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戒律輯要▪P30

  ..續本文上一頁經,

  觀修金剛薩埵師,細微明點瑜伽淨。

  下面宣講《精華莊嚴續》中所說的破誓言恢複方法的儀軌:迎請福田皈依境,在其前具足四對治力而忏悔。瑜伽續中所謂的忏悔咒印,也就是指依靠淨罪的手印與咒語的次第而遠離惡趣。《金剛頂續》中雲:“依靠文字咒清淨,觀想雙足掌二恙m(),于密之處觀想讓m(),六道文字()觀臍間,心間啪()字之墊上,觀想身語意心咒()。恙()中出現智慧風,讓()字燃起智慧火,焚毀六趣諸習氣,叁門成淨身語意,以啪字入法性界。”這也是極爲甚深的竅訣。或者,從傍()字中出現水,水爲瑪瑪格佛母,對此生起誠信,進行沐浴。從凡夫到有學道的一切罪行無不成爲障礙,因此依靠摧魔等本尊的陀羅尼咒而加持的寶瓶水直接沐浴,從顯現在虛空中的灌頂本尊處受覺性五灌頂後進行沐浴的次第。于臍間觀想剛()字,心間觀想羅刹形相的所有罪障以絕地火焚燒,修持叁輪無緣的智慧。從上師或自己受灌頂,做會供或宴請供養勇士勇母,並祈禱他們而忏悔。在開光過的殊勝所依前,先作七支供,以悲哀的方式進行忏悔。供養曼茶羅爲主生身性命、受用、善根這一切而忏悔。建造應量的佛塔或泥塔小像。廣做諸如寂靜的火施或者能食金剛空行火施。通過清淨、證悟、增上加持一切輪涅補特伽羅于自在本性中得以蘇醒而供施食子並祈求所欲。持誦自己本尊的心咒,修持甚深禅定止觀等持。放魚在泉水、池塘中保護生靈,贖買蜂蜜,解開網罟,付給獵人薪水,幫助患者,從屠刀下挽救衆生等進行放生。對治罪障讀誦《大解脫經》、《無垢忏悔續》等甚深佛典。頂戴上師,于心間觀想誓言金剛義成佛父佛母之心間的種子字中降下甘露從而淨除罪障,先念誦“嗡啊康吽”,自己趨入身壇城或外壇城任意一壇城而受灌頂。轉繞具有加持的佛塔或端坐塔前而誦叁世如來智慧結晶的百字明五千遍等。在上旬的初八、十五等吉日大量持誦淨罪的心咒。晝夜六時讀誦《叁聚經》。于頂上將上師觀爲金剛薩埵,同時觀想洗滌罪障而念誦百字明。自己明觀爲本尊,于頂上將上師觀爲金剛持的形相,再明觀其叁處叁文字而意誦。自己觀爲本尊並明觀脈輪,觀修燃降明點瑜伽,于叁脈五輪的中央明觀五部佛的微小標志而持心。持五怙主之風(五大之風)修細微明點瑜伽。依靠上述方法而還淨。

  戊四、以叁約嘎瑜伽沐浴而還淨:

  大象妙力續中說,瑜伽總沐浴悔淨,

  除根忏悔無不淨,是故應當實地修。

  此外,大象妙力續部中的《無垢忏悔續》中雲:“叁約嘎之入門瑜伽酬補失誓、清淨罪障之稀有沐浴是所有忏悔之王,如果依靠能根除地獄之此一竅訣而在初八、十五等佳日做外資具會供酬忏、內蘊所依酬忏以及密菩提心酬忏,則可清淨一切所失毀之誓言。”倘若這一項未成功,則通過頂禮,平時觀本尊,所有罪業無有不得以清淨的。爲此,我們必須要身體力行,實地修持。如頌雲:“何者若于幻寂猛,壇城本尊作頂禮,所失誓言均清淨,五無間罪亦清淨,地獄之處亦根除,趨至持明如來刹。”通過如此忏悔,則會夢到上師與本尊賜與善哉、沐浴、身著白衣、登至山頂、日月升起等驗相,在未出現這些清淨罪業的吉兆之前應當堅持不懈精進忏悔。

