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遇到鬼了。受到鬼他發出波的影響,現在科學家講磁場。我們的磁場跟他的磁場接觸,如果我們磁場力量大就不受幹擾,如果我們比較弱就受他幹擾,受他幹擾就覺得一身不舒服。他會幹擾我們,我們也會幹擾他,我們磁場特別強的時候他避開,他不會靠近的,爲什麼?靠近他不舒服。
所以佛法當中常常講,經上常常講,一個修行人真正修行功夫得力,四十裏範圍之內這一些惡鬼、惡神都避開,爲什麼?你磁場太強,他進來的時候很不舒服,你的磁場的力量,能夠控製四十裏這麼大的範圍,他避開。修行人還碰到鬼,換句話說,你的修行功夫太差了,鬼都欺負你、都笑話你。你那個修行功夫是假的不是真的,表面上做的樣,心裏面還是貪嗔癡慢,所以鬼也瞧不起你,就是這麼個道理。人怕鬼,鬼更怕人,豈不聞常常說“人有叁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所以很多人常常怕鬼,那就奇怪?應當鬼怕你才對,你怎麼能怕鬼?心地正直,鬼都回避你叁分,鬼尊敬好人。心地正直、清淨慈悲,鬼神都尊敬你,怎麼敢傷害你?鬼神擁護你那就是利益人,鬼神來作弄你那就是損害人,各個不同。我們要問鬼神對人到底是利益多、還是損害多?這個問題不在他,在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自己本身要是存好心、做好事,利益社會、利益大衆,鬼神決定對你利益的,護念你、擁護你。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邪是惡,所作所爲都是損害別人、損害社會,只顧自己的利益,鬼神對你就是損害了。所以不在對方,在自己這一方。他這後面也說得好,“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多惡少善”就說明世間人造惡業的多,惡與惡交感,善與善感應。善惡的標准,最簡單的標准是五戒十善。下面再舉例子說,這些話都是惡毒鬼王所說:
【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發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
這是鬼神所見到人修善,我們把這一段略略的說說。鬼神經曆人的家庭,常事,常常有,幾乎天天都有。“城邑聚落”這就講我們都市,都市裏有鬼神,街道上白天陽氣很盛他避開,凡是鬼神都怕陽光,所以他們出現都是在陰暗的時候,在夜晚。大概到黃昏太陽落山的時候,這鬼神就出來了,但是人數很少,就好像清晨四、五點鍾天剛剛亮的時候,有些人出去運動少數,多半還在睡覺還沒出來。什麼時候最多?大概夜晚十點、十一點、十二點,街上都是,好熱鬧,街上都是鬼。我們人有人的商店有街道,他有他的街道,他有他的商店。上次雷居士在此地跟你們報告,那真的不是假的,真人真事,人鬼雜居。“莊園房舍”,這他所經曆的地方,村莊園林有人居住的房屋這些地方。他在這地方看到有人在行善,這是一念善心,他在做這個事情。“或有男子女人,修毛發善事”,小善,在這裏做了一點小的善事。
哪些善事?底下舉幾個例子,“乃至懸一旛一蓋”,“旛蓋”的意思前面講過,古時候懸旛懸幢就是現在講的宣傳佛法,從前用這個方法來傳播訊息,告訴大衆這個地方有講經、有法會;大家知道了,他願意的可以來參加,這是發出訊息。現在不需要,現在的資訊發達,比這些方法更進步、更殊勝、更快速。但是這一些旛跟蓋,對于鬼神還是有用處,對人它的作用已經沒有,但是對于鬼神還是有用處。可是諸位要記住,這是傳遞訊息。“少香少華”這是表修行,一炷香、一瓣花,還不是一朵,花瓣一瓣,表什麼?表修行。大家都曉得,香表戒定,花表六度,他動了一念戒定六度的念頭,我們燃香、供花就産生了真實的利益。雖然這一念很薄弱,毛發善事,但是他真的是一念,是個善念。善念很弱,善念的時間很短,都值得贊歎;起一個善念不容易,平常起的念頭都是惡念。
“供養佛像,及菩薩像”,“供養”是瞻禮,瞻仰、禮拜。或者是“轉讀尊經”,是你在讀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讀經的時候可以燒香,燒香是供養法寶的。你在讀經的時候有鬼神聽,古人讀經的時候燒香常有,現在人讀經燒香已經很少了。我們只有在供佛的時候燒香,我們在讀經的時候已經很少燒香。可是讀經念佛的時候不在念佛堂,在其他的場合當中,我們讀經念佛有時候會聞到異香,會聞到一陣香氣,不像我們平常所燒的這些香,香氣很濃,會有這個狀況發生。這什麼事情?這是我們在讀經的時候,有這些天神從這裏過,鬼神從這邊過,他恭敬供養我們很難覺察。天神他在這裏經過,他看到了他在那裏合掌停一下,天人身上有香氣,所以你聞到香,這是很多很多的現象,許許多多同修都曾經經曆過。我們遇到這個境界也不必生歡喜心,這很普通的事情,很平常的事情。如果你遇到這些事情,你覺得奇怪,覺得很不平常,覺得很歡喜,就生起貢高我慢,那你就錯了,你就著魔了;以平常心看待,那這就是好境界。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我等鬼王,敬禮是人。】
對于修善的人這些鬼都尊敬,都向你行禮。
