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十九卷)▪P2

  ..续本文上一页。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教他修善积德的方法。善事阴功都是由心造,要常常存一个善心,常常存帮助别人的心,这就无量功德。这就举现前的例子,谦虚这一节,不要花钱,你可以做得到的;你为什么不自己反省,你去骂考官?这就是你的过失。

  【张由此折节自持】

  张畏岩从此之后,把傲慢的习气慢慢都改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真老老实实断恶修善,天天做反省的功夫,所以他的善德天天有进步。

  【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丁酉年,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他自己到了一个很高大的房子里。这高大的房子一定是政府办事的机构,不是平民的住宅,建得很高大。他在这里面看到一本名册,名册里面有许多格子缺了。他很好奇,问旁人:“这是什么东西?”别人告诉他,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

  【问:何多缺名?】

  他就问:“为什么名册里好多空格缺名的?”这个人说:

  【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

  每三年等于说重新审查一次。

  【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

  原本名册有名的,这三年当中他要是积德,他没有过失,他的名字才保全。

  【如前所缺】

  你看到这里面空格的。

  【皆系旧该中式】

  他原本应该在这一次考中的。

  【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因为这三年当中他造作恶业,名字除掉了。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

  你这三年来。

  【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

  他说:你这三年来,你能够折节自持,每天修善积德,或者可能补这一个缺,希望你自爱。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这一次参加考试,这就是丁酉年参加考试,果然被他考中,考中第一百零五名。改过确实有效验。

  下面是第二段,这是总结:“虚心屈己,受福之基”。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我们人如何跟天地鬼神相处?现在这个世间,一般人不相信,不相信有鬼神,对鬼神这个事情完全置之不理。鬼神有没有?鬼神有。鬼神照不照顾你?不再照顾了,鬼神虽有,也远离了。人不信佛菩萨,不信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只好站在一旁冷静的观察,看你造作罪业,看你受恶报。什么时候你回头了,你回心转意了,知道忏悔了,天地鬼神还是来照顾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鬼神也不例外。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自己一定要造因,这一点鬼神没法子帮助我们。

  【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这几句话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存善心,一定要制止自己不正当的行为,天地鬼神是善良的,我们造作不善就得罪于他。我们修善积德,这就跟天地鬼神同心同好,同样的嗜好。“虚心屈己”,“屈”是要折节,要委曲自己,我们常讲委曲求全,这样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就加持你。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对什么人,自己能够迁就一点,委曲一点,好!这才是“受福之基”,“基”是基础。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

  这个人气势凌人,贡高我慢,这个人的前途不会远大。“必非远器”,“器”就是度量,度量有大小;这个人的度量不大,度量不大成就也不大。

  【纵发亦无受用】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就算发达了,也不会长久享受到福报。

  【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这是说稍稍有见识的人,必定不忍心把自己的度量搞得那么狭小,自己远离自己的福报。可是今天在社会上,我们看到这一类的人不在少数。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这一句话很重要。何况一个人能谦虚,他就能接受别人的教诲。你要是自满贡高,谁肯教你?你能够虚怀若谷,那些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者见到你,都欢喜教你,都欢喜帮助你,都欢喜成就你,你“取善无穷”!尤其是“修业者”,读书人、做学问的人,“所必不可少者也”。再看下文: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这是了凡先生举古人的话来说。有志求功名,有求必应,孟夫子说的,必定得功名;有志于富贵,必定得富贵。这里面,求之要有道。我为什么要求功名?功名,诸位要知道,这是古时候考取举人、考取进士,目的是在作官。作官的目的,是在为人民服务;换句话说,是希望找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目的在此地,决定不是利益自己。如果为自己的富贵荣华,那你求之就不是道。你命里头有功名、有富贵,是前世所修的。这一生当中命里头没有功名、没有富贵,我求功名、求富贵,不是为自己求;为自己求,求不到的。为什么人求?为社会求,为众生求。希望我求的这个职位,能够为人民服务。这个心,这个愿,天地鬼神都赞赏,所以天地鬼神会帮助你。

  古时候读书跟现在读书,确实不一样。现在读书人念大学、念研究所,你问他为什么来读书、来念这个学位,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为自己五欲六尘享受,这跟从前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读这个书,天地鬼神还有没有?我告诉同学们,肯定有。就如同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恶人虽然很多,但是善人还是有。善人就好比是天地鬼神,恶人就好比是妖魔鬼怪,现代这个社会,妖魔鬼怪是不少。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讲这个末法时期,也就是讲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指的就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跟佛菩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诸佛菩萨教人正法,教人断恶修善;妖魔鬼怪教人邪法,教人增长贪嗔痴慢;他教的东西不一样。那我们想想,现在这些世间人,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去信仰邪教,接受邪法?很简单,他教给你贪嗔痴慢,教给你享受五欲六尘,教给你可以不择手段,那正中我怀,自然就跟著去了。所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恶的力量充斥社会。正法,正法只有隐藏起来,正法希望不被邪法完全灭绝,那只有用低姿态来求生存,这就是所谓“法弱魔强”。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环境当中,我们一心向善,自然得诸佛菩萨、善神的保佑。不要看到现在社会的现象,处处让我们灰心。如果我们真的灰心消极了,不仅是不利于自己,自己不能够奋发向上,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既不能提升,必定堕落。我们也对不起古圣先贤,对不起历代祖师大德的正法承传,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即使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还要立志,我们还要向上,我们要做出一个好榜样来给别人看。艰难、困扰是决定有的,这个力量肯定是大的,我们要能突破。当外面邪魔力量十分强大的时候,我们要知道退避。古大德的方法是隐居,躲到深山隐居,与他们决定不产生利害的冲突,正法还是可以绵延下去。古来的大德遇到这种灾难,往往是隐居在深山,教一、两个学生,法脉永远不断。到众生有福的时候,这些传人传到后代,决定开花结果。譬如禅宗就是很好的例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法,没有人认识他,跟梁武帝见了面,言谈之间不能得梁武帝的欢心,梁武帝不护持他,他只有到少林寺去面壁,一生传一个人,慧可。慧可一生也传一个人,传僧灿。只要传一个人就行,这个法就不会断掉。到了第六代,惠能大师缘成熟了,五祖忍和尚把这个法传给惠能,惠能居然在一生当中传了四十多个人,而且把禅宗传遍了中国。这在佛法讲“时节因缘”,因缘不成熟不能勉强,勉强决定反受其害不得其利。我们就讲到此地。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十九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