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第四觀的經文有一段敘說得很清楚,他說“此諸寶樹,生諸妙華,湧生諸果”。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寶樹,不但枝葉茂盛,有花有果。因爲它是衆寶所成,所以它有大光明。光明中化現出幢幡寶蓋。幢幡寶蓋數量很多,也是沒有法子能算得清楚的。寶蓋中就現出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國土,亦于中現。這裏有兩個意思,先講“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佛事是諸佛菩薩教化衆生的狀況,都從寶蓋光明中顯現出來。後面兩句又是一個意思,是“十方佛國,亦于中現”,範圍就廣了。
十方諸佛的刹土,每一尊佛的刹土都有十法界。極樂世界特別,它沒有十法界,它只有一真法界,是純菩薩的法界。其他諸佛刹土,跟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大致相同,有十法界,有六道、有叁途,在寶樹幢幡羅網光明中都可以見到。不但能見到,我們記住前面的願文,見到是屬于天眼,你也能聽到諸佛講經說法,聽得清清楚楚。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不但能看到,也聽到聲音。不但能聽到佛菩薩爲衆生說法的法音,一切衆生苦樂的音聲,你也能聽到。像人天的歡樂,叁途的痛苦,都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由此可見,極樂世界確實含攝一切佛刹,相即相入,不可思議,這是西方世界無比的莊嚴。所以才說,生西方淨土,就是生一切諸佛刹土;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一切諸佛。在這個地方,我們又得到一次證實。何況西方世界的大衆,他們的神通道力能隨意遍至諸佛國土。這裏是講在寶樹間見到的;真正諸佛刹土是想到就到。
有許多同修向往彌勒淨土,因爲彌勒菩薩是下一尊佛。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了,將來彌勒菩薩要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就有很多人希望彌勒菩薩將來成佛的時候,作他的大弟子,像釋迦牟尼佛會中的舍利弗、目犍連一樣。不少人有這種願望,因此他們一心一意求生彌勒淨土,而忽略了西方淨土。彌勒淨土容不容易往生?相當不容易,要想往生彌勒淨土必要修定,經上講,要修“唯心識定”。因爲彌勒菩薩是唯識專家,他是法相唯識宗的始祖。唯心識定要修“五重唯識觀”,就是這個定有五個層次,由淺而深,你能修成了才有資格往生兜率內院。如果修不成,就去不了。
從前師子覺菩薩、無著、天親,是非常好的同參道友,都是修彌勒淨土的。叁個人有一個約定,那一個人先往生,生到那邊去,回來報個信。師子覺先往生,去了很多年音訊都沒有,沒回來報訊。以後天親菩薩往生,過了叁年,回來給無著菩薩報個訊,他生到兜率內院。無著菩薩就問他:“你怎麼去了叁年才回來報訊,怎麼這麼久?”他說天上的時間長,我不過到彌勒菩薩面前打個轉就回來,那裏曉得這個世間就叁年了。在他那裏才幾分鍾而已,很快就回來報訊。他就問師子覺到那裏去了?天親說:“他生到兜率天,在外院遇到許多天女,他已經被迷了,沒到內院去,在外院享樂。”諸位想想看,以師子覺的修行功夫,從外院到內院,在外院就墮落,可見不容易!沒有往生淨土穩當。這就是說,你有沒有能力經得起誘惑。我們人間的美女不算美,天女可了不得,你有能力不受迷惑嗎?一受迷惑又搞叁途六道,這多可怕!
西方極樂世界殊勝,到底殊勝在那裏,只要仔細去想想,你就會明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既然就是生一切諸佛刹土,難道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還除外嗎?當然也在其中。何況這一部經後半部是彌勒菩薩當機,彌勒與西方淨土的關系,從這一部經上,我們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出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彌勒菩薩天天去聽講,從來不缺席的。你要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彌勒菩薩跟你坐在一排,你跟他說,下課後我到你那裏去玩玩吧!彌勒菩薩一定很歡迎,就帶你去兜率內院參觀遊覽;你跟他是同學。如果你求生兜率內院,你是他的學生,他是你老師。你看,他的輩分高你一輩。所以,要想見彌勒菩薩、親近彌勒佛,要想參訪兜率內院,有近路,你們曉不曉得,近路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是近路,不必修唯心識定,那很麻煩,不太容易修成功。就是修成了,要是通過外院,如果像師子覺那樣就完了,這多可怕!
