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九卷▪P4

  ..續本文上一頁足這十種舌。那麼到如來果地,那當然是更圓滿,更究竟了。

  這個底下說,佛說誠實言,說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那麼這個是講到本經的原名。這是我們也應該要特別注意到的,本經的原名就是這一句。那麼奘師就是玄奘大師,與鸠摩羅什大師所翻的都不一樣。所以將來你在藏經裏面所看到的這個經名字,要曉得是同一部經的不同的翻譯。本經的原名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諸佛苦口婆心教給我們要相信、要發心,當信是,這個“是”字就是指底下這一個經的名字,也就是指這一部經,你要信這一個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本經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本子,這個經題,他老人家是以—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是用這八個字的經題。諸位將來在大藏經裏面,看到有“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曉得這個經就是阿彌陀經,內容是一樣的。而羅什大師的譯本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個本子,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名之爲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玄奘大師譯的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這是一部經;它的本名是在前面;本名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而羅什大師譯的這個名字實在是很好。爲什麼呢?因爲本經著重在持名念佛,正合持名之法。所以古人說,他譯的這個經題是得佛本意,故舉世流通,多弘秦本。秦本就是姚秦翻譯的,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本子。所以玄奘大師這個本子雖然很好,譯得很好,你看沒有人念;不但我們現在念阿彌陀經,念的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就是玄奘大師的學生,窺基大師,這是繼承玄奘大師的人,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阿彌陀經窺基大師就沒有用。窺基大師給阿彌陀經作了一個注解;按理說他應當用老師的本子才對,可是他並沒有取,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沒有取這個本子。他還是取的姚秦羅什大師所翻的這個佛說阿彌陀經,他那個注解叫做通贊疏;在彌陀經注解裏面也是很有名的本子。那麼由此可知,羅什大師所定的這個經題,的確是太好了。使人家一看到這個題就是阿彌陀佛,他自然就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阿賴耶識裏頭就種下金剛種子,就與西方淨土結了殊勝之緣,實在是太難得了。

  請看下面經文,這講南方諸佛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誅佛。”

  那麼向下這個五段,只要將諸佛的這個德號給諸位介紹一下就行了。因爲後面的話完全是相同的。

  日月燈佛,這是約佛叁智立名。“日”是表俗智照事;“月”是表真智照理;“燈”是表中道智慧,理事並照,所以取的這日月燈。因爲日月燈都是代表光明;白天有太陽照,夜晚有月亮照,日月所照不到的地方,有燈照。所以這個“燈”代表中道,取的這個意思。

  名聞光佛,這個是取佛的萬德洪名,普聞法界。佛的名號,不但我們這個世界由我們的本師介紹給我們。十方諸佛,都不例外,那個地方有人成佛了,都會將佛名號普遍地傳播,令法界一切衆生,個個人都曉得,聞佛這個因緣,非常之殊勝;聞佛名與佛就有緣。

  大焰肩佛,“焰”是火焰;“肩”是肩膀;這兩個肩膀放光名,這是代表權實二智。因爲唯有權實二智現前,才能夠擔荷衆生。就是擔負起救度衆生的重擔,才能夠挑得起這個擔子。

  須彌燈佛,“須彌”是妙高的意思,這個“燈”代表智慧,就是妙高大智,普照一切的意思。這個佛的名字,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末後這一段說,無量精進佛,佛在因地,就是作菩薩的時候,因中一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所以他得成爲佛。這是因果相應,所以稱之爲無量精進佛。

  下面經文這是相同的,我們念一念就行了。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一段意思跟前面是一樣的。

  我們請看西方諸佛。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西方世界,佛也是無量無邊。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佛,古德說,這個無量壽佛是另外一尊阿彌陀佛,是與西方導師同名,不會是一個人,爲什麼呢?因爲自己不會贊歎自己。所以這個十方世界同名同號的佛,無量無邊。所以諸位不要執著。

  無量相佛,這是講佛的相好無量,你像華嚴經裏所講的,贊歎這個毗盧遮那如來,經文上就說了“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由此可知,報身佛像,相好的確是無量無邊。我們平常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藏教的佛。所以說是圓教的佛的相好是無量的。

