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年後作真菩薩

  淨空法師講述 (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 2001.8.23)

  諸位同學,大家好!

  世出世間法建功立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人與人之間和睦,所謂家和萬事興。怎樣才能做到和睦?一定要先決條件是平等對待。平等的樣子是什麼?自卑而尊人。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模範,自己謙虛卑下,尊重別人,這叫平等對待。如果平等對待,我跟你一般高,你算什麼!這就不能和睦相處。我們再看看《華嚴經》上五十叁參,每一位善知識都是謙虛自己,末後那一個科題:“謙己推勝”,推崇別人、贊歎別人。所以華藏世界是美好的世界,彌陀淨土叫極樂世界,爲什麼?人人都能夠謙卑自己,尊重別人。如果我們自己心裏還覺得“我比人強,他不如我”,這是六道凡夫的心,這不是菩薩心,這不是出離心。出離是什麼?出離六道生死輪回。這不是出離心,存在這種心學佛不能了生死,念佛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爲什麼?你的心是輪回心,輪回心學佛,還在六道輪回,只不過是修一點福報而已。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我一生都守住李老師的教誨,在任何地方講經說法,接受別人的禮請,如果這個場地不和,李老師就告訴我:“趕快走!”不要有大的爭吵,只要發現裏面人心不平,心裏上有爭執,趕快就走。保持什麼?保持以後好見面。翻臉之後,以後不好見面了,察言觀色!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任何道場都一樣,我確確實實對于所有道場是平等看待。我也沒有一絲毫留戀,哪裏和睦我很歡喜到這裏來,跟大家一同來參學。稍稍一不和,我趕快走路。我決不會破壞任何團體,絕對不會說不尊重任何團體,魔鬼的團體我也尊重他,我也不會說他一句不好聽的話。

  修行,修自己、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就是成就別人,你說爲什麼?成就自己它有影響力。這個影響力有多大,影響的時間有多長,都利益衆生。如果影響的面愈廣大,你幫助衆生愈多;影響的時間愈長,你幫助後世的衆生愈多。不要認爲自己私生活,穿衣吃飯、點點滴滴都無所謂,錯了!點點滴滴都影響到許許多多衆生。人看不到你,鬼看得到。法界衆生無量無邊,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太多太多了,我們看不見他,他看得見我們。古人常常教誨我們:“舉頭叁尺有神明”,那不是假的,是真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天地鬼神、對得起自己父母、對得起自己的祖宗。你要常常這樣想,你的心就真了,你就不會有邪思,你就會減少很多過失。

  這個地方建立這個道場,你們同學冷靜想想都知道,是佛菩薩建的,一切護法鬼神贊助的!我們有什麼能力!佛菩薩爲什麼看中我們這些人?還有一點點善根,善根還沒有斷,爲什麼?聽到些善法,縱然做不到,還能有一點歡喜心、還有一點向往的心,你的善根還沒有死。現在所缺少的,好的環境。你們看到城隍來皈依、鬼神來皈依,我昨天把皈依的影印了一份,帶回這邊來給你們做資料,皈依證送到中國大陸那邊焚化。這些鬼神附身說的這些話、錄像,你們也都聽到了。我們如果不認真的做,連鬼都不如!那真的慚愧了。我們爲什麼做不成功、做不好?怕吃苦、愛面子、自尊心,這都是障礙、都是魔障,不肯委屈自己成就道場、成就佛法、成就衆生,沒有這個念頭。

  現在這個地方,修複的房子大致上已經完成了,講堂、念佛堂可以使用了,連新加坡那邊的同學都問我:“法師,你們澳洲淨宗學院什麼時候開課?”我告訴他們大家,我們已經開課了。我原來的意思,道場建立好了、一切弄好了,統統交給你們,我想到極樂世界去,不願意在這裏住了。這個地方的人忘恩負義,不知好歹,確實叫人寒心!我們以最真誠的心待人,人家以什麼心對待我們?我們絕不失慈悲心,哪一天衆生回頭轉意,我們什麼時候再來。我這一次沒有想到這麼多鬼神來啓請,來告訴我人間雖然沒有人真正修行,鬼道有真正修行的。這個事情我清楚、我曉得,但是他們跟我這麼一說,證實了我所體會到的是事實,沒有錯誤。但是不曉得鬼道他們修行這麼認真、這麼努力,往生的有這麼多,這個難得,這相當不容易!可是這些話在外頭不能講,講了什麼?人家說你宣傳迷信,你搞鬼神、搞迷信。事實擺在此地還說不得。

  我們要想真正成就,一定要自己謙虛卑下,這是頭一個條件,一定要能夠吃苦,不肯吃苦不能成就。道場建得再好,建得像皇宮一樣、像天宮一樣都沒有用處,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墮叁途還是墮叁途,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些事實真相。

