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0428早餐)
◎ 真正有道德、有學問、有良心之人,決定不會去發展新武器。菩薩戒裏,造作這些殺害衆生工具的人,都犯殺戒。造打獵的工具都犯殺戒,何況造的武器能殺害很多人,此罪大矣!你雖然沒有去殺人,但你製造的這些武器,將來殺害很多人,你要負責任,這個果報不堪設想。(990428早餐)
【多元文化】
◎ 昆士蘭少數民族事務局的局長尤裏先生說,現在大家居住在一起,如何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存共榮,創造澳洲美好的生活環境和安定繁榮的社會。這個想法非常合理、非常難得,佛法裏所說的真實智慧,無過于此。(990117早餐)
◎ 譬如一顆大樹,這顆大樹是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大樹比作宇宙,比作法界,自己比作樹上的一片樹葉。葉葉相看就産生對立、對抗,彼此猜疑。如果深入觀察,原來好幾片樹葉是從同一個枝條生出來的,是屬于同一族群,這就不會和其他的葉産生沖突了。如果再往下尋找,條條同生一枝,枝枝同生一幹,幹幹同生一本,本本同生于一根,找到根本,才曉得整個大樹是一個整體,一個大我,一個真實的自己,這才真正把自己的生命根源找到了。于是一切對立、矛盾、沖突煙消雲散,大慈大悲的心油然而生,愛護一切衆生跟愛護自己一樣,真正契入自他不二。(990117早餐)
◎ 真正體認到整個大宇世界是一家,整個地球是一家,人與人的紛爭就沒有了,所以任何族群團體統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個體,這是我們必須認知的。(990117早餐)
◎ 徹悟虛空法界裏所有的星球是一個整體,一切問題才能圓滿解決。此一事實真相,《華嚴經》講得最詳細、最明白,所以多元文化最理想的教材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即是表虛空法界無量不同的族群,“嚴”即彼此無礙,共存共榮,和睦相得的莊嚴美好圓滿的境界。凡是具有如此認知的人,佛法中稱爲“佛知佛見”,此人即稱爲菩薩、佛陀。(990117早餐)
◎ 《大方廣佛華嚴經》開端,我們看到參與佛陀說法的聽衆,就有二百二十八種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團,此是一會,若通說十方,則有無數無盡之族群。這正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多元文化的大彙集。佛經上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指這些無量無數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思想集合在一起,大家皆享有各種和合圓融的真善美慧生活。世尊和諸佛菩薩爲了要達到這個目的,采取了教學的方法,就是要讓一切衆生認清宇宙人生的根源、真相。(990117早餐)
◎ 所有一切衆生,就像身體每個部位的細胞;不同族群就像不同的器官,少一個族群,人就會生病。所以才曉得,各種不同的族群,組織起來是一個圓滿、美好、完整的生命共同體,這樣你就會愛一切不同族群的衆生。所以,我們對于各種不同的文化、族群、宗教,以真誠心去愛護,全心全力去幫助,這就是《華嚴經》的落實。所謂落實,就是《華嚴經》的證果。“信、解、行、證”,證就是落實,完全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現實的生活就是“佛華嚴”,我們才得真正的受用。(990222早餐)
◎ 何謂“多元文化”?恒順衆生就是多元文化。要聽命于一個,那就是統一文化,是一元的。(990224早餐)
◎ 一個大型的聚會場面,全世界的國旗都挂在一起就很美;若全世界的國旗是一種顔色,就不美了。花園裏,百花盛開很美;若只種植一種花,就沒有欣賞價值。所以,文化根本上就是多元的。(990224早餐)
◎ 以一個身體來說,眼能見,耳能聽,這種組合就是多元的。若要統一成一元的,只要眼睛就好了,耳朵、鼻子、嘴巴都舍棄,人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身體的每個器官都是多元文化的組合,世界也是多元文化的共同體,怎能強迫成爲一元化?(990224早餐)
◎ 佛家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一元,多是多元。一元是講自性,多元是講現相、作用。《華嚴經》講:“體、相、用”,體是一元,相、用是多元。這是真理、事實真相,若違背了就不吉祥,必定有凶災;你能順從,就會非常幸福美滿。(990224早餐)
◎ 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在參加“論壇”時提出,他希望每個宗教在傳教、講道時,不要攻擊別的宗教。這個理念很好,這是真正有自覺。我聽了之後說,我們不但不能攻擊別人、批評別人,還要禮敬、贊歎別人。希望全世界所有宗教領導人都能覺悟,把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存共榮,落實到信徒上,這個世間才有真正的和平安定。(990412早餐)
◎ 我們最近訪問了伊斯蘭教、回教、印度教(即婆羅門教)和天主教。新加坡有九大宗教,我們往來很親切。他們有需要幫忙的,我們全心全力主動的幫助,這是前所未有之事。(990412早餐)
