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七卷)▪P2

  ..續本文上一頁醒他。假如他在生前沒有接觸過佛法,那就很難了,完全憑福,他只能夠達到忉利天。這個利益大小不相等,經文裏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自己要去思惟,爲什麼超度他能夠得利益。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如果不是因爲他命終,家裏面的人、眷屬就不會修福,也就不會得殊勝的利益。因爲這個緣故家親眷屬才修福,才禮忏、才誦經、才拜佛,這是亡者給家親眷屬修福的增上緣,是這麼一個原因,所以他得七分之一的福報。家親眷屬所修的福愈大,他得的就愈多,道理在此地。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這裏頭有個錯字,你們有沒有改過來?這是自己的己不是已。)因爲這個緣故,所以地藏菩薩講,“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健”是你的身體很健康,“聞”是你六根很聰明。你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趁著身體健康的時候,你要認真努力自修,你所得的福報是圓滿的,分分自己統統獲得。注解裏面,青蓮法師引用《隨願往生經》裏面一段話,我們把這段話念一念,這段話也是普廣菩薩說的。在八十五面第一行,“《隨願往生經》,普廣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女,未終之時,逆修生七,然燈懸旛,請僧轉經(請出家人念經),得福多不。佛言其福無量。”可以跟這個經來做印證。“又說,父母親族命終受苦,爲其修福,得福多不。”這是爲別人修。“佛言,七分獲一。”七分功德得一分,跟這個經上講的也是一樣。

  前面普廣問“逆修生七”,就是人還沒有走,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時候自己修,請法師來轉經;請法師轉經,轉的意思請法師念經,請法師講經都叫轉經。一般人在生的時候,不會替自己預先做超度佛事,這是很少的。但是請法師講經功德大,有能力的自己一個人請,那你這功德是分分己獲;自己沒有能力的,合幾個同參道友我們一起來請。請法師講一部經,或者請法師講一天經,功德都不可思議。你想想看哪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曾經請過法師來講一次經的?非常希有。像我們到其他地方去講經,我們常到香港去,到那邊去講叁天。那邊一些同修,那是許多人集合起來的力量,租借一個講堂,邀集一些同修來聽講,都是經上說的這個意思。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懂得的人,不要做一般的講演,一般的講演他得的功德小,講經。如果請我們講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講一次,我們講什麼經?經文裏面可以節錄一段來講,還是講經。我不能講全經,或者是講全經的大意,或者是在經文裏面節錄一兩段來講,這是個明白人、內行人。

  香港回歸周年那邊同修請我去講經,時間只有六天,十二個小時。我們感激他們的熱心護法,我去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十二個小時,怎麼能講得完?我們節錄一個本子,這個本子你們都看見過。從《無量壽經》裏面節錄六十條,每一條都是經文,這就是“請僧轉經”,是他們大家啓請,聯合起來啓請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知道自己怎麼作法。特別是我們自己的家親眷屬,看他一生當中沒做什麼好事,他自己迷惑顛倒,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能夠看得出他的前途。如何幫助他?這個方法幫助比什麼都殊勝,請法師講經。我們來發起、來發動,邀請他來參與,他就得福,用這種方法來接引他,善巧方便很多。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緣前生不信道德故”,緣是因爲他生前不相信道德。下面這一段是,“若以亡者嚴身之具”,嚴身之具,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他收藏的這些珠寶一類的,像首飾珠寶一類的,這是嚴身之具。“屋宅園林”,他的房地産,屋宅是房産,園林是地産。“以施叁寶,可拔地獄之苦。”一生縱然造作極重的罪業,如果能夠在命終之前,把他所有的財物供養叁寶,這個福能夠超越他墮地獄的罪業。爲什麼原因?供養叁寶,每一天都有出家人,這些出家的修行人,在家修行人,天天在這個地方誦經禮忏,這個七分之一的功德就大了,就太大了,道理在此地。但是這個地方必須要辨別,叁寶裏頭有真僞。真正的佛法道場,正法佛法道場才有這個效果。如果不是正法,現在世間就如《楞嚴經》上所說,“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有很多假佛法、假道場,藉著佛教的名義,做一些違背佛陀教誨這些事情,那是造罪業。你要是以這個布施供養他,幫助他造罪業,促使他造罪業,這要墮到地獄是愈墮愈深,不但不能出離而且墮得更深,這是必須要辨別的。

  最近香港的那邊同修打電話告訴我,香港有一位法師八十多歲了,他有個道場想捐獻出來,送給出家人。他的條件要有五個出家人,五比丘他才肯送,在香港荃灣這個地方。這個條件好,但是很難得,恐怕等他往生的時候五比丘都找不到,這是實在的話,太難了!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但是相當不容易。所以在這個年代,我們要明了五比丘找不到,即使是在家居士正信佛教徒,做爲弘法利生的,都是好事情。真正是弘法利生,或者是自己做爲修學的道場,做爲念佛修行的道場,流通佛法的道場,那就是真實功德。再看底下經文: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

