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八卷▪P2

  ..續本文上一頁則,他的標准、他的原則我們懂得,我們就活學活用了。戒律、威儀,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說的,我們今天展開經卷,知道他的精神,知道他的用意,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如果你不曉得他的准則,在這個時代還要學叁千年前那些作法,那就錯了。時代不同了,今天有今天的作法,標准原則不變,作法有改變。精神不變,形象上要改變。形象上改變的原則,針對衆生的弊病。衆生都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別人,那這一條就不要講了,他已經做到了,還有什麼好說的?說,不就是廢話!換句話說,衆生在生病,佛菩薩是大夫,診斷他害什麼病,你給他什麼藥,這藥就是治他病的,這就對了,應病與藥,藥到病除。這個病治好了,他還有別的毛病,他病多了,一樁一樁的來對治,終極的目的是把他所有毛病統統治好,讓他恢複真正健康。真正健康,就是佛菩薩了。九法界衆生都是病人,都是違背性德,都不是正常的人,這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明了。

  

  所以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要做社會大衆的好榜樣,這就是學佛,這就是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如果不能落實,你的佛白學了,你自己得不到受用,你也無法幫助別人,所以自行化他都是一個幻想,你做不到。一定要從本身做起,把本身的毛病改掉。我勸出家的同修學《沙彌律儀》,每念一條,自己要想想:我有沒有做到?我有沒有這個毛病?十條戒,第一、不殺生,這一條我有沒有做到?我還有沒有損人利己的念頭?嚴重的是損害人的身命、慧命,佛法重視慧命,損害衆生的慧命超過損害他的身命,爲什麼?身命得來容易,慧命那個機會太難得了,所以救人慧命功德無量無邊。學佛的同學們,你不能不懂這個道理。

  

  你要曉得,真正修無量無邊真實的福慧是什麼?法布施。換句話說,你如果障礙法布施,你想在法布施裏面得利潤,這個佛經上「裨販如來」。因爲如來的教法是流通的,用今天的話來說,沒有版權的,是讓一切衆生歡喜流通,那個功德無量無邊。如果你據爲己有,你把它當作商品去販賣,你是障礙衆生的法身慧命。現在這個世間常常講智慧財産權、版權,這個版權是諸佛如來的,是諸大菩薩的,你這個盜版盜得厲害,你把諸佛菩薩的版權據爲己有,這個過失不得了!即使是世間出家在家的這些大德,他們對于佛法的著述也都沒有版權。現在有,爲什麼會有?他沒覺悟,你看看古時候,沒有。不要說太久,大概民國二十年之前都沒有。那個時候在家出家的大德著作,出版之後,你看後面都有「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或者「歡迎流通,功德無量」,都寫上這個,絕對沒有看到「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絕對沒有。所以盜版是盜佛菩薩的版,盜古聖先賢的版,這個罪過無量無邊!你要真正是以善心幫助一切衆生學佛,幫助一切衆生改過遷善,你曉得你的功德有多大!所以現在人迷惑顛倒到這種程度,真的是可怕,無量無邊殊勝利益他不懂,他見不到,他見的真的是眼前蠅頭小利,爲了得這一點利益,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把如來正教暢通阻礙住了。我們學佛對這些道理不能不知,知道之後,就曉得自己應該是怎樣作法。

  

  再看底下這一句,第七句,「意住于無礙平等法身」。「意」就是心意,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存心,存心就是你是什麼心,平等心。常存平等心,不失平等心,你就是諸佛如來。你還有高下心,你是六道凡夫。這個高下心,我比你高,你不如我;或者是你比我高,我不如你,自卑心;我比你高,你不如我,傲慢心,傲慢跟自卑都不平等。諸位要曉得,諸佛如來是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法身菩薩的心就平等了。平等心是什麼樣子?平等心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一念就平等,起個念頭就不平等,不起一念。與一切衆生往來辦事的時候,「恒順衆生,隨喜功德」,所以他應用自在,他不呆板。應用的時候可以不平等,不平等是手段,心地?心地是真平等。用不平等的手段,達到真平等的目的,這是佛法,這是智慧的善巧作用,無論是言語或者是現相,都沒有過失。

  

  所以,戒律很不容易,爲什麼?幾個人懂得戒律?如果你看戒條,你死在戒條裏面,你會犯很多很多的過失,爲什麼?誤會了,錯解了,你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不能持戒,爲什麼?死在戒條之下,叁世諸佛看到都會流眼淚,你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不知道佛所講的話字字句句,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所以戒律,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很可惜現在沒有人講戒律了。每一條戒,在某種狀況之下有開,開戒不是犯戒。在某種狀況之下一定要開戒,懂得開,那叫持戒。在某些狀況之下決定不能開,這就是不能開,那叫做持戒。你要不懂得開、遮,你怎麼懂得持?應該開的時候不開,你犯了戒。應該遮的時候你不遮,就是不能開的時候你開,犯戒了,應該開的時候你不開,你也犯戒了。應該開的時候開,不應該開的時候不開,這叫持。活的,活活活潑潑,隨機應變,目的都是利益衆生,幫助衆生覺悟,幫助衆生一心向佛,心永遠「住于無礙平等法身」。

