問他,你哭完了沒有?哭完的話就要換我了。他說:這個師父怎麼這樣講?我說:你哭了老半天,對你母親沒有一絲毫幫助,你母親往生時很痛苦,面貌很不好看,他哭了老半天,母親的臉是糾結成一團,對兒子更執著了!你站到一邊去、站到一邊去。我說:這種事情,你們醫學博士沒辦法啦,這種事要法師來才有辦法,要由法師來處理,你站到一邊去。他是對我很懷疑,就盯著我看,可能是認爲我英俊吧,他就乖乖站到一旁去了,因爲他平時對佛法也不認識。我們知道人往生之後都會執著,我就靠近對她開示,跟他母親說:你的兒女們都很有出息,老菩薩!你不要執著,我現在給你招魂,爲你加持,如果阿彌陀佛現前,你要跟阿彌陀佛去,你不要執著。我們就開始結手印,爲她放蒙山,爲她加持,經過十五分鍾之後,她母親竟然面帶微笑、開始微笑了,面貌開始變了,一直改變……本來他母親是很執著兒子,很執著、很痛苦,我們就給她加持,然後用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給她加持,旁邊的人則一直念佛………蓮友一直爲她念佛,我告訴他們:你們要念大聲一點,阿彌陀佛………要大聲爲她念佛。才十五分鍾,還不到半個鍾頭,他就說要替母親換衣服,我說:不行!不行!要等十八個小時後。他看到我這樣講,頓時愣在一旁,他雖然是個博士,但是對這個並不懂,我說:你有時間讀博士,竟然沒有時間來了解生死的問題,我也是覺得你很奇怪!他覺得我出家很奇怪,我也覺得他很奇怪,對不對?我們倆個相見恨晚啦!對啊!結果他親眼目睹,看到他母親從原本的病容,很痛苦的面貌,經由大家爲她助念,爲她加持後,全身柔軟,面貌變成非常莊嚴,現出微笑。我交代著:十八個小時內不能動她。我說:在母親生前,你孝順她,現在你母親死了,你要聽我的。他說:我爲什麼要聽你的?我說:我是法師啊,你要聽我的,因爲你不懂啊!他也真的肯聽我的話,幸好沒有揍我。十八個小時之後,看到他母親面帶微笑,笑容明顯可見,我說:現在可以了,可以爲她換衣服了。結果爲她更衣的時候,全身非常的柔軟,讓人很容易替她更衣,整個臉龐看起來,就知道很歡喜,我摸摸她的頭頂,頭頂上有熱氣,頂聖眼生天嘛,頭頂上有熱氣,往生極樂世界了!這個博士感觸很大,他說:我讀到博士,我竟然不懂這些事。我說:就算讓你讀到超博士,你也不懂啦!他有時間讀博士,但是沒有時間讀死亡,他不會想去研究,如何死亡才有藝術,沒有想過!

  人都只會活在現實的社會,我說:這就叫做面對現實,所以我才對你講,出家人是真正在面對現實,面對什麼?生、老、病、死,出家人是真正在面對現實,這是真正的問題,這一關你沒辦法,對死是茫茫渺渺。這個博士說:師父!你有那裏有沒有佛書?我說:有啊!我就送他佛書,送他錄音帶。聽了錄音帶之後,度了他全家人,後來他非常的感謝,度了他全家人了(衆鼓掌),他家住在旗山,後來他非常感恩的,拿了一包很大的紅包,那個紅包看起來,以我數十年的功夫來看,應該是十萬,因爲看起來很厚。他拿了一個紅包來,喪事辦完之後,還懂得跪下來,說:供養法師!我非常歡喜,他看到我很高興,以爲我是看到紅包在高興,其實不是,我是看到你一個醫學博士,因爲見到母親往生的瑞相,就能夠覺悟來學佛,你也算是很厲害了,我是在高興這件事,不是因爲看到那包紅包。我不是這樣的!(衆鼓掌)後來他就要供養師父,我就說:不要啦!他還是說:供養師父!我還是不要,經過一番的折騰,我很委屈的就收下來了,沒辦法!兩人推來推去的也很辛苦。後來我收下這十萬,再後來我又准備了二十萬的錄音帶,再拿去給這位醫生,我跟他說:你自已開醫院,地位又這麼高,這些錄音讓你跟大衆結緣,你供養我十萬元,我也回送你二十萬的錄音帶。還送了很多書給他,他很歡喜。

