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2年參訪韓日專刊▪P12

  ..續本文上一頁經,怎麼會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一般人真正能想到全世界一切衆生,念念不忘,算是不錯了,可是與真實境界還差一大截,不能相比。

  八、養生之道

  在日本訪問期間,日本佛教大學設晚宴招待我們,校長與副校長及學校幾位重要領導與兩位翻譯,與我同坐一桌,有好幾位大我兩歲,看起來我比他們年輕兩、叁歲還不止,于是他們就問我養身之術。

  問:“法師,你的年齡跟形象不相稱。您日常的修行方法爲何?”

  我告訴他們:“清淨心!心清淨,身就清淨,所以不會生病,不容易衰老。”

  再問:“如何修清淨心,讓自己身心清淨?”

  我說:“與自己不相幹的事情,不要知道。”

  我告訴他:“我約有叁十多年沒有看過報紙、電視,聽過廣播。”

  他們非常驚訝問:“爲什麼?”這些會染汙我們的身心。你看那些煩雜的東西,妄想就多!我不看,我天天過的是天下太平,因爲什麼事我都不知道。我知道今年是二千零二年,不知道幾月幾日星期幾;而且我從來不戴表,不知道幾點鍾,也沒有知道的必要。如果這件事情也要打聽,那件事情也想知道,就煩死了。

  但是無論什麼事情,我也曉得一些。怎麼知道的?同學們告訴我的,他們看報紙、聽廣播,像災難這些重要的事情,他們會告訴我。他一告訴我,我就明了了,不需要去打聽。我看世出世間一切法,因緣果報,種善因得善果,種不善因一定得不善果報。除此之外,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何必當庸人?

  九、尊師重道

  我的老師告訴我,古時候翻經的這些法師都是證果的菩薩再來的,至少都是叁果(阿那含)。中國人真正有福報,感得佛菩薩應化到中國來。有很多人曉得,善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

  我這次到日本,日本也有這個講法,所以他們非常尊重善導大師。他們的祖師都是在唐朝時候到中國留學,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我們到比睿山見到供養祖師的塑像、畫像,而善導大師的塑像就很普遍。寺廟有很多名稱就用善導寺,一看善導寺,就曉得那是淨土宗。日本人懷念祖師,尊師重道,我們看到之後很尊敬、很佩服。

  佛是我們的老師,佛經是佛所講的,而經典傳到後世,很多人就有了疑惑,怕經典是僞造的。現在人對此的疑惑愈來愈多,尤其是翻譯的經典,很多人就懷疑它是否靠得住、有沒有翻錯,所以往後學佛愈來愈難了。

  我當年發心出家,出家兩年才受戒。受了戒,就到臺中去拜謝老師。我還沒有進門,李炳南老師看到我,就用手指著我說:“你要信佛。”說了好幾次。我那時學佛九年,講經兩年,也出家受了戒,怎麼不信佛?他叫我坐下,爲我解釋信佛不容易,許多老和尚到死都不信佛,我這才明白他的意思。

  何謂“信佛”?依教奉行者,謂之信佛。佛在經上講的你沒有做到,你就是不信佛,那還會有什麼成就?所以我們親近一個老師,原則是我對這個老師信得過,老師的教誨我會依教奉行。

  佛常講“凡夫是可憐憫者”,因爲凡夫六根對外面境界會起心動念。動什麼念頭?我常講的“控製的念頭”、“占有的念頭”,這個念頭把你的性德完全障礙住,你所得到的非常有限,你完全不懂得佛陀的教誨。

  而且世間人患得患失,有許多積功累德的機會在面前,因自己考慮太多,反而失去了機會。他想些什麼?自己利害。利害這一關,幾個人能突破?這是沒有真懂得佛的教誨,或懂的不夠深廣,所以還是被煩惱習氣障礙。事到臨頭還是煩惱習氣作主,自性般若作不了主,經典的教誨不能作依靠。

  所以,起心動念利益衆生,利益社會,利益正法久住,這就對了。不但要用言語爲衆生講說透徹,自己還要做出榜樣給人看,人家才相信。否則你會說不會做,人家會說:“你叫我做,你沒有做,你是不是來騙我的?”佛說法是幫助衆生斷疑生信,你說法是令衆生起疑惑心,這就錯了。

  因此經教不能不深入!你沒有疑惑,你可以不讀經;有疑惑,則不能不讀,否則這個疑惑就成了障礙。佛在大經上常說,菩薩最嚴重的障礙就是“疑”,菩薩最殊勝的善根是“精進”。如何能斷疑生信,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圓滿的功德,不放下不行!

  人何以不敢放下?怕死。我統統放下了,自己的生活怎麼辦?爲什麼害怕?懷疑,不相信佛的話。佛說財富愈施愈多,你不相信,怕施完之後沒有了,這是對佛沒有信心。只有真正信佛的人,對佛陀的教誨不折不扣的相信,這才真正能在一生當中修積無量無邊殊勝的功德。所以,“信”字多重要,“信爲道源功德母”!

