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中不知不覺你就入佛境界;縱然不能真入佛境界,你入了相似境界。相似就不錯了,入相似境界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升了一級,生方便有余土。你看看從凡聖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余土,所以不能不學。
學諸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幫助衆生,爲作示現。譬如現在我們看到今天這個世界,衆生完全違背性德,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感得地獄的苦報;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餓鬼、畜生了,所造的全是地獄業。我們要給他做什麼樣的示現?你看看這個業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性德,這一切衆生忘掉了,忘得幹幹淨淨,我們爲他做示現。你們諸位同學真的叫粗心大意,你看看我所作所爲,我在我們這個前面新教堂裏面,當中供養的是阿彌陀佛如來,兩旁邊我沒有供養觀音、勢至,我供養那個大照片,一邊是李老師,一邊是韓館長,那麼大的照片放在兩邊幹什麼?你們曉得什麼意思?這就是『神通境界』,爲衆生作示現。衆生不知道孝養父母,不知道奉事師長;我把老師的相挂在那裏,我把護法的相也挂在那裏,我不好意思挂我母親的相,爲什麼?那是私心;這個示現是教我們尊師重道,是教我們不忘護法恩德,中國古人常講「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爲報」。這是教學,是教育。
你別的地方看不到,我自己住的房間你去看,我母親的相挂在我自己房間裏。我的父親早年過世了,母親過世之後合葬在一起;那個墓地很小,墳墓看不出來,是很普通的、很小的一個墳墓,我給它立了一個石碑,也不大。現在在中國大陸,許許多多同修到我家鄉去訪問看到了,看到之後他們有寫一篇文章,我看到了,是南京一個大學教授。我看了我也很感動,非常感激他。他們這一幫居士們發心,想把我父母的墳墓重新修一修;當地政府也非常難得,撥了叁十畝地來做墓園,叁十畝合臺灣是兩甲地,我很感謝。既然要做,他們也畫圖來了,這個墓的周圍我不知道他用什麼樣的石頭圍起來的,上面還是鋪草;旁邊這些石頭我就想了,到那邊去的人將來會很多,我們做機會教育。我把這個經文好的這些句子,四個字一句節錄下來,寫了二、叁十條,把它刻在石頭上,讓大家到那裏去看看、去讀讀這些文,機會教育!
念念都是想到利益衆生,否則的話墳墓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用這墓園來做教育,這個墓園周邊刻的都是經文;墓園很大,外面還有欄杆,欄杆上我讓他們刻我們提倡的二十個字,一個欄杆刻兩個大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刻在外面的都是石頭欄杆,教學!這個墓園旁邊修了兩條路,這兩條路一條我給它命名「孝親道」,另外一條「尊師道」。我感謝當地政府,感謝這麼多同修大德們的愛戴。利用這個地方教學,希望到這個地方來看的人,至少他念一遍他種了善根,他總是看看,「法師寫的這些字,寫的是什麼字?」種善根了!已經有善根的人,他讀了之後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人,幫助他善根成熟。所想到的不是我家裏的事情,我會用這些東西做題目,幫助一切衆生轉惡爲善、轉迷爲悟、轉凡成聖。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去利用,決定是利益衆生、利益社會,我常有這個心,常有這個念頭,所以這個境界一接觸到我會做。
我在此地做得不夠,爲什麼?看到你們這些大衆,許許多多毛病習氣改不了。我也很想帶頭來做,許多同學不會煮飯,出家人不能不會煮飯;我們初出家的時候老和尚常說:「你發心出家,出家有叁把刀你曉不曉得?」哪叁把刀?第一個是剃頭刀,出家剃頭不能找別人剃,現在方便,有電動的剃刀,在從前要用剃刀。第二把是剪刀,你要會做衣服,從前出家人的衣服,沒有僧服店沒地方買,自己做;至少中國從前穿的是長袍大挂,你可以買現成的,領子要自己會改,你至少有這個能力,小挂褲都是自己做的。第叁把刀是菜刀,你能下廚房,所以從前出家人在常住,工作每年換一次班,輪流的,所以樣樣都會。
現在我們看大家,洗菜洗不幹淨,菜不知道選擇。有的時候把佛法誤會了,佛不是教我們惜福嗎?很老的菜根都不會摘掉,爲什麼?要惜福。錯了!這個吃的東西放的天數多了,味道都變了,還不肯丟掉還要吃,惜福?這個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還要人家來伺候你。你沒有學過戒律,戒律裏面佛規定的,出家人不吃隔夜的東西。佛爲什麼要這樣作法?從前沒有冰箱,隔一天之後東西壞了,你吃了會生病。佛給我們講的道理、製定的戒律通情達理,不許可,佛講求衛生。第二個意思怕你懶惰,我今天托缽多托一點,明天不要出去托了,我可以吃個一天兩天、叁天,要知道印度是熱帶,東西放兩叁天一定會變味,不衛生,所以佛製定的戒律是不准吃隔夜的這些飲食,不可以!
