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記住、要學習。你心地真誠,你的言詞就真誠,你心地清淨,你的容貌、音聲就清淨。由此可知,古人常說“誠于中而形于外”,這一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的心微妙,你的相貌、音聲也就微妙,你的心是真善美,你的容貌、音聲也顯出真善美,音聲、容貌是外表,是你自性的流露,你要想相好你的心要好,心不好要想相好沒這個道理,怎樣修飾也是枉然!
佛在經上常常說“相隨心轉”,不但我們自己身體、容貌是隨心轉,我們依靠生存的山河大地也隨心轉,所以心好不但你相貌好,相貌好是有福,這個人有福相,這個地方也有福,“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地也有福了。地怎麼會有福?地也隨心轉。心要是邪惡,你的相也邪惡,你所居住的山河大地也是邪惡,這個道理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反省。有很多人說現在地球病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起了很大的變化,它怎麼會病?怎麼會反常?你再想想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人性反常。特別是在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常常到世界各個地區去旅遊,我們接觸到的一切人事物,發現人心浮躁不安,一絲毫刺激都經不起,稍稍有一點不如意,嗔恨就爆發了,這是反常。所以他自己的音聲、容貌、體質就多病,不正常,再影響他居住的環境,環境也不正常,這裏面的道理,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詳細報告過。用科學家說法,它的原理就是波動,邪知、邪見、邪行,這是很不好的一個波動,這個波動影響物質的世界,影響地球的變化,甚至于影響到地球在太空當中的運行,影響它的軌道,影響它的速度,所以地球上就産生很大的變化。這種連帶的關系,科學家還沒有能夠發現,但是佛在經上已經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相隨心轉,境隨心轉。
今天有許多人發現病態嚴重,所以極力呼籲要加強環保意識,能不能收到效果?我們在旁邊冷眼旁觀,收不到效果。原因在哪裏?他治標不治本,他不曉得自然環境的變化,根本的原因是人心,他不知道。要真正做好環保的工作,先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保護自己的真誠心,保護自己的慈悲心,這才有救,這治本。本末兼治收的效果就很大,也很快速,很可惜現在科學家,他不知道這根本的原因。這就是近代人迷于科學技術,迷于經濟財富,産生嚴重的偏見,造成今天整個事態反常的現象。不過佛說得很好,共業裏面還有別業,所以我們想救自己還是有辦法,雖然是救自己,也要有真誠幫助別人的心願,要真幹,至于做到多少不必去過問。災難逼迫在眼前,我們也要效法古時候,慈悲心深重的這些行者,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我們還是要做。不顧自己,要爲一切衆生,爲衆生的利益,爲衆生的幸福,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們剛剛講過兩種生死都不是真的,不可以貪生怕死,全心全力爲衆生服務、爲衆生造福,自自然然能感得諸佛如來的加持,諸菩薩善神的擁護,問題是我們肯不肯發心?
說老實話,不在自己有沒有智慧能力,那是其次,你能夠發真實的心,智慧不足,佛菩薩會加持,能力達不到,有一些護法善神會幫助你。大家如果要不相信,此地居士林李木源居士不就明了,李木源居士就是我說的這種人,智慧能力不足,他能發真心,他得到諸佛菩薩護念,得到龍天善神擁護,所以才能夠心想事成,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在這裏看到了。你這個心願是善的不是自私,是爲佛法常住世間,是爲衆生了生死、出叁界,得度成佛,這個願心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發這種願心才能感動諸佛菩薩,與諸佛菩薩同心同願、同解同行,自然就加持上了。所謂你的心、你的願,你思想的波,波的頻率跟諸佛思想波頻率相同,相同他就接通了,這就是佛力加持的道理,所以才能幫助你心想事成。
後面第八尊“滿月佛”、“月面佛”,月面跟滿月意思相同,他注解裏頭也說這兩尊佛大意相同。“滿月”,我們中國人農曆講十五的月亮,在天文裏面講是望,朔望,望的月是滿月。佛經裏面我們也常常看到,贊佛的偈頌裏面說:“佛面清淨如滿月。”有人來問我:法師,佛的面圓圓的有什麼好看?這沒有能夠體會到,佛說這一句話的真正的意思,所以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非常重要。滿月是比喻什麼?比喻沒有欠缺,你看到佛的相好,你找不出一絲毫的缺點,這不是佛的面孔是圓圓的,那你是完全想錯了,這個解釋叫望文生義,“叁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這個意思。滿是比喻圓滿,而沒有欠缺的意思,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望文生義往往就錯解,錯解了他連佛都不學了,因爲學佛將來成佛,變成這個樣子多難看,他不學佛了。所以必須要了解他真正的意思,這就是圓滿而沒有欠缺。佛爲什麼會圓滿?爲什麼會沒有欠缺?