  無量幢佛,“幢”是代表建立高顯之意,這個建立正法,摧伏邪外、摧伏邪魔外道。這個“幢”是有高顯之意,前面也說過。

  大光佛,這是表智慧光明,智慧廣大。楞嚴經有一句話說:“靜極光通達。”“淨”是講心,心清淨到極處,就放光明,這個光明就通達十方,這是真正的智慧光明,也就是前面講的權實二智。

  大明佛這是表佛的叁種智慧圓滿。叁智前面說過,在日月燈佛裏頭講過。

  寶相佛,是贊歎佛的相好,因爲世間人見到寶的相都非常的殊勝,一定是它有光明、它有色彩,爲一切衆生之所喜愛,佛的相好光明亦複如是。

  淨光佛是表煩惱斷盡,智慧圓滿就放光。所以這個淨是代表煩惱盡了,相清淨了,光是智慧圓滿。

  那麼這是說的西方諸佛,向下經文呢?也是同樣的。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是講西方諸佛贊歎勸我們要信受奉行這一部經典,依照這個經典方法來修行。

  下面這是北方諸佛。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那麼這個幾尊佛當中,焰肩佛的意思,與前面大焰肩佛的意思相同。

  最勝音佛是說佛的音聲,就是佛之圓音,圓滿的音聲,九法界的衆生都比不上。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由此可知,佛說法音聲之圓滿、之究竟。

  難沮佛,“沮”是沮壞的意思,這個意思是講佛所證的究竟堅固之理,一切妄惑都斷盡了,所以不可沮壞啊!就像楞嚴經裏面所講的,首楞嚴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究竟堅固,這是難沮佛的意思。

  日生佛,佛出現在世間,是以智慧之日,這個“日”是比喻,就是以智慧照破世間,令一切衆生破迷開悟。就好像太陽出來,這個大地黑暗都消失了,取這個意思,比喻日生。

  網明佛,這個網就是羅網,好像我們打魚,魚網一樣,“明”是智慧。這個“網”是比喻,好像佛張開了教網,以佛的教化,比喻這個網,這一切罪苦的衆生,就好像水裏頭的這個魚一樣,他把他撈起來,救度于他啊!取這個意思,撈濾衆生啊!取這個意思。那麼這個教網這個名詞在佛的經論裏面用得很多,以有網明佛、有網明菩薩。

  那麼底下經文也是相同的。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得,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是說明這個北方世界,這一切諸佛的贊歎。

  那麼下面這是講下面諸佛。我們從下方與上方當中;也就是很明顯地看出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宇宙觀。我們今天人講宇宙觀。現在人曉得地球是個圓的,在太虛當中,我們的前後左右上下,都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佛在那個時候、在那種社會裏面,大衆知識沒有開發,佛雖然不說明,已經暗示了。我們這個世界,是在虛空之中,所以有上方、有下方。下面是那些諸佛呢?請看經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獅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獅子,是從喻得名的。在一切野獸當中,獅子是獸中之王;所謂“獅子一吼,百獸腦裂。”你看獅子一叫,其他的野獸聽到之後,腿都發軟,都走不動了。可見得它的威力。這是比喻佛一說法,這一切魔王外道,都被佛的法音所降服,所以這個經論裏頭常常比喻佛說法爲獅子吼,意思就在此地。

  名聞佛與前面的這個意思相同,佛的名號是十方衆生普聞的。

  名光佛,不但名稱普聞,就像光之普照一樣,換句話說,無有不聞的意思。

  達摩佛,“達摩”是印度話,梵語。梵語達摩翻成中國話是“法”的意思。所謂法就是可軌之義,軌是軌道。換一句話講,它是個法則,是我們一切衆生都要遵守的,都要依照這個方法遵守的,它是一個原理、原則,“法”有這個意思。

  法幢佛,這是表佛說法高超一切。九界那些菩薩、聲聞、緣覺,說法都比不上佛,所以稱之爲法幢佛。

  持法佛,這是說佛善持諸法,開導衆生,就是開示教導一切大衆!

