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接受,这样也会产生对抗的力量。从这里我们才知道,这部无量寿经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只要尽心尽力的弘扬流通,将来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大福报。
◎在观经注解里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能够用净土法门劝导一切众生,就是真正的报佛恩。因为能够劝一个人念佛往生,就是帮助一个众生成佛,功德已经非常殊胜,更何况是帮助很多的众生往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自行化他,成就都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虽然分量不多,体、相、理、事、因、果都讲得很圆满。这部经,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想法、看法、做法,如果都能够依照经文百分之百做到,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种修学方式,在大乘佛法里面,真正是登峰造极,所以古大德赞叹是“如来所说第一经”,帮助我们这一生,自行化他圆满成就。
◎讲经是以正法布施众生,修第一等的大福报,尤其是弘扬净土五经一论,功德利益更殊胜,改造命运也最快速。
◎在往后的九千年,只有净土法门最契合众生的根器,世尊在“法灭尽经”里面说,等到佛法灭尽以后,只有这部无量寿经还能够住世一百年。这是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威神加持,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由此可知,持诵无量寿经的人的确是十方诸佛菩萨护念。末法时期修学其他大乘佛法,即使是如理如法的修行,也不容易成就,一个是善根不够,一个是环境诱惑的力量太大,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堕入名闻利养。只有净土法门真正能够帮助众生出离三界、永脱轮回,当生圆满成就。
◎佛陀教我们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认真修学,更要尽心尽力的把佛法介绍给大众。众生早一天认识佛法,就能够早一天觉悟,离苦得乐。多少人听闻佛法之后,都深深感叹自己学佛太晚。所以我们传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们耽误别人,将来别人也会耽误我们。无心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是一定有过失,有心的耽误,造的罪业就更大。
◎我们与大众相处,只劝人念佛、相信因果报应,这样可以避免过失。遇到修学其他法门的人要欢喜赞叹,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指点迷津,所以不要轻易说话。纵使自己修行有感应,也绝口不提,这点我们一定要遵守世尊的教训。末法时代,妖魔鬼怪都以神通感应迷惑众生,如果我们也标榜感应,很容易令人混淆,连正法与邪法都分不清楚。
◎我们口头上说利益众生,众生得不到真实利益,必须自己真正有修持,才能帮助众生。所以在自己没有成就以前,自度比度他重要;等到功夫成就的时候,利益众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
◎日常生活待人处世,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权智”;自己保持清净心,一尘不染,这是“实智”。我们不要以佛法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处处看不顺眼,这是大错特错,所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离开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可言。这些我们应该认真去学习。
◎现代社会环境复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很大,修行的确不容易,如果没有很深的定力,坚强的道心,往往会退转。所以我们要记取古大德的教训,谨言慎行,小心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什么人才能弘道?有德学的人。有学问没有品德,容易走向邪知邪见,佛法不知不觉变成魔法。只有品德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自利,不能够把佛法发扬光大,广度众生。所以发心讲经弘法、续佛慧命的人,品德学问都要努力充实。这也是佛法常说的“解行并重”,解是学问,行就是品德。
◎作为一个领导人,福慧都要具足,没有福报,下面的人不会听从领导;没有智慧,容易带人走错路、走偏差,那样过失就更大。所以我们观察任何团体的领导人,乃至于佛门道场的执事者,都要有福报。有智慧、没有福报的人,可以讲经,但是不能作领导。所以“人贵自知”,有自知之明的人,就不会跟别人争,一生过得幸福自在,不至于有大的过失,虽然自己不能领导人,但是可以帮助别人领导,一样都是利益众生。
◎一个团体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衰败。尤其在佛门,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与大众和睦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
◎普贤行愿品说,要以清净身语意修礼敬。我们心里对待佛和众生都平等,但是在事相上,应该合乎世间法的规矩和秩序,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但是现在世间的规矩、秩序已经破坏殆尽,伦理道德丧失,所以世界会有大灾难。我们身为佛弟子,待人处世应该有节度,但是心地要时常保持清净、平等、慈悲,这样佛法应用在世间,就是充满智慧的世间法。
◎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众;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众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弘扬净土比弘扬其他大乘法门更殊胜,因为净土法门最契合现代众生的根器,我们自己专修,又能够尽心尽力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是最有意义的大事业,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我们自己也觉得愈做愈欢喜,身体健康,事事顺利,这是现前的感应、华报,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是最殊胜的果报。
◎经上说“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清净、平等的慈悲心就是“无缘慈”,我们希望做到无条件爱护一切众生,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成佛,只有念佛法门是最方便、快速而稳当的方法。真正发心修学,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在一生当中,都能够圆满成就。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弘扬,帮助众生理解、修学这个法门,这就是清净、平等的大慈悲心。
◎我们劝人念佛,也要学习十方诸佛菩萨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让众生生欢喜心。
◎我们认真修学、依教奉行,就是无上的法供养;尽心尽力将净土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则是对大众最好的供养。
◎佛法一定要回归到“教育”,才能够创造光明的前途,普遍利益一切众生。因为宗教的范围是天道、鬼神道和仙道,各各宗教之间,都划清界线,产生对立,只有佛陀教育涵盖十法界,有广大的包容性,能够给予众生真正的利益。
◎修行人一心一意为佛法、为众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众生的事,也就是把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舍弃文化,所有的事情做得再好,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印赠经典、流通录音带,这些好事许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像延续文化、从根救起的工作,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应该认真去做。这种工作需要有远大眼光的人,才能做得到。
◎佛法一定要以固有文化为基础,才能够建立,因为文化是根本的根本。这种文化的复兴工作,是大家看不到的,所以要能够舍弃名闻利养,默默去做,这的确是一项真正伟大、了不起的事业。
◎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于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处在动乱时期,“忍”字最重要;愈是动乱的时候,愈要能够忍耐。能够忍耐,身心才能安定,头脑清楚冷静,处理事情自然有条不紊。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论语讲“用行舍藏”,就是随缘。遇到顺境的时候,有人愿意重用我们,就可以一展抱负,放手去做;如果是逆缘就要“藏”起来,绝对不自我表现。普通人有一点才华就急于表现、藏不住,只有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才懂得随缘,知道什么时候该尽心尽力去做,什么时候应该收敛。佛法里面,“藏”的意思讲得更透彻。中国古代修行人,自己成就以后,有法缘就弘法利生,尽心尽力帮助众生,没有缘就住山闭关,住山闭关就是“藏”,自己努力进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世、出世间法都不能没有福报,尤其是当领导人,更要有大福报。没有福报,纵使争取到领导位置,也不能持久。
◎锋芒毕露的人没有福报,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处在逆缘就要想到“万法皆空”,没有一样是真的。心地自平静。
◎处在乱世,每个人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么作。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积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安定自在,所以福报非常重要,我们称佛为“二足尊”,就是赞叹佛的福报、智慧都圆满。
◎修什么布施,可以最快速得到丰富的收获?布施佛法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印经、制作录音、影带,把佛法流通、推展到全世界,介绍给一切众生,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圆满。所以这是改造命运最快速而有效的办法。
◎人生在世,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分,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结的缘更深,而且恩情会变成怨恨,怨恨却不会变成恩情;乐的事会变成苦,苦事永远不会变乐,所以佛经上常说:“三界统苦”,在六道里面没有真实的快乐。我们明白这个事实,要彻底觉悟,绝对不跟任何人结冤仇。
◎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
◎儒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讲“广结法缘”,都是提醒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过头。
◎我们生生世世学佛修行不能成就,没办法超出轮回,是因为有…
《净空法师法语(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