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第十五卷
淨空法師講述
早晨講到忏除業障,說到了十種順生死的心,那麼對治當然也有十種。對治從後面說起,在十種生死心裏面最後一種是撥無因果,所以對治第一個我們要深信因果,學佛基礎就是在相信因果,能夠相信因果可以說入佛門就不難了。在晚近印光大師教人,他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他特別是以了凡四訓與安士全書作爲教誡初學入手。
在禅宗最有成就的是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教誡學生也是以深信因果爲第一個科目,我們在他的參禅法要裏面他所標榜的第一條就是深信因果,實在講整個佛法都沒有離開因果這個道理。我們在壇經裏面看到法達禅師他一生專攻法華經,他念法華經念了叁千遍,到六祖那裏參學的時候態度也是很傲慢。叁千遍,十年啊!法華經相當長,一天念一遍,叁千遍也要十年,每一天念一遍持誦法華經,十年當然也是很難得的了。所以見了六祖的時候態度上有點傲慢,被六祖呵斥之後,他自己才覺悟,那麼到以後自己說出來,雖然法華經念那麼久,六祖問他法華經宗旨,答不出來,那麼六祖開示他,法華是以一乘因果爲宗旨。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裏面也給我們說出五周因果,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個是一定要相信。
第二呢?要轉變無慚無愧,要對治,無慚無愧是煩惱,這是廿種隨煩惱裏面的兩種,也是很大的障礙。必須常常有愧責之心,看看諸佛菩薩在過去劫中跟我們沒有兩樣,現在他們成佛成菩薩了,我們還在六道輪回,這是我們不如人的地方,應當感到慚愧。那麼再看看近代許多真正往生西方的這些人,距離我們不遠,那是真正成就了,一往生西方等于是作佛了,往生西方是作佛,一生成就,我們看看他們再想想自己,應當要發奮要努力,我最近這兩年來看到這兩個往生的,去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有一個信徒,八十多歲的老居士,一個月之前就曉得預知時至,無疾而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個月之前他在圖書館借大藏經回去看,告訴暢懷法師,那邊的館長,告訴他那一天日期都跟他講得清清楚楚,派人到他家裏取回藏經,他要走了。暢懷法師聽了都不相信,他要走了,難道他要往生?看看又不像,好像沒有這個本事,他這種人怎麼可以往生呢!真是小看了他,難道要搬家?說不定要搬家?所以就不管他了,到了那一天就派了人到他家取藏經,到他家的時候,老居士還在看經,來的人,你來幹什麼?你不是叫我今天來取藏經的嗎?這個老居士說是啊!沒錯,我是叫你今天來,沒叫你現在來。那麼把這個人打發走了。過了兩天再去,他家裏人說老居士往生了,大家嚇了一跳,什麼時候往生的?把你趕走之後兩個小時。怎麼往生的呢?看經往生的,他坐在桌上看經走的,你看看多自在。暢懷法師學天臺的,平常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看他這個樣子,現在念阿彌陀佛了,曉得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一點都不假。
我們比不上人家,那麼自在,一個月之前就通知有關系的人,打招呼要走了等于是辭行,你看多自在。最近我從美國回來在洛杉矶看到石清源居士,我們臺中的老蓮友,也是這麼樣潇灑,這麼自在。頭一天他跟他太太說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太太說他胡說八道,到第二天他真走了,也沒有害病。第二天早晨早飯很正常,跟平常完全一樣,到快到中午了,他太太給他做了一碗白木耳,他也吃了,十一點半鍾走了,吃了沒有多久就走了,沒有害病,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看看這些人,我們自己應當慚愧,要努力,我們將來往生,如果往生還有病苦,那我們就不如他們。他們沒有害病,沒病苦,而且預先都知道,那一天走都曉得,這個是念佛念成功了,這是最近我看到的兩個人。
所以真正要想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好,一了永了啊!這個世界縱然是將來輪回再輪回到人天,苦不堪言,你說如果將來來世再做人,我都不願意幹了,因爲我看到現在做人,你看那個小孩從小學中學大學,苦死了,念書,這事不能幹了,太苦了,那麼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勾心鬥角,爭名逐利,太苦了,這事不能幹,所以是一定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求生西方。這個世界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不要爭執,應當是以求西方爲第一個願望,第一樁大事。
第叁是怖畏惡道,這是反前面的第八,是不怕惡道,惡道可怖啊!不要說叁惡道,人都太苦了,何況叁惡道呢!你能夠怕墮惡道,就決定不做墮惡道的業,不要造這個業。惡道的業因當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你要曉得它就是叁毒煩惱,地獄道是嗔恚,畜生道是愚癡,惡鬼道是貪欲,所以貪嗔癡是叁惡道主要的因素。我們在一切法、一切順逆境界裏面,不貪、不嗔、不愚癡,這樣才能夠不墮叁惡道,所以貪嗔癡的心一定要斷。
第四,不覆瑕疵,我們自己有過失不必隱瞞,應當當衆陳述,就是說出來,發露忏悔。第五,斷相續心,就是惡念,惡念一定要斷,惡念必定有,爲什麼呢?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必定是有,有不能夠相續,惡念才起來,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要很快地把它換過來,不能讓惡念繼續地增長,這樣就好。所以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不怕,那是無始劫的習氣當然會起來,你要覺得快,一覺,惡的念頭就不會相續了,就斷掉了,這樣就好。
