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系。這才曉得佛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你恭敬,他就端正莊嚴,以佛身爲你說法;你放逸,他就變化鳥身爲你說法。可見在這個世界修行真正得大自在!不但鳥會說法,風也會說法,樹也會說法,六塵皆說佛法。
佛當年在世(叁千年前的世界),不僅是印度,中國也不例外。看看世界曆史,全世界其他的國家民族很少例外,都是保守而沒有開放的。思想保守,言行保守,生活習慣保守,所以佛在那一種生活狀況之下,製定許多儀軌,適應當代的需求。但到今天二十世紀,再過十年就是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紀全世界的人崇尚民主自由開放,不再保守。這是時代潮流,沒有辦法阻止的。小乘保守的律儀不適合這個時代,佛在《法華經》上就講,也等于是預言,在二十世紀要弘揚大乘,弘揚小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大乘是開放的、自由的、民主的,符合自由、民主、開放的時代潮流,所以大乘法會受到當代大衆歡迎,樂意接受。不適合潮流的佛法,大家不能接受,反而引起社會對佛法嚴重的誤會,錯誤的評估,這就有障礙。西方極樂世界是開放、民主、自由的世界。《華嚴》、《法華》都是開放、自由的大乘思想。他們修學的方式,跟小乘人迥然不同。譬如,小乘人絕對禁止歌舞,也不准觀聽;看戲、跳舞、唱歌,絕不許可。大乘修行,完全不一樣。我們在華嚴會上見到歌舞、音樂供養,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然此處所見,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佛問這些大衆,你們見到沒有?
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凡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本經所講的,《阿彌陀經》上講的,《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大家都看到了。所看到的狀況,跟佛所說的一模一樣,佛確實沒有說假話,證實佛在《金剛經》上講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真”就不假;“實”就不虛。“如”是恰如其分,沒有添一點,也沒有減一點,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樣子,不妄語,也不诳語。這是佛與慈氏菩薩及阿難尊者的一問一答,確實把我們的疑惑都斷了。可是還有一樁希奇的事,怕阿難、彌勒沒看清楚,佛又特別提醒他們。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複見不。
此事若不提醒,恐怕他們兩個人看到極樂世界這樣快樂無比,這一點小事就漏了,恐怕沒看清楚,所以特別提醒他們,“西方世界還有胎生的,你們看到沒有?”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胎生”,後面經文有說。爲什麼說胎生?胎生很苦。西方世界都是化生的,這一類人雖然也是化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不自在,不自在就苦。把他比喻作胎生,並不是真正的胎生。下文亦說“住胎者”也是不自在義。
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于宮殿。
佛一提醒,彌勒菩薩見到了,有一類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自在,沒有聽佛說法,沒有見到佛菩薩,好像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被幽禁在禁閉室裏一樣,不得自由。這種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算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員。他雖然不見佛,不聞法,除此之外,他們生活享受的快樂“如夜摩天,處于宮殿”。“夜摩天”是欲界的第叁層天。我們中國人喜歡拜天公,臺灣習俗逢年過節拜天公。天公是誰?“天公”是忉利天主。夜摩天比忉利天還要高一級。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住胎,他們生活享受就跟夜摩天一樣,也是快樂無比。苦在那裏?沒見佛,沒見菩薩,沒有聽到佛法;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苦。這種情形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們的感受已是苦不堪言了。一天沒聽佛法還得了!日子不好過,這就是他們很大的苦惱。
