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應化身;我們見不到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法身更是渺茫,連體會都不容易。西方極樂世界,叁身一體,太微妙,太難得,太殊勝。
第二、阿彌陀佛的光明、壽量,超過諸佛。此光明、壽量不是指法身、報身而說的。法身不生不滅,當然無量壽,這是一切諸佛平等的,阿彌陀佛也不例外。報身有始無終,也是無量壽,一樣是諸佛平等的。此光明無量是指彌陀之應化身。釋迦牟尼佛在世間示現的應化身壽是八十年,即使是本經中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應化身壽也只是四十二劫。四十二劫與無量劫如何能比,所以他的壽量超越諸佛。
第叁、彌陀度衆生,方法之巧妙,一切諸佛皆不能爲比。方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這個方法巧妙、容易。換言之,沒有一個人不能念,沒有一個人不會念,所以才能令一切衆生一生中往生不退,圓滿成佛。其度生方法之巧妙,真是超勝獨妙。任何一尊佛度衆生的方法,比阿彌陀佛不知麻煩多少倍。往往修學一生也不容易成就。念佛這個方法巧妙、簡單、容易,就是因爲太簡單、太容易,所以一般人都懷疑。懷疑皆因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故他不能相信此難信之法。
第四、與一切不同根性的衆生,平等證入實報莊嚴土。這也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真正是難信之法,比名號功德還難相信。不同根性的衆生,高的如等覺菩薩,低的爲阿鼻地獄衆生。菩薩、天人、修羅、人、餓鬼、地獄、畜生雖然程度不齊,相差懸殊,只要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令皆齊入報土,平等成佛。又叁輩九品雖是事實,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叁輩九品這個意念。若有此意念,心就不清淨、不平等。上位的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之人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雖然講九品,下下品跟上上品是平等的。有沒有上上品、下下品?有,雖有而平等,此是不可思議。十方世界則不然,人就是人,絕對不是天,天絕對不是阿羅漢,阿羅漢絕對不是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人是人,也是天,是阿羅漢,也是菩薩,這事理皆不可思議,所以這是平等成就的法門。
第五、佛所說許多經論,都能頓超證入一乘。聲聞、緣覺是二乘,二乘有堅固的執著,很難成就。根缺之人(六根不完備的人)學佛,障礙很多。彌陀淨土,只要這句佛號老實念下去,所有一切障礙全部消除。業障消除,頓超證入一乘(一乘即佛乘),與《華嚴》、《法華》沒有兩樣。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叁。本經之超勝獨妙,特別是對業障深重之人,名號功德能將其消除盡淨。
第六、往生正因乃本經所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正是容易修。谛閑老法師那個作箍捋匠的徒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沒念過書,不認識字,老和尚教導他,傳給他的法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告訴他要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再念。此人了不起之處就是依教奉行,他真的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叁年成功。所以,念佛法門容易得到,容易修學。
倘若修不成,就是不老實。一面念佛,還一面胡思亂想,是非人我,這是在糟蹋自己,毀滅自己。這樣的心態,好似終日與魔爲侶。侶是伴,妖魔鬼怪是他的同伴。一心清淨念佛的人,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則是與佛爲侶,怎麼會一樣!
谛閑法師那個徒弟就是與佛爲伍。我們要警覺到,要真正明了。起心動念、是非人我就是跟妖魔鬼怪作伴,決定沒有成就。這是自己不上進,是自己背師叛道,違背了佛的教訓,背叛老師的開導,是自作自受,不能怪別人。在臺灣,有不少人念佛往生。念多久?叁年、五年。這些念佛往生的人都是與佛爲伴侶。試問自己是不是起心動念,張家長,李家短?如果是,那麼你是一天到晚跟妖魔鬼怪做朋友。
我們要心地老實,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一念不生。別人來跟我說這個人好,我們點點頭,一句“阿彌陀佛”;那個人壞,也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是跟諸佛做朋友。凡事總在一念之間,所以我們要仔細省察,反省,自己到底是跟妖魔鬼怪在一起,還是跟諸佛菩薩在一起,這個要知道。你們常常來問我,或有問題打電話來問,這都是跟妖魔鬼怪做朋友,都是不老實。與諸佛菩薩做朋友,你什麼疑問也沒有,你不會找我的。來找我的都是妖魔鬼怪,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這一說,也許你們就不好意思來找我;雖不好意思找我,還是妖魔鬼怪。
第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得到的果報太高、太快,簡直是嚇人,讓人不能相信,但這是事實。像我們這樣一品煩惱沒斷,帶業往生的人,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平起平坐,這還了得!但這是事實。生到極樂世界,即圓證叁不退,所以雖是凡夫,可以說就是等覺菩薩。此一事實,蕅益大師在《要解》裏講得很詳細。類此種種,確實爲十方諸佛世界所沒有的,故釋迦牟尼佛說是“超勝獨妙”。
