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快樂之歌講記

  《快樂之歌》講記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在這裏給大家簡單的講一下《快樂之歌》。《快樂之歌》是佛子陀美仁波切所寫的。以前有個出家人,他身體不是很好,有一天他有緣遇到了佛子陀美,他就問,怎麼才能將疾病轉爲道用,如何解決病苦。于是佛子陀美就給他唱頌了《快樂之歌》。《快樂之歌》詞句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內容非常深奧;詞彙雖然不是很豐富,但是內容非常精彩。所以今天在這裏給大家簡單地講一下快樂之歌的內容。

  頂禮上師! 自他虛幻此蘊身,如若患病當快樂, 滅盡昔積諸惡業,修行正法衆所作, 皆爲淨除二障礙。

  從世間的角度來思惟,疾病纏身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在修行的道路上,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對真正有修行的人來說,根本不是痛苦,而是一種快樂。因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身體本身不是實有,也不是真有,就是一種虛幻的、如幻如夢的、假象上的一種東西。靠這麼一個虛幻的東西,靠這麼一個肮髒的東西,能滅盡往昔所積累的所有的惡業。比如剛才講的患病。通過患病、將病苦轉爲道用,能消除往昔所積累的一切惡業,還能修持善法,能積累很多無量的功德與福德。所以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痛苦。還能鏟除兩種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如果我們能夠斷除對身體的貪執,能夠不執著于身體,逐漸也能斷除我執我愛,這樣就徹底斷除了所有痛苦的根源,也能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這兩種障礙。所以如果我們有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應該心裏生起厭煩心,應該爲此高興。

  爲什麼?第一個,我們如果再繼續擔心、害怕,過度顧慮的話,對我們的病情沒有好處只有壞處。若是我們能夠培養一種精神,能夠勇敢地面對,能夠培養良好的心情,還能保持穩定的心態,心裏還能生起喜悅的話,對我們的疾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以前也給大家講過,在美國專門做過一種試驗,兩個人到醫院就醫,一個人只是有點感冒,沒有什麼別的病。另外一個實際上真有大病,是癌症晚期,沒法治療。他們爲了搞研究,做試驗,通過各種檢查以後,然後跟那個沒有病的人說,你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自己做好准備,沒有多長時間了。然後跟那個真正得癌症的人說,放心吧,你沒什麼大病,只是有點感冒而已。他們兩個人都特別相信科學,相信醫學,對醫生的話完全沒有懷疑。真有病的那個人,心情立即好了,開心了、高興了,能吃能喝能玩,沒有絲毫的障礙。那個沒有病的人就完了,開始憂慮,害怕擔心,夜裏睡不著覺,白天吃不下飯,總是想著這件事,心情非常不好。過了一個月,他們再去檢查的時候,原來有癌症的人,一檢查沒有病了,已經痊愈了。原來沒有病的那個人,真得病了,而且是癌症晚期,已經沒有辦法了,結果就死了。這都是心的作用,都是心的力量。所以我們有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勇敢地去面對,不要因爲這個擔心害怕,煩惱痛苦。這是一種最好的治療方式。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種方法才是真正的抽薪止沸。這是第一個原因。

  有病,這是自己的因果、業力。在這個狀態下,作爲修行人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如果你能超越因果最好。若是超越不了,你得轉變因果,這是唯一的方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你要感受的痛苦、病苦,這是往昔自己造的惡業,現在果報成熟了,都是因果嘛!我們能超越因果是最好的,那樣就徹底解脫了。若是沒有這麼高的修行,也可以轉變因果,只要能夠忏悔往昔所造的惡業,也能解決一些問題。我們有病了,身體不舒服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知道是自己的因果,然後能夠真心忏悔,這樣可以轉變因果。業障沒有功德,通過忏悔能夠清淨,是這些業障的功德。現在有病了,身體不舒服,這是前世造的業,我們現在通過忏悔,惡業可以徹底忏掉。因結束了,果自然就會結束了。那邊燃著火,冒著煙,你把火熄滅了,煙自然就會消失。因爲它們兩個有因果關系。因結束了,這個果自然就會結束了。你把業障消了,果報自然就會結束。這是唯一的一種治療方法,解脫方法。這個方法是從根本上根除。我們有病了,身體不舒服了,到醫院看看,開點藥,吃點藥,暫時好了,但這不是徹底的,不是最好的,不是最究竟的方法,這叫做揚湯止沸,不是抽薪止沸。暫時能對付,能緩解,但是從根裏還是沒有去掉,將來還會發芽,還會結果。我們通過忏悔,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解脫方法,這是第二個。

