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二次修精进念佛,每次念佛两天两夜不断,一句佛号念到底。愈念精神愈好,每次只需要休息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工作。不要看他工作卑微,将来一定往生。另外一位是丘显达居士,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工作,现在住在福州庙里,负责赠送经书。他是俗人每天七、八点起床,庙里出家人早晨三时起床,四时作早课。他在庙中自觉非常惭愧,真心发露忏悔。现已随众作业,不辞辛劳,人皆称之。没有不能克服的障碍,自己要有坚强的志愿,才能振作,幸勿自甘堕落。世间有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一切善法从此生,菩萨善根只有一个精进。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无量寿佛。与弥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诸佛无量也。然即是导师亦可。为度众生。不妨转赞释迦如来所说。
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同名号的佛,不知道有多少?为了广度众生,佛佛互相赞叹,阿弥陀佛也赞叹释迦牟尼佛,也赞叹十方世界诸佛。南方表修慧,西方表修福,持名念佛福慧双修。第一尊无量寿佛,“无量寿”代表福寿,福德中以寿为第一,“阿弥陀”翻作“无量”,不但寿命无量,其他光明、智慧、德能、神通都无量,诸无量中以寿命为最,假如无寿,一切均落空。第二尊无量相佛。“相”表富贵,中外算命看相,均分富贵贫贱。相随心转,世间最好的相是佛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知相是果报,有果必有因,例如三世不妄语,舌头可以舔到鼻尖,经上说,菩萨成佛之后还要一百劫修福,修相好庄严,摄受众生不但要有慧,还要有福。有人学问很好,而其讲经无人喜听,乃是无福。阿难看到佛的相好遂发愿出家,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是释迦佛劣应身示现的相。第三尊无量幢佛,古时有幢幡,幢是圆的,幡是扁的,如飞机场之风筒。在大陆及日本仍可看到。其作用是为了宣传或通告,佛教是教育,以师为尊,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佛门自古以来未闻有招生之说,亦不敢为人师之意。所以接引大众之责皆在学生。后来祖师大德,弘化一方,如庙中有讲经即悬幢于庙外旗杆,表示今天庙中有讲经,欲来听者可自由参加,如作法会即悬幡。
第四尊大光佛表根本智;第五尊大明佛,表后得智。两种智慧,“大光”为自受用,“大明”为他受用。佛对一切法样样明了,但无分别无执著,似乎完全无知,未起心未动念,万法平等,万法一如,此根本智之现象。如有人向佛请教,佛即把所问的这桩事原原本本的予以解答。即是后得智,无所不知。第六尊宝相佛,“宝”有尊贵殊胜义,从无量寿至宝相佛,福德无量无边,以六尊佛的德号作一概略说明,无福不能度众生,佛尚且如此,何况菩萨以下。李老师一生讲经说法,在台中开了一个经学班,常常告诉我们要修福,与众生结法缘。方式很多,如李老师讲经时,照顾听众,与其结缘。我的法缘很好,以印经结缘,愈结愈广。最后第七尊净光佛,教我们修福的方法,要净要光明,净是三业清净,心地要正大光明。清净一定要十恶业统统断掉,虽修十善业,不著修善之相,三轮体空,谓之净业。在一切画的佛相上面有梵文写的三个字,“嗡阿吽”,即三业清净义,“嗡”是身、“阿”是口、“吽”是意。三业清净心地当然正大光明。无一丝毫恶念与我执。有我就有私,心地就不光明。我既没有,那有我所。破了我执才真正是正大光明。此种情况是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破了我执,六道凡夫皆有我执,有私心就不平等,有差别,生烦恼业障,要想修大福德,从三业清净,心地光明上下功夫,才能成就圆满称性的福德。末后一尊佛都是教修行的方法。西方世界诸佛亦各于其国,与释迦佛一样为一切众生,宣讲阿弥陀经赞叹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劝勉大家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所以此经乃一切诸佛皆说,契机契理,释迦佛在此世界说法四十九年,时间不长,所讲的经典有限,未讲者甚多,因其他的皆不契机,讲了没用。惟此法门对一切根机均有益,普遍适合法界有情,所以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