“建立常然”。“常”是永遠不改變的。我們這個世間,動物有生、老、病、死,它有變化,是無常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一切都是無常的。而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常,人不但無量壽,且不老。不像我們隨著壽命增長,慢慢衰老。西方世界的人不老,容貌不會改變,永遠是圓滿的、沒有缺陷的。人如此,樹木、花草亦如是,沒有凋零,沒有春生夏長之現象。“建立常然”,其含義極深,其義之一是本性常。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殊勝,你要研究它的理論。極樂世界基本的結構與十方世界不相同,十方世界的種種物質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見”、“相”同源,根源于“自證分”。換言之,雖然源自本性,但本性變了質。變成什麼質?變成“生滅法”,也就是所謂的“有爲法”。讀《百法明門論》就能曉得,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色法都是有爲法。心法的部分屬于“見分”,是“見分”變現出來的。“色法”部分有十一類,色法是“自證分”透過“見分”變現出來的。“見”是生滅的,所以“相”也是生滅的,于是一切現象皆無常。
十方世界與娑婆世界大致差不多,唯獨西方淨土是法性土,沒有經過八識,它是稱性。性是真常,所以身、土也真常,故稱之法性常。西方淨土的所有一切境界都是法身、法身常。法性不斷,所以報身常、相續常。因此應化身的壽量常,顯示出無量壽。西方世界是彌陀如來妙心所現,法性妙土所成,與十方世界依正莊嚴,基本結構不一樣。如果不清楚這個事實,我們總會懷疑,總是想不透其中原因。有疑,就是障礙。佛在本經中講得很清楚,“疑”對菩薩都是大障礙、大損失,何況我們初學的人。“疑”絕對不是容易斷得掉的。如果不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怎麼能把疑舍掉?有些老公公、老太太一聽,他們就相信,不懷疑,真正了不起!我們比不上。他們的善根、福德深厚,所以不懷疑,一聽就相信。
故“建立常然”之“常然”,簡言之,一是本性,一是不間斷,一是相續。西方極樂世界是叁身一體,一體叁身。
“無衰無變”,這句是總結,西方極樂世界果報不可思議。果報所以不可思議,是因行不可思議。因此要特別注意,就是我們要發大願,我們的願同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要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與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你的真實慧就現前。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決定沒有智慧,你就很可憐。
如果我在講經之前,研究研究經本,看看怎麼講法,那都是打妄想。我講經的經本都是櫃子裏的,講完了收到櫃裏去;下次再講的時候,他們又拿出來擺在講臺上。講完之後,你問我講些什麼,我真的不知道,完全不曉得。我跟各位講實話,我沒有准備,我心清淨,二六時中就是這個清淨心。上了講臺,展開經本,看看你們的眼睛,看看你們的動態,我講的就不一樣。所以,每一次講的都不一樣,天天不一樣。爲什麼?你們的表情不一樣,動態不一樣。大家聽得歡喜,就是契機。不須准備,契機而說,有備就不契機。好像大夫給人治病,先把藥方開好,再爲你治病,那藥方一定不靈。
有同修要學講經,學什麼?學清淨心。心清淨,心同佛,願同佛,行同佛,言語自然就差不多。我們要明白這根本的道理。我說過很多遍,講經、聽經都是蒙諸佛如來的加持。所以,自己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不是諸佛如來加持,這部經看都看不懂,那裏能講。我們怎樣得佛加持?就是心地清淨、平等。所以,只學這一樣就夠了。
于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嗔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
這一段是講莊嚴自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大珠和尚語錄》,我們曾經講過不少遍,開端就講修行。修行該怎麼修?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由此可見,修心重要。
“于無量劫,積植德行”,這兩句是總說。修行時間長,不是短時間,幾天幾個月就可以成就的。一定要發長遠心,你看菩薩發心,都是無量劫。要發長遠心,也就是要有恒心、有耐心,才能成就。沒有恒心,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是不會有成就的。有長遠心,心是定的;沒有長遠心,心是浮的,道理在此,我們一定要發長遠心。“積植德行”。“積”是累積;“植”是培植,培植什麼?德與行。“德行”二字看起來是很抽象,必須落實說明。下面這幾句就是落實開示。
“不起貪嗔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德行的根本法。前者就是《金剛經》之“如如不動”,後者是《金剛經》的“不取于相”。釋迦牟尼佛教導須菩提尊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六祖所傳的禅宗,“禅定”就是從這兩句話來的,“不著相是禅,不動心是定”。真正的禅定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著相,即是禅定,並不是天天盤腿打坐。若身雖盤腿…
《無量壽經講記 積功累德 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