  第叁個,有病了,我們可以將它轉爲道用,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代替衆生受苦,修自他交換,自輕他重菩提心,這是在行菩薩道裏最最究竟、最最殊勝的一些修法。通過疾病,通過自己虛幻的身體承擔這麼大的事業。佛講的是事實真相、真理,好好思惟,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有疾病,第一個消除業障,第二個忏除障礙——煩惱障,所知障。作爲一個修行人來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有病並不是壞事,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有病並不是一種痛苦。我經常跟大家講,不經曆風雨不見彩虹,不經過磨砺不能成佛。有病,有不順,有不如意,這都是訓練我們心的一種善巧,一種方法。我們作爲人,在一生當中應該經曆這些坎坎坷坷,應該經曆這些風風雨雨,最後才能成長、成熟。否則你的一生不是完整的。作爲一個人,該過的日子都要過,該感受的都要感受到。人在一生當中既要享受,也要吃苦。如果你光想享受,也是錯誤!若是沒有經曆痛苦,你即使享受再大的福報,也不覺得幸福,也不覺得如意。你不經曆這些風雨,不經曆這些坎坷、苦難,你也感覺不到人生的苦,也感覺不到輪回的苦。感受痛苦,經曆磨難是好事。不要把它當事,不會有事的!主要是自己的命。若是命中有這些,你想躲也躲不開。若是命中沒有這些,不會有事的。所以,在這裏講的,有病也是一種快樂。 下面講沒有病也是一種快樂。

  如若無病亦快樂,身心舒適善行增。 欲令人身具實義,叁門奉行諸善法。

  沒有病也好,如果身體健康我們能修持善法。在聞思的過程中,禅修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若是沒有健康的身體,聽一堂課也費勁。有些道友有病了,也不是什麼大病,只是小病,但是就耽誤了一堂課。這不就是耽誤聞思麼?聞思的功德多大啊!這是他修行的道路上的一種損失,很大的損失!有病就是這樣。若是身體不舒服了,思惟觀想也難,總是想著自己身體的疼痛,根本想不到佛法的妙義。所以沒病也的好事。沒病,“身心舒暢善行增”,善法就會越來越增長。能夠聞思,能夠修行,我們得到這個人身也有意義了。所以健康無病,也是一種快樂。

  “叁門奉行諸善法”,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身心舒暢的時候,叁門不能不奉行善法。若是依靠健康的身體,依靠殊勝的身心去造業,那就顛倒了,就完了。不是健康無病的人都快樂,但是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都是快樂。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他不可能去造業,也不可能浪費掉這樣健康、美好的、暇滿的人身,把它用在不該用的地方。或者去造業,或者去浪費。他一定會利用它來做善事,利用它來做功德。這樣健康的身體,暇滿的人身,就能承辦解脫的利益,能承辦衆生的利益。所以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無病也是一種快樂,健康也是一種快樂,都是快樂。

  如若無財當快樂,無有守護忙碌事, 所有爭端及惱怒,悉由貪執財物起。

  沒有財物、不富裕也是一種快樂。不要積財,也不要守財,也不要失財。積累財富也是一種痛苦,守護財富也是一種痛苦,失財破財更是一種痛苦。小品裏演的,錢沒花了人死了,也是痛苦;人沒死錢花沒了,也是痛苦,怎麼都是個痛苦。真是這樣的。若是沒有錢財,就沒有這些痛苦,沒有積財的痛苦,也沒有守財的痛苦,也沒有破財的痛苦。積累財富的過程中非常痛苦啊!不擇手段的,感受著求不得苦啊!

  現在社會上的這些人,誰不想掙錢,但是誰掙到錢了?很少有人掙到錢!晚上做夢都想發財。但是如果命中沒有財,怎麼努力也發不了財,得到的只是痛苦,求不得苦。雖然得到財富了,但是也是痛苦。現在有的人,雖然有錢,但是也有很大的壓力,身心不得安甯,猶如一座大山在壓著自己。守護錢財的過程中也非常的痛苦!

  人對世間的這些福報、欲樂,包括錢財沒有滿足的時候。一些貪汙者所積累的錢財,光美金就能裝好幾間屋子,但是還不滿足。人就是沒有滿足的時候,始終達不到滿足,這也是一種痛苦。佛在經中講,大德們異口同聲地講,知足少欲是最最快樂的。《掌握完美》一書裏也說過,世界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看破了放下了就是完美。

  有的人最後公司有問題了,生意都賠了,昨天還是萬貫家財,到今天就一無所有,變成窮人了,很多人連自己的生命都難保護。這是爲了什麼?都是爲了錢財麼!爲了錢財什麼都做,爲了錢財什麼樣的苦都受過。按道理來說,功德是最珍貴的,生命是第二珍貴,錢財是第叁珍貴。現在都顛倒了,錢財是第一珍貴,生命是第二珍貴,功德是第叁珍貴。現在社會上的這些人,哪有什麼道德良心?道德良心已經墮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生命第二珍貴,錢財第一珍貴。爲了錢財能夠舍棄生命;爲了錢財、爲了生命,能夠舍棄所有的善行道德,難道不是嗎?現在的人都沒有道德,都在犧牲自己的一些善良、道德、福報,這都是爲了什麼?都是爲了錢財,爲了利益嘛!爲了錢財、爲了利益犧牲一切,始終都是痛苦,得不到快樂。很難發展,很難有財富。即使有了,也不會給你帶來快樂,不會讓你幸福,還會給你帶來很多的禍,很多的災難。最後破財了,就更完了。有的人賭博,錢財一…

《快樂之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修心八頌 講記1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