現在是有冰箱,冰箱裏儲存兩叁天不會變味。可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你每天撿的菜,那個菜老了,一指下去摘不動,這個人吃了很難消化;說老實話我還行,你們年輕人很多腸胃不好。我沒有什麼選擇,但是如果你們是懂得一點人情事理的,我畢竟七十五歲了,在古時候養老七十歲以上,這是一般人;講究一點的人,富貴人家五十歲就養老了,飲食方面都要選擇容易消化的。現在許許多多年輕人說老實話,身體比不上我,我看到你們吃的東西天天在生病,病從哪裏來的?我知道,你們不曉得。你們爲什麼?你們要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不知道利益衆生。廚房工作的人你要有慈悲心,要修「大悲極」,所以這個菜稍微硬的、老了不要,有沒有用處?有用處,我們用它來做肥料,有機肥。你在菜園裏面挖一個坑,這些菜的老的梗子摘下來都丟到裏面去,兩叁個星期之後它就發酵,就當肥料用,這是有機肥料,不是化學的。你爲什麼不這樣做?我們菜園現在也有相當的規模,種的不少,品種也很多,盡量摘嫩葉,容易消化。那個蕃薯葉長得很快,梗子又粗又老不要了,取它的葉子,普通常識!生活教育。是不是哪一天我到菜園去摘菜摘來給你們看看?我下廚房做給你們看看?
上一次我來的時候我下過廚房。楊州的江老師到這邊來訪問,我實實在在看不慣,你們燒的煮的那些面,我看他們是很勉強的吃下去,所以我到廚房做給你們看;統統吃光了,大家吃得非常歡喜。你們想想跟你們做的不同的地方在哪裏?我做的實在講又簡單又好吃,不像你們那麼麻煩,湯面裏面每一道菜還要炒一下,費事嘛!廚房裏面一定要搞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衛生第一。餐具要幹淨,也許你們顧慮到了,你們盛水的盆,水龍頭有沒有擦幹淨?恐怕就靠不住了。凡是用過,浴室裏頭浴缸、水龍頭,洗臉的臉盆、水龍頭,用完之後用幹布把它擦幹淨,保持的時間就久,它不會氧化。尤其是怕肥皂水,肥皂水沾了你沒有把它擦掉,你過一段時間去看,你看水龍頭一個痕迹一個痕迹的疤,擦都擦不掉,時間久了它氧化,那塊就脫落下來了。不知道愛物,這是對物的不尊敬;做事情不負責任是對事的不尊敬,對人沒有禮貌,你看看對人事物都不敬,哪裏有誠意?你沒有誠意,你怎麼能夠功夫得力?世出世間法都在誠意,儒家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那是根本的大道,佛法絕不例外。
出家人要從《沙彌律儀》做起,你出家不是小孩出家,你已經成年你才發心出家的,在家的這些規矩你要懂,不懂趕緊學!所以我讓大家學《弟子規》,學《太上感應篇》,補習!既然出家了,戒律裏頭的大根大本,《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落實。這些東西疏忽了,念佛怎麼能往生?在家人能往生,出家人不能往生,這是今天我們所看到普遍的現象。那是什麼?出家人不像出家人,你這個形象不像,不像如果再說得不好聽的,破壞了佛教形象,你是佛教裏頭的罪人,你怎麼能往生?哪有這種道理?在家人沒有直接破壞佛教形象,他的過失少,他只要能夠叁福裏面修第一條,能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他就肯定能往生。出家人可不行,出家人至少要加上第二條,「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衆戒至少是沙彌十戒,威儀至少是二十四門威儀,不能再少了。這個條件不具足,你怎麼能往生?
