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無等。無等個無等,叫一個不可數。不可數個不可數,叫一個不可稱。不可稱的不可稱,叫一個不可思。不可思的平方,叫不可量。不可量的平方,就是自乘,叫不可說。不可說再自乘,叫不可說不可說,這是最大的數字,後面就沒有了,這是最後一個單位。那麼,諸位想一想,這印度計算這個單位,這印度人,在我們今天來說印度的古人,算很聰明,他們這個數學的頭腦,真好!這樣大的數字,恐怕今天,我們電腦,是不是能夠計算得出來?可能,現在這個電腦都沒有這麼大的數字單位。
那麼,佛在此地說,他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無量,不要說多,就一個無量吧!無量個無邊阿僧只劫;你們想一想,這個數字,太大太大了。佛常常在經裏面告訴我們,凡夫修行成佛,只要叁個阿僧只劫;你們想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把叁個阿僧只劫看作什麼?大概像我們,人壽百年看作叁小時一樣;唉呀!這個事情叁個鍾點就辦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嗎?所以說,只怕你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有不成佛的道理呢?那麼,這個無量無邊阿僧只,這只講到阿僧只,後面這個單位是劫;不是年啊!是劫啊。
劫,梵語叫劫波;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時分。多長呢?在此地講,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是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則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則是一個大劫。那麼,此地講的劫都是大劫。所以,這個數字,諸位自己去計算計算。我的數學也太好,我也不願意用這個腦筋。究竟,這是多長的時間,諸位自己去算去。
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了,極樂世界那些衆生,也就是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這個諸上善人,我們一般都講的是凡聖同居土;他們的福報,竟然有如此之大,這也不外乎兩種力量成就的。一種,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爲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願裏面,就有一願,這個意思是說:我成佛之後,我這個國土裏頭的衆生,壽命皆無央數劫;無央數,就是無量數。那麼,現在他成佛了,他國裏頭的人民,果然不錯,有這麼長的壽命。可見得,與他的本願完全是相應的。那麼,第二種就是自力;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自力就是衆生念佛,念佛這個力量。一心念佛,我們淨業成就了;往生到西方國土,那邊是蓮花化生,所以,決定沒有生老病死苦,因此,得到這樣殊勝的壽命。
那麼,要是稱性而說,從理體上來講,光與壽都是稱性建立的。自性常照是無量光義;自性常寂是無量壽義。佛性如是,生心亦然。這個生是衆生;衆生的心,就是佛性。心佛一如,聖凡平等。令持名之人,易悟是心是佛之理。這一段,要解釋一下。佛性,是周遍法界的。就“周遍”這個意思上來講,就是無量光的意思。佛性,如果就豎窮叁際這一方面來講,那就是無量壽的意思。所以講,佛性如是,衆生的心亦然。換一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念佛知心,你想一想,是不是豎窮叁際,橫遍十方。這個地方,要細心去領會。當我們心在極靜的時候,也就是說,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像清水一樣,是圓滿周遍的。念佛,要用這樣的心去念,與佛就感應道交。如果,我們用的這個心,是亂心,是虛妄分別心,我們這個心水,就起了大風大浪。在作用裏面,就失掉了周遍的意思了;這個豎窮、橫遍的意思,都失掉了;理也失掉了,相也失掉了。那麼,這樣念佛,就很難有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念佛求一心不亂,心一定要靜,爲什麼?念佛的人,在念佛的時候,像這個課誦的時候;上來,先唱贊佛然後再念經、再念咒,而後再念佛號,爲什麼?就是因爲我們心是亂的,念佛不相應;用前面,這麼多時間,有贊、有經、有咒,把你這個心定下來,就這個意思;心定下來,這個心與佛心相應;所以,這個念佛的心就是佛心;真正作到心佛一如,心佛不二,要做到這個境界啊!前面跟諸位講的,念佛的時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這才能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夠念到感應道交。所以說,聖凡平等啊!這樣,才容易悟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雖然,西方極樂世界導師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的智慧、功德、神通、方便,樣樣都無量,我們沒有法子能夠說得盡。世尊在本經裏面,只舉出“光壽”這兩個意思,來作爲一個代表;這一點意思,我們必須要曉得。
下面一段經文,要講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多久了?當然,這也是我們很關心的事情,請看經文。成佛,此地這個是題目,啊,成道時劫,就是成佛,這個多久了,經上說: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
