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流通分▪P3

  ..續本文上一頁一、二次修精進念佛,每次念佛兩天兩夜不斷,一句佛號念到底。愈念精神愈好,每次只需要休息兩個小時即可恢複工作。不要看他工作卑微,將來一定往生。另外一位是丘顯達居士,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工作,現在住在福州廟裏,負責贈送經書。他是俗人每天七、八點起床,廟裏出家人早晨叁時起床,四時作早課。他在廟中自覺非常慚愧,真心發露忏悔。現已隨衆作業,不辭辛勞,人皆稱之。沒有不能克服的障礙,自己要有堅強的志願,才能振作,幸勿自甘墮落。世間有叁善根,無貪、無嗔、無癡,一切善法從此生,菩薩善根只有一個精進。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爲度衆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

  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同名號的佛,不知道有多少?爲了廣度衆生,佛佛互相贊歎,阿彌陀佛也贊歎釋迦牟尼佛,也贊歎十方世界諸佛。南方表修慧,西方表修福,持名念佛福慧雙修。第一尊無量壽佛,“無量壽”代表福壽,福德中以壽爲第一,“阿彌陀”翻作“無量”,不但壽命無量,其他光明、智慧、德能、神通都無量,諸無量中以壽命爲最,假如無壽,一切均落空。第二尊無量相佛。“相”表富貴,中外算命看相,均分富貴貧賤。相隨心轉,世間最好的相是佛相,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應知相是果報,有果必有因,例如叁世不妄語,舌頭可以舔到鼻尖,經上說,菩薩成佛之後還要一百劫修福,修相好莊嚴,攝受衆生不但要有慧,還要有福。有人學問很好,而其講經無人喜聽,乃是無福。阿難看到佛的相好遂發願出家,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乃是釋迦佛劣應身示現的相。第叁尊無量幢佛,古時有幢幡,幢是圓的,幡是扁的,如飛機場之風筒。在大陸及日本仍可看到。其作用是爲了宣傳或通告,佛教是教育,以師爲尊,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佛門自古以來未聞有招生之說,亦不敢爲人師之意。所以接引大衆之責皆在學生。後來祖師大德,弘化一方,如廟中有講經即懸幢于廟外旗杆,表示今天廟中有講經,欲來聽者可自由參加,如作法會即懸幡。

  第四尊大光佛表根本智;第五尊大明佛,表後得智。兩種智慧,“大光”爲自受用,“大明”爲他受用。佛對一切法樣樣明了,但無分別無執著,似乎完全無知,未起心未動念,萬法平等,萬法一如,此根本智之現象。如有人向佛請教,佛即把所問的這樁事原原本本的予以解答。即是後得智,無所不知。第六尊寶相佛,“寶”有尊貴殊勝義,從無量壽至寶相佛,福德無量無邊,以六尊佛的德號作一概略說明,無福不能度衆生,佛尚且如此,何況菩薩以下。李老師一生講經說法,在臺中開了一個經學班,常常告訴我們要修福,與衆生結法緣。方式很多,如李老師講經時,照顧聽衆,與其結緣。我的法緣很好,以印經結緣,愈結愈廣。最後第七尊淨光佛,教我們修福的方法,要淨要光明,淨是叁業清淨,心地要正大光明。清淨一定要十惡業統統斷掉,雖修十善業,不著修善之相,叁輪體空,謂之淨業。在一切畫的佛相上面有梵文寫的叁個字,“嗡阿吽”,即叁業清淨義,“嗡”是身、“阿”是口、“吽”是意。叁業清淨心地當然正大光明。無一絲毫惡念與我執。有我就有私,心地就不光明。我既沒有,那有我所。破了我執才真正是正大光明。此種情況是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破了我執,六道凡夫皆有我執,有私心就不平等,有差別,生煩惱業障,要想修大福德,從叁業清淨,心地光明上下功夫,才能成就圓滿稱性的福德。末後一尊佛都是教修行的方法。西方世界諸佛亦各于其國,與釋迦佛一樣爲一切衆生,宣講阿彌陀經贊歎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勸勉大家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所以此經乃一切諸佛皆說,契機契理,釋迦佛在此世界說法四十九年,時間不長,所講的經典有限,未講者甚多,因其他的皆不契機,講了沒用。惟此法門對一切根機均有益,普遍適合法界有情,所以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北方亦列有五尊佛,表化他。前面南方修慧,西方修福,有大智慧,有大福德,此時要作一些度化衆生之事,使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福慧具足之後,一定要效法諸佛如來,以弘法利生爲天職。第一尊焰肩佛。前面大焰肩是兩種智慧剛剛修成,此焰肩佛福慧圓滿,擔負起如來家業,弘法利生。第二尊最勝音佛,十方世界衆生根性不同,此世界衆生耳根最利,如楞嚴經文殊菩薩爲此世界揀選圓通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孔老夫子教學用音聲,釋迦佛亦如是,無經本文字,全憑口說。阿彌陀經在諸經中爲最殊勝,無量壽經雖稱爲淨土第一經,圓滿介紹西方世界之依正莊嚴,而最基本的則是阿彌陀經,以信願行爲往生最要條件。一而再,再而叁的勸勉我們,苦口婆心教誨,經文雖不多而言簡意赅。“最勝音”即是教我們念佛,宣說此經。第叁尊難沮佛,“沮”是阻礙,含有擁護正法,勇猛精進,降伏魔障之義。魔障之來,因生生世世造的惡業無量無邊,與衆生結的冤仇太多,故時來侵害。佛在世時亦有諸多魔難,學佛不是一帆風順,六祖惠能大師曾在獵人隊中避難十五年,不敢出頭,他是得道之人,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尚且如此。現在世間妖魔鬼怪處處皆有,必須有定慧以降伏冤怨,克服一切難關。

