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構想又何嘗不是「普賢行中能建立」?確實人有善念,佛菩薩就有感,感應道交。所以我今天聽到這兩位教授來談,我非常歡喜,我說他們培養這些人才,實在上講,要是以西方宗教這些話來說,這些人是上帝的和平使者,在佛法裏面講是普賢菩薩。第七首:
【一切諸佛衆會中,勝智菩薩佥然坐,各各聽法生歡喜,處處修行無量劫。】
清涼大師說這一首是十海裏面的「波羅蜜海」,我們看確實有這個意思。前面兩句我們要留意,『一切諸佛衆會中』,不是一尊佛,『勝智菩薩佥然坐』,這個境界都是不可思議。我們從這裏看到,證實淨土經論裏面所說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十方諸佛剎土你不是一個一個地方去參訪,不是!就像勝智菩薩一樣,同時能夠現無量無邊身。大經裏面常講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我自己的本身住在極樂世界沒動,化身已經到十方諸佛剎土,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我,在那個地方修供養、聞佛法,都在定中。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在我們這個世間修定,真正得定功的人有沒有?有,但是沒有這麼殊勝。
你看看最近的《虛雲老和尚年譜》,當然他所講的絕對不是妄語,虛雲老和尚在定中到兜率內院去了,他人在那裏打坐,我們看他打坐沒動,他已經在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講經。講完之後彌勒菩薩告訴他:「你還得回去,你的事還沒有完。」他敘說的時候,他在講堂裏面看到有兩叁個熟人,這兩叁位法師已經往生了,往生兜率內院,他們在那邊見面了,定中這個障礙突破了。虛雲老和尚的定功,當然比不上等覺菩薩,勝智菩薩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能在一切諸佛衆會裏頭現身。智者大師入定,定中他到靈鹫山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裏講《法華經》,這不但是超越空間,超越時間了。看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出定之後告訴大家:「靈山一會,現在還沒有散。」祖師的話絕對不是騙人的。我們學佛同修當中也有一些現在人講的所謂特異功能,他是不是特異功能那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靈性跟一般人不一樣,或是在定中、或是在夢中,常常接觸我們一般凡人不能接觸的境界。我們聽了之後我能相信,許許多多這些訊息我們可以做參考,便利我們處理一些事務。但是我們曉得宇宙之間的事千變萬化,你在夢中所見到的是某一個時間的境界,可不可能變化?可能,它不是一定的。
我早年在臺灣,有一次在蓮友念佛團講經,那個時候團長王天銘老居士,我在他那個道場講過好幾部經。那個時候我才四十多歲,王老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告訴我抗戰期間他在江西,擔任一個集團軍的參謀長,這地位很高。他們駐紮的那個地方有一個老道,這個老道好象有神通,他也是常常打坐,定中出現境界。有一天老道告訴他們,跟他們講幾天之後這個地方會漲大水,叫他們搬到高的地方去住,他們聽了半信半疑,爲什麼?一絲毫發大水的迹象都沒有。因爲那個老道跟他住的不遠,他就派人去看,看老道怎麼樣,那老道搬了,他就感覺到奇怪。老道所指的那一天,果然那天突然發水,這個地區被淹了。他很相信,這老道真是有預知的能力。
他說有一次老道跟他講,他說從東方大海很遠很遠的一個地方發生戰爭,他講出這個方位、講出這個時間,時間大概是好幾個月以後,他看到了。在那個時候他們是高級軍官,沒有這個事情發生。過了幾個月之後,日本人偷襲珍珠港,那個距離方位跟老道說的一樣,這個境界老道在定中幾個月之前他看到了,所以王老居士很相信。這就是定中境界,能夠知道過去的事情,能夠知道未來的事情,他把時間、空間界限突破了。至于能夠突破多少個層次,要看定功淺深不相同。像勝智菩薩那是完全沒有障礙,像這個老道一定在定中才行;他要是出定的話,他這個能力就沒有了,他就看不到,一定要入定。這說明他定功並不是很深,我們一般講「未到定」。如果真正得禅定,得初禅,欲界就離了,超越欲界,他生初禅天。所以我們所聽到的、所見到的,大概都不能夠離開欲界。
虛雲老和尚他那個定功到兜率天,沒有到初禅天。到初禅天才真正得禅定,四禅八定得初禅。達不到初禅在佛法裏面講是未到定,他是有定功,但是他還沒有達到初禅的標准,他將來生到哪裏?生到欲界上面四層天:夜摩、兜率、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往生在這四層天都需要禅定功夫,至于你到哪一層,看你定功的淺深。有這些事實,證明千百億化身是真的不是假的。千百億還是個數字,依舊是表法,我們不把它看作數字,表無量無邊的化身、分身。我們現在要想恢複這個能力不容易,你一定要證得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就能到十方諸佛世界去參學,諸佛面前都能化身,談何容易!唯一的一個辦法是念佛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能力就有了,顯然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也是在光中化身去供佛聞法,同時的!