諸位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對于西方世界的殊勝莊嚴,要了解它殊勝在那裏。莊嚴並不僅僅是依報正報的莊嚴,有能力遍供諸佛,有能力度一切衆生,這才是真正的莊嚴。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存著一個享樂的心理—西方極樂世界太好了,七寶宮殿,琉璃世界,黃金爲地,真是享樂!有這樣的心態,不能往生。要曉得,西方世界是一所佛教大學,是十方諸佛菩薩共同辦的學校,不過是請阿彌陀佛當校長而已。裏面的主辦人,董事會的成員,就是十方諸佛如來。所以,沒有一尊佛不介紹一切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那個世界,你的道業才能在一生中圓滿成就,比你自己在他方世界修學要穩當得多,要快速得多。道理在此。
這一部經、念佛法門,乃是十方一切諸佛普遍爲一切衆生宣揚的經典,普遍勸勉一切衆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法門。我們果然能相信,能依教奉行,不僅是世尊第一弟子(這是本經上所講的),也是十方叁世一切如來的第一弟子。這個事實真相,正是夏蓮老所說的“萬億人中一二知”。幾個人曉得?你今天知道,明白了,你才曉得自己是多麼幸運!萬億人中一二知,我居然就是那一二之數,所以要珍惜,決定不能自暴自棄,要把握這一生最好的機緣,決定成就圓滿菩提。決定成就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一生中,我什麼都不要,就要西方極樂世界,什麼都不求,只求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怎樣修?就是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像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一句佛號,貫徹始終,這就成功了。印光大師是我們淨宗最近一代的祖師,傳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仔細想想他一生的行持,真的很像大勢至菩薩。他老人家親自寫了一幅《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經文,常常看看,常常念念。這一章經文,就是淨宗的心經。不但是淨宗的心經,我也曾經說過,它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四十九年所說的心經,也就是《大藏經》的心經,真正不可思議。《般若心經》是般若部的心經,不是整個《大藏經》的心經。淨宗的心經,等于是《大藏經》的心經,也可以說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的心經。印祖親筆所寫的《圓通章》的原本,也在我們道場。這因緣非常的希有,希望同修們多多讀誦,依教奉行。
我作佛時。所居佛刹。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是四十二“徹照十方願”。前面從第十八願到第二十七願,都是說他方衆生聞阿彌陀佛的名號,所得到的種種利益。此處說明見到西方世界依報的莊嚴,道心自然而生,比前面說的更殊勝。所以,四十八願確實是後後勝于前前。前一句說明阿彌陀佛國土的廣大。廣大到什麼程度,諸位看了前面的叁十九願就明了。叁十九願裏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形色、光相、名數,極樂的菩薩都不能完全明了,也沒有辦法宣說,只說極樂世界的一部分。此地是講全體。部分已經不可思議,何況全體!所以我們能想像得到,它確實不可思議。
“廣”是廣大,“嚴”是莊嚴,“淨”是潔淨。廣大莊嚴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美好”。那個環境裏,絲毫的缺陷都找不出來,是盡善盡美。在我們這個世界,盡善盡美是我們向往的,它是理想中的,其實沒有辦法做到。不但我們地球上沒有,就是佛經講的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缺陷很多,莊嚴當然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
潔淨是指沒有染汙。染汙不僅僅是環境,更重要的是心理。我們今天講的是精神。精神的染汙,思想的染汙,見解的染汙,一般人常常疏忽了。我們被嚴重染汙,但是自己不能覺察。環境上的染汙很容易覺察,心地染汙不容易覺察。正如同我們臉上肮髒,照照鏡子馬上曉得,把它洗得幹幹淨淨。心理的肮髒,不知道去洗它,是同樣的道理。
染汙之深,染汙之廣,染汙之嚴重,佛要不說出,我們確實想不到。讀了佛經,才知道我們染汙的嚴重。西方極樂世界無論在心理上,在環境上,決定沒有染汙。我們能相信嗎?佛說的這些話是真的嗎?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只聽釋迦牟尼佛這樣講。當然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不會打妄語,這就是今天所講的“人格保證”。佛法裏講,我們信“聖言量”。釋迦牟尼佛是聖人,不是凡夫,他教我們不妄語,他自己決定不會欺騙人。我們的信心是從這裏建立的。這樣的信心夠不夠?實在講,不夠!所以我們聽到其他的說法會動心,就證明我們的信心是不夠的。如果你在一個很單純的環境裏,行!因爲沒有聽到異端,你一直信下去。如果聽到別人有另外一個講法,講得也很有道理,你的信心就動搖,就改變主意,舍棄念佛法門。這樣的事自古以來就很多,所謂退心,改修他法。
怎樣才能真正建立信心?特別是我們初學,必須要有理論作基礎,這比單單信佛要殊勝一些。這也很難講,有些人對于聖人非常尊敬,一點不懷疑,善根福德深厚。一般凡夫對聖人都打問號。今天有很多出家人,甚至于老法師,都不承認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是圓滿的,德能是圓滿的。稱佛“萬德萬能”,不過是稱贊之詞而已,未必是真的,這就是依凡夫心測度聖人境界。現在這一種心態被認爲是符合科學的精神,所以很難講。如果有理論支持,就比較容易讓人相信。理論是什麼?大經上常講“心淨則土淨”,這是它最基本,最值得我們相信的。
淨土是清淨心變現出來的。什麼人的清淨心?是自己的清淨心,自己的真性變現出來的。我們從這一部經仔細觀察、體會。阿彌陀佛在因地修清淨心,果地上成就清淨國土,又接引十方…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