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皈”。是不是真的叁皈?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叁皈五戒是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修十善才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資格接受叁皈。如果連十善業都做不到,來求受叁皈,授受叁皈是有名無實,五戒就更不必說了。好像蓋房子,叁福是基礎,是地基。
叁福之一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基礎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不行。次是“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是基礎的第二層。叁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基礎堅實,然後念這句“阿彌陀佛”,一念相應一念佛,才能往生!所以一句佛號是在這個基礎上念的。從這個基礎,建立“信、願、行”叁資糧,才能穩穩當當往生。大家千萬不能疏忽,以爲我信、我願,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家裏不孝順父母,不能尊敬師長,違背佛陀的教誡。好比蓋大樓沒打地基,蓋了就倒下來,那是念佛不能往生的原因。
我們看佛的心願,再想想自己的作爲,跟佛在經上講的教訓一對照,就曉得我們應該怎麼修,佛號應該怎麼念。不用說,你也明白。你要曉得用什麼樣的心去念佛,什麼態度去念佛。講實話,念佛就是生活,就是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用什麼樣的心態與大家相處。處世、待人、接物,歸納起來就這一句佛號。無量覺,覺而不迷,要這樣念!
所有一切衆生。以及焰摩羅界。叁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複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是第二“不墮惡趣願”。從這裏我們很明顯的看出來,阿彌陀佛的本心是念念願一切衆生同成佛道,這是彌陀的心願。我們今天把這四十八願作爲我們每天的早課,天天讀誦,目的在那裏?是希望以彌陀本願引發我們自己的願望,使我們的心願跟阿彌陀佛的心願相同,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一點懷疑都沒有。想想我們自己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像不像阿彌陀佛?對一切人還鈎心鬥角,那裏像是佛,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打架,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拒絕你,不讓你去。你念得再好也不行,一天念十萬聲,也沒有用。要念到你的心、你的願,跟那邊人是一致的、相同的。那邊是六和的僧團,決定沒有吵嘴打架。
此願是說惡道衆生,“所有一切衆生,以及焰摩羅界”。“焰摩羅”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閻羅王。閻羅王是管地獄的,這是講地獄衆生,十法界中最苦的一界。
“叁惡道中,來生我刹”,通指惡道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受不受惡道的苦?不受了。“受我法化”,接受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教化,在西方世界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正等正覺”是菩薩;“無上正等正覺”是成佛。地獄道的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生成佛,其他的則不必說了。
“不複更墮惡趣”。在淨土修學一直到成佛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再墮惡道,這是不可思議功德。他方世界,任何佛國土修行都是進進退退。你有惡道的因,遇到緣,那有不墮惡道的道理,所以成佛要叁大阿僧祇劫。你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回,叁大阿僧祇劫,這個人要轉多少世,實在是數不清!西方極樂世界則不需要,一生成就。爲什麼一生成就?他們皆是無量壽,壽命長,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就圓滿,就成就。成佛之後,然後再到十方世界教化衆生,那是示現。應以地獄身得度者,他就現地獄身爲他說法。
像地藏菩薩就是現地獄身。我們今天塑的地藏菩薩像,看起來很莊嚴,面貌很豐滿,很好看!其實地獄裏的地藏王菩薩相貌不是這樣,非常恐怖,是地獄相。菩薩在餓鬼道,度餓鬼要現餓鬼身。你看放焰口時,焰口臺對面紮一個紙的鬼王焦面大士,青面獠牙,看來恐怖,那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餓鬼道示現鬼王身。所以,在那一道就要化那一道身。化身自在,不是真的受苦,他清涼自在。爲了接引那一道的衆生,若不現同類身相,則無法跟衆生接觸,所以度畜生就要現畜生身。他是真正得自在,所以決定不會再墮惡道,一生圓滿成佛。
後文總結兩願,“得是願,乃作佛”。這兩願一定圓滿,他才成佛。這兩願要不圓滿,他就不作佛。不作佛就作菩薩,菩薩還在修因。他現在已經成佛,他修因圓滿了。
