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著即有過失。說法聽法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即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說法的人說法清淨,聽的人不執著言語、名相,不起分別執著,聽說有覺有悟。經上說的阿彌陀佛究竟是那一種身?凡聖同居土所見的阿彌陀佛是示生化身。釋迦佛叁千年前在世出現也是示生化身。雖然同是示生化身,而其精神全不相同。釋迦佛示生有一點隨緣的味道。佛出現世間,當時世間人壽百歲,佛八十歲圓寂。第一是化緣已盡。第二是魔王波旬啓請,對佛說,你度化的衆生夠多了,可以入般涅槃了。佛答應他乃是隨順世緣。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生化身,他創造一個極樂世界,所感應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的願望,身相與國土均是示生化身,與一切諸佛度化衆生不一樣,非常特殊。就化身而言,他也是報身,也是法身,一即是叁,叁即是一。因其壽命太長,雖然將來他的化緣盡時入般涅槃,觀世音菩薩就在極樂世界成佛以繼其位,但在何年,無人能算出來,前面已詳述。我們往生到西方,壽命智慧神通德能均與阿彌陀佛相同,人人有份。如把此事實搞清楚,方知念佛求生淨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其他全是假的。
“複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此二“有”字非常重要。“具四義”,即“四悉檀”。第一、世界悉檀。佛以法施與一切衆生,“的標實境,令欣求故”。極樂是真有,阿彌陀佛也真有,令衆生心向往之。第二、爲人悉檀。“誠語指示,令專一故”。佛以真誠的言語指示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實踐,幫助衆生往生淨土,圓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贊歎句句真誠,使我們生起真實信心,專學這個法門,這一生一定圓滿成就,得生善之利。第叁、對治悉檀。大師說:“簡非幹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此段解文講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是乾闼婆城。乾闼婆是幻化的。陽焰亦非真,如莊子所說的野馬(野馬見莊子逍遙篇。意指高空中遊動雲氣之形如野馬,言其虛幻不實。)大陸北方平原中地氣遠看如水,近則無,渴鹿奔趨欲飲,總是找不到。“非權現曲示”是對李長者說的。李長者唐時人,了不起的大德。華嚴經自古至今只有兩個最著名的注解,一爲清涼大師的華嚴疏鈔,一爲李長者的華嚴合論。李長者在華嚴合論上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權現的,乃阿彌陀佛方便接引衆生的設施。此處大師駁覆李長者的說法,故謂“非權現曲示”。菩薩誤解西方世界的很多,李長者說這句話又何足爲奇,西方世界惟有諸佛方能究竟。“緣影”是衆生把六塵緣影的現象認爲是自己的心,也是虛妄的。另外“保真偏但”是指小乘人證得偏真涅槃。世尊說小乘涅槃如中途站,非究竟目標。此是破魔邪權小對淨宗錯誤的見解。第四、第一義悉檀。大師說:“圓彰性具,令深證故。”教我們得證果的利益,“圓”是“圓滿”,“彰”是“明顯”。一絲毫隱瞞都沒有。“性具”是說明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與大乘圓教經論所說的完全符合,確實有理論根據,令我們深信不疑。正因爲他自性本具,使我們一定可以往生證果,更加深了信任。如仍有疑,對于往生淨土必發生最大的障礙。蕅益大師爲什麼作彌陀要解,蓮池大師爲什麼作彌陀疏鈔,他們的用心都是要使我們斷疑生信。
《解》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末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觐聽法。速成正覺也。複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複次。阿彌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爲所緣境。不雜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此段解文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佛與大衆在作什麼。“今”指今世,非過去非未來。佛觀察世間衆生根機,說我們耳根最利。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揀選圓通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無始劫來,從來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娑婆世界衆生耳根最利,因此佛在世四十九年都是用音聲講經說法。衆生生到西方,習氣仍在,阿彌陀佛也是用說法教化衆生。大經中說十方衆生根性不同,有的眼根利,也有的舌根利,如香積國,以香飯作佛事。西方世界是六塵說法,任何根性者均能得益。
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六道中人的壽命不長,天道壽長。天上第一層是四王天,四王天一天是人間五十年,其壽命爲五百歲。如此計算,四王天天人壽命合人間九百一十二萬五千年。忉利天一天是人間一百年,壽命一千歲。忉利天人壽命合人間叁千六百五十萬年。愈往上天人壽命愈長,福報亦愈大。地獄的壽命亦長。李老師在臺中慈光講座所編佛學十四講中曾提到地獄的一天合人間二千七百年。中國號稱有五千年曆史,而在地獄只過了兩天。楞嚴經講地獄特詳,易進難出,令我們有所警覺。餓鬼道的壽命亦長,鬼道一天是人間一月,其壽數千歲。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曾作過東嶽大帝的判官,每晚到陰曹去判案,曾見到唐宋時代的人,並與他們討論文章。這是他的女婿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的。畜生愚癡,命短心量小,局限于它的生活小範圍,執著它的身就是它自己,死後依舊受畜生身。佛世時建造祇樹給獨孤園,佛在地上看到一窩螞蟻,佛就笑著說:這一窩螞蟻曾經曆七尊佛仍未脫離蟻身。六道中能接受佛法者只有人道,天上快樂,叁惡道太苦,均不易學道。佛在經中說,人身最可貴,示現成佛度衆生一定在人道。人道聞法容易覺悟,悟後即能超出叁界,永脫輪回。如得人身而未能遇佛聞法,或聞而未能認真修學,人生有何可貴。我們聞法並非佛直接對我們說的,故聞了未能開悟。佛當年講經,一部經未講完已有多人開悟證果的。現在聽說阿彌陀佛在西方正在說法,機會難得。
世尊在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的壽命是無量壽,他在西方示現成佛只有十劫,我們若去了,將來在西方是元老階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如親自聽阿彌陀佛說法,焉有不開悟的道理。古人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如真明白了,一定萬緣放下,死心蹋地念一句佛號,依照彌陀經的方法修學,這一生決定見佛,見佛之後常隨佛學,焉有不成就的道理?
複次,“二有現在”,此四字是勸信,“世界名極樂”是勸願。世間苦難太多,事事障礙重重,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一生體驗中,尤其在現代社會中確實如此。如今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之所在,無有衆苦,但受諸樂。而且佛說,只要你肯去,人人可去並不難。“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阿彌陀佛天天在那裏說法,能成就我們的學業道業,方法只念一句佛號,所以佛號排在行門。“複次,阿彌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此節解文配在佛法僧叁寶上。佛法僧同一實相,實相是真心本性。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真心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由前面理論事實生起信心願心,執持名號,求願往生,是本經的宗旨,亦即佛說本經之用意所在。信願行成就,對此事實絕無疑惑,有強烈願望,能舍棄身心世界,佛號二六時中不斷,必定往生,見佛聞法,心願就圓滿了。世尊講一切經論,內容深廣,有事理性相,心所緣者甚廣。此法門只緣一位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一切不攀緣,不雜余事,無比的清淨。從教學上說,任何教誡皆不能與此相比,言語不多而意義周圓。至此序分說竟,以下是正宗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序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