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十二 答学佛疑问▪P2

  ..续本文上一页0428早餐)

  ◎ 真正有道德、有学问、有良心之人,决定不会去发展新武器。菩萨戒里,造作这些杀害众生工具的人,都犯杀戒。造打猎的工具都犯杀戒,何况造的武器能杀害很多人,此罪大矣!你虽然没有去杀人,但你制造的这些武器,将来杀害很多人,你要负责任,这个果报不堪设想。(990428早餐)

  【多元文化】

  ◎ 昆士兰少数民族事务局的局长尤里先生说,现在大家居住在一起,如何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创造澳洲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定繁荣的社会。这个想法非常合理、非常难得,佛法里所说的真实智慧,无过于此。(990117早餐)

  ◎ 譬如一颗大树,这颗大树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大树比作宇宙,比作法界,自己比作树上的一片树叶。叶叶相看就产生对立、对抗,彼此猜疑。如果深入观察,原来好几片树叶是从同一个枝条生出来的,是属于同一族群,这就不会和其他的叶产生冲突了。如果再往下寻找,条条同生一枝,枝枝同生一干,干干同生一本,本本同生于一根,找到根本,才晓得整个大树是一个整体,一个大我,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才真正把自己的生命根源找到了。于是一切对立、矛盾、冲突烟消云散,大慈大悲的心油然而生,爱护一切众生跟爱护自己一样,真正契入自他不二。(990117早餐)

  ◎ 真正体认到整个大宇世界是一家,整个地球是一家,人与人的纷争就没有了,所以任何族群团体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个体,这是我们必须认知的。(990117早餐)

  ◎ 彻悟虚空法界里所有的星球是一个整体,一切问题才能圆满解决。此一事实真相,《华严经》讲得最详细、最明白,所以多元文化最理想的教材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即是表虚空法界无量不同的族群,“严”即彼此无碍,共存共荣,和睦相得的庄严美好圆满的境界。凡是具有如此认知的人,佛法中称为“佛知佛见”,此人即称为菩萨、佛陀。(990117早餐)

  ◎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端,我们看到参与佛陀说法的听众,就有二百二十八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团,此是一会,若通说十方,则有无数无尽之族群。这正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的大汇集。佛经上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指这些无量无数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思想集合在一起,大家皆享有各种和合圆融的真善美慧生活。世尊和诸佛菩萨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采取了教学的方法,就是要让一切众生认清宇宙人生的根源、真相。(990117早餐)

  ◎ 所有一切众生,就像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胞;不同族群就像不同的器官,少一个族群,人就会生病。所以才晓得,各种不同的族群,组织起来是一个圆满、美好、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样你就会爱一切不同族群的众生。所以,我们对于各种不同的文化、族群、宗教,以真诚心去爱护,全心全力去帮助,这就是《华严经》的落实。所谓落实,就是《华严经》的证果。“信、解、行、证”,证就是落实,完全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的生活就是“佛华严”,我们才得真正的受用。(990222早餐)

  ◎ 何谓“多元文化”?恒顺众生就是多元文化。要听命于一个,那就是统一文化,是一元的。(990224早餐)

  ◎ 一个大型的聚会场面,全世界的国旗都挂在一起就很美;若全世界的国旗是一种颜色,就不美了。花园里,百花盛开很美;若只种植一种花,就没有欣赏价值。所以,文化根本上就是多元的。(990224早餐)

  ◎ 以一个身体来说,眼能见,耳能听,这种组合就是多元的。若要统一成一元的,只要眼睛就好了,耳朵、鼻子、嘴巴都舍弃,人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是多元文化的组合,世界也是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怎能强迫成为一元化?(990224早餐)

  ◎ 佛家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一元,多是多元。一元是讲自性,多元是讲现相、作用。《华严经》讲:“体、相、用”,体是一元,相、用是多元。这是真理、事实真相,若违背了就不吉祥,必定有凶灾;你能顺从,就会非常幸福美满。(990224早餐)

  ◎ 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在参加“论坛”时提出,他希望每个宗教在传教、讲道时,不要攻击别的宗教。这个理念很好,这是真正有自觉。我听了之后说,我们不但不能攻击别人、批评别人,还要礼敬、赞叹别人。希望全世界所有宗教领导人都能觉悟,把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落实到信徒上,这个世间才有真正的和平安定。(990412早餐)

  ◎ 我们最近访问了伊斯兰教、回教、印度教(即婆罗门教)和天主教。新加坡有九大宗教,我们往来很亲切。他们有需要帮忙的,我们全心全力主动的帮助,这是前所未有之事。(990412早餐)