佛證得了圓滿的自性,所以展現出來的是大圓滿,本經一開端就給我們講大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記住的。這個經文在什麼地方?我們找出來看一看,在第十叁面,在我們《科注》的本子第十叁面,卷上第十叁面,十叁面是個開端:“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這一句是總說。然後後面給我們講了十種,十表法的意思,跟《華嚴經》上講“十”是一個意思。“圓滿、慈悲、智慧、般若、叁昧、吉祥、福德、功德、皈依、贊歎”,這是把無盡的法門,也是包括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不美好,沒有一樣有欠缺,才叫大圓滿。我們現在籠統裏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每天跟外面的接觸,接觸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圓圓滿滿的在真善美慧之中,這才稱得大圓滿。就像經上給我們講的這十種圓滿,這十類,十類在我們生活裏頭點點滴滴,任何一滴都具足圓滿,那才叫做滿月,才叫做沒有缺陷。佛做到了,菩薩雖然也做,沒有佛那麼究竟;換句話說,菩薩做到圓滿還不能稱大圓滿,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我們對佛菩薩的生活,可以說是很羨慕,非常向往,能不能做得到?能。從哪裏做起?從心地上做起。換句話說,你能將這十種圓滿,落實到你的心地就行了。
我們淨宗修學也提出十條,就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當中,我們提出“存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用這個心。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與這五條相違背,趕緊把它修正過來—修心,這叫從根本修,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在生活當中跟廣大群衆接觸,也就是在事上修、在相上修,我們把握住“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把握住這四個原則,以“念佛”做究竟的皈依,光明雲裏頭大皈依,我們大皈依是念佛。這樣才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將我們凡夫的生活,能夠提升到諸佛菩薩的生活。所謂凡夫的生活提升到諸佛菩薩的生活,並不是說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一點諸位必須要明了,絕對不是說我們發財、升官,你要這樣想你就錯了。貧賤依舊過的是貧賤生活,富貴還是過富貴生活,這樣到底是什麼地方改變?心理上改變、觀念上改變,這一個改變之後,跟一般人的想法看法完全不一樣,你真正懂得富貴不二、貧賤不二,乃至于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你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是什麼境界?《華嚴經》上講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生活。
所以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並不是每一個菩薩示現都是大富大貴,不是,有很多佛菩薩示現乞丐、示現小工,他們是入不二法們,他們自在得不得了。在佛教史傳裏面所記載,諸位一般都知道寒山、拾得,文殊、普賢菩薩化身來的。他們過的是什麼生活?是什麼個樣子?根據書上記載的邋遢不堪,瘋瘋癫癫,什麼樣肮髒東西他都吃,毫不講究衛生,我們一般人看那是乞丐,他們過佛菩薩生活,他們過一真法界的生活。在民國初年,也許諸位同修知道有一位金山活佛,他的名號叫妙善,跟現在普陀山的老和尚名字完全相同,妙善法師,人家尊稱他爲金山活佛,他是金山寺鎮江金山寺。也是瘋瘋癫癫,一年到頭就穿一件破大褂,一生當中從來沒有洗過澡,一生不洗澡,穿一件大褂。很奇怪,他夏天也不熱,冬天也不冷,他就一件衣服,什麼都沒有,他過得自在。傳記裏面記載,我看的一本《金山活佛傳》,是過去在臺灣有一位老法師樂觀,樂觀老法師寫的。在臺灣有兩本書講他這些故事,一個是煮雲法師寫的,一個是樂觀法師寫的,煮雲法師寫的不太可靠,因爲煮雲法師跟他沒見過面,聽說的,煮雲法師很難得到處打聽,請人家講他的故事,他就記錄下來,寫成這一本書。而樂觀法師跟妙善法師曾經在一起住過,他們認識很熟,所以樂觀法師寫的比較可靠。
他說這個人是個很特別的人,在我們現在講有特異功能,他吃東西很奇怪,肮髒的東西他都吃,人家丟掉當垃圾的時候他拿來吃,他也不生病,供養他的鈔票他都把它吃掉,全都給吃掉了,我們曉得鈔票是最肮髒的,多少人手摸過的,他全都吃掉。他一生不洗澡,也不換衣服,可是他身上有香氣。曾經有一次信徒們逼著他洗一次澡,很難得!好,你逼我,強迫就洗,洗澡的水可以治病,什麼樣奇奇怪怪病治不好的,喝他那個洗澡水病就好了,很有一點像《濟公傳》裏面說的濟公一樣。他們過的是一真法界的生活,他不是過的凡夫生活,心地清淨、平等、慈悲。我們實在講叁天不洗澡渾身難過,他一輩子不洗澡這麼自在,我們一個星期不洗澡身上發臭,人家都不敢接近,他身上有香氣,所以他的體質跟我們體質不一樣,你問爲什麼不一樣?那個心不一樣,體質是貼近我們最接近的一個物質、一個現相,相隨心轉。
所以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了解這些事實,修心重要,心好就相好,心好身體就好,好心爲衆生就好、爲社會就好,爲自己就不好。這是佛苦口婆心、千言萬語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要能夠體會,要能夠依教奉行,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個好心,修一個真誠。《無量壽經上》把修行的綱目寫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依照這個綱目去修就好,清淨平等覺就是…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叁十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