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叁十卷)▪P2

  ..續本文上一頁是迷。過的是迷邪染的生活,吃飯還是與迷邪染相應,這就是搞六道,這就是搞叁惡道,這業道苦。吃飯怎麼出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什麼都好吃;淡有淡的滋味,堿有堿的滋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吃飯裏面脫離六道,穿衣裏面,就是日常生活點點滴滴,跟大家過的生活沒有兩樣;一個是過六道的生活,一個是出離的生活;一個是有分別執著,一個是沒有分別執著;一個心不清淨,一個心極清淨。能夠永遠保持清淨心,永遠不生分別執著,那就“永不再曆”,你不會走回頭路了,你永遠出離惡道;六道都是惡道,再給諸位說,十法界也是惡道。佛菩薩給我們的教誨,我們真的聽清楚,真的聽明白,爲什麼不幹?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

  這個合前面的比喻,好像你走路,你迷失了方向。“誤入險道”,路途當中有一些獅子、豺狼虎豹、毒蛇猛獸,很危險。

  【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複入。】

  這是你遇到一個好人,他對于途徑裏種種危險很清楚,勸你不要走這一條路。你懂得、你明白,你可以換一個方向走另外一條路,不必去冒險。你明白之後,看到別人誤入惡道,你也要勸他。

  【逢見他人,複勸莫入。】

  這就是輾轉教化。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複入。】

  告訴別人,你現在想走這條路,我過去曾經迷失,誤走這個道路,遇到一個善知識,他勸導我,我回頭了。幫助別人回頭,從哪裏回頭?從妄想、分別、執著回頭,從是非人我、貪嗔癡慢回頭,這是惡道。我們遇到佛菩薩這善知識,佛菩薩給我們說這些道理,我們覺悟,所說這些事相,我們也觀察清楚,我們再不走回頭路。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決定不再迷惑,不再迷惑就不再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執著,你就覺悟了。你還起心動念、還分別執著,那你就又錯誤了,你又誤入惡道。這裏面的境界極其微細,又怕大家聽了産生誤會。這樣子是不是世間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管?我沒有叫你不管,我沒有叫你不做,只是叫你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是叫你不吃飯,飯還照吃,一天叁餐一餐沒少掉。佛教我們吃飯不要分別、不要挑剔,哪裏叫你不吃飯?對于社會、對于一切衆生,菩薩大慈大悲,隨類化身,隨機說法,諸佛菩薩忙得不亦樂乎!他不是不做,他什麼都做,示現在各行各業,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任何一個行業都做出最好的成績,給一切大衆做榜樣,他哪裏不做?可見得他真做。

  事上做得那麼圓滿,心裏頭幹幹淨淨、一塵不染。我們世間人做了居功驕傲,我做了這麼多好事,我對社會、對衆生有這麼多的貢獻。這就被染汙,你就出不了六道,做再多的好事情,六道裏面享福,那個福不是妙樂。諸佛菩薩示現做再多的好事,自己心裏頭連痕迹都不沾,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那叫妙。作是我們盡心盡力去做,無作是心地清淨,決定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才不至于産生誤會。所做的爲一切衆生,我們決定盡心盡力,做成功衆生有福,不是我有功,我有什麼功?做不成功,衆生福德因緣不成熟,我也沒有過。所以自行化他,都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是什麼?著相就攀緣,離相就是隨緣;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攀緣,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隨緣。這些理事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于産生誤會。再看下面經文: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這是合前面比喻,我們的惡習氣太重,很難克服。“若再履踐,猶尚迷誤”,這兩句話就是我們的警覺性不夠高,穿衣吃飯又起分別、又要挑剔。我們從最小的地方去做,你每天吃飯,今天挑這個好吃的,明天講究那個,你要曉得那是業道苦。貪圖口味、貪圖享受,你在造業,你沒覺悟。我們在吃飯,在合掌念供養咒的時候供養佛,有沒有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他有沒有挑剔:你今天給我的菜不好吃,不合我的口味,佛有沒有這麼說過?佛的弟子有沒有動過這個念頭?沒有。我們今天樣樣挑剔,我們在造業自己都不知道。喝茶要說什麼好茶,我從來不懂什麼好茶、壞茶,不知道;人家送給我的茶葉,我都轉手送人了。送我什麼高貴的東西都是很冤枉,爲什麼?不識貨,不知道貴賤,有的吃就好,有的穿就行。一定要把這些經教落實在生活當中,從哪裏修起?天天要吃飯,天天要穿衣,天天要工作,就從現實生活上去反省,從現實生活上回頭,回頭是岸,改習氣、改毛病。

