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示現無量無邊身,是廣大示現。
『無分別』,就是十身裏面的「平等智身」。佛無論示現什麼身,不但性平等,再跟諸位說,身平等。我們要怎麼修法?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你一定要懂,總的原理原則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總綱領、總原則,我們一定要懂、一定要信,決定沒有懷疑。怎麼修?佛也教導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想、常常想與一切法平等,你在修平等智身。上,我跟諸佛如來平等,下,我跟阿鼻地獄衆生平等,說一個上、一個下,當中全部都包括了。功夫從哪裏用?我跟蚊蟲螞蟻平等,你在這上用功夫,這些小動物你常常會遇到,你在家庭裏面最常常看到的,廚房、洗手間,你看到螞蟻,你看到蚊蟲、看到蒼蠅,合掌「螞蟻菩薩、蚊子善知識、蒼蠅善知識」,這不是精神不正常,修平等智身。它的身跟我們身不一樣,示現的身不一樣,它的性跟我們的性是相同,那是動物,動物都有佛性。更進一步,跟花草樹木平等,跟砂礫微塵平等,這是依報,依報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怎麼不平等?有什麼貢高我慢的?
佛的十種身怎麼來的?固然是自性本具,也是多劫修行成就的,于一切法無一不平等。平等法裏頭就是一真,沒有二,二就不平等,一就平等了。所以宗門大德講得好:「識得一,萬事畢」,什麼時候你真正認識一,虛空法界是一,剎土衆生還是一,什麼事都沒有了,天下永久太平了。我跟什麼人不能相處?跟什麼物不能相處?與十法界的衆生,十法界包括佛法界,決定是和睦相處,決定是互相敬愛,決定是互助合作、平等對待。覺悟的人有平等身,平等身從哪裏來的?平等心變現的。
『大菩提行波羅蜜』,這一句就是佛在往昔行菩薩道的時候,所修行圓滿功德成就的果德。這個成就就是十波羅蜜行圓滿成就示現,所以底下講『昔所滿足皆令見』。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學佛的同修,一入佛門,佛家非常慷慨大方,決不會吝法,你一入佛門,佛就把最殊勝的、最究竟、最圓滿的方法傳授給你。那是什麼?「大菩提行」,你有沒有得到?你自己不知道。「大菩提行」就是叁皈戒,大菩提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叁皈、五戒、十善,所以一入佛門就傳授叁皈戒。你看看這叁條,第一條皈依佛,覺而不迷,覺是菩提;第二條正而不邪,正是菩提;第叁條淨而不染,淨是菩提。覺、正、淨是大菩提,落實在哪裏?落實在你行門裏面十個綱領:布施,布施要與覺正淨相應,持戒,乃至于願、力、智,每一條都與覺正淨相應,每一條目都是覺正淨的落實,就傳給你了。麻煩的是你很健忘,一轉頭忘得幹幹淨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隨順舊的習慣,這就不能解決問題了。還是隨順煩惱,你不隨順菩提!
波羅蜜,因爲這裏是偈頌,這是七言頌,每一句七個字限製,「波羅蜜多」,把尾音省掉了。波羅蜜是梵語,什麼意思?用我們現在話來說是「究竟圓滿」,我這個說法大家很容易理解,波羅蜜是究竟圓滿。如果照印度梵文的意思來翻,翻作「彼岸到」,這是印度的文法跟我們中國不一樣,我們中國人說話是「到彼岸」,他們叫波羅蜜,是這個意思。「到彼岸」,實在講很像我們中國俗話裏面講「到家了」,就這個意思,功夫到家了,就是究竟圓滿的意思。
無論世法、出世法,你做得很好、做得很圓滿、做得一點缺陷都沒有,就稱爲波羅蜜。我燒個菜,菜燒得非常之好,這個人燒菜的功夫到家了。這個人寫字,字寫得非常好,寫字的功夫到家了。我們中國人講「到家」,古印度的人就叫波羅蜜。佛講經說法恒順衆生,就用衆生這些簡單的名詞術語,顯示佛教誨裏面甚深的密義。布施到家了,這個意思你應該很清楚,布施怎麼到家?布施裏頭具足其余九個波羅蜜,布施裏面與覺正淨叁寶相應,到家了。布施裏面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到家了。清淨、平等、覺是叁寶,又是叁學:清淨,淨而不染,僧寶;平等是正而不邪,法寶;覺是覺而不迷,是佛寶。「清淨、平等、覺」,夏老居士就安在《無量壽經》的經題上,你看看這個題目多殊勝!它又是叁學:清淨是戒學,戒是清涼法;平等是定學,定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真平等;覺是慧學,所以清淨平等覺又是戒定慧叁學。統統都相應,統統都具足,布施波羅蜜圓滿了。漏掉一個、有一條不相應,你的布施就不圓滿,只稱爲布施,不可以稱爲波羅蜜。爲什麼?不能稱爲波羅蜜,這個意思講有福德,不能夠成就功德;波羅蜜是成就功德,普通布施是福德。
布施是修福大家都知道,福修的大小就是看你相應不相應,你能夠與叁寶、叁學相應,與諸波羅蜜相應,這個功德大,你得「波羅蜜身」,佛果地上十種身,你得波羅蜜身。波羅蜜身是什麼?究竟圓滿之身。所以法身、報身、無邊身、變化身、平等身、圓滿身,你看看那身相,凡夫哪有?凡夫不會,所以身相很醜陋。我們確實是非常有幸,能夠生活在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我們還有緣聞到真經、聞到真法。不但是正法,正法裏面的真法,問題就是我們信不信。果然真信,有這個願希求,能解、能行,這個福報諸佛如來都贊歎,天龍善神都羨慕,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個世間災難再嚴重,與我不相幹。這個道理你們能不能體會得到?