第六發菩提心。第七修功補過,第七是對前面第四講的縱恣叁業,無惡不做,多修功德彌補過去這些過失。第八守護正法。護法第一要護自己的法,要護自己的正法,要護自己的清淨心,這一條非常重要。護自己如果是發心求生淨土的話,要護持自己的信願行,對于淨土的信心決定不能動搖。如果這個信心不太堅固,有一個方法就是除淨土之外的經典我不看,除念佛堂,其他的道場我不參加,這樣把外緣杜絕了,培養自己的信心。如果自己信心非常堅固那沒有關系,縱然接觸外道,你不會被他動搖,也許還有機會能夠度他們,能夠勸他們回頭,這個是很好的。所以要護持自己的信願行,行就就是執持名號,務必叫這一句名號二六時不要間斷。
諸位要曉得念佛的功夫全在佛號上,那個念經、念咒那是幫助的,是助修不是正修。如果信願成就了,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他們的功課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也不念經也不念咒,他什麼儀式也沒有,行住坐臥不離佛號。憶佛念佛,口裏面或者有斷的時候,心裏面不斷,心是憶念,心裏面想佛,口裏面念佛,他心裏面的憶念不中斷的。楞嚴經裏面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見佛,你看許多預知時至的,他要不現前見佛,他怎麼曉得他那一天走,現前他一定見到佛嘛!他知道什麼時候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沒有話說了,見無量佛了,這一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不能疏忽。
你要是念一念無量壽經,你才曉得阿彌陀佛建立他這個國度啊!很不簡單,也很有道理。他在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當中,曾經講參學,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當然這五十叁參是表法的,是代表菩薩階級的,五十一個階級的,代表這些。阿彌陀佛在因地裏面曾經參訪過兩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他真是博學多聞;那麼在諸佛國土裏面,他是取人家的長處,舍人家短處,建立一個盡善盡美的極樂世界,這是經裏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那麼在我想呢,阿彌陀佛在法界他關系很深厚,凡是他去參訪過的國土,我相信都有最好的邦交,我們如果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最起碼的兩百一十億個佛國土,我們去遊曆都不要辦簽證手續,這個阿彌陀佛的學生嘛!他們跟阿彌陀佛關系太厚了,所以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距離阿彌陀佛才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很近不遠哪!往返一次花不了好多時間啊!經上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早晨吃飯之前已經去遊曆十萬億個佛國土了,回來的時候才吃早飯的時候。這個講十萬億佛國土是只說到我們這邊爲止,其實不只,有一些人不願意往生,爲什麼原因?舍不得娑婆世界。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哎呀!我還是往生好,爲什麼呢?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每天都可以回來看一看嘛!非常地親切。
所以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諸佛,那麼最起碼的,像我剛才所說的,最低限度你會見到兩百一十億尊諸佛如來,這是講與阿彌陀佛因地參訪有密切關系的,從事上說的。從理上講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你都能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要不去,你到那裏去啊!實實在在沒有任何一個淨土能比得上西方淨土,這個是給諸位說真話,不然的話華嚴經普賢菩薩不會介紹你去的呀!這是守護正法,一定要護持我這個佛號二六時中不中斷。
可是念佛初念的時候常常會中斷,這個中斷是業障。所以從前念佛爲什麼一定要到念佛堂,因爲念佛堂的佛號不中斷。從前印光法師蘇州靈岩山,他們念佛堂裏面的阿彌陀佛佛號日夜都不斷的,那怎麼辦呢?輪流念,分班輪流念,到夜晚是分班,夜晚大家睡覺的時候四個人一班、四個人一班,至少是有四個人,保持佛號不中斷;一個人念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換一班,這樣子換法,所以他的佛號是日夜不間斷,一年到頭不間斷。你到那個地方去,它能夠常常提醒自己,自己怕忘記了,進了念佛堂就不會忘記了,所以依衆靠衆,這樣成就人的。
可是現在也沒有念佛堂了,可是現在人有福報,你們帶上一個隨身聽,耳機一挂,阿彌陀佛,跟念佛堂沒有兩樣嘛!比念佛堂還方便,爲什麼呢?走到馬路上都沒有離開念佛堂。所以要利用這些機器,我在國內我這樣教人,什麼錢都可以省,買隨身聽、買錄音帶,這個錢不能省,這個太重要了,這個是最好幫助我們助念的,幫助助念的,所以要利用這些科學的機器,也要叫佛號日夜不要停,尤其現在的機器很進步,有自動回轉的。那麼我也想將來建個念佛堂,叫二六時中日夜佛號不間斷,我用什麼方法呢?用廣播電臺,可能先在美國建立,我在美國有…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十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