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接受,這樣也會産生對抗的力量。從這裏我們才知道,這部無量壽經真正是“叁根普被,利鈍全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我們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只要盡心盡力的弘揚流通,將來一定會有無窮無盡的大福報。
◎在觀經注解裏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能夠用淨土法門勸導一切衆生,就是真正的報佛恩。因爲能夠勸一個人念佛往生,就是幫助一個衆生成佛,功德已經非常殊勝,更何況是幫助很多的衆生往生成佛?所以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自行化他,成就都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雖然分量不多,體、相、理、事、因、果都講得很圓滿。這部經,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切想法、看法、做法,如果都能夠依照經文百分之百做到,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這種修學方式,在大乘佛法裏面,真正是登峰造極,所以古大德贊歎是“如來所說第一經”,幫助我們這一生,自行化他圓滿成就。
◎講經是以正法布施衆生,修第一等的大福報,尤其是弘揚淨土五經一論,功德利益更殊勝,改造命運也最快速。
◎在往後的九千年,只有淨土法門最契合衆生的根器,世尊在“法滅盡經”裏面說,等到佛法滅盡以後,只有這部無量壽經還能夠住世一百年。這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威神加持,幫助衆生一生成就。由此可知,持誦無量壽經的人的確是十方諸佛菩薩護念。末法時期修學其他大乘佛法,即使是如理如法的修行,也不容易成就,一個是善根不夠,一個是環境誘惑的力量太大,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墮入名聞利養。只有淨土法門真正能夠幫助衆生出離叁界、永脫輪回,當生圓滿成就。
◎佛陀教我們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認真修學,更要盡心盡力的把佛法介紹給大衆。衆生早一天認識佛法,就能夠早一天覺悟,離苦得樂。多少人聽聞佛法之後,都深深感歎自己學佛太晚。所以我們傳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們耽誤別人,將來別人也會耽誤我們。無心的耽誤,雖然沒有罪,但是一定有過失,有心的耽誤,造的罪業就更大。
◎我們與大衆相處,只勸人念佛、相信因果報應,這樣可以避免過失。遇到修學其他法門的人要歡喜贊歎,因爲我們沒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指點迷津,所以不要輕易說話。縱使自己修行有感應,也絕口不提,這點我們一定要遵守世尊的教訓。末法時代,妖魔鬼怪都以神通感應迷惑衆生,如果我們也標榜感應,很容易令人混淆,連正法與邪法都分不清楚。
◎我們口頭上說利益衆生,衆生得不到真實利益,必須自己真正有修持,才能幫助衆生。所以在自己沒有成就以前,自度比度他重要;等到功夫成就的時候,利益衆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業,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
◎日常生活待人處世,能夠恒順衆生、隨喜功德,這是“權智”;自己保持清淨心,一塵不染,這是“實智”。我們不要以佛法的標准,去衡量所有的人,處處看不順眼,這是大錯特錯,所謂“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離開世間法,就沒有佛法可言。這些我們應該認真去學習。
◎現代社會環境複雜,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誘惑很大,修行的確不容易,如果沒有很深的定力,堅強的道心,往往會退轉。所以我們要記取古大德的教訓,謹言慎行,小心保護自己的清淨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什麼人才能弘道?有德學的人。有學問沒有品德,容易走向邪知邪見,佛法不知不覺變成魔法。只有品德沒有學問的人,可以自利,不能夠把佛法發揚光大,廣度衆生。所以發心講經弘法、續佛慧命的人,品德學問都要努力充實。這也是佛法常說的“解行並重”,解是學問,行就是品德。
◎作爲一個領導人,福慧都要具足,沒有福報,下面的人不會聽從領導;沒有智慧,容易帶人走錯路、走偏差,那樣過失就更大。所以我們觀察任何團體的領導人,乃至于佛門道場的執事者,都要有福報。有智慧、沒有福報的人,可以講經,但是不能作領導。所以“人貴自知”,有自知之明的人,就不會跟別人爭,一生過得幸福自在,不至于有大的過失,雖然自己不能領導人,但是可以幫助別人領導,一樣都是利益衆生。
◎一個團體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才能興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會衰敗。尤其在佛門,嫉妒障礙就是破壞僧團。世間人破壞一個國家,比不上破壞僧團所造的罪業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與大衆和睦相處,就應該離開,這是愛護僧團的作法,也是個人德行的表現。
◎普賢行願品說,要以清淨身語意修禮敬。我們心裏對待佛和衆生都平等,但是在事相上,應該合乎世間法的規矩和秩序,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但是現在世間的規矩、秩序已經破壞殆盡,倫理道德喪失,所以世界會有大災難。我們身爲佛弟子,待人處世應該有節度,但是心地要時常保持清淨、平等、慈悲,這樣佛法應用在世間,就是充滿智慧的世間法。
