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九一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性上講沒有相;從相上講有,所以相有,相不能說沒有。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事就是事相,理就是理性,這是事實真相。諸佛如來都不例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是這個例子,阿彌陀佛相有性無,極樂世界事有理無,一真法界如是,十法界亦如是。這個境界你搞清楚、搞明白,完全看清楚,這叫真實智慧。心地純淨,一切設施作爲純善,純善是什麼意思?利益一切衆生。自己呢?一切衆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衆生。不但自他是一,生佛是一,衆生跟諸佛是一,一體!性相是一,理事是一,因果是一,這就是我們淨宗講的一心。一心能證、能入,入哪裏?入一真法界。

  

  淨宗修學不簡單,淨宗修學有道理,有理論依據,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能所不二。你們想想是不是華嚴境界?彭際清講得一點都不錯,我是說不出來,但是一看到他這個說法,我立刻就認同,一點懷疑都沒有。他比我高一著,他能說得出,我說不出。我也挨上邊了,爲什麼?他一說出我立刻就懂得,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淨宗是華嚴境界,淨宗所修的是直截了當入華嚴的法門。念佛這個方法好,你真正懂得你才肯念,你才肯拼命念,你愈念愈歡喜,愈念愈有精神。你念得不歡喜、念得會懶惰懈怠,那是你沒有入境界,就好象吃東西沒有嘗到味道,東西吃了,囫囵吞棗,一下子吞下去,什麼味道不知道;會吃東西是細嚼慢咽,味道你品嘗出來了。念佛的法味你要是品嘗出來,法喜充滿,你的精神充沛,哪裏會沒有精神?沒有精神,就像吃東西一樣你沒有嚼出味道,所以精神提不起來。

  

  一般修學人不容易入境界,什麼原因?你有業障、你有魔障,兩種障礙都有。業障是你自己本身的,魔障是你的冤親債住,他障礙著你。爲什麼?你欠他的債沒有還清楚,他要討債,你欠他的命,他要討命。冤親債主是凡夫,報冤報仇他這個心不斷,你修行修好了,想脫離叁界、超越輪回,他到哪裏去討債?他到哪裏去索命?他不甘心。所以,只有勇猛精進把這個難關克服。通常念佛,拼命念佛,性命都不顧,一般來講大概總到第五天,好的境界就現前了,懈怠、疲倦、懶散、精神提不起來,這種統統沒有了。往後你能保持,一松懈馬上就墮落。最困難的前面五天是瓶頸,要沖,好境界就現前了;這幾天沖不過,永遠沒有辦法。一定要有智慧,一定要有信心,冤親債主要給他回向,我認真努力修學,所有一切功德回向給他,做爲對他的報償。我成就了,回過頭來一定度你,他能接受。這樣一來,他不跟你爲難了,他還保護你,他發心當你的護法。爲什麼?你成就他沾光,不再障礙你,這個事情自古以來例子太多太多了。「善觀諸法」,善是智慧,我們今天觀一切法不善,我們是用情見來觀,他們是用理智來觀,不一樣。菩薩修學到這個地方是一個階段,自己成就了;自己成就之後,全心全力幫助衆生。

  

  七地菩薩主修方便波羅蜜,「教化衆生,隨其心樂,現身說法」。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就是方便,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現前觀察你的根機,應該給你說什麼法就給你說什麼法,法門無量無邊,看看現前哪一法對你是迫切需要的。我們仔細去觀察,印光大師現出家比丘身,夏蓮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現在家居士身而爲說法。印光大師的教學,意義無比的深廣,深廣的範圍足足可以包括釋迦牟尼佛往後九千年末法的法運。往後末法九千年,什麼樣的科目教學最契機?從印祖爲我們示現的,我們明白是因果教育,持名念佛,求生淨土。他老人家一生十六個字,他真的做到了,表演給我們看,「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我這一次有這麼一個機緣,請加拿大溫哥華那邊一位金石家給我刻了一塊印,這個印我改了兩個字,這是印光大師的法印,我把信願改做老實。這十六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印祖的法印,這個法印我的看法想法,確確實實影響往後九千年。前面八個字是因果教育,後面兩句八個字是淨宗教學,這是方便教化。看看今天的社會,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我們才體現印祖的教誨高明到極處,爲我們訂的教學方針、宗旨、方向,真的是純正。我們出家人,出家人的敦倫從哪裏做起?從戒律做起,戒律、威儀是敦倫。儒家的敦倫從哪裏做起?確確實實從《弟子規》做起。我們要真幹,要犧牲自己,不要性命,要把儒佛落實,把《沙彌律儀》、把《弟子規》落實。怎麼樣苦都要克服,牢牢記住世尊教導我們,「以苦爲師,以戒爲師」。

  

  凡人所以成不了聖,入不了聖人之門,最大的障礙是不肯吃苦。古時候老師訓練學生有一套,但是這一套現在不能用,現在用是犯法,說是你虐待人。古時候念書懈怠懶惰,老師罰學生跪磚頭,磚頭凹凸不平,你跪下就很難過,給你這個刺激,把你懶散懈怠、疲倦打掉。我小時候吃過這個苦頭,但是時間很短,次數很少,李老師比我多。因爲我們那個時候很快到我差不多十歲就改成學校,私塾就沒有了,學校裏就沒有這種體罰。學校是罰站,也有罰跪,但是罰跪都沒有跪磚頭。李老師那個時候罰跪跪磚頭,常常遇到懲罰,所以他吃的苦頭比我多,他的成就比我高。挨打的次數多,老師打學生叫「打記性」,這個地方你忘記了,忘記了狠狠的打你一頓,記住了,這個地方挨過打的。所以從前父母對兒女、老師對學生有體罰,現在沒有了。沒有了好不好?給諸位說,不好,損失太大太大了。古時候人用這個方法,他知道好不好?他不是不知道,這個方法效果殊勝,從效果上來說,好辦法!

