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理的,你要親近這樣的老師,要聽他的指導。
在洛杉矶,我每一次來,都勸勉大家,法印寺的印海老法師是當代的善知識,這不是假的。他原先也沒福報,多少年來,你看看,從前在那個小廟,一點點大,像個土地廟一樣,信衆也不過就是二十來個人。你看現在福報大了,怎麼來的?布施。他老人家也跟印光大師一樣,叁種布施具足,愈施愈多,我看他的福報會愈來愈大,我今天也勉勵他,要認真再加功用行,努力,將來是美國淨宗初祖。
希望同修真正接受佛的教誨,學佛第一步,親近善知識,得善知識的教誨,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在現代,實在講,道場不需要太大,建大道場沒有意思,開銷太大,需要大衆來維護,大家在美國的生活,我們都知道,生活的壓力很重,所以不應該要大家再勉強的出錢出力了,道場小容易維護。
我今天建議老法師,一定要建一個標准的錄影室,我們在錄影室講東西,錄製出這個錄影帶,就可衛星傳播,傳到全世界每一個人家裏去了,不要辛辛苦苦讓大家到道場來,在家裏就可以學了,打開電視機就學了。
所以現在要利用高科技,道場愈小愈好,維護容易,簡單嘛,不需要找信徒的麻煩,將真實的利益用科技傳到每個人的家庭。縱然有疑問,也不必自己來,打個電話,寫封信或傳真,現在電腦國際網路非常方便,就可以交流了,那裏還要用那麼大的地方?所以你開銷少、省事、少煩惱,心就清淨自在,才能幫助全世界的衆生,這是我們學佛的起步。
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第一句話就說要親近明師,接受明師的教誡,關鍵就是在這二句。如果有疑問,疑是障,必須要破除,破疑生信;沒有疑惑,那是福德,有些人他什麼都不問的,教他念佛,他就老實念佛,念了幾年,人家站著往生。
他什麼經教都不懂,他什麼都不疑惑,那是福報大,他信得過,這種人很少,很難得。一般的智識份子妄想多、疑問多,這疑問不解除,妄想不把它斷掉,就障礙你的信心,信心有了障礙,後頭就不必說了,全都障住了。
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爲什麼?幫助大家斷疑生信,如果人人都老實,教念佛就念佛,佛又何必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呢?那麼辛苦幹什麼?就是大家不相信,所以才這麼樣的辛苦。現在人的妄想、分別、執著比古時候更要嚴重,故對于經教的研究、探討、解說,就比什麼都重要了。
可是能夠講解的人不多,爲什麼不多?貪嗔癡沒放下,這是講經說法的人的大障礙,心不清淨,講經說法怎麼能如法?貪嗔癡慢要把它斷幹淨,佛法是從清淨心裏流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清淨,跟佛就不相應。
所以發心講經說法,出家在家的同修都不少,常常到我這兒來打聽,要什麼樣的條件?要斷貪嗔癡,要發慈悲心,真正爲佛法、爲衆生。這“爲佛法。爲衆生。”要記住我剛才的解釋,爲佛法是自度,是爲自己的覺正淨;爲衆生是做出覺正淨的好榜樣給別人看,是度他,自行化他。
你有這樣的心願,出來發心講經說法,一定得叁寶加持。如果自己程度差一點,口才也笨拙一點,那都不要緊,佛菩薩一加持,你就聰明了,就伶俐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第二天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昨天我們將佛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這對于我們的修學是有必要的,因爲只有正確的認識、明了,才曉得如何來修學。一般講,修學的方法很多,大家常常常聽說八萬四千法門,確實是有這個數字,並不是隨便說的,在佛學辭典可以查得到,確確實實是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法門不只這麼多,所以四弘誓願裏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無量”也是真實的。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法門?這是因爲衆生的根性不相同,我們知道佛陀教化衆生,他的對象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地區的,經論裏常說“虛空法界”、“一切衆生”這種廣大,我們無法想像,都是佛教化的對象。初學的同修聽到這個說法,總不免懷疑,這麼大的範圍,佛用什麼方法去教?何況這裏面的衆生,包括常說的九法界,從菩薩、緣覺、聲聞到六道衆生,都是佛教化的對象。
此時此刻,我們得人身在人道,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並不很大,而地球上幾十億人,個個根性都不相同,佛要是用一個方法教這麼多人,那是很困難的事情,不見得每一個衆生都能接受。
所以佛的說法是講求契機、契理,契機是適合個個不同根性衆生的需要,這樣說起來就有很濃厚的趣味了。接著是契理,佛所教的,無論他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樣的手段,絕定與宇宙人生的真相相應,他不會說假話;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本性。
經論裏面所說的名詞很多,總不外乎是同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佛用了許多的名詞,他的用意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名相,名相是工具,不是我們修學的目的,我們可以用工具,但是不能執著它,執著就把我們的悟門堵塞了,也就是說,你不能開悟了。佛法講求的是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而後才能達到離苦得樂。