這一段話,諸位要好好地記住。剛才給你講了,佛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他現在成佛才十劫。正好比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這個比喻當然還是不太恰當的。實際情形,比這個還要殊勝。好比一個人,他的壽命有一萬歲;這個比人,不好比啦!好像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有一萬年的曆史了,像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有這麼長遠的曆史,那麼,它現在建國才多久呢?才只十天,那剛剛開始嘛!諸位想想,這正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爲什麼呢?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建造他這個世界,不久,才開始啊!現在去正好,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老資格。第十劫他就來了,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第十劫他就來了,豈不是老資格嗎?這個意思在此地是這樣子。
先講此地這個“劫”:十劫。唐譯的本子說,這是十大劫;先確定,這個劫有叁種,這是大劫。在華嚴經,壽量品裏頭,有這一句經文,說:“娑婆世界一劫,爲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娑婆世界是我們這個世界;說我們這個世界一劫,爲極樂世界一日一夜。由此可知,如果說是以我們這個時間來講,才十劫;那麼,極樂世界才開幕啊,不過十天而已。他那裏才開幕十天,你就去了。阿彌陀佛,對你是如何的歡迎。那諸位上善人歡迎,那是可想而知啦!所以,佛壽無量,這幾句話,我特別在此地,鄭重勸勉諸位: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前面講了,今現在說法啦!時逢其會啊!一個有智慧的人,應當趕快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下面呢?這是要說明這個成道的時劫,也就是這段經文;我們從叁身上來看。因爲古人常講,有人講“成”,有人講“成”這個意思不可得;究竟,是“成”?是“不成”?叁身,在前面,都跟諸位介紹過。如果從自性清淨的法身上來講,這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那沒有成與不成這個意思;無成與不成這個意思,都沒有;無成,無不成,沒有這個意思。如果,要是從離垢清淨法身上來講,就是離垢極妙的法身來講,那必須要依修德方顯。依修德方顯,就可以講成。你譬如,我們在大經裏頭,常說的:“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沒有破,法身在不在呢?法身當然在。法身是理體,焉能不在嗎?法身當然在。法身雖然在,可是,你有無明煩惱障礙了法身;你見不到法身。什麼時候,你無明破了,你見到法身了,我們那時候道:“耶,你呀!證得了法身!”所以,這個有成的意思。所以,從理上講,沒有成的意思;如果,從修德上面來講呢?有這個成的意思。
那麼,再講到報身。報身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理所本有的。這個是本性裏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像大乘起信論裏面所講的,本覺。這個智慧就是本覺,本覺本有,不覺世無明;不覺本無。即然本有,那成與不成也談不上。可是,這是從理上講;然而,因圓果滿;我們現在修因;菩薩修因。因修圓滿,果證得,成無上道;這個時候,說法利生,也可以講,也成了,你證得報身了。譬如,我們在修證上說,拿我們念佛法門上來講吧!我們念到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余土;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法身、報身,沒有證得。本師:阿彌陀佛的報身、法身,我們也沒有見到。必需修到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證實報莊嚴土,就是花開見佛,生實報莊嚴土,這個時候自己智慧現前了,自己已經分破無明,證得了分證的法身;證得了部份法身。而法身裏面,透出來的本覺,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時候可以說,我們證得了圓滿報身,證得了清淨法身。所以,從理上講,是講不通的。在事修上講,可以講證得。
應化呢?那更是如此了。這應身講,隨衆生心,應所知量,無別自體;所以也無成不成。這從理上講,佛與衆生,感應道交;衆生有感,佛就有顯;衆生沒有感,佛就不顯。所以,在理上講,這個應化身,也是無有生滅。可是,迹象上來講呢?你看,因緣示現,八相成道,亦可論劫。譬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來說。那麼,他老人家示現,住世八十年。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次,在我們世界所示現的這個壽命是八十年。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道的時劫,諸位明白了,你就曉得,古人說:不可以論時劫,他有不可以論時劫的道理,從體性上說的。那麼,講時劫呢?從迹事相上講的,從迹象上講,當然可以。就以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來說,假如,我們是帶業往生去生的,我們在凡聖同居土,把見思煩惱都斷盡,念到理一心了,這個時候生實報莊嚴土;那麼,我們可以說,佛的應身滅度了;佛的報身生起了;不有這麼一個意思嘛!當阿彌陀佛法緣盡的時候,他示現滅度了;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阿彌陀佛報身入涅槃了,也能夠講。所以說,從法緣上面來講,叁身都可以論時劫;如果是從理上來講,叁身都不可以論時劫;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要明了。那麼,再要講到這個成佛,當然也不是偶然的。有許許多多的因緣,像阿彌陀佛,本師在經裏面告訴我們,累劫的修行,才能成就今天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我們在經裏面,舉出幾條給諸位作一個參考,也能夠引發諸位的歡喜心。當然,更重要的意思,是要有見賢思齊。我們要效法本師,也要有這樣的大願、大行,將來成就殊勝的國土,接…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