  十、學佛與佛學

  學佛從哪裏學起?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要是舍棄了戒學,再精進努力,充其量不過是世間的佛學家而已。如果你是“佛學”,不是“學佛”,你得不到佛法一分一毫真實的受用,你過的是凡夫生活,這就是今日佛法普遍衰微的原因。

  此次訪問日本、韓國,與當地的出家、在家同學們也討論到這個問題。全世界每個地區的佛法大幅度呈現衰落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只剩下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不能具體落實。

  佛法的定慧要落實在戒行,儒家的倫常大道要落實在禮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禮就變成儒學,沒有戒就變成佛學。古人講實學,實是真實,真實的學是學儒、學佛。現代人將儒學、佛學當作學問來研究,自己不能契入儒、佛的境界,儒、佛的真實受用完全得不到,這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我辦的淨宗學院,前兩年是基礎的基礎,落實戒學,這是德行的教育。學習的綱領就是“淨業叁福”,這叁條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自己要學,也要做給別人看,這就是示現。“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教導我們在家如何做好兒女,在學校如何做好學生。“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我要求能背誦、講解,並且做到。不是會念會講,那沒有用處,變成講學了。

  “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落實在《沙彌律儀要略》。沙彌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分量不多,一定要能背誦、落實,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爲,才是真正的出家人,真正是佛的學生。第一條真正能做到,你是佛的在家學生。第二條能做到,你是佛的出家學生。否則,你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叁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

  前兩年所學的就是這四門功課,主修《弟子規》、《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要略》和《地藏菩薩本願經》。如果還有能力,可以加《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爲助修,正助雙修,總共五部。四部是主修,一部是助修,在兩年中要完成,兩年不能完成就要被淘汰。有此基礎,然後以叁年的時間學本科“淨土五經一論”,我們也是要求讀誦、講解、依教奉行。最後四年的時間專攻一門,一門深入。我定九年學程,若能找到十個學生,我就很滿足了。

  學院是專門培養弘法、護法人才,護法人才是要管理道場,而弘法是教學,要講經、上課。我們想將學院正式提升爲大學,這最重要的不是財物,而是人才。大學的老師一定要有博士學位,沒有博士學位,這個大學在社會上不被承認,所以淨宗學院至少要有五、六位博士學位,八或十位碩士學位。現前在籌備期間,著重品德的修養,然後再到附近的大學取得學位,將來學院的師資才能符合國際水平。

  在這個學院讀書,學院可以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這是澳洲政府承認的,全世界學術界也都承認,我們才真正成就。我們教學的內容決定是叁藏經典,是名副其實的佛學院,而且我們的師資要有大學學位的水平。我們要是不這樣做,就對不起佛法,對不起諸佛如來,對不起祖師大德,對不起這一生的修學,我們走的是失敗的道路。

  學院除了正規教導學生之外,每年也會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短期講座,像從前李炳南老師辦的“大專慈光講座”的性質。我們有特殊的學科與對象,所以講座的期限,時間最短的是一個星期、兩個星期,長的到兩個月、叁個月,一年辦兩、叁次,這是對信徒、對社會廣大群衆。而內部教學是對學生,這些學生可以擔任短期講座的講師,這也讓他們有講臺實習的機會。所以這種教學是全方位的,德行、智慧、能力、相好(威儀),面面顧及,這就是“轉正*輪”。

  因此,淨宗學院與一般學院不同,這個學院是學佛,不是佛學。你們現在到佛教大學或者到一般大學去念宗教系,拿到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那是佛學,不是學佛。淨宗學院的性質與一般教學完全不相同,我們真正要成就品德、學問,然後發大菩提心,舍己爲人,犧牲奉獻,爲一切衆生講經說法,學習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我們前兩年就是降魔,持戒是降魔,修“淨業叁福”是降魔。爲一切衆生做榜樣,以身作則,身口意叁輪教化,幫助一切衆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我們一生要做的事情。

  十一、素食運動

  此次訪問韓國、日本,雖然他們都不吃素,但是還特別用素菜招待我們,我們很感激!有些時候他們用的是舊鍋,舊鍋煮過葷菜,所以鼻根利的人能聞得出尚有葷油的味道。但我們不要計較,人家這樣對我們已經很盡心盡力,如果再挑剔,就不是作客之道了。通情達理,彼此好相處;若不通情不達理,彼此會産生隔膜、誤會。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飲食是吃肉,而全世界學佛人不吃肉的只有中國人。中國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之前,中國佛教也是吃叁淨肉。梁武帝發心吃長素是讀《楞伽經》時,佛講“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吃衆生肉”,梁武帝非常感動,所以就自動素食。他是佛門的大護法,他吃素食,當然出家人就響應,以後在家人也響應,這是中國佛教素食之始。

  佛教人不殺生,戒律上沒有說不吃肉。佛陀在世是托缽,佛家是“慈悲爲本,方便爲門”,托…

《2002年參訪韓日專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