  丁叁、未還淨之過患:

  犯罪倘若未忏悔,今生之中遭不幸,

  後世轉生金剛獄,痛若無與倫比處。

  對于所犯的罪業未如理加以忏悔的過患如下:若失毀根本誓言,本想降雨反遭旱災等,一切修行皆成顛倒。失毀身誓言者身體罹患各種疾病,毀壞語誓言者成爲啞人等,破意誓言者精神瘋狂。總之,現世中好似吸鐵石般遭遇種種不幸,倍受折磨。《密藏續》中雲:“失毀根本誓言者,一切修行成顛倒,且于不情願之中,遭受種種不悅事。”如果失毀分支誓言,則成爲獲得二悉地的障礙,破根本誓言與支分誓言者後世中將接連不斷地轉生于苦不堪言、無與倫比的金剛地獄中。《密藏續》中雲:“如若失毀分誓言,則無成果墮惡趣。”《明誓言續》中雲:“失毀根本破誓者,不勤恢複之方法,下墮金剛地獄中,所有普通之地獄,痛苦合一亦不及,彼獄十萬分之一。”

  丁四、如理守護誓言之功德:

  未失最久十六世,若速即生臨終時,

  獲得共同八成就,以及八種自在德,

  和合七支勝悉地,是故任運成二利。

  一般來說,誓言是産生一切功德之根本,如《集密意續》中雲:“猶如依大地,播下良種子,從中成熟果,依此得生存。若守一切法,根本此誓言,成熟無上果,延續聖慧命。”守誓者暫時也能如願以償,衆人悅意,受到人天一切衆生恭敬,諸佛佛子視爲親子與兄弟而予以加持,趨入如來之行境,次第經行持明地,《密藏續》中雲:“受持如來勝種姓,世間主尊眷屬敬,殊勝聖者與聖者,念子兄弟作加持,趨入善逝之行境,獲得無畏普賢果。”

  即使今生未能勤修二次第道,但只要沒有破誓言,無論再如何耽擱,最遲也將在十六世或七世中值遇二次第道而解脫。如果就最疾速而言,那麼清淨誓言勤修二次第道的利根者即生中也會獲得雙運金剛持果位。

  若是一位今生現前喻光明的中根者,則臨死轉爲義光明而證得有學雙運身;如果是一位現前義光明的中根者,則與臨死中陰基時光明相融而現前真實義,獲證無學雙運身。中下根者在轉世中陰依靠自己的修持、誠信上師以及觀想清淨刹土于自性化身刹中獲得安慰而解脫。

  此等之時所獲得的無量功德也都包括在共同殊勝二悉地中,共同的小悉地是指獲得八大事業,按照《喜金剛》中所說作成偈頌“成就息增懷誅業,及毀驅殺勾招敵。”比較易懂。中悉地即八大成就,《帷幕續》中雲:“眼藥成就與神行,寶劍成就及土行,丸藥成就與飛遊,隱身以及金丹術,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師喜速獲得。”大悉地則指八自在功德。如雲:“獲得細微色,粗輕周遍淨,光明與穩固,自在隨意變。”所謂的“共同”意思是說這些功德在外道中也有,因此是以世間出世間道共有或者生圓二道共同的功德而稱呼的。世間道僅僅依靠禅定心及聖物咒語而成就與此類似的功德。生起次第道雖然尚未獲得穩固,但僅依靠觀想或聖物、咒語等也能相應成就遣除毒病、宰殺對方等些微事業。生起次第稍得穩固後依靠咒語、聖物加持來成就寶劍等聖物持明,從而利益自他。生起次第完全獲得穩固後與相似的圓滿次第相結合依靠近因而成就欲界色界持明而饒益他衆。自己依靠此身修持不共圓滿次第而獲得殊勝成就。有些最利根者盡管未刻意修持生起次第,但以不共的圓滿次第使風心入于中脈而不依靠聖物咒語等也有自然得到這些功德的。無論如何,依靠生圓次第而依次經行殊勝悉地道的方法,如《如意寶藏論》中是這樣說的:“四輪風心自在時,次第顯現四道德,中脈之結二二解,承許內現十地德。”