◎ 我們籌備將培訓班擴充到佛學院,佛學院將來的課程,是每個宗教的課程都有。我們請各個宗教的傳教師,來爲我們介紹他們的宗教教義,他們的生活習慣、禮儀。我們先學習他們,讀他們的經典,以後,他就會讀我們的佛經。彼此互相了解,誤會、摩擦、隔閡就消除了,這才能做到大同,才能真正落實到共存共榮,互助合作。(990412早餐)
◎ 《華嚴經》一展開,列出二百二十八種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族群都在華嚴海會。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許多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我們要向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學習,我們這個世界才會美滿,大家才能幸福。(990412早餐)
【養生之道】
◎ 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對于一個人的生理産生影響的是心理,心理健康,生理就不會有疾病;心地清淨、慈悲,就不容易感染傳染病;清淨心能抗拒病毒,慈悲心能化解病毒。(990418早餐)
◎ 真正有智慧之人,能調適自己的身體狀況,無需借重外面藥物。佛法稱爲內學,其原理就是《華嚴經》說的,“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心最極清淨、慈悲,所以佛的世界、佛的依報環境,是最極圓滿。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清淨心、慈悲心所現的。(990418早餐)
◎ 對于中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若稍加注意,身體就不會有問題。但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心理若不健康,無論用什麼藥物、補品、飲食,都無濟于事。這個道理,學佛的人懂得,深信不疑。(990424早餐)
◎ 將自己的欲望舍棄,對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舍得幹幹淨淨,心就會清淨自在。心地清淨自在,身體就不會有毛病。(990424早餐)
◎ 經上講:“依報隨著正報轉”,心是正報,身是依報。算命看相的常說:“相隨心轉”,相就是身體、身相,身相好看與否、身體健康與否,都是隨心轉,所以心理健康,身體一定就健康。(990424早餐)
◎ 迷惑、妄想、煩惱是心理的毛病,能將這些毛病統統放下、舍棄,身體無需任何刻意的保養,自然健康。順乎自然,身體就健康;刻意營求,刻意保養,這是違背自然。曆史上,許多帝王將相、大富長者,用盡心思,保養色身,但依舊是一身毛病,壽命長的很少。原因是心理不健康,種種保養都無濟于事。(990424早餐)
◎ 我們想要身心健康、自在幸福,就要聽從佛的教誨,斷煩惱、轉換念頭,也就是轉換觀念。(990424早餐)
◎ 學佛首先要明白道理,然後了解事實真相,懂得如何調心、調身,讓自己身心輕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滿。世出世間一切法,展現在面前,真的能完全放下。(990424早餐)
◎ 飲食方面,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飽,晚上要吃得少,這是養生之道。晚上少吃的原因,是睡眠時,所有器官的運動都緩慢下來,消化系統緩慢了,吸收能力也緩慢,所以晚上少吃,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所以佛家“日中一食”,很有道理。(990424早餐)
◎ 現在很多人,晚上也不吃,但身體並不好,其原因何在?妄想沒斷。飲食是能量的補充,每個人能量消耗的狀況不同,有人消耗能量多,有人消耗能量少。而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若妄念少,消耗就少。(990424早餐)
◎ 古代的修行人妄念少,沒有欲求,心地清淨,所以每天一點飲食,足夠補充能源,體力的需要足夠了。可是妄想多的人不行,他若是補充的不夠,體力支持不了,就會生病。所以這還是心理上的問題,心雜心亂,身體就需要大能量的補充;心清淨,妄念少,補充的能量也就少,一天一餐足夠。(990424早餐)
◎ 若將叁餐的分量變成一餐吃完,必定得腸胃病。表面上做得很如法,日中一食,卻是一身的毛病。所以這是不能勉強的。(990424早餐)
◎ 養生是大學問,講得最圓滿的是佛法。歸根結柢還是一個清淨心,消除一切欲念。不但對世法的欲望要放棄,對佛法的希求也要放棄,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淨土”。(990424早餐)
【道場】
◎ 《百丈清規》第一條,“叢林以無事爲興旺”。沒有事才是興旺,有事就不是興旺。(990223早餐)
◎ 從前道場是“二時講經”,二時是印度的時間單位,印度將一晝夜分爲六時,晝叁時,夜叁時,所以印度的二時,是現在的八小時。每天八小時密集的聽佛講經說法,自己逐漸就明白、開悟了。現在的道場不講經,人人都胡思亂想,道場怎麼能和睦?(990223早餐)
◎ 在澳洲、紐西蘭,找風景優美、山靈水秀的處所作爲道場並不難,問題在于是否有真正修行之人。(990224早餐)
◎ 我們在澳洲建道場,是爲了此地的衆生,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行菩薩道,這個道…
《淨空法師嘉言錄(叁) 十二 答學佛疑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