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七卷)▪P2

  ..續本文上一頁;佛這麼一說,我們才恍然大悟,天天在造罪業,還以爲自己修得不錯;將來落到叁途,還不知道怎麼墮落,你說多可憐、多可怕!所以這部經典很重要。

  世尊對末法出家人開示,指責我們一些毛病應當如何修改,不只這部經,可是我們節錄這幾條,先要把大毛病改正過來,然後再改小毛病。大毛病改不過來,小毛病都改過來不容易,收不到效果。所以真正要依《地藏菩薩本願經》修行,經典裏面的教訓也要節錄出幾十條,擺在自己面前,天天要照做,這叫供養,如教修行供養,這是你自修。不但你自己要依教奉行,你還要教化衆生,它是大乘法。大乘菩薩之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後面還有“勸進行者”,所以單單自己做還不行,還要勸化別人。

  “贊歎地藏菩薩形像”,這個“形像”,給諸位說就不是雕塑彩畫的形像,你們想想這是什麼形像?是地藏菩薩示現在人間的形象,他用什麼心處事待人接物,他用什麼樣的態度接觸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叫形像。此地稱贊,講解地藏菩薩的功德,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講解《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專門贊歎地藏菩薩形像;所以大家不要誤會,造一個地藏菩薩像這就是贊歎,你全搞錯了。此地的贊歎,一個是要爲人演說,還得要爲人做好榜樣,你修地藏法門,你像不像地藏菩薩?你的形像是不是地藏菩薩的形像?這叫真贊歎。你能夠這樣做,地藏菩薩在末法時期,代表世尊弘法利生,接引大衆,你的所願所求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諸位想想你所願所求,是你自性功德的現前,還是佛菩薩對你的加持?兩者都有,自性功德是因,佛菩薩加持是緣。如果自己沒有真修,佛菩薩緣接不上,想給你做增上緣沒有法子,辦不到;必須自己有因,你有真因,佛菩薩給你做助緣,果就很順利成就,道理在這個地方。再看底下經文:

  【複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于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

  注解注得好,“歸供合法”,這一句多重要,歸依供養合法;“求懇如心,故感大士,夢中授記”,這是菩薩給你做增上緣。你的歸依供養不如法,你什麼樣的希求,你都得不到感應。所以說如理如法希求,一定能得成就,而且即使爲自己,也是爲衆生。如四弘誓願所說,願斷煩惱、願學法門、願成佛道,爲什麼?爲度衆生。如果說是只爲成就自己,而不是全心全力擁護衆生,這個願很難成就。爲衆生亦爲自己是不錯,依舊有障礙,這有障緣;爲衆生,不爲自己,這個願很順利,很容易成就。爲衆生,不爲自己的願,也不能成就,那是什麼原因?衆生的業障很重,不是菩薩不幫助,衆生業障太重,不聽教誨,他一定要受果報,從果報當中醒悟過來,那時候佛菩薩就來教他。由此可知,佛菩薩現不現身,佛菩薩說不說法,佛菩薩教不教衆生,都是一片慈悲;他不現身、不說法、不教衆生,緣不成熟。這個緣是在衆生自己這一邊,不在佛菩薩那邊,自己一定要存善心,要行善事,要發善願,這樣才能感得佛菩薩現身說法,來幫助我們。如果我們的心不善、行不善,佛菩薩決定不會來,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就曉得,爲什麼有人求佛菩薩就現身?有人天天求,求多少年,佛菩薩影子都沒見到,道理就在此地。

  實在講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法,無非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轉變相續這些理事。事實真相,轉變的道理,轉變些事實,都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天天接觸這些境界,那就像經上所說,我們接觸是迷而不覺,擺在面前沒看出來、沒聽懂;諸佛菩薩憐憫我們,就在眼前的事相幫我們點醒。諸位細細去觀察,細細去思惟,《華嚴》,一切大小乘經論是不是如是。我們果然明白,那就像大經上所說,諸佛如來爲一切衆生講經說法,“塵說刹說,無間斷說”,這都是事實。

  昨天下午,李會長來邀我一同去看洪老居士,老居士這些年來病得很嚴重,他發心捐這塊土地給我們做彌陀村,楊厝港這個土地是他的。過去我去看過他一次,那個病很危險,說話音聲很模糊,我在旁邊仔細聽一個字都聽不出來,他說的是福建話,福建話我懂,聽不出他所說的是什麼東西。身體非常不好,他自己也感覺他朝不保夕,所以對于捐這塊土地建彌陀村非常懇切,每天跟李木源打很多次電話,李木源每天到他那裏去看他叁、四次,他跟我講有一天最多他去看他七次。昨天去看完全是兩個人,紅光滿面,講話講得很多,音聲很清楚,每一句話我都聽得很清楚,我能聽得懂。精神氣色體力都很好,他每天早晨還到樓下去運動,過去坐輪椅,現在不必坐輪椅,扶他下去能做運動,不可思議。