  這是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人死了之後那個狀況。世尊在經典裏面常常提示我們,國土危脆,人命無常,這是世尊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相。教我們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心,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決定不要以爲我還很年輕,我的壽命還很長,那你就錯了。古人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都是少年人”,沒有人祭祀,很年輕就走了,沒有家室、沒有兒女,都變成孤墳,一定要提高警覺。“無常大鬼,不期而到”,這一句就是說人命無常,隨時都會走,你也沒有辦法預測到什麼因緣走。特別是生在我們現前這個世間,災難變化太多太多了,全世界每一個地方都有災難,有水災;美國東部現在有風災,前天新聞報導裏頭,五十多萬人疏散,很大的風災;地震,都是沒有辦法預測到的,不期而到。所以學佛的人心裏面很清楚、很明白,縱然這些災難現前不驚不怖,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災難一現前要是驚慌恐怖,那就壞了,驚慌恐怖叁惡道去了。

  李木源居士前天跟大家報告,他去送這些往生的人,往生之後他替他洗身體,照顧入殓。有一些往生的人身上是軟的,大概念佛往生絕大多數身體都柔軟,這是好相。有一些走的人身體僵硬,這什麼原因?驚慌恐怖身體就僵硬。走得很自在,一點都沒有恐怖,他的身體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從臨命終人,看得出他走的時候的情況,他走得好決定不落惡道。他是很自在、很安詳、很清楚的時候走的,神智清楚決定不墮惡道,這個時候念佛決定往生,所以送往生的人看到這些瑞相,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不相信佛法,遇不到善知識;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是大福報,有人在這個時候提醒他、幫助他帶著他念佛,一生即使造再重的罪業都不怕,都能往生,所謂帶業往生;就怕這個時候沒人幫助他,還有人攪和他,家親眷屬又哭又鬧那就完了,這是大障礙。下面四句是講他的狀況:

  【冥冥遊神。】

  這就是他的魂魄,我們佛法裏面講的阿賴耶識,世俗人講靈魂。“遊神”就是靈魂,佛家講的遊神很正確。講靈魂那是恭維的話,爲什麼?決定不靈,他要靈怎麼會到惡道裏面去?他到惡道裏去,可見得他不靈。孔老夫子在《易經》裏面講的話也很有道理,他稱遊魂,我們這裏講遊神,這個講得很有道理。因爲他的速度很快,漂浮不定,確確實實是遊魂。《易經》裏面講“遊魂爲變”,變就是他去投胎,他又去換一個身體,“冥冥遊神”。

  【未知罪福。】

  這時候真的是: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

  癡癡呆呆的,七七日內是這個狀況,我們一般講中陰身,所以中陰身是迷惑。是癡呆。

  【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于諸惡趣等。】

  “或在諸司”,這是鬼道。餓鬼道裏面這些辦事的機關,在那些法庭裏面辯論,有人說他造多少罪業,他自己不承認,在那裏面去辯論。世間人有時候自己造作的罪業他忘掉,也有故意不承認的。可是在陰間鬼神有記錄,常言說得好,“舉頭叁尺有神明”。佛經裏面告訴我們,人從一生下來就有兩個神常常跟著你,一個叫同生、一個叫同名,你所造作一切行業,他們都把它記錄下來。到臨命終時要是遇到閻羅王,閻羅王那裏檔案很齊全,你一生當中點點滴滴都賴不掉,所以在那裏辯論。審定之後那就“據業受生”,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這你就去了。《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閻羅王有沒有權力加重你的罪?或者是赦免你的罪?沒有權力,他很公正,依照你自己所造的給你分發,他沒有權力加重你的罪,也沒有權力赦免你的罪;他如果說加重或者赦免,他犯法。所以自己一生的前途,確實是自己主宰的,不是他們主宰,這個一定要知道。

  這時候這個亡人,在陰間裏面接受這些審判,還沒有定案他很憂苦,“千萬愁苦”,這沒定案。定案之後如果說惡業重,那就一定到叁惡道去受生。叁惡道去受生也有業緣,畜生道裏面找父母,那個父母過去生中跟他都有緣分;餓鬼道裏面跟地獄道裏面化身的多,鬼道裏頭也有胎、卵、濕、化,地獄裏頭完全是化生。如果不是化生,是胎生、卵生一定要找父母。緣,佛就說得很清楚,總不外乎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覺悟生生世世要搞這些事情,覺悟之後那就不一樣。人覺悟之後,那就是一念之間,轉業力爲願力,轉業報爲示現。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所以轉境界真的在一念之間,我們這一念能不能轉得過來?在理論上講是決定可能,在事上講那完全看你自己覺悟的程度。你是真覺悟,就很容易轉過來了。

  怎麼知道轉過來?轉過來的人決定沒有自己,如果還有我,決定沒轉過來。因爲你有我執這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沒有我。要以《金剛經》的標准,諸位就很容易理解,無我相、無人相、…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七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