  對于四持明所攝之事業,索巴派諸位上師的觀點如《小道論》中雲:“是否得能力,成爲二見道。”按照直接意思來說,他們承認鈍根者心成熟爲天尊,身體仍舊未脫離異熟之網的見道異熟持明以及身心二者均解脫爲光明本尊而獲證無生無死壽持明的見道壽自在持明。雖是漸次行道者但無論是鈍根還是利根,均不承認是次第獲得這兩種持明。總之,他們承認四持明是見修道及末道所攝,不承認包括資糧道加行道與無學道。

  全知法王龍欽巴尊者則認爲:異熟持明是究竟資糧道加行道所攝,壽自在持明爲見道所攝,大手印持明爲修道所攝,任運持明則是無學道所攝,因而承許四持明爲圓滿五道所攝。

  也就是說,獲得見道時身心解脫爲光明本尊,超越生死,以雙運天尊身大手印印持蘊界處之諸法,從而不清淨的顯現自相蕩然無存,因此就最主要方面而安立見道、修道,從無生無死的反體而立爲壽自在持明,從成就雙運天尊身的反體而安立爲大手印持明。實際上此二派在這一點上無有不同。對于最後的任運持明,有時承認四持明爲法相乘五道圓滿所攝,這時它的意思與因乘的無學道普光地是一致的,有時說是金剛乘無學道叁身的叁地,其實都是相同的。對于因乘的普光地,如續中雲:“汝之究竟普光地,大方便乘之憩處。”所承許的因乘究竟果地與密乘最後道五身任運金剛持佛意義相吻合,因而將其假立爲任運持明,密宗自地最終果位五身任運自成之地是真正的任運持明。

  所以我認爲,這兩者通過真實與假立的方式而稱呼都是可以的。無論如何,在承認依靠生圓次第之道而依次獲得五道功德的這一點上無有不同。叁資糧道的四念住等與因乘相同的所有功德僅是以相似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而獲得;不同的是密宗顯現現爲天尊,即稱爲信解或修習之天尊身。加行道暖位頂位以上,通過修生起次第、不共的圓滿次第以及雙運之力而使各自脈輪的細脈結解開,從而獲得共同的五根五力;不共的功德是密宗生起喻光明,天尊身的顯現也更真實更廣大,稱爲風心天尊身。以加行道的近因依靠有戲、無戲、極無戲行爲中的任意一種而現前見道,此後中脈、精脈、血脈的二二脈結解開而成就共同的七菩提支、一千二百功德,圓滿布施度;不共的功德即顯現有學的雙運天尊身而成辦廣大的利他事業,之後不共的功德雙運天尊身更爲增上、清淨,由此利他事業也較前廣大,八正道與一萬二千功德等世俗的功德,其余九度等共同的一切功德也得以究竟,從而徹底清淨叁現遷移習氣,獲得殊勝悉地無學雙運叁身功德反體所分的和合七支。由此一來,法身功德的自利、色身功德的他利任運自成。和合七支即如來報身自性所具七支:受用圓滿支、和合支、大樂支、無自性支、大悲周遍支、利生無間支和永住無滅支。

  第四品密乘戒次第釋終

  

  第五品 叁戒圓融

  乙五(一個補特伽羅相續中叁戒圓融行持)分叁:一、略說;二、廣說;叁、攝義。

  丙一、略說:

  叁戒一人相續中,自體不混遮需圓,

  本體轉依德上具,應時主行要不違。

  現在通過深入…

《戒律輯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戒品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