  昨天聽他講:我發願捐這個土地,希望我病能好,果然好了。他的喉癌拿掉了,醫生告訴他,兩個月開的那個洞可以恢複,可以能完全恢複健康。昨天我們在一塊談了很多話,親切招待我們。李木源告訴我,洪老居士一生真正是此地一個大慈善家,有求必應,求他幫忙決定沒有空手。居士林曾經有一次找他捐錢,非常慷慨,問他捐多少,他開一張空白支票,你們用多少自己寫。一生做好事,晚年有這個,這是聖因,這個因緣機會到哪裏去找,他能遇到,又這麼樣的慷慨。他那塊土地照現前的價值是六千萬,跟李木源談的時候,他把它降到四千萬,最後降到二千五百萬,現在降到一千五百萬;而且告訴我們,將來建彌陀村錢不夠他還要出錢,歡喜真是歡喜。

  離開他那個地方之後,我們再看陳光別老林長,現在也在生病,每一天聽經看錄像帶,每天看八個小時。臥房裏面裝了一個電視機放帶子,現在正在聽看《金剛經》的講記,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最近還有好幾位居士,都是得了很嚴重的病,這一發心病就沒有,完全好了,再去檢查已經很正常,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求地藏菩薩永遠保護真做得到,只要你的善心不退,菩薩始終會保護你;如果你的心退掉,菩薩就離開了。永遠不退心,永遠依教奉行,愈做信心愈堅定,信心愈清淨,法喜充滿,愈做愈歡喜,諸佛菩薩怎麼不護念?諸佛菩薩護念,天龍善神就擁護,一定的道理,所以這些事情端在自己真修。這個求願是大乘菩薩,求地藏菩薩大慈大悲永遠保佑;菩薩答應你,就會在夢中托夢給你,夢中夢到菩薩摩頂授記。注解裏面講,末後一句,“若非信力堅固,安有如是瑞相”,希有的瑞相都靠你信力清淨堅固。我們讀了應當要學習。再看下面第六段,“發現生智慧”,實在講對我們的關系太大了。我們研經學教就是智慧不開,教給我們開智慧的方法。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

  都是講我們現在;換句話說,都是教我們自己,不是教別人。

  【善男子、善女人。】

  注意這個“善”字,淨業叁福要緊,叁世諸佛淨業正因。佛法從哪裏學起?叁福是基礎,如果在這上疏忽,沒有認真希求,你一生都不會有成就。像蓋房子一樣,除非你蓋小茅篷可以,你要蓋高樓大廈決定蓋不成,爲什麼?你沒有做地基,叁福是地基、是基礎。你基礎建得愈堅固,你樓層蓋得愈高,現在蓋房子蓋幾十層、蓋一百多層,那個地基要建築得多麼堅固。叁福是基礎,成佛的基礎。只有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的基礎,沒有出六道,六道裏面的善因善果福報,那你是肯定享受,因爲你有這個基礎,可以說你不會墮叁惡道,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報。如果你第二福也修得很認真、很堅固,你的果報在四聖法界,十法界裏面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裏面的佛果,你得這個福報。你再具足大乘菩薩福,你才能超越十法界,享受一真法界的福報。所以這個基礎我們要不認真的修學,佛法裏面所說殊勝功德利益,我們是得不到,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明了。請看經文,《科注》卷下第七十面,第二段經文: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經典,無讀誦性。】

  這是教我們修智慧。因爲沒有智慧,想修學大乘,不但不能開悟,連經文都記不住。在我們現代大概中年以上的人,學佛都有這個困難;年輕人學佛少數,那真是宿世的善根很深厚,年輕的時候就接觸到。我自己接觸佛法是二十六歲,當時我已經知道太晚了,遇到佛法太遲了,好年齡、好時光的時候沒有緣分,到自己能夠懂事、能夠覺悟,年歲已經大了,讀誦已經相當困難。好在宿世還有一點善根,在世間還沒有被迷惑,遇到這些大乘經典確實非常喜歡,很喜歡研究,很喜歡讀誦,很喜歡能夠深解義趣。“縱遇明師”這一句是很難實現,“明師”是過來人,有修有證,這是明師,到哪裏去找?世出世間古大德都常說,善知識可遇不可求,能夠遇到宿世的善根因緣,過去生中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你怎麼會遇到?善根福德薄,遇到了不相信,不肯接受教誨,縱然接受也是陽奉陰違,所以他沒有成就。

  方東美先生一生在臺灣教學,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非常熱心教人,幾個人肯聽話?幾個人肯依教奉行?他天天在教、天天在勸,奈何學的人陽奉陰違。雖然如是,教的人並不會灰心,這是大慈大悲。你雖然不聽,只要你肯來聽,不做沒有關系,給你種善根,知道來生來世,或者是來生後世,再遇到緣的話,你善根種子會起現行。明知道他做不到,只要他肯來聽的話都教,你聽了聽懂了,現在能做到,這一生得利益;畢竟還是少數。李炳老在臺中講經說法叁十八年,聽他講經說法的人,我最保守的估計也應當超過五十萬人,真正依教奉行往生淨土應當有五百人,諸位想想五十萬人當中五百人往生,其他的都種善根而已,所以他老人家常講,“一萬人當中,難得有幾個往生”。問題就是你聽有沒有聽懂?有沒有發心認真去做?必須是能信能解、能願能行,你才能得利益。所以學佛頭一個條件,就是遇到好老師,這是我們一生修學…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七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