《经》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亦列有五尊佛,表化他。前面南方修慧,西方修福,有大智慧,有大福德,此时要作一些度化众生之事,使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福慧具足之后,一定要效法诸佛如来,以弘法利生为天职。第一尊焰肩佛。前面大焰肩是两种智慧刚刚修成,此焰肩佛福慧圆满,担负起如来家业,弘法利生。第二尊最胜音佛,十方世界众生根性不同,此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如楞严经文殊菩萨为此世界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孔老夫子教学用音声,释迦佛亦如是,无经本文字,全凭口说。阿弥陀经在诸经中为最殊胜,无量寿经虽称为净土第一经,圆满介绍西方世界之依正庄严,而最基本的则是阿弥陀经,以信愿行为往生最要条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勉我们,苦口婆心教诲,经文虽不多而言简意赅。“最胜音”即是教我们念佛,宣说此经。第三尊难沮佛,“沮”是阻碍,含有拥护正法,勇猛精进,降伏魔障之义。魔障之来,因生生世世造的恶业无量无边,与众生结的冤仇太多,故时来侵害。佛在世时亦有诸多魔难,学佛不是一帆风顺,六祖惠能大师曾在猎人队中避难十五年,不敢出头,他是得道之人,明心见性的法身大士,尚且如此。现在世间妖魔鬼怪处处皆有,必须有定慧以降伏冤怨,克服一切难关。
上面举的难沮佛,代表的意义是弘护正法,不为魔王外道一切障碍所阻挠。下面是第四尊日生佛,代表教学相长。“日”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碍困难,智慧才能增长,正法才能常住世间,利益众生。最后第五尊网明佛,“网”即罗网,形容众生沉沦苦海,菩萨用网捞起,以救度之。无量法门最后一定要导归极乐。不生净土,必入轮回。我们见思烦恼、妄想、执著的习气不能断,六道由此而来。有一类众生,定功很深,妄想习气不起现行,自以为得大涅槃,其实他所得的是无想定,仍在六道,烦恼习气虽然不现行,而病在一片无明盖覆著。众生的难处,不堕落在妄想这边,就落在无明那边。佛菩萨的定,无妄想分别执著,对于一切万法通达明了。心地光明不是黑暗的,外面境界统统明了。假如有很深的定,外面什么事都不知道,修成功也不过是无想定而已,将来死了之后到四禅的无想天,属外道,外道是魔。
《经》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此界水轮。金轮。风轮之下。复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无尽也。达磨此云法。
下方世界举出六尊佛,代表普度教化之义。第一尊师子佛,喻佛说法。狮子为兽中之王,它一叫,百兽均被震慑。佛说法一切邪门外道都被降伏,所以将佛说法比喻作狮子吼。菩萨代佛说法,称为“法王子”。法王子代佛说法,与佛说法无二无别,亦可称为“狮子吼”。第二尊名闻佛,所谓佛菩萨之知名度,如在中国,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众人皆知。代表人天大师,有能力有智慧教化一切众生。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乃至各宗派祖师均是代佛行化。第三尊名光佛,“光”表智慧,应机说法,法音远闻,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得佛法之真实受用,乃实至名归。第四尊达磨佛,表师承,特别指净土宗,净土宗是直接由阿弥陀佛传下来的,阿弥陀佛传与诸佛。各宗祖师均是代代相传,唯独净土宗没有。净土宗历代祖师,是某位出家大德,一生对净土专修专弘,后人推崇他为一代祖师。中国最初从慧远大师一直到民国,在历史上专修专弘者共有十三位,最后一位是印光大师,因此净土宗祖师被人尊称为“大师”,大师是对佛之尊称,此为佛学常识。称呼人不能过份,唯有净土宗祖师可称为大师,佛有能力教一切众生成佛,净土宗之祖师,师承于佛,也用信愿持名,教众生往生不退成佛,与诸佛的教法完全相同,因同果亦同。所以称他为大师,一点都不过份。菩萨则称大士或称开士、正士,不能称大师。
佛在灭度前对后世有一个妥善的指示即“四依法”。如后人遵守四依法,与佛在世时无异。第一、依法不依人。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中所讲的非常清楚。由一般出家法师大德一直往上推,到法身大士等觉菩萨,这些大善知识如其所说与佛在经上所说不相应的话,都不可依从。更有甚者,十方诸佛说,释迦佛所讲净土法门乃是权巧方便,不是真实。我们也不要相信。因佛佛道同,如其所说不同,乃属魔外。第二、依义不依语。言语长说短说、深说浅说,都无所谓,意思对了就行了,不必执著。佛经由印度梵文传来,译本很多,如无量寿经有十二种译本,失传七种,现在流传于世者只有五种。又如阿弥陀经罗什、玄奘各有译本,文字不同,而意义无异,故不要在文字上起争论。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一切经若作比较,能助人了生死者为了义。有一部份人志愿不高,只求人天福报,佛就说有关五戒十善方面的经典,以随其愿。中国从前历史小说或戏剧,演说善恶因果报应故事,劝人弃恶向善,含有甚深教育意味,对社会有正面影响。世间六道中无真正快乐,有之亦不能永远保持。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天天防范他人推勫其政权,精神压力,惴惴不安,甚为苦恼。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如能真正想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流通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