我給出家同修忠告,你要做不到可以還俗,不要現這個出家的形象,你就修十善業道,你就能往生;如果是現這個身分,那你就要現得像,最起碼的你還像個出家人。比丘就更難了,菩薩尤其難,比丘、菩薩必定具足圓滿的《沙彌律儀》,我們不學行嗎?好象這兩年,「佛陀教育基金會」把《沙彌律儀增注》又翻印了一次,希望我們這邊同學跟基金會聯絡,看看這個書還有沒有?如果這個書還有,我們希望能送給我們二百冊。這個經叫行經,經典有教理行果,這是修行的;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現在發心學《華嚴》也好,學《般若》也好,學《無量壽經》也好,學《地藏經》我看都有同學發心在學,你要是出家人,《沙彌律儀》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學什麼都落空,都沒有用處,好象蓋房子一樣你沒有地基。告訴諸位同學,叁福六和、《沙彌律儀》是地基,有這個地基,你的地基堅牢,你那個高樓大廈才能蓋得成功。
佛法是以戒律爲基礎,如果你要有更大的成就,那必須還得修比丘戒跟菩薩戒,你的基礎才真正堅牢。爲什麼?你能夠往生,我們講這是方便法門,希有難得的法門,你能夠生方便有余土,你能夠生實報莊嚴土。具足菩薩戒的生實報莊嚴土,具足比丘戒行的,生方便有余土;具足《沙彌律儀》的,生凡聖同居土。《沙彌律儀》修得好的,也能夠生到方便有余土。淨土法門雖然是講方便,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我們想象當中那麼容易,那你就搞錯了。它是比較其他法門容易,也必須要具足這些條件。所以都是爲了給衆生做好的形象,勸勉一切衆生如教修行。我們自己先要做個榜樣,要做個好樣子,這成恩德。第十句:
【各各入如來力境界。】
這一句是入佛力境界。『如來力』,是十種智力,這十種能力,菩薩都比不上,法身大士都不如,成就佛的「智德」。如來果地上叁種大德:恩德、智德、斷德。斷德是斷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第十一句:
【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這是成就「斷德」。唯有如來果地上無明煩惱斷盡;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所以他的斷德不是究竟圓滿,到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了。這兩句我們怎麼學?我們要求智慧。圓瑛大師一生叁求:「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學佛無論在家出家、四衆同學,要知道修福修慧。前面講的恩德是修福,恩德是什麼?一切時一切處,確實有心、有念,有這個思想,要給一切衆生做好榜樣。這些年來我們在各地方講經說法,我們擬了個總題目「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師是表率,範是模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能給社會大衆做表率?能不能給社會大衆做榜樣?只要心裏想想「這不行」,不行就不能動這個念頭,就不能這麼作法。我們要不能這樣真幹,這一生肯定空過。這一生學佛有名無實,只是在阿賴耶裏面種一個善根而已,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得受用,來生還是要搞六道輪回,那就麻煩大了。這一入輪回,到哪一生哪一世,你才能再得人身、再遇佛法?要想到這一樁事情,你才知道真正可怕了,這個機緣難得了。既然得到了,怎麼能夠空過?
所以諸位同學曉得我們的道場,不是我建的,我從來沒有一個念頭要建道場,我從來沒有向人家化過一分錢,這個我做不出來的,我說不出口的。道場是佛菩薩建的,感應道交而成的。道場這些錢財自自然然來的,我沒有化過緣,我也沒有叫住在這裏面的同修去化過緣,沒有!佛菩薩在這裏建道場當然有他的用意,這個道場必定有人成就,是哪個人我們不知道,到後來看看往生瑞相希有,我們才知道是哪些人,一定有!達拉斯的道場也是佛菩薩建的,我看到了,有人在那個道場念佛堂往生。于是我們明白了,佛在那裏建道場是爲這些往生、爲這些成就的人,護持道場、爲道場服務的人,有福了!如果這個道場建立了,一個往生的都沒有,那個問題就嚴重了,你欠下施主這一筆債,所謂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今天這個道場,不同于達拉斯的道場,不同于臺灣的道場,也不同于加州的道場。這個道場是要成就佛法繼起人才的,是要在此地成就一批將來弘護正法的大德們,這個人是誰?看你們發心了。真正發心依教修行,那你就是。如果對于修學陽奉陰違,貪圖現成的享受,你也有成就,你也會往生,到哪裏往生?到阿鼻地獄。你不是修西方路,你是修叁途路。善惡果報,了了分明,都在一念之間。我常講佛陀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最圓滿的榜樣,祖師大德的示現往往偏在一時,就是他那個當代;唯獨釋迦他老人家示現可以說,那個影響力一直到他老人家的法運終了,一萬二千年,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不可思議!我們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常常想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定要想他的行誼、他老人家的恩德、智德、斷德。所以我們自己那些煩惱習氣是難斷,但是要斷!
我在此地看到的,同學很多也都看到的,悟謙師的煩惱習氣很重,現在改得很多了,有進步。昨天我還告訴她:「還不夠,還要改」,她有信心。心量一定要拓開,心量小的人沒有福報,量大福大,處處要方便一切衆生,何況對人?要知道時時行方便,自己時時刻刻要知道忍耐,要肯吃虧,吃虧是福;處處不肯吃虧,想占便宜,這個人都是叁途的人,人天沒有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五四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