  “不覺舊曾所落險道”,這是你自己不覺悟,過去生中我們都在叁惡道經曆過,不僅僅是經曆過,是經曆無數次。我們今天能離開叁惡道得人身,還不是地藏菩薩救拔的嗎?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到餓鬼、地獄裏面去度衆生,都叫地藏菩薩。我們將來自己成就了,看到地獄衆生苦,我們也化身到地獄度化衆生,地獄人也稱我們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個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專有名詞。我們現在得人身,把過去叁惡道的苦忘得幹幹淨淨。我們看到叁惡道衆生有沒有起覺悟?看到畜生,畜生苦,我曾經做過畜生;看到餓鬼、地獄,餓鬼、地獄苦,我曾經墮過地獄,曾經做過餓鬼,還想不想再做?他爲什麼變畜生?愚癡;爲什麼墮餓鬼?貪欲;爲什麼墮地獄?嗔恚。貪嗔癡墮叁惡道,我今天心裏頭常常還起貪嗔癡,你就是“若再履踐”,你走回頭路了。

  好不容易離開叁惡道才得人身,得人身還繼續不斷幹叁惡道的業,你人身一失掉的時候,又回到叁惡道去了。不是跟前面經上講的一樣嗎?才出離惡道,沒有一會兒打個轉他又回來了。我們人間跟叁惡道時差很大,一般講人間一個月是餓鬼道的一天;其實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他們每一道裏面時差也不同。地獄裏面一天有的是人間幾百年,有的是人間幾千年,差別很大。我們算時差小一點的,算一百年,你從地獄出來得人身,縱然你活上一百歲,你又造作五逆十惡,一百歲壽命完了,又回到地獄去;地獄人看到你的時候,你才出去一天,你怎麼又回來?就是這種情形。把菩薩的教誨忘得一幹二淨。請看下面經文: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比喻。“旋”是很快,才出來馬上又回去了。如果照一般的講法,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大專佛學講座,給我們說地獄的狀況。他說地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年,地獄的一天;地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年,豈不是你到人間縱然活上一百歲、兩百歲,還不是幾分鍾又要回去了?才出來透一口氣又回去了。真的是這種情形,這是你佛學還相當有根底,地藏菩薩一勸你,動了一念善心你出來,出來之後馬上就又迷了。

  【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這是講你業很重,地藏菩薩在那裏說你不聽,你不相信。這麼重的業障在地獄裏,地獄地藏菩薩是經常去教化,你也不認識,你見到菩薩理也不理。諸佛菩薩在哪一道教化,一定示現那一道的同類身才能教化。不是以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是以這種身,這種身沒有福報的人見不到,見的是同類身,同類身就很不容易認識。我們世間佛菩薩應化的很多,古時候多,現在更多,爲什麼說現在更多?現在衆生更苦,佛菩薩示現必定就更多。可是示現我們同類身,不認識?哪個人是佛?哪個人是菩薩?我們怎麼知道。一定要深明佛法,你對佛理了解得相當透徹,心地清淨,警覺性高,逐漸逐漸在周邊你就發現,真的有很多佛菩薩,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這些佛菩薩示現的像不一樣,有善、有惡,示現的境界有順境、有逆境,無非都是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順境裏面幫助我們斷貪、斷貪愛,逆境裏面幫助我們斷嗔恚,讓我們的心在善惡、順逆境界裏面,得清淨心、得平等心。當我們在順境裏面生貪愛,逆境裏面生嗔恚,這就是經上講的又迷了、又墮落了,離開惡道沒幾天還是要回去。這是佛在經上也常講,只要在六道輪回,決定是在叁惡道的時間長,叁善道的時間短,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不能夠認清環境,不能夠接受教誨,那你就是業障太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這是事實真相,所以墮到地獄壽命無量劫。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前面我們曾經讀到,與會的這些大鬼王,本經列名有幾十位,“惡毒鬼王”他是班首,他是代表,排名在第一。佛告訴我們這一些大鬼王,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不是真正的鬼王。真正的餓鬼道,哪有資格參加釋迦牟尼佛這樣殊勝的法會?他是示現鬼王身,在鬼道裏面度衆生,實際上他是菩薩。像我們佛門裏常常放焰口,焰口臺對面一般用一個紙紮一個鬼王,青面獠牙,那個樣子很難看,叫焦面大士。什麼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在鬼道裏面,也是示現鬼王的身分,他要示現人天身分,就度不了那一類衆生,在鬼道一定要現餓鬼身,所以這是觀音菩薩。

  鬼王“合掌恭敬”,這對佛說;前面是禮節,我們也不必細說。“世尊”,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我等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在這個世間數量太多太多了,鬼比人多。說實在話,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鬼在居住,人鬼雜居,我們的生活是兩個不同的空間,所以可以重疊在一起,彼此互相沒有妨礙;人住的房子跟鬼住的房子,可以重疊在一起各不相礙。我們人的牆壁對他沒有障礙,他可以互相通過,但是他住的房子,他不能通過;就是鬼的房子牆壁,我們人可以互相走沒有障礙,他有障礙;這是兩種不同的時空,它重疊在一起。我們人實在講有時候常常遇到鬼,如果我們冷靜想一想,自己一定有遇到鬼的經驗,我們或者在房屋裏面、或者在房屋外面,突然一陣感覺到不舒服,寒毛直豎,那是什麼?那…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叁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