◎如果有機緣,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把淨土法門介紹給大衆;沒有機緣的時候,就自己認真修行。有機緣而不幫助衆生,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爲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的世界。所以幫助別人認識佛法、修學佛法的工作,我們一定要積極去做。
◎弘揚淨土比弘揚其他大乘法門更殊勝,因爲淨土法門最契合現代衆生的根器,我們自己專修,又能夠盡心盡力介紹給一切衆生,這是最有意義的大事業,十方諸佛都會歡喜贊歎,我們自己也覺得愈做愈歡喜,身體健康,事事順利,這是現前的感應、華報,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是最殊勝的果報。
◎經上說“以無緣慈,攝諸衆生”,清淨、平等的慈悲心就是“無緣慈”,我們希望做到無條件愛護一切衆生,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成佛,只有念佛法門是最方便、快速而穩當的方法。真正發心修學,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在一生當中,都能夠圓滿成就。所以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弘揚,幫助衆生理解、修學這個法門,這就是清淨、平等的大慈悲心。
◎我們勸人念佛,也要學習十方諸佛菩薩贊歎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讓衆生生歡喜心。
◎我們認真修學、依教奉行,就是無上的法供養;盡心盡力將淨土法門介紹給一切衆生,則是對大衆最好的供養。
◎佛法一定要回歸到“教育”,才能夠創造光明的前途,普遍利益一切衆生。因爲宗教的範圍是天道、鬼神道和仙道,各各宗教之間,都劃清界線,産生對立,只有佛陀教育涵蓋十法界,有廣大的包容性,能夠給予衆生真正的利益。
◎修行人一心一意爲佛法、爲衆生,一生就讓佛菩薩安排,我們自己不必操心。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些真正有利于衆生的事,也就是把文化傳統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舍棄文化,所有的事情做得再好,也只是昙花一現,不能持久。
◎印贈經典、流通錄音帶,這些好事許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像延續文化、從根救起的工作,卻很少人知道,我們應該認真去做。這種工作需要有遠大眼光的人,才能做得到。
◎佛法一定要以固有文化爲基礎,才能夠建立,因爲文化是根本的根本。這種文化的複興工作,是大家看不到的,所以要能夠舍棄名聞利養,默默去做,這的確是一項真正偉大、了不起的事業。
◎處世待人要學習謙虛、忍讓,對于是非、善惡、真假、邪正能夠分辨,這是智慧。
◎處在動亂時期,“忍”字最重要;愈是動亂的時候,愈要能夠忍耐。能夠忍耐,身心才能安定,頭腦清楚冷靜,處理事情自然有條不紊。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講“忠恕”,“恕”就是中和,與佛法講的隨緣是同一個意思,能夠隨緣就是很大的智慧。
◎論語講“用行舍藏”,就是隨緣。遇到順境的時候,有人願意重用我們,就可以一展抱負,放手去做;如果是逆緣就要“藏”起來,絕對不自我表現。普通人有一點才華就急于表現、藏不住,只有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才懂得隨緣,知道什麼時候該盡心盡力去做,什麼時候應該收斂。佛法裏面,“藏”的意思講得更透徹。中國古代修行人,自己成就以後,有法緣就弘法利生,盡心盡力幫助衆生,沒有緣就住山閉關,住山閉關就是“藏”,自己努力進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世、出世間法都不能沒有福報,尤其是當領導人,更要有大福報。沒有福報,縱使爭取到領導位置,也不能持久。
◎鋒芒畢露的人沒有福報,所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處在逆緣就要想到“萬法皆空”,沒有一樣是真的。心地自平靜。
◎處在亂世,每個人都覺得很苦惱,如果不學佛,往往不知道怎麼作。在亂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積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環境,都能夠安定自在,所以福報非常重要,我們稱佛爲“二足尊”,就是贊歎佛的福報、智慧都圓滿。
◎修什麼布施,可以最快速得到豐富的收獲?布施佛法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印經、製作錄音、影帶,把佛法流通、推展到全世界,介紹給一切衆生,財、法、無畏叁種布施都圓滿。所以這是改造命運最快速而有效的辦法。
◎人生在世,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一世比一世結的緣更深,而且恩情會變成怨恨,怨恨卻不會變成恩情;樂的事會變成苦,苦事永遠不會變樂,所以佛經上常說:“叁界統苦”,在六道裏面沒有真實的快樂。我們明白這個事實,要徹底覺悟,絕對不跟任何人結冤仇。
◎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結冤仇,也不必刻意結善緣,佛教我們“廣結法緣”。善緣好過頭會變成惡緣,只有廣結法緣,才是身心清淨沒有染著。
◎儒家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講“廣結法緣”,都是提醒我們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過頭。
◎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修行不能成就,沒辦法超出輪回,是因爲有…
《淨空法師法語(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