【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他對于修善的人,當然這不是普通的鬼,普通的鬼沒有這個境界;人起一念善心,做一點點善事,就把這時候的人看作諸佛一樣看待,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常講念佛堂念佛的這些大衆,每個人都是佛,跟這經上講的有什麼兩樣。因爲你在念佛堂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你跟阿彌陀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不是佛誰是佛?我們今天護持護法的人、供養的人,我們是真正在供養諸佛如來,這個福多大?你離開念佛堂,接觸一切人事物又起心動念,那你就回轉了,你又退轉了,這個修行是進進退退的。不過你現在還沒有到叁途去,你退轉了又造叁途業,叁途報還沒現前,這還不要緊。所以在念佛堂、在講堂薰習的時間愈長愈好。
我們希望將來彌陀村建立,念佛堂念佛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現在是做到十二個小時,將來希望做到二十四小時。這樣的道場,如果在那裏把心安定下來,住上叁年,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力量大,叁年五載決定成就。淨宗法門確確實實能令一切罪苦衆生一生成佛,這法門是無比的殊勝。我們都是罪苦衆生,我們一生爲什麼成就不了?緣不足,沒有機會;實在說有善根、有福德,沒有因緣。今天建立念佛堂、建立彌陀村,就是爲一切衆生建立得度的因緣,讓你善根、福德、因緣叁個條件統統具足,你就成就了。有把握在這一生當中,往生不退成佛,這一生就成就了。所以我們曉得發一念善心,鬼神都把你當作佛看待,你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把你看作叁世諸佛。
【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
大鬼王看到了派遣小鬼,小鬼去照顧。“及土地分”,“土地”就是說我們講的土地公,派這些小鬼,派這些土地去衛護,就是一般所講的保佑。他保佑不是保佑人,是因爲你人行善他才保佑。這個善決定是那一點善心、那一點善念,感動鬼神來護衛你。可是世間人往往錯會了意思,希求鬼神保護,保護他什麼?保護他的貪嗔癡,這就搞錯了。保佑他升官、保佑他發財,發了大財,他再來供養鬼神,跟鬼神談條件;你幫助我發一百萬,我拿一萬塊錢來供養你。這就是什麼?賄賂鬼神。他幹壞事,希望鬼神幫助他、成就他幹壞事,這樣不但不能得到鬼神幫助,鬼神就來禍害他,所以鬼神作惡的就很多。這樣感得是惡鬼惡神,也可能幫助你發財,財發了之後叫你一敗塗地。你所感得的不是正神,是邪神、邪魅,是妖魔鬼怪;正神遠離你,不來衛護你,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你的善事一定是善心、一定是善念,差別就在此地。心地邪惡,天天拜神、天天拜菩薩,都沒用處,決定不相應。所以一個道場,道場主持的人,道場裏面大衆心不在道,心裏面也是搞名聞利養、貪嗔癡慢,問問這個道場有沒有佛菩薩?沒有。塑的是佛菩薩形像,佛菩薩根本就不會到這個道場來。哪些人來?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薩,在此地詐騙衆生。你感得的是妖魔鬼怪,你拜的是妖魔鬼怪,不是佛菩薩。這些鬼神保護你,下面說:
【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都在一念真善,善與善相感應,你有鬼神保護你。在佛的戒經當中佛說過,你能夠受持叁皈,就有叁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你持五戒,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戒神保護你,五戒全持就有二十五位護戒神保護你。你修十善,就是此地經上講,這些鬼王派遣小鬼、土地衛護你。我們都受叁皈依,也有受五戒、受菩薩戒,有沒有這些護法神保護?不見得。何以說不見得?你所受的是名字戒,是形式不是實質。你受叁皈,你有沒有皈?有沒有依?如果只是請一個法師給你做個儀式,實際上你也沒有回頭,你也沒有依靠,你還是跟從前一樣,這個沒有護法神。叁皈,皈是真的回頭,依是從今以後確確實實有了依靠,要跟你所依的相應,你才是真正的皈依,你才能感得護法神保護你;不是說做一個形式,形式沒有用處。
所以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就體會得到,都是在一念真心,決定不是虛妄。皈是回頭,從哪裏回頭?從迷邪染回頭,要依覺正淨,這是學佛基本的條件,基本的原則。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我們要從迷惑回過頭來依覺,覺而不迷,對人、對事、對物,一切時、一切處覺而不迷,你才叫皈依佛。這叁皈你受了一條,在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剛才說過,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迷,就是不覺,不起心、不分別、不執著,那是覺,那是不迷。我們有沒有做到?做到才叫你真正皈依。法是正知正見,佛知佛見,不是妄想,妄想是邪知邪見,從邪知邪見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僧是清淨的意思、和合的意思。不但要六根清淨,而且與一切大衆相處的時候,決定遵守六和敬;別人守不守不關我的事,我一定要遵守。你這才叫名副其實的叁皈,你才…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叁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