又見衆生。于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
這是彌勒菩薩爲我們說出。一般正常往生的,指九品往生的人,都是蓮華化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在蓮華裏盤腿打坐。這樣的姿勢跟一般佛的坐相一樣,皆是這樣往生,而且是自然化生。這裏我們特別要注意“蓮華、自然化生”。從上上品到下下品,皆是蓮華中自然化生,因此西方極樂世界稱爲“極樂”。我們這個世間的苦太多了。佛講的“八苦”,生、老、病、死等苦。
“生苦”。尚未投胎的時候,佛法稱“神識”,中國人稱“靈魂”。神識,說得很正確;靈魂,是不正確的。它要是真的靈,爲什麼到貧窮人家投胎,過苦日子?如果真的靈,那一家富貴就到那一家投胎,生下來不就享福嗎!可見它投胎時自己作不了主,自己不能選擇,這就不靈。
孔夫子講的話,比一般世間人講的就高明。孔夫子不稱它靈魂,他在《易經》稱作“遊魂”。它的速度很快,稱遊魂很正確,也是迷魂,迷惑顛倒。投胎那一天起,在母親肚子裏十個月,就等于被人關起來。他不能動,不能到處跑,他的感受是苦不堪言。本來是自由自在的,忽然間被關到監牢裏去,動都不能動。不但不能動,佛在經上形容,母親的情緒影響他的苦樂。母親心裏一不高興,他立刻受影響,感受非常痛苦。母親一發脾氣,更不得了!母親飲一杯冰水,他就像在寒冰地獄;喝杯熱茶,就像在大熱地獄。所以這十個月,佛經上形容爲“胎獄”。在母親肚子裏十個月,等于住在地獄,他在那裏感覺時間很長,日子太苦,度日如年。這是胎生之苦,但是我們把這樣經過忘得幹幹淨淨。那一個人沒有經過這種苦,現在都記不起來。
想想佛所講的道理,若能細細體會,真的是苦!一點都不假。所以,嬰兒初生,皮肉接觸外面的空氣,佛經上形容,就像許多針刺到身上一樣的痛。所以,嬰兒出生就大哭,忍受不了痛苦才哭。有那一個小孩生下來笑咪咪的?出生太痛苦了。小孩剛剛生下來那幾天,我們喜歡去玩他,就摸他一摸,一摸就像一把針刺在身上,怎能不痛哭。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胎生,都是“蓮華化生”,所以沒有生苦。西方極樂世界的“生”,不是生到那裏是一個小孩,慢慢長大。你要是這麼想就錯了。往生到西方世界,相貌跟阿彌陀佛一樣,個子高矮、肥胖都跟阿彌陀佛的標准相同。所以,沒有長成,沒有衰老,也不會生病。生、老、病、死,在西方世界都沒有,而在我們這個世間是人人必須經曆的,誰也逃不掉。
除此之外,我們這個世間尚有“求不得苦”,凡事不能稱心如意。西方極樂世界則有求必應。心裏才動念頭,想什麼,東西就現前;不想要,就自然消失,不必去收拾,也不會有垃圾,沒有汙染。西方世界個個人心都清淨,都修淨行,沒有冤家債主,沒有“怨憎會苦”。叁苦、八苦,我們這個世界都俱足,而西方世界都沒有。這是講蓮華化生,即使生在邊地,也沒有叁苦、八苦。他們的苦是見不到佛,聽不到佛說法。除此之外,什麼苦也沒有,沒有一樣不自在,沒有一樣不稱心。
這樣圓滿究竟、美好的世界,我們聽了想不想去?如果想去,還去不成,那是不懂理論,不懂方法。如果把道理搞清楚,方法也明了,依照理論方法修學,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會漏掉,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想去。我們自己到底是真想往生,還是假想,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不知道?“迷惑”、“業障”,所以自己都不知道。幾時我們的迷惑破了,業障輕了,自己就曉得。真正想往生的人,他的思想、見解、行持就不一樣,跟從前一定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他會認真的一心一意念佛。這是正確的。
凡是對這個世間,無論那一方面,還有絲毫的執著、還有絲毫的留戀、還有絲毫放不下,就是障礙,這就不是真想往生。想往生的人是都放下,絲毫的障礙都沒有。真假是從此處辨別。在沒有往生之前,這個身體還在世間,還與社會大衆一起生活,這時候的態度決定是“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心行清淨;攀緣,就不清淨。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順境、逆境,始終保持著「淨行”,這就是一個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所以,他跟一般人不相同,跟沒有發心之前也不相同。我們今天不必看別人,回光返照,看看自己到底是真修,還是假修。
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到底爲了什麼緣故?有九品往生的,就是一般“化生”的;還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住胎”的,也就是不能見佛,不能聞法的。彌勒菩薩在此提出這個疑題。釋迦牟尼佛在下一品經文爲大衆解答。
《無量壽經講記 慈氏述見 第叁九》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