  

  我過去曾經跟諸位講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是我的老朋友,前年往生了,他是個軍人。抗戰期間,中國對日本作戰,那個時候中國政府遷到重慶,首都南京淪陷,被日本人占領,他做地下工作,就是傳遞情報。他們一共有叁個人的一個小組,被日本憲兵隊發現,是特務工作,要是被抓到那真叫不得好死,日本人會把你折磨死。他們叁個人逃了,逃到雨花門外,雨花門是南京的南門,那邊有個寺廟,寺廟裏面正在做法會,他們就找老和尚,求老和尚幫忙救他。老和尚很聰明,立刻剃頭,剃了頭之後叫他穿上海青,跟著大家一起參加法會。日本雖然憲兵隊很凶很殘忍,但是日本人對佛教還是很尊重。遍處找找不到,他們叁個人就逃過這一關。

  

  抗戰勝利之後,這幾個人回到南京,老和尚還在。想到老和尚救命之恩,總想報答,于是設了很豐富的宴席請老和尚來應供。老和尚也很歡喜來了,一看這個酒席,真的是酒席,真豐富,全是葷菜,雞、魚、鴨肉全部都有,沒有素菜。老和尚一坐的時候,他們幾個才想到老和尚是吃素的,這怎麼辦?老和尚叫大家坐下,歡歡喜喜:「行!行!我們一起來吃。」老和尚就吃,這是開緣。這個時候應當開他就開,這叫持戒,這不叫犯戒。這幾個人一看老和尚這個樣子,對佛教佩服得五體投地。老和尚用這個方法接引他們,度他們。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你們是有意捉弄老和尚,老和尚可以拒絕。你們是誠心誠意報恩,感恩戴德,不是戲弄,是一時的疏忽,這是情有可原。老和尚真是大慈大悲,陪他們飲酒吃肉,這一般人那還得了?那是不懂戒律。這個不是破戒,這是持戒,目的真的是弘揚如來大法,讓他們這些人、作官的人,知道如來大法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的。下一次見面他們就知道了,再請客就辦素齋。如果再請客還辦這個,老和尚會拒絕:「頭一次你不知道,知道以後不可以再犯。」所以出家人要是想到這個可以開戒,常常讓信徒請你吃雞、魚、鴨肉的話,那你就完全破戒,你就不叫持戒,你就犯戒了。所以這是智慧的觀察,善巧方便。我這幾個朋友,以後我出家學佛了,常常給我談到這個事,他說:佛家實在是偉大,實在是令人敬佩。他做得這麼樣的活潑,這麼樣的自在,不是我們一般人想象得到的。這個老和尚不是普通人,可惜我們沒有見過,真正是大德。

  

  我們講戒,講嚴持戒律,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懂得戒律的應用。我們今天住在此地,接觸多半是澳洲當地人,他們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我們跟他們相處,嚴持戒律,如果不懂開遮持犯,恐怕你常常犯戒,你不是持戒。跟他們相處,在某種情況之下確實有很多的開緣,不能不知道。所以戒律不能不細心謹慎的研究討論,怎樣落實到自己生活行爲,怎樣落實到現前實際的環境。這裏頭有一個總的原則,有一個不變的方向,那就是接引衆生,利益有情。不是自己的利益,別人怎麼得到利益,你要想到這一點,讓他真正能受感動。佛法的確是有規矩有原則,它不是亂來的。所以心永遠是平等,但在形象上有不平等,讓人家趨向平等,這就對了。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大衆念請第十一句到二十句:

  

  前面我們講的是清涼大師注解引用「不思議法品」,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遍無量無邊法界,我們講到第七句。現在我們看第八句:「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解脫這個名詞,在佛法裏面可以說非常普遍,一切經論當中常常看到。「解」這個字念去聲,當動詞講。如果念「解」,當名詞講。現在一般讀書人可以說不像從前人那麼講究,所以你讀「解脫」,讀「解脫」也都很普遍,重要是我們要明了它的意思。「解」就是解除、解放,就是這個意思。把什麼解除?把煩惱解除,把障礙解除。這一個字從因上講的。「脫」是從果上講的,脫離,脫離叁途、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所以,這兩個字就是因果。如果我們能把貪瞋癡解除,你就脫離叁惡道,因爲貪瞋癡是叁惡道的業因,叁惡道是貪瞋癡的果報,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們要想離開這個果,必須先要把因斷掉。佛在經論上常常教我們斷貪瞋癡,斷貪瞋癡就是把貪瞋癡解除,這樣自自然然你就脫離叁惡道。如果能把見思煩惱解除,你就脫離六道輪回。再把塵沙煩惱解除,你就脫離十法界。

  

  解脫,我們要把這兩個字的意思搞清楚,知道解的是什麼?脫的是什麼?菩薩無礙解脫,他的解除跟脫離沒有任何障礙。我們也想解,也想脫,爲什麼解不開,脫不了,障礙重重?內在的障礙,是對于這些道理不明了,事實真相一無所知,産生對宇宙人生真相上許許多多的誤會,這是內在的障礙。外在障礙,那就是外面的緣…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八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