  所以我說,人一定得要等到家人往生了,我不是在講你們哦,對不起,我是講在路上走的那些人啦,我不是在講你們,人一定要等到家人往生了,或是家裏碰到困難,真的遇到逆境,才真正需要佛法了,才會徹底地,想要追求真理,要是他每天活得很快樂,他就不肯去探討,他有飯吃、他有車子開、有冷氣吹,他不會想到死亡的事,今天聽人家講一講,明天還是跑去媚登峰,她還是爲了這個臭皮囊,拼命的化妝,打扮得再美也一樣,都是白忙一場!所以要觀照,萬法皆空不可得,心時時刻刻,統統要學習不要執著,要學習放下。放不下,我告訴你:你也無奈生死何。你說:師父!我放不下。放不下,百年之後你照常要死,你放不下,你能怎麼樣呢?你也是得死啊!所以很重要的觀念,對一切相,莫求、莫著,不要求,不要執著,不要求,莫求,也不要執著,莫求莫著,這是修行的心的法要,修行人只有八個字,可以決定修行,第一、決定不求,無所求,二、決定無所著,決定不求,決定不著,此人必定成道,這個人一定會成道!(衆鼓掌)

  爲什麼?因爲我們求也沒有用,我們求,求到最後,我們還是得不到東西。所以不求,才是真正的得法、得道,不著,才是真正的求道,若是求來的東西,要記住!世間人在拜佛拜神,那差別就很大了,世間人在拜神就是祈求:你要保佑我發財。保佑你發財,你就會永遠富有嗎?或是祈求:你要保佑我兒子聯考上榜。我說:要是十萬人都來求觀世音菩薩說:你要保佑我兒子、女兒聯考榜上有名。觀世音菩薩就頭痛了,因爲一定有人上榜、一定有人落榜嘛,那麼他要怎麼做呢?我問你,對不對?所以求人不如求已,求人不如求已。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究竟是平等不二的,平等不二的。我們今天雖然是凡夫,但是我們只要肯修行、肯覺悟,肯下決心來聽經聞法,實實在在來解決我們生老病死的問題,就算是聽到一句、聽到兩句,或是看一本書,懂得一點智慧的佛書,對我們的解脫也很有幫助。

  所以說想要解脫,第一個,觀無常,第二個,觀死亡,時時刻刻,我們都要面對死亡。第叁點,觀世間不可得。第四點,要觀無我,一切法無我。第五點,觀萬法皆空,觀照萬法皆空,無相可得,世間都是暫時性的,只是暫時性的而已,沒有一樣東西是永久的。我們今天長得很漂亮,也不必驕傲,有一天你也會年華老去,老到牙齒全掉光了,這是事實。今天你長得很醜,你也不必很有自卑感,雖然長得醜不是你自願的,但是別常常出來嚇人就行了!長得醜不是你的罪過,但是不要常常出現,讓人家很驚訝,surprise 不要常常出來嚇人。

  再來就是莫求、莫著,那麼這樣子,我們的生命慢慢就會升華,對于這個世間的假相,慢慢地突破。所以要記住!修行跟學問沒有關系,世間的學問,如果跟修行有關系,那讀到博士的人就成佛了,沒有這個道理!修行,識字也好、不識字也好,這個不關文字、不關學曆的問題,六祖一個大字不識,廣欽老和尚也不識字,爲何能成爲一代祖師呢?你記住!修行跟學問是兩碼事,修行是修真正的智慧,解脫的智慧,不關學問,學問是累積的執著,是一種累積的經驗,它只是符號而已,人類創造出來的符號,你加上這一層的執著,那個叫做學問,沒有錯!學問能夠解決我們許多現實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問題,學問也能夠解決我們很多交通、科學的問題,沒有錯!但是學問不能令我們解脫,飽學之士不一定是解脫的人。所以我跟諸位講過,電視上辦的call in、辯論,一點意義都沒有,你若是跟廣欽老和尚辯論,也許你比廣欽老和尚更會講話,但是你是凡夫,廣欽老和尚他是聖人啊,他不必跟你辯論,你講得天花亂墜,你還是束縛的凡夫,因爲你沒有開悟啊,對不對?所以透過語言、文字,這不能代表佛法,那只是方便而已。快九點半了,九點半了,他們說九點半要下課,對不對?要不然我是很晚睡覺的人,我們這裏寫著只到九點半,有些人從很遠的地方來,所以要讓他們早點回去。那麼今天因爲已經九點半了,我們最後一天再來念佛,今天我們就到九點半,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衆鼓掌)

  

  第二集

  慧律法師 主講

  由「靈慧」網友根據錄像整理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請放掌。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居士,大家阿彌陀佛!今天是我們第二天的演講。若是根機利的人,我們悟到一句話,一生就受益非淺,象六祖聽到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他就開悟了。所以法並不一定要很多,法無高下——法沒有高跟下之分,因人而異,因爲我們的根基不同,所以藥無貴賤,應病施與,藥也沒有分好藥、壞藥,譬如說人參很珍貴,可是碰上重感冒的人,你拿人參給他吃,那就病得更嚴重了!一樣的道理,佛法也同樣如此。有的人宿世是修行人再來的,因爲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你今生不走修行的路,來生你還是要修行,爲什麼?你如果想脫離六道輪回,修…

《智慧的語言 ( 四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