  上面舉的難沮佛,代表的意義是弘護正法,不爲魔王外道一切障礙所阻撓。下面是第四尊日生佛,代表教學相長。“日”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礙困難,智慧才能增長,正法才能常住世間,利益衆生。最後第五尊網明佛,“網”即羅網,形容衆生沈淪苦海,菩薩用網撈起,以救度之。無量法門最後一定要導歸極樂。不生淨土,必入輪回。我們見思煩惱、妄想、執著的習氣不能斷,六道由此而來。有一類衆生,定功很深,妄想習氣不起現行,自以爲得大涅槃,其實他所得的是無想定,仍在六道,煩惱習氣雖然不現行,而病在一片無明蓋覆著。衆生的難處,不墮落在妄想這邊,就落在無明那邊。佛菩薩的定,無妄想分別執著,對于一切萬法通達明了。心地光明不是黑暗的,外面境界統統明了。假如有很深的定,外面什麼事都不知道,修成功也不過是無想定而已,將來死了之後到四禅的無想天,屬外道,外道是魔。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複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雲法。

  下方世界舉出六尊佛,代表普度教化之義。第一尊師子佛,喻佛說法。獅子爲獸中之王,它一叫,百獸均被震懾。佛說法一切邪門外道都被降伏,所以將佛說法比喻作獅子吼。菩薩代佛說法,稱爲“法王子”。法王子代佛說法,與佛說法無二無別,亦可稱爲“獅子吼”。第二尊名聞佛,所謂佛菩薩之知名度,如在中國,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衆人皆知。代表人天大師,有能力有智慧教化一切衆生。如觀音、地藏、文殊、普賢乃至各宗派祖師均是代佛行化。第叁尊名光佛,“光”表智慧,應機說法,法音遠聞,令一切衆生破迷開悟,得佛法之真實受用,乃實至名歸。第四尊達磨佛,表師承,特別指淨土宗,淨土宗是直接由阿彌陀佛傳下來的,阿彌陀佛傳與諸佛。各宗祖師均是代代相傳,唯獨淨土宗沒有。淨土宗曆代祖師,是某位出家大德,一生對淨土專修專弘,後人推崇他爲一代祖師。中國最初從慧遠大師一直到民國,在曆史上專修專弘者共有十叁位,最後一位是印光大師,因此淨土宗祖師被人尊稱爲“大師”,大師是對佛之尊稱,此爲佛學常識。稱呼人不能過份,唯有淨土宗祖師可稱爲大師,佛有能力教一切衆生成佛,淨土宗之祖師,師承于佛,也用信願持名,教衆生往生不退成佛,與諸佛的教法完全相同,因同果亦同。所以稱他爲大師,一點都不過份。菩薩則稱大士或稱開士、正士,不能稱大師。

  佛在滅度前對後世有一個妥善的指示即“四依法”。如後人遵守四依法,與佛在世時無異。第一、依法不依人。善導大師在觀經注解中所講的非常清楚。由一般出家法師大德一直往上推,到法身大士等覺菩薩,這些大善知識如其所說與佛在經上所說不相應的話,都不可依從。更有甚者,十方諸佛說,釋迦佛所講淨土法門乃是權巧方便,不是真實。我們也不要相信。因佛佛道同,如其所說不同,乃屬魔外。第二、依義不依語。言語長說短說、深說淺說,都無所謂,意思對了就行了,不必執著。佛經由印度梵文傳來,譯本很多,如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失傳七種,現在流傳于世者只有五種。又如阿彌陀經羅什、玄奘各有譯本,文字不同,而意義無異,故不要在文字上起爭論。第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一切經若作比較,能助人了生死者爲了義。有一部份人志願不高,只求人天福報,佛就說有關五戒十善方面的經典,以隨其願。中國從前曆史小說或戲劇,演說善惡因果報應故事,勸人棄惡向善,含有甚深教育意味,對社會有正面影響。世間六道中無真正快樂,有之亦不能永遠保持。貴爲天子,富有四海,天天防範他人推勫其政權,精神壓力,惴惴不安,甚爲苦惱。佛說叁界無安,猶如火宅,人如能真正想透…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流通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