  那麼,這是將下方諸佛名號的意思,略略的跟諸位介紹出來。下面經文還是相同的。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那麼,這個文字意思都相同。這個是下方諸佛,對我們的勸勉,我們應當要相信。佛所說的話都是誠實之言,決定沒有一句是欺騙我們的。

  那麼再看末後這一段,這是講到上方諸佛了。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何沙數諸佛。”

  那麼這是講的上方世界,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上方,也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有無量無邊的諸佛。

  梵音,“梵”是清淨的意思,淨無染著也。所以佛法都稱之爲梵音,佛法不會叫你有染著,所以這個是梵音的意思。佛門裏面的音樂,稱之爲梵呗,也就是這種音樂叫人聽了可以清心寡欲;叫你聽了煩惱不生,所以叫做梵音。

  宿王佛,這個“宿”是星宿,王,這是星宿裏頭最大的,所以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我們講“星”,這是夜晚所見的,一個是指月;那麼另外一個意思是指的北極星。所謂北極,這是一切星,它都是動的,唯有北極不動。所以取北極這個意思也是非常之好;這個都是講星中之最;就是星宿當中之最,稱之爲宿王。

  香上佛這是講香中之最。一切香裏面在我們這個世界是以旃檀香爲最了。佛經裏面講這個旃檀的價,也是最爲貴重。楞嚴經裏面有說,這個香一分,四十裏之內都能夠聞得到這個香氣。所以佛證五分法身之香,普薰十方法界,當然不是旃檀所以能夠比的。這個地方的香是指的五分法身之香。

  香光佛,這個香光是比喻戒定慧香,它有光明,能破無明煩惱。世間的香,好香,能夠避邪,這是大家所曉得的。能夠避邪,能夠清心,但是不能夠破除黑暗;黑暗一定要光來照明,所以這個光可以破除黑暗。那麼佛所證得的戒定慧,智慧之光,這個定與慧不但它能夠破除見思煩惱,就好像避邪一樣,有避邪的意思;同時它能夠破無明黑暗,它能夠破無明,照破無明,所以稱之爲香光。

  大焰肩的意思,與前面相同,就代表權實二智,荷擔起如來慧命,弘法利生。

  雜色寶華嚴身佛,這個是比喻萬行因果。“雜”當然不是一種,一種就不叫做“雜”了。佛在因地裏面,修六度萬行,這是修因,到成佛了,六度萬行,莊嚴法身的果德,所以他是從修因證果上建立的名號。

  娑羅樹王佛,娑羅是印度話,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堅固的意思。在此地是比喻佛所證得的究竟堅固之身;無論是佛的法身、報身,或者說是應化身;前面在無量壽裏面跟諸位介紹過,是九法界都不能相比的,所以稱之爲法王。在此地娑羅樹王就是比喻法王這個意思,堅固之身。

  寶華德佛,這是說佛具足萬德。這是比喻佛的萬德莊嚴,莊嚴貴重就像寶花一樣,世間之花是不長久的,所以世間人常講:“花無百日香。”道裏就是在此地。可是佛的寶花那就長遠了。你比如說,世間以黃金做的花,金花、銀花,它永遠不會凋零。把這個寶花比喻佛的萬德莊嚴。

  見一切義佛,一切義,這個一切義理,是指世間與出世間;世出世間諸法義理,這個義理也是無有窮盡啊!佛得一切種智,具足正知正見,所以他能夠究竟諸法寶相,凡夫、權教、小乘,都比不上佛,所以稱佛爲見一切義。

  後面這一尊,如須彌山佛,這是表佛具足常、樂、我、淨,這四種的德行。因爲須彌山是四寶所成。須彌山是這個經裏面講的四寶所成;“寶”不但堅實、貴重,而且有光明,在此地比喻佛證到究竟圓滿的果位了,所以具足四種真正的淨德。這四種清淨的淨德,就是常,永恒是常;樂,決定沒有苦,才叫樂;我,是確實有主宰,得大自在;淨是清淨不染。所以常樂我淨,法身具有這四淨德。這個解脫裏頭有,般若智慧裏也有。所以說法身、解脫,般若智慧裏面都有這四種淨德,都具足了這四種淨德。在此地是以須彌山來表這個意思,所以如須彌山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這是上方世界。

  下面經文也是一樣的。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九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