法門這樣多,佛教自從傳到中國來之後,到隋唐之時,是佛教的黃金時代,大小乘各個宗派,幾乎是在那個時期建立的,祖師分宗判教,其目的都是便利我們大衆修學,因爲我們每個人的興趣不相同,根性不相同,也可以說習性不相同,而修學佛法絕定與過去生中有關連。不但佛法如此,世法也不例外,許許多多的習氣不是這一生養成的,與前世有關系。正因爲如此,後天的教育非常重要。
根性善的,那當然沒有問題,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就能夠成聖成賢;根性劣的,根性惡的,這些習性若能遇到良好的教育,他也夠斷惡修善,也能夠成爲賢人君子,所以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
中國在古代,最早建立教育製度是在漢朝,漢武帝的時候奠定了中國教育的基礎,一直綿延到清朝末年,我們教育的宗旨幾乎都沒有改變,教育的目的是教你做人,以這個爲目標,讓你知道人與人的關系,這就是我們講的倫理的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朋友關系、君臣關系,這“君臣”就是現代社會裏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些你都能夠認識清楚才知道怎樣做人,才能夠維系社會的秩序、安全、繁榮、興旺。
另外教你人與天的關系,也就是說人與鬼神的關系;鬼神確實存在,不是虛構的,學佛的人對這事情更能夠深信不疑。人與天人的關系,人與鬼神的關系,人與一切自然萬物的關系,中國教育是教這些。
科學技術也有,但是並不重視,你要是問爲什麼不重視這些科技?科技雖然對我們生活帶來一些方便,可是你要曉得它的副作用及害處是不堪設想的。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有鑒于此,所以在教育上就特別著重在人文,而少講科技。
其實這些原始的科技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這個是大慈悲心哪,希望社會長治久安,所以不發展這些東西,細細想一想是非常有道理的。
今天西方人著重在科技教育,帶給我們全世界的人是惶惶不安啊,不知道地球那一天會被這個科學毀滅掉。諸位想想,這個壓力、陰影常常在我們身邊,它的好處到底在那裏?
佛法,近而言之是幫助我們這一生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近的目標。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如果不能夠在這一生超越六道輪回,任何成就,給諸位說,都等于零。
這一個事實,我們不能不警覺,警覺到這個問題了,在佛法裏來講,這個人就覺悟了,知道生死事大,輪回恐怖,我們怎樣在這一生當中解決這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所有大乘經教裏面講的理論方法,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所以法門,方法門道就很多了。
這些法門有沒有優劣呢?給諸位說,沒有。佛講的很清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從理論上講,從方法上講,沒有兩樣。可是我們衆生根性不相同,于是在平等門裏又變現出差別的差別門,就像《華嚴經》裏五周因果裏的平等因果中生出了差別因果,這些我們都要注意到,都要明了,差別因果是我們衆生根性上發生的。
有一些法門,我們修學感到困難,困難的原因是過去生中沒有薰習,所以這一生初接觸就感到很生疏。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修這個法門,這一生當中一接觸,就感到很容易、很熟悉。可見得差別因果與過去生中的薰習有著密切的關連。
我們怎麼知道過去生中學那個法門呢?這一樁事情,最方便的是你不妨去體驗體驗,去觀察觀察,甚至于也可以去嘗試一下,看看有沒有效果,如果有效果,那就適合你的根性;沒有效果,那就不適應了。這個如果不適應,我們再嘗嘗其它的法門。
從前佛陀在世,這個事情方便,佛陀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一切衆生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你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狀況,他給你說法就很契機了,像大夫治病一樣,知道你的病根,你的病怎麼得來的。
他給你說法就是給你治療,真是藥到病除,非常有效果。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許多弟子們聽世尊講經說法,這一部經還沒講完,講了一半,有開悟的,有證果的,這就說明佛說法契機啊。佛滅度之後,在正法時期還有菩薩、羅漢應化在世間,他們也有高度的智慧,也能觀機;現在是末法時期,這些現世的賢聖就少了。
我們凡夫業障深厚,從那裏看出來呢?從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曉得要比古時候的人重多少倍,再加上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好,外緣不好,外緣裏面最不好的就是電視。
你們那一個不看電視?你天天看電視,你就被電視汙染你的清淨心;你看報紙、雜志,糟了啊,每一天受這些東西的薰習,你學佛怎麼能學得成功?
所以大家要認識,這妖魔鬼怪在那裏?電視、廣播、雜志、報紙就是妖魔鬼怪,你對于這個東西喜歡得不得了,天天親近它,你怎麼能脫離這魔掌呢?…
《怎樣念佛往生成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