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叁十叁卷▪P3

  ..續本文上一頁一點,魔就來了,魔有神通,你心有疑,心不堅定,他就來誘惑你;你的心堅定的,如如不動的,魔在身邊走過看一看就走了,爲什麼?這個人沒有法子,如如不動嘛!他很聰明他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口舌,他曉得沒有用處,他只好乖乖走了。所以有許多同修你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聽到許許多多的邪知邪見,有很多人來找你,我學佛從來沒有人找我。曾經有一次一封匿名信,沒有具名的,寫了信告訴我,大概也在此地聽過經的,對我大大地贊歎一番,告訴我有秘訣,有成佛的秘訣,叫我指定一個時間在新公園什麼地方等他,他手上拿了一個什麼東西,要我去會見他,他說一定有很大的利益,這個因緣你不要錯過。我收到那封信把它丟到字紙簍裏頭去了,我也沒去,絕對不要被人誘惑,不能上人的當。

  再看下面一首,“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科題是“追頌五果”,這一首是講增上果報。第一句“即常遠離惡知識”,這一句話意思很深,而且非常地廣泛。首先我們要曉得什麼叫做惡知識,惡知識跟善知識是對稱的,我們怎樣遠離他?真正的惡知識就是自己的貪嗔癡慢,二十六種煩惱,這是惡知識,你要遠離啊!你看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裏面給你說的,十善是良友,那是好友,十善後友,最後的老朋友你不要,十惡是怨家你偏偏跟他打交道,那有什麼法子呢?所以善知識就是我們八識相應心所裏面的十一個善心所就是善知識,惡知識就是與八識相應的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六種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這是惡知識。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要善心所現前,不要煩惱心所現前,這就叫遠離一切惡知識;遠離之意在塵不染,這就是遠離。

  假如你更能夠把惡的境界、惡的緣,緣就是人事環境,你能夠轉變來幫助你修行,那是真真實實的離惡知識,你要懂這個意思;所以這個離並不是說我不理他了,我以後再也不見,我躲他遠遠的,不是的。譬如一個怨家債主天天找你麻煩的,你跟他接近,正好成就你自己的忍辱波羅密,成就你自己的一心定慧,這一變就把他變成大善知識了。像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我們看提婆達多惡人啊!佛看他是大善知識,佛自己說的,法華經裏面提婆達多品你們自己去看看,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他就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成佛得力于提婆達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這才叫做遠離惡知識,所以我們要明白這樁事情。一切好朋友善人裏面如果常常在一起,起了貪愛之心了,那就是惡知識,真正的惡知識。

  所以諸位要明了,物質環境、人事環境幫助我們心清淨,幫助我們增長定慧的,那就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有善人有惡人,有菩薩有魔鬼,就看你用什麼心去對待,所以我一開頭就跟諸位說了,真正的惡知識就是你的煩惱心所,貪嗔癡慢;真正的善知識是你心裏面的十一善法。你要拿善心對待一切境界沒有不善的,無有一法不善;你要以貪嗔癡對待外面境界,連佛菩薩都是惡人、都是惡知識,一定要知道啊!那麼離惡知識,這是離因,離開了惡因,當然就不受惡的果報,第二句講惡果,“永離一切諸惡道”;你能夠在心理上起這一個大轉變,換句話說,你就把一切惡道永遠止息掉了。

  六道輪回是自己變現的,是自己製造的,一切唯心造,你心裏面有惡才有叁惡道;你心裏頭沒有惡了那裏有叁惡道呢?叁惡道都沒有,你怎麼會墮叁惡道,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理與事都要通達。下面這兩句意思就更圓滿了,“速見如來無量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具此普賢最勝願”,最勝願就是前面所講的普賢行願,行願裏面願很清楚,這個十條大家常常念的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你們都會呀!光有願沒有行,不行啊!那個願落空了,行要記住,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了,第一個書寫,寫經,爲什麼把書寫擺在第一條呢?佛法要沒有人書寫就不能流通了,從前經書流通靠書寫,所以書寫的功德無量無邊,能叫佛法不斷滅,寫經功德不可思議,跟佛講經功德沒有兩樣。