  我在新加坡教學,有一點小成就,鬼神都說得很清楚,他不說我也知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都還是自私自利、還是搞名聞利養、還是貪圖五欲六塵享受。所以我們在那邊的教學,只是傳授講臺講經那些方法、經驗、心得,只傳授這個,道不能說。真正修學的這些方法,你要是拿出來,沒有人願意接受的。李炳南老居士在臺中叁十八年,我跟他是師生,他把我當作知己,非常難得!真正修學的方法,從來不肯說,說了等于白說,說了還惹人懷疑、還惹人毀謗、惹人笑話,令一切衆生造更重的罪業。不說是慈悲。

  今天我們有這個環境,希望到這個地方來修行,真修行。我到這個地方來,我有時間的限製,不是講一生一世,不是的。希望大家能夠在五年當中有成就,有期限的。古來祖師大德訂的“五年學戒”,這個學戒不是學戒律,是守住老師的教誨。老師教誨不是我的教誨,是從阿難尊者一直到今天祖祖相傳的老辦法,學習不中斷。

  實實在在講,這個方法要從根源上來找,大勢至菩薩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他在《淨修捷要》裏頭所寫的,“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我讀到這一句寒毛直豎,從來沒有人說過這個話。我們講淨宗初祖都是說廬山慧遠大師,他提倡的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第一個提倡淨宗的,說他是淨宗初祖,沒錯!根本的初祖、法界的初祖。娑婆世界的初祖是普賢菩薩,這我早就意識到了,釋迦牟尼佛第一次示現成道,第一部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是娑婆世界的初祖,遠公大師是中國淨宗初祖。我早年在美國,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說:“淨空法師,你在美國作淨宗初祖。”所以我們初祖就有叁個人│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遠公大師,一脈相承。他們這些方法、原理、原則是通一切法的,不僅僅是淨宗,任何一個法門沒有例外的。

  佛法修學的是什麼?諸位要曉得,戒、定、慧叁學!我們五年這個標准,五年想成就什麼?成就戒、定、慧叁學。“戒”就是依照大勢至這個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是戒。“都攝六根”,用現在的話講,“萬緣放下”就是“都攝六根”。怎麼放下?世出世間法都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論是佛法世法,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對于佛祖所傳的法沒有懷疑,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淨念。懷疑,你念頭不淨;夾雜,你念頭也不淨。做到不懷疑不夾雜。“相繼”是不中斷,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什麼人給我們做示範?《華嚴經》上吉祥雲比丘、《八十華嚴》的德雲比丘給我們做了示範,這個示範就是以後傳下來的“般舟叁昧”。

  “般舟叁昧”就是著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它每一期修行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所以“般舟”也叫“佛立叁昧”。可以站著,可以走動,不能坐,當然更不能躺下來。九十天不睡不眠,日夜不間斷,這是一期。中國大陸現在還有,他可以打叁個或者是七個,乃至于十個“般舟叁昧”,十個就是叁百天,叁百天不眠不休!中國大陸還有,實在是了不起!你要是怕苦就不行了。李木源居士告訴我,他在中國大陸親自看到的,長春常慧比丘尼六十多歲,不到七十歲,她也是修“般舟”,她還不算是“般舟”,她有的時候還坐一坐,但是她決定不睡覺的,連續十幾個。許多人不相信,到那裏去看她、輪流去看她,果然沒錯,日夜沒有休息。菩薩在示現表演給我們看,那叫修行。我們稍稍不如意心裏就起嗔恨心,看到別人有一點好處生嫉妒心,這還得了嗎?這是地獄業!也是修道,修地獄道,不是菩薩道。

  我們知道我們的業障重,吉祥雲比丘那種念佛的方法我們做不到,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我們采取馬祖、百丈大師的教誨,十六個小時,每天八個小時學教、八個小時念佛。我們是淨宗,淨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執持名號,一天八個小時。這八個小時希望能夠做到就像“般舟叁昧”的形式,經行、禮拜,不要坐下來,一天八個小時。八個小時的分配:早晨叁個小時,晚上叁個小時,中午兩個小時。中午就是吃過午飯之後經行,在念佛堂經行,繞佛經行兩個小時,八個小時。學教怎麼個學法?這是我把老師傳給我的方法告訴你們,就是重複,一遍一遍的重複,“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學哪一部經?你們自己歡喜學什麼就學什麼,可以不必相同。五年的時間就學一部!我要學《彌陀經》,我就專門念《彌陀經》、專門聽《彌陀經》。一遍一遍的聽。怎麼聽法?一天聽一個錄音帶。現在做成光碟,一個光碟是一小時,一天要聽八遍,重複的聽,聽八遍。需不需要研究討論?不需要。爲什麼?一有研究討論,就把你戒定慧叁學破壞了。沒有研究、沒有討論,你把你的精神意志完全集中,這就是修定。

  根性利的叁年就開悟了,中等根性、次一點的,五年會開悟。悟了之後,你再去看《大藏經》,叁個月就通了。你展開經卷,經裏頭字字句句無量義。通!精通!“精”是不雜,一夾雜,“精”沒有了,“通”也就沒有了。如果你要是學中國國學,你就用這個方法,五年當中學一百篇古文,也是這個方法,一天八遍,一篇古文一天也是聽八遍。五年這一百篇你通了之…

《五年後作真菩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