  

  今天把這個方法廢棄,教學的效果一落千丈,所以現代的社會變成什麼?兒女不聽父母的話,學生不聽老師的話,孝道沒有了,家庭沒有了,師道沒有了,教育沒有了,換句話說,現代人只好套一句老話說:聽天由命!那還有什麼法子?古老這種教學的方法、這種手段,不可能再恢複。所以往後的教學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衆生的痛苦一代比一代嚴重,真正是應了古人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一句話我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對自己來講是無比的慶幸,我們還沾一點古老教學的邊緣。我在臺灣方東美先生教導我,章嘉大師教導我,李老師教導我,還都是用古老的方法,往後沒有了。

  

  我今天在新加坡教這個培訓班,我用的這點方法,比我自己當年求學放寬了很多很多,但是現在還有不少人反對,你還有什麼法子?所以到最後大概被逼了,只有各人自修自了,除這個辦法之外,實實在在找不出辦法來。所以對同學們來說,一定要自己珍重,自重自愛,沒有人能夠幫助你,諸佛菩薩不再來了。他不來是慈悲,爲什麼?他要來認真教學,受到侮辱,侮辱聖賢罪過很重,所以他來是慈悲,他不來還是慈悲,不令衆生造作重罪。不來了,人苦了。所以沾上一點聖教的邊緣,一定懂得自重自愛,自己發憤學習,這樣不辜負這一生到人間來,不辜負遇到這樣大好因緣,遇到佛的正法。方便有多門,就是這個意思。

  

  八地菩薩是以願波羅蜜爲主修的課程,「成就一切衆生,供養一切諸佛」。這是大願,我們一定要學,念念都是願意成就一切衆生、供養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就是一切衆生,一切衆生是未來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我們用什麼供養?佛福慧都圓滿了,我們只有用如教修行供養。就是佛在千經萬論裏面常常提醒我們的,「受持讀誦,爲人演說」,這就是供養過去佛、現在佛。對于未來佛,未來佛是現在一切衆生,我們叁種供養都要盡心盡力去做,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我從一九八叁年起了這個念頭,將來有因緣我想建個彌陀村。這個念頭常常在心裏頭,緣不成熟,那沒有法子;另外還有個願望,想建百姓宗祠,報祖宗之德。人不能忘本,人忘本一切就完了。來生後世得人身不容易!大難大難!換句話說,人要是忘本、忘記祖宗,這一生死了之後,可能是千萬億劫你都在叁途輪回,就不是六道了,人天、修羅沒有你的分,你那個輪回的圈子愈來愈小。所以,提倡建立百姓宗祠非常重要。我做不到,我要說,希望將來有大智慧的人、有大福德的人,我這個話提醒他,他聽了他會覺悟、他會明了,他會做到。聖賢人的教育要恢複,我們從我們自己本身去做,這個願心決定不退。沒有緣,等待機緣;機緣成熟,全心全力去做,做的目的是成就衆生、供養衆生。

  

  九地菩薩是以力波羅蜜爲修學中心,「具深心力,無有雜染」。「力」就是佛菩薩果地上的十種智力。九地是法師地,自己具深心力。深心力是什麼?深心是大菩提心裏面的自受用,好善好德,他沒有別的喜好,爲善爲德。真正是世尊在《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他得到佛力加持。佛的什麼力?佛的十種智力,加持他、幫助他教化衆生。最後法雲地的菩薩、十地菩薩,「知一切法真實,知一切如來力」,這是到究竟圓滿。一切法的真實相圓滿證得,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德相統統明白了。九地是法師地,十地當然是法師,決定不舍法師地;如果我們要換句話來說,以我們這一點淺見來講,十地是護法,九地是弘法。

  

  護法的智慧、福德決定超過弘法,護法是當校長,弘法是當教員;好教員要是遇到一個好校長,這個教育肯定辦好。所以我這一點淺見,我覺得十地菩薩是護法,住持正法。一個道場裏頭的住持,淨宗學會的會長,一個寺院的住持方丈,他的責任是住持正法、教化一方。他可以禮請弘法的人員來幫助他,像辦學校,校長自己可以不必上課,他掌握著教育的政策,他策劃教學的課程。依照他的政策方針、依照他的課程請老師,請老師來教學生,執行他的政策。所以九地菩薩是教員,十地菩薩是校長。如果校長不懂佛法,那就糟了,這學校問題嚴重了。所以校長是從哪裏來的?是從教員升上去的。九地往上一升就是十地,九地菩薩的智慧、德能一切功夫,十地菩薩知道得清清楚楚;十地菩薩的境界,九地菩薩不知道。所以護法功德超過弘法,弘護不能不懂佛法,不懂佛法就糟了。有時候自己以爲是護法,實實在在是障礙佛法,自己以爲在弘法利生,實際上在破壞佛法,不能不知道,罪福在一念之間。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九一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