  現在印刷術發達了不要寫了,印經就好了,大批地來印那就是書寫的意思。所以印經要選好版本,爲什麼?好的版本錯誤少,尤其是注解的本子知見要正,不致于把經講錯了,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要曉得大量地流通佛法,這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都要負這個責任,你自己得到佛法的好處就應當把這個好處輾轉送給別人。第二是供養,不詳細講了,前面都說過了,供養裏面很多,譬如前面所說的依教修行供養這一條最重要。第叁轉施,我們所有的別人要,我們轉送給他。

  第四聽經,菩薩戒經裏面講,距離我們住處四十裏路之內有法師大德講經,你要不去聽那就犯戒了,這是佛在那個時候訂的戒律;假如佛在今天,這個戒律恐怕要修正,不但要修正下面還要做許多條文的注解,爲什麼呢?現在有很多妖魔鬼怪在講經,你受了菩薩戒了,那個妖魔鬼怪也出了家了,他也披上袈裟在那裏講經說法,你要不要去聽?你聽了犯不犯戒?給諸位說,你不去聽不犯戒,爲什麼呢?他根本就在那裏胡造謠言、胡說八道,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他宣揚的是正法我們要不去聽是犯戒,就是罪過;他講的是假佛法,打著佛的招牌一天到晚去騙信徒,這你大可以不必去,你要去了,你幫助他造罪業。魔今天爲什麼這麼盛呢?他人多嘛!聽正法的人沒幾個,聽邪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那些聽的人統統都有罪,你把魔的勢力壯大了,他有人力又有財力。如果魔在那邊說法沒人聽,沒有人供養,他就沒有作爲了,這一點我們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要錯了因果。

  這個地方沒有法師大德演講正法,我們讀經,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讀經、讀誦大乘,修行裏頭底下一條就是第五披讀,就是讀誦大乘。第六是受持。第七是開示,我們自己懂多少,隨時隨處都可以給人家說,勸人家學佛,令他明了正法的道理。第八是諷誦,諷誦是背誦,大經經文太長了,裏面好的句子應當摘出來背誦,背它的精華的部分。第九是思惟。第十是修習,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把理論方法變成自己實際上的生活,這叫行。我在此地不詳細講,因爲前面都講過了,我只把它重複提一提。所以知道十願也要曉得十條的行門,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十條每一條我們是不是都做到了,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

  下面一首是等流果,“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這一首是等流,等是平等,流是流類,就是同一類、等同一類。因同,果當然就相同,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這一品經自古以來許多高僧大德把它當作早晚課誦,近代的弘一大師諸位都曉得,這是佛教裏面很出名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善知識,他能背誦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品這一卷經就是他自己的早晚課,他早晚課能背誦;他雖然嚴持戒律,但是他以這一卷經行願品作爲他的課誦本,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此人就是依照這一部經的理論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勝壽命,勝是最殊勝,最殊勝就是清淨法身,他證得了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是真正的無量壽,無始無終。如果要把境界拉近來講,拿我們現在這一生來講,你這一生的壽命最殊勝,爲什麼呢?你聞到華嚴經,你能夠依照這個經典修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就,你的壽命是生生世世以來這一生最殊勝,這意思也能講得通。

  “此人善來人中生”,就是你這一次得人身,在人中受生你是善來,你沒有白來,你真有成就了沒有白來。如果你不懂得華嚴教義,不知道求生淨土,我們這一生真的是白來了,我們這一生的壽命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談不上殊勝。通達華嚴,求願往生,這就是勝壽命,這就是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從殊勝邊來講,成就是成佛;其次地講,成就是決定往生,這個人這一生當中不久他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換句話這個身在娑婆世界叫最後身,最後一次受生,來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入他們一流了,“如彼普賢菩薩行”,普賢菩薩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淨土功德圓滿,正是末後這一章裏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叁十叁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