清涼大師在《鈔》裏有一段詳細的開示,「令五根下,辨其果相。彼法威力中,諸度各有四相。」因爲菩薩這十一首的贊頌,是贊法威力,他說各有四相,這四相我們應該要懂得。第一個是「斷所對治」,這個意思要知道。「布施」,修布施波羅蜜的目的何在?布施是斷悭貪的,悭貪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把它擺在第一。布施什麼時候到圓滿,成爲布施波羅蜜?對于世出世間一切法,悭貪的念頭都沒有了,布施波羅蜜圓滿。如何能令悭貪這個煩惱斷得幹幹淨淨?前面說這個布施必須與叁學叁寶相應,必須具足諸波羅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能有這種功德。第二個是「資糧成就」,資糧是講你成無上道的條件。「資糧」兩個字不太好懂,我用這個話講,大家就明白了,我們修行成佛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十波羅蜜。佛這十個條件圓滿了,他才證到無上佛果。諸位要記住,在菩薩地位上,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勤修不退,成就如來圓滿果德的條件。
第叁「饒益自他」,益是利益,利益自己、利益衆生。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佛的教誨句句是真話。世間人,中國外國,可以說不分族類、不分宗教,哪一個人不貪財?哪一個人不是天天在擔心財寶得失?你要是問問他:「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擔心貨幣貶值,擔心股票起落。實際上他用錯了心,這個與求財不相幹。財從哪裏來的?財布施來的,布施波羅蜜裏頭財布施,布施是因,得財寶是果,財愈施愈多。你不肯布施,你的財就那麼多。財從哪裏來?財是你過去生中修布施,你修得多,你這一生命裏頭就多;你修得少,你這一生命中就得的少。我要想我這一生當中發大財,我命裏頭沒有財,想發大財行不行?行,只要你肯修財布施,你對于錢財毫不吝啬,樂意幫助這個世間苦難衆生,他們有需要的,你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你修這個因,果報就現前了,果報現前就是你的財源源源不斷而來。佛這個道理,大小乘經論講得太多太多了,奈何一般人不肯相信,對佛這個話不相信,還是拼命去想賺錢,想種種不善的念頭,「怎麼能賺錢?損人利己,這才能賺錢。」謀財害命,幹這個事情,這個社會上是太多太多了。
我這幾天還聽同學們告訴我,他說有一些館子裏面的東西生意非常興隆,吃了常常想到這館子裏去吃,連小孩都不例外,吵著鬧著非得要到那家去吃東西。結果以後一查,什麼原因?他飲食裏頭摻雜著毒品,讓你吃了上瘾,非到他家去不可,謀財害命!還有我聽說,娛樂場所、跳舞廳放的冷氣,冷氣裏面吹出來的風,裏面也加毒品在裏頭,讓你呼吸那個空氣都得毒瘾,都上瘾,你常常想到那裏跳舞。那個毒品吸進去之後,人精神興奮。用這種方法來賺錢,錯了!大錯特錯!他所賺得的全是他命裏有的,命裏沒有的一絲毫沒有增加,他不懂佛法。將本求利,這並不懂得佛法,真正懂得佛法怎麼樣?薄利多銷。
一般人要賺厚利,菩薩賺薄利,換句話說,菩薩存心念念爲社會大衆服務,總希望一切大衆得最好、最豐饒的利益,自己心裏面很快樂。經商也是布施波羅蜜,貨真價實,決定是取微薄的利益。絕對不是說我經商的目的在發財,不是!他經商的目的是爲社會大衆服務,這個人是菩薩商主,他的財源必定是滾滾而來。爲什麼?他在修因,因緣具足,怎麼會不發財?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佛法布施,你初學佛,一進來一絲毫隱瞞都沒有,把自己的底牌拿出來給你看,難得,不容易!決定沒有吝法。千經萬論,無量劫的修行,都不離叁寶、叁學、十波羅蜜,一進門就給你了。這是講「饒益自他」。
第四是「辨果」,這講果報。果報,清涼大師這是略說,說六度的果報。布施,「得大財寶,朋黨眷屬」,我們學佛的人講法緣殊勝,真的不是假的。持戒果報得人天,端正的福相。忍辱,這都是舉一個例子,臨終的時候身心安穩,不驚不怖,你不求往生,就生于天道。精進得「愛樂殊勝士夫功業」,世出世法都是精進才能成就。禅定得神通、得清淨心。般若能離一切煩惱,能斷二障:煩惱障跟所知障。這是略舉,到後面每一首偈再細說。總而言之,如果不懂得認真修學如來果地上十種圓滿的波羅蜜,我們要成就純淨純善就難了。這些果報,成就如來果地上十身的果德,我們看到、聽到了,仰慕之心油然而生。有仰慕,發心認真學習,自然成就無比殊勝的功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一段是總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叁八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