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及恒具慢,無有信心不敬他。”又雲:“彼等以非法句诤,于諸佛教作染汙,猶如外道生疑慮,覓佛法過相違已,無信之人法亦舍。”《製罰破戒經》雲:“舍利子!沈于生計,耽執诤論,于自他作害之士夫非是聖士,彼等將充滿贍部洲。”
思惟如是所說之理,在五濁興盛,且諸入教者顛倒四依,而使殊勝大乘宗的關要大多已失壞而變成相似法之時,對大乘命根般的此法甚至有痛惜心的人也頗爲罕見。然而以入于前譯持明傳承教下之力,及得以見聞許多傳承教言如意寶,以及頂戴蓮花王自在補處文殊童子現爲人相的遍知金剛威嚴(蔣揚欽則汪波)等衆多真實善知識蓮足的善緣力,年齡和智慧都尚未成熟的我,對此甚深處生起些許辯才。
如是對遠離諸邊雙運極無所住之相——法界自性住種性義,善加宣說乃爲獅子吼。《梵天請問經》雲:“天子!宣說于任何法不貪著,彼等爲獅子吼;宣說于任何法生貪著,彼等非獅子吼,而是狐狸鳴,引起任何邊見之言說,彼等非獅子吼聲。”《大涅槃經》雲:“獅子吼者,于一切有情宣說有如來自性、如來常住、定無變易。”又雲:“善男子!雖于空曠處多有宣說,非獅子吼,然于衆多智者眷屬中宣說,乃爲大獅子吼。彼獅子吼者,不說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而唯說如來常、樂、我、淨。”諸如此等獅子吼之喻義已作廣大宣說,應當了知。如是公正合理地宣說了如來藏之相,雖與某些人不相合,然是建立了真實的道故,他人心中不應憤怒。如《入中論》雲:“論中觀察非好诤,爲解脫故顯真理,若有解釋真實義,他宗破壞亦無咎。”如此之舉也是護持正法。《叁摩地王經》雲:“何爲護法耶?即于譏毀佛法者,如法而降伏。”也是住持正法,如《虛空藏請問經》雲:“何人已得佛菩提,佛法法相彼盡持,何人極知無垢際,彼者盡持諸佛法。”如是持法者能報佛恩並能獲得無量福德,《宣說如來大悲經》雲:“如是恒持佛法者,以法定超非資財,何者受持佛法藏,彼者報答諸佛恩。”《虛空藏請問經》雲:“如千俱胝劫宣說,佛陀智慧無邊際,如是受持如來教,所得福德無有量。”如是所說故。
于彼勝乘諸教典,雖具略說之辯才,
年齡學問未成熟,狂僧我語誰人信。
現今衆生逐名聲,遠離辨理非理慧,
多數嫉妒魔所擾,我知非是善說時。
然而殊勝師本尊,于心蓮上恒敬供,
諸善教句及其義,心中明而極明現。
彼時善說納受修,長時歡喜後時際,
于他刹中佛法理,勝喜猶如上弦月。
甚深究竟此教言,具慧生喜此乃是,
非墮有寂邊之樂,故諸善緣當歡慶。
祈願舍離諸邊執,顯空雙運獅吼聲,
降伏惡見野獸群,佛教精華十方興。
此論由受持叁學寶藏的法友格南勸請說:“于“佛陀法身能現故”等文句之義,按您心中如何顯現而造。”于此懇請者前僧人無垢智慧(全知麥彭仁波切)自然顯現徑直而錄出。增上善妙!
此論原本曾混入上師(蔣揚欽則汪波)的著作中,二十四年後揀出原本,當善賢和尚龍多欲付梓之際,與最初祈請者及具慧拉布羅珠同時聚會,彼等複祈請說:“請您務必增補”等語。如是祈請後,于最初原本上歸攝文句並增添一二關要。
勝生鐵兔年四月下旬吉祥時,于降魔勝利洲中,無垢智慧文殊歡喜金剛(全知麥彭仁波切)二日中從原文錄畢。芒嘎郞!(願吉祥!)
二00二年藏曆六月二十叁日
于西藏昌都日通藏醫院圓滿譯畢 即經典所說完全相合聖凡的現量境界,無絲毫不符,是依現量觀察知其清淨無垢;依比量推理,毫無錯謬,是依比量觀察知其清淨無垢;經典文句前後、直接間接等均不相違,無有矛盾,是依教量觀察知其清淨無垢。
藏文原本是前代,然看內容似爲後代,也許是錯字。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善男子!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犍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真解脫者不生不滅,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
此頌義爲:色淨是基位的自性清淨,果淨是見道、修道分證的清淨實相,遍知淨是究竟圓證的清淨實相,基道果叁清淨于本來實相中是無二一味。
此頌法顯譯爲:色清淨故果清淨,果色二同一切智,若一切智清淨時,如虛空界不斷壞。
如來藏之九種喻:①萎花中佛;②群蜂中蜜;③殼中果實;④糞中金;⑤地下寶藏;⑥果中胚芽;⑦破衣中寶佛像;⑧貧賤醜女腹中懷輪王;⑨焦泥模中妙寶像。
叁解脫門:即空性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迦葉,諸善男子善女人,常當系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若能於是不可思議,修常想者則有歸處。”
此處所知、所斷、所修、所證分別指四谛中的苦谛、集谛、道谛、滅谛。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爲我。”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獅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雲:“善男子,雖於空處多有所說,則不得名獅子吼也,於此智人大衆之中,真得名爲大獅子吼。獅子吼者,不說一切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惟說如來常樂我淨。”
《如來藏大綱獅吼論》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