“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無上正覺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第一願是看到十方世界苦難的衆生非常苦,他建立的國土不要有苦難。看到十方世界惡道衆生,出離惡道之後修行,遇到惡緣又退轉、又墮落,也很苦。阿彌陀佛看到了,他的國土沒有惡道,也無退墮。所以,願不是在家裏憑空想像而發的,是十方世界的這些事相,他看到了,他希望這些惡相在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見不到。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叁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文包括四十八願中的叁願。法藏見到十方一切諸佛刹土的衆生不平等。“不平等”是許多罪惡的根源。人爲什麼會造罪業?不平!環境好的驕慢,環境差一點的抱怨,怨天尤人,就會起沖突。阿彌陀佛看清楚了,要想衆生不造業,必須要平等。首先是身相平等,相貌平等。我們每個人的相貌都不一樣,相貌長得好的傲慢,自以爲很了不起;長得醜陋起自卑感,覺得不如人,心就不平。阿彌陀佛看出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人相貌完全一樣。最好的相貌,最莊嚴殊勝的相貌,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滿具足。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衆生”,這一句把我們娑婆世界衆生都包括在裏面,所以我們人人都有分。“令生我刹”,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具”就是每一個人都具足,都是“紫磨真金色身”。我們贊歎阿彌陀佛身金色,到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身金色,這個不可思議。前面第一句“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真的不可思議,找遍十方諸佛刹土無有此事。十方諸佛刹土裏的佛,跟衆生相貌不一樣。西方世界的衆生,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如果比阿彌陀佛差一點,那就不平等。個子高矮,形狀胖瘦,都一樣,都相同,這是第叁“身悉金色願”。
“叁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是第四“叁十二相願”。其實,這是釋迦牟尼佛轉說的時候略說而已,要是說出真實的狀況,世間人不能接受,也無法想像。叁十二相是此世間認爲最好的相,相書裏講的貴相。叁十二種貴相,他都具足,一樣也不缺少。實在講,西方世界阿彌陀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豈只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的劣應身。佛是怎麼樣的相好,往生到淨土,衆生跟佛相同,所以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
我們沒有往生之前要修平等心,以平等心處世待人接物,才能往生,這樣才是真正念佛人。念“阿彌陀佛”就是心平等,就是心清淨。念這一句佛號,心不平等、不清淨,口念,心不相應,這樣不能往生。心與口要相應!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在介紹經題時已跟諸位說明,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心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才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與什麼相應?與清淨心相應、平等心相應、覺心相應。此理此事不可不知!
“端正淨潔”,端正是講容貌,心淨身潔。“悉同一類”,佛與衆生完全相同。“若形貌差別”,假如形狀容貌有差別,“有好醜”,阿彌陀佛決定不成佛。
有人說他到過西方極樂世界,還寫了一本小冊子,我在香港,暢懷法師拿來給我看,他非常懷疑,來問我這本小冊子靠得住嗎?我說,我不要看,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爲什麼曉得是假的?我只翻開來看了一句,西方極樂世界還有男女,這是假的。有男女就有差別;有差別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西方世界沒有差別,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女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轉男身,都成佛,那有形貌差別?有形貌差別,是他搞錯了,他不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他到那裏去了,回來胡說八道!現在人不相信佛經,依人不依法,癡迷,如何得了!佛一再囑咐我們“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經上沒有這種說法,所以真的、假的,我們一聽就明了,就清楚。各位把這部經念得很熟,絕對不會受人欺騙。
唯有平等,社會才真正祥和,修行才能一帆風順。一切煩惱、妄想、執著才容易放下,容易舍棄。我們這個世間,大家也曉得爲什麼放不下,就是不平等,心裏有怨恨不平,這才放不下。結果是自己吃大虧,不是別人吃虧。自己造業,自己要受果報,你說多冤枉!這是值得我們警覺的。這個世間爲什麼不平等?說老實話,就是心不平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假如你看到兩個人相貌完全相同,他們舉止行動也相同,他們不是雙胞胎,你也就可以斷定,他們兩個思想見解也相同,禍福也相同,因爲他們的業報非常相似。這樣的人,世間有,但是不太容易遇到。
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跟我不同班有一位姓張的同學,個子矮矮的,很頑皮,是隔壁教室的,我們常在一起玩。抗戰勝利之後我在南京念書,同班有一位同學,長的相貌跟他一樣,走路的樣子也非常相像。我說出他的毛病個性,他嚇一跳。他說,你怎麼會看相,看得這麼准?我說,我不是會看相,是從前有位同學相貌跟你一樣,走路樣子一樣,我想你們兩人個性會相同。果然不錯,完全一樣。所以,人心都在相貌上。心之好醜騙不了人!可以騙一般愚人,真正讀古書,有學問的人就騙不了。他看你相貌,聽你說話的音聲,看你的動態,就知道你的性格,就能判斷你一生的吉凶禍福、富貴窮通。他不是從命理、相書上斷定的。所以,你能騙誰?騙愚人。有學問的人、有道德的人,騙不了。有道德、學…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