  ◎ 我们筹备将培训班扩充到佛学院,佛学院将来的课程,是每个宗教的课程都有。我们请各个宗教的传教师,来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宗教教义,他们的生活习惯、礼仪。我们先学习他们,读他们的经典,以后,他就会读我们的佛经。彼此互相了解,误会、摩擦、隔阂就消除了,这才能做到大同,才能真正落实到共存共荣,互助合作。(990412早餐)

  ◎ 《华严经》一展开,列出二百二十八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族群都在华严海会。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许多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我们要向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学习,我们这个世界才会美满,大家才能幸福。(990412早餐)

  【养生之道】

  ◎ 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对于一个人的生理产生影响的是心理,心理健康,生理就不会有疾病;心地清净、慈悲,就不容易感染传染病;清净心能抗拒病毒,慈悲心能化解病毒。(990418早餐)

  ◎ 真正有智慧之人,能调适自己的身体状况,无需借重外面药物。佛法称为内学,其原理就是《华严经》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心最极清净、慈悲,所以佛的世界、佛的依报环境,是最极圆满。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清净心、慈悲心所现的。(990418早餐)

  ◎ 对于中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若稍加注意,身体就不会有问题。但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心理若不健康,无论用什么药物、补品、饮食,都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学佛的人懂得,深信不疑。(990424早餐)

  ◎ 将自己的欲望舍弃,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心就会清净自在。心地清净自在,身体就不会有毛病。(990424早餐)

  ◎ 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心是正报,身是依报。算命看相的常说:“相随心转”,相就是身体、身相,身相好看与否、身体健康与否,都是随心转,所以心理健康,身体一定就健康。(990424早餐)

  ◎ 迷惑、妄想、烦恼是心理的毛病,能将这些毛病统统放下、舍弃,身体无需任何刻意的保养,自然健康。顺乎自然,身体就健康;刻意营求,刻意保养,这是违背自然。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大富长者,用尽心思,保养色身,但依旧是一身毛病,寿命长的很少。原因是心理不健康,种种保养都无济于事。(990424早餐)

  ◎ 我们想要身心健康、自在幸福,就要听从佛的教诲,断烦恼、转换念头,也就是转换观念。(990424早餐)

  ◎ 学佛首先要明白道理,然后了解事实真相,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满。世出世间一切法,展现在面前,真的能完全放下。(990424早餐)

  ◎ 饮食方面,古圣先贤教导我们,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饱,晚上要吃得少,这是养生之道。晚上少吃的原因,是睡眠时,所有器官的运动都缓慢下来,消化系统缓慢了,吸收能力也缓慢,所以晚上少吃,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佛家“日中一食”,很有道理。(990424早餐)

  ◎ 现在很多人,晚上也不吃,但身体并不好,其原因何在?妄想没断。饮食是能量的补充,每个人能量消耗的状况不同,有人消耗能量多,有人消耗能量少。而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若妄念少,消耗就少。(990424早餐)

  ◎ 古代的修行人妄念少,没有欲求,心地清净,所以每天一点饮食,足够补充能源,体力的需要足够了。可是妄想多的人不行,他若是补充的不够,体力支持不了,就会生病。所以这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心杂心乱,身体就需要大能量的补充;心清净,妄念少,补充的能量也就少,一天一餐足够。(990424早餐)

  ◎ 若将三餐的分量变成一餐吃完,必定得肠胃病。表面上做得很如法,日中一食,却是一身的毛病。所以这是不能勉强的。(990424早餐)

  ◎ 养生是大学问,讲得最圆满的是佛法。归根结柢还是一个清净心,消除一切欲念。不但对世法的欲望要放弃,对佛法的希求也要放弃,只有一个念头:“求生净土”。(990424早餐)

  【道场】

  ◎ 《百丈清规》第一条,“丛林以无事为兴旺”。没有事才是兴旺,有事就不是兴旺。(990223早餐)

  ◎ 从前道场是“二时讲经”,二时是印度的时间单位,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所以印度的二时,是现在的八小时。每天八小时密集的听佛讲经说法,自己逐渐就明白、开悟了。现在的道场不讲经,人人都胡思乱想,道场怎么能和睦?(990223早餐)

  ◎ 在澳洲、纽西兰,找风景优美、山灵水秀的处所作为道场并不难,问题在于是否有真正修行之人。(990224早餐)

  ◎ 我们在澳洲建道场,是为了此地的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是行菩萨道,这个道…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十二 答学佛疑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