『各各聽法生歡喜』,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在我們這個世間不行,要有這個願、要有這個心,我們這一生肯定做不到。四弘誓願是四個層次,是修學的層次、修學的階段。第一你要發心,要發大心。「衆生無邊誓願度」,那個衆生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這個心跟諸佛如來的心一樣;而不是發心「衆生無邊誓願度」,我喜歡的衆生我度他,我討厭的衆生我就不度他,完全是凡夫心,這個與諸佛菩薩的心願完全相違背,那怎麼行?我要度這一個地區的人、度這一鄉人、度這一國人,甚至于于我要度這一個地球上的人,心量不行,太小!我要度娑婆世界衆生還不行,心量還小。發心難,這個心一發就是大菩提心。爲什麼我們煩惱斷不了,我們法門學不好?心沒有發,沒有發心得不到叁寶的加持。果然發心,發心之後你一定拼命去斷煩惱,煩惱斷盡之後你一定會學法門,一路上都有佛菩薩照顧,這就是經典裏面講的佛菩薩加持。我們求佛菩薩加持,求沒有用,你用貪瞋癡求、用自私自利求,那怎麼會管用?完全不相應。要用無私的心去求、無我的心去求,一切爲諸佛正法久住世間,爲做一切衆生得度的因緣,這就能得佛菩薩加持。所以覺悟的人是幹這個事情,除了這個事情,他在世間跟諸位說沒有事情。覺悟的人住世間,就這麼一樁事情。
釋迦牟尼佛做一個覺悟人的樣子給我們看,他老人家一天到晚所作所爲,什麼工作?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教導一切衆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要學這個。除此之外,這個世間沒有我的事,生活簡單,諸事隨緣,決定遵守佛菩薩的教誨,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成見。聽了之後、學了之後依教奉行,『處處修行』,「處處」兩個字重要!『無量劫』是時間,這一句要用現在的話來說,時時處處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隨順佛陀教誨。佛陀現在不住世間,經典還留在世間,我們看到經典就是看到諸佛,展開經卷,聞佛說法、觀佛行誼。你看到、你聽到,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這裏頭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肯定、要深信不疑,佛陀一切教誨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一切諸佛菩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是別人,自己性德流變出來的,還教自己。如果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完全肯定的認知,你就會完全接受,沒有任何的疑惑。不但諸佛菩薩是自性變現的,山河大地、芸芸衆生,我們講虛空法界,哪一樣不是心現識變?
我們如果能夠常作如是觀,就有條件學《華嚴》,就有指望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把所有一切時空維次統統都突破的那個境界,真正證實自性的體、相、作用,證明「大方廣佛華嚴」事實的真相,證實了!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誨,用我們凡夫的心來說,是對我們的希望。其實在他們心裏頭沒有希望,哪裏會有這種念頭?要有個希望,不就又落在心意識裏去了?所以他們那個境界我們沒有辦法想象,佛在經上講了四個字「不可思議」,真的!你一想准想錯了,說更說錯了。我們說「佛對我們的希望」、「佛對我們的要求」,統統是我們自己想象的。佛所有一切教誨,都是「普賢行中能建立」,他有沒有起心動念?給諸位說,沒有,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法爾如是!你要是追究爲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給你講感應道交,衆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我沒有感、我沒有想」,對!微細的感自己不知道,微細的感是自己過去生中的善根,善根在微動,動的幅度很小,自己不曉得,佛知道。這是經上說得很多的,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現在時間到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九叁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