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教他修善積德的方法。善事陰功都是由心造,要常常存一個善心,常常存幫助別人的心,這就無量功德。這就舉現前的例子,謙虛這一節,不要花錢,你可以做得到的;你爲什麼不自己反省,你去罵考官?這就是你的過失。
【張由此折節自持】
張畏岩從此之後,把傲慢的習氣慢慢都改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真老老實實斷惡修善,天天做反省的功夫,所以他的善德天天有進步。
【丁酉,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
丁酉年,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他自己到了一個很高大的房子裏。這高大的房子一定是政府辦事的機構,不是平民的住宅,建得很高大。他在這裏面看到一本名冊,名冊裏面有許多格子缺了。他很好奇,問旁人:“這是什麼東西?”別人告訴他,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
【問:何多缺名?】
他就問:“爲什麼名冊裏好多空格缺名的?”這個人說:
【曰:科第陰間叁年一考較。】
每叁年等于說重新審查一次。
【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
原本名冊有名的,這叁年當中他要是積德,他沒有過失,他的名字才保全。
【如前所缺】
你看到這裏面空格的。
【皆系舊該中式】
他原本應該在這一次考中的。
【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因爲這叁年當中他造作惡業,名字除掉了。
【後指一行雲:汝叁年來。】
你這叁年來。
【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愛。】
他說:你這叁年來,你能夠折節自持,每天修善積德,或者可能補這一個缺,希望你自愛。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這一次參加考試,這就是丁酉年參加考試,果然被他考中,考中第一百零五名。改過確實有效驗。
下面是第二段,這是總結:“虛心屈己,受福之基”。
【由此觀之,舉頭叁尺,決有神明。】
我們人如何跟天地鬼神相處?現在這個世間,一般人不相信,不相信有鬼神,對鬼神這個事情完全置之不理。鬼神有沒有?鬼神有。鬼神照不照顧你?不再照顧了,鬼神雖有,也遠離了。人不信佛菩薩,不信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只好站在一旁冷靜的觀察,看你造作罪業,看你受惡報。什麼時候你回頭了,你回心轉意了,知道忏悔了,天地鬼神還是來照顧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鬼神也不例外。
【趨吉避凶,斷然由我。】
自己一定要造因,這一點鬼神沒法子幫助我們。
【須使我存心製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
這幾句話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存善心,一定要製止自己不正當的行爲,天地鬼神是善良的,我們造作不善就得罪于他。我們修善積德,這就跟天地鬼神同心同好,同樣的嗜好。“虛心屈己”,“屈”是要折節,要委曲自己,我們常講委曲求全,這樣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就加持你。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對什麼人,自己能夠遷就一點,委曲一點,好!這才是“受福之基”,“基”是基礎。
【彼氣盈者,必非遠器。】
這個人氣勢淩人,貢高我慢,這個人的前途不會遠大。“必非遠器”,“器”就是度量,度量有大小;這個人的度量不大,度量不大成就也不大。
【縱發亦無受用】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就算發達了,也不會長久享受到福報。
【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這是說稍稍有見識的人,必定不忍心把自己的度量搞得那麼狹小,自己遠離自己的福報。可是今天在社會上,我們看到這一類的人不在少數。
【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這一句話很重要。何況一個人能謙虛,他就能接受別人的教誨。你要是自滿貢高,誰肯教你?你能夠虛懷若谷,那些有德行、有學問的長者見到你,都歡喜教你,都歡喜幫助你,都歡喜成就你,你“取善無窮”!尤其是“修業者”,讀書人、做學問的人,“所必不可少者也”。再看下文:
【古語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這是了凡先生舉古人的話來說。有志求功名,有求必應,孟夫子說的,必定得功名;有志于富貴,必定得富貴。這裏面,求之要有道。我爲什麼要求功名?功名,諸位要知道,這是古時候考取舉人、考取進士,目的是在作官。作官的目的,是在爲人民服務;換句話說,是希望找到一個爲人民服務的機會,目的在此地,決定不是利益自己。如果爲自己的富貴榮華,那你求之就不是道。你命裏頭有功名、有富貴,是前世所修的。這一生當中命裏頭沒有功名、沒有富貴,我求功名、求富貴,不是爲自己求;爲自己求,求不到的。爲什麼人求?爲社會求,爲衆生求。希望我求的這個職位,能夠爲人民服務。這個心,這個願,天地鬼神都贊賞,所以天地鬼神會幫助你。
古時候讀書跟現在讀書,確實不一樣。現在讀書人念大學、念研究所,你問他爲什麼來讀書、來念這個學位,都是爲自己。爲自己的名聞利養,爲自己五欲六塵享受,這跟從前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讀這個書,天地鬼神還有沒有?我告訴同學們,肯定有。就如同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社會惡人雖然很多,但是善人還是有。善人就好比是天地鬼神,惡人就好比是妖魔鬼怪,現代這個社會,妖魔鬼怪是不少。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講這個末法時期,也就是講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師指的就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跟佛菩薩不同的地方在哪裏?諸佛菩薩教人正法,教人斷惡修善;妖魔鬼怪教人邪法,教人增長貪嗔癡慢;他教的東西不一樣。那我們想想,現在這些世間人,爲什麼這麼多的人去信仰邪教,接受邪法?很簡單,他教給你貪嗔癡慢,教給你享受五欲六塵,教給你可以不擇手段,那正中我懷,自然就跟著去了。所以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惡的力量充斥社會。正法,正法只有隱藏起來,正法希望不被邪法完全滅絕,那只有用低姿態來求生存,這就是所謂“法弱魔強”。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一心向善,自然得諸佛菩薩、善神的保佑。不要看到現在社會的現象,處處讓我們灰心。如果我們真的灰心消極了,不僅是不利于自己,自己不能夠奮發向上,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既不能提升,必定墮落。我們也對不起古聖先賢,對不起曆代祖師大德的正法承傳,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即使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還要立志,我們還要向上,我們要做出一個好榜樣來給別人看。艱難、困擾是決定有的,這個力量肯定是大的,我們要能突破。當外面邪魔力量十分強大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退避。古大德的方法是隱居,躲到深山隱居,與他們決定不産生利害的沖突,正法還是可以綿延下去。古來的大德遇到這種災難,往往是隱居在深山,教一、兩個學生,法脈永遠不斷。到衆生有福的時候,這些傳人傳到後代,決定開花結果。譬如禅宗就是很好的例子,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法,沒有人認識他,跟梁武帝見了面,言談之間不能得梁武帝的歡心,梁武帝不護持他,他只有到少林寺去面壁,一生傳一個人,慧可。慧可一生也傳一個人,傳僧燦。只要傳一個人就行,這個法就不會斷掉。到了第六代,惠能大師緣成熟了,五祖忍和尚把這個法傳給惠能,惠能居然在一生當中傳了四十多個人,而且把禅宗傳遍了中國。這在佛法講“時節因緣”,因緣不成熟不能勉強,勉強決定反受其害不得其利。我們就講到此地。
《了凡四訓電視弘法講記 (第十九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