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二八卷▪P3

  ..續本文上一頁裏學?不能不知道。『摩尼爲樹發妙華』,從這一句,我們能夠體會到它表法的義趣。「摩尼」是寶,這個寶是什麼?是智慧德相。從智慧德相裏面,發出來或者說顯現出來修因證果。「妙華」是講修因,有因必有果,因不離果,果不離因;因果同時,因果不二。

  

  我們在一切佛事裏面,這個佛事就是佛家的教學。佛家沒有別的事,它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它的事業就是教學。我知道多少,我非常樂意的教導別人,沒有任何條件,義務工作。不收學費,同學們的供養,隨意。絕對不是說供養多的另眼相看,沒有供養的嫌棄,沒有這回事情。供養再多,一律平等。如果這裏面有分別、有高下,那自己就墮落,被外面境界所轉,大錯特錯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這些事不能不預防,決定不能墮落。遇到一個大施主,供養七寶宮殿,廣大的大道場,成就無數的信衆,你要是對他另眼相看,你錯了!那你們修的是什麼?福德,叁界有漏福報,與了生死、出叁界毫不相關,這不是鑄成大錯嗎?

  

  修福報不難,了生死的這個緣難得,「百千萬劫難遭遇」!如果我們疏忽了,不能夠把握住,真可惜,脫離不了叁界,肯定繼續搞輪回。只要搞輪回,給你說老實話,肯定在叁惡道的時間長,叁善道的時間短。所以六道衆生,叁惡道是他的老家,叁善道是出來旅遊觀光,度假!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法難遇,遇到要懂得珍惜,要知道依教修行。不要等明天,不要等明年,稍稍等待,這一生空過了。必須抓住現在,現在就幹,決定沒有等待的,這叫精進。『十方所有無能匹』,「匹」是比較的意思,十方所有一切的勝事,都不能夠與佛法教學相提並論。爲什麼?佛法是幫助你開真實智慧,唯有真實智慧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

  

  最近有幾位同學,送來好幾本湯恩比博士的著作,還有現在一般市面上已經買不到的,他們到圖書館影印出來給我,我非常感激。這一位英國人,他根據曆史的看法,他是一個史學家,治史學的方法的確是突破以往史學家的慣例,用現在一般術語來說,他是一個史學革命家。過去中國、外國史學家,他們所研究的範圍,總不外乎一個朝代,政治、經濟乃至于軍事、國防,總是以這個爲範圍。他把這些完全拋棄掉,他用文化做他自己研究的一個主軸,這是跟過去史學家的看法不一樣。從文化的觀點,超越了朝代、超越了政治、超越了經濟、超越了軍事,可以說一切都超越了。他的觀察,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他說只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有能力解決,所以他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有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不了解他的意思,以爲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會強大起來,于是許多國家發生恐慌,怕的是又一次的黃禍,這不是湯恩比的意思。湯恩比的意思是中國文化,也就是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哪一個國家提倡,這個國家就是世界的領導人。所以中國文化,儒家與大乘佛法會影響全世界,會給世界帶來安定和平、繁榮幸福,這才是湯恩比一生做學問的總結。今天,哪些地區有能力做這個事情?他說四個國家,中國、日本、韓國、越南,這四個國家是中國文化的主軸。日本人要是覺悟了,真正能做,把儒跟大乘佛法落實了,日本人領導全世界;韓國人覺悟了,韓國人要真能做,韓國人領導全世界,他是這個意思。絕對不是講的霸權主義,他是講文化。

  

  但是他的看法,可能還是中國人會去做。爲什麼?中國自漢朝建國一直到今天,劉邦建國,二千叁百年來,中國這個國家雖然有改朝換代,但是始終維系成大一統,這是什麼力量?文化的力量。這不是軍事,用軍事的方法注定失敗,日本人對中國就是失敗的。用文化成功的,元朝用文化,清朝用文化,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他做成功了。滿清入關的時候,清兵只有十二萬人,這十二萬人打敗了明朝,統一中國,享國二百六十多年。他用什麼?用儒家,用孔孟學說,用大乘佛法,典型的例子!日本人爲什麼沒有辦法統一中國?日本人用軍事,不知道用文化。如果用文化,日本人也能統一中國,中國人會接受,會尊重天皇。錯了!湯恩比這個說法正確,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影響太大太大了!中國的文化是和平的、柔和的,是包容的,沒有侵略性。所以他說得很好,中國在這兩千多年來,沒有對自己國境之外發動過戰爭,在曆史上沒有的。改朝換代,那都是內裏面的鬥爭,沒有侵略過外國人。所以大家如果真正了解湯恩比的意思,對中國就不會懷有恐怖的這個念頭。我們看了他這些文字,實在講我非常佩服,他講得很有道理。

  

  這是說「十方所有無能匹」。佛陀的教學、佛教的教育,因爲現在社會大衆對這個産生嚴重誤會,所以不能不麻煩一點,首先做正名的工作。孔老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先做正名,把這個名詞修正;加兩個字,佛陀教育。這個名詞人家看起來耳目一新,不至于産生誤會,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是哪一種的教育?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一生敬業。每天給大衆上課八小時,四十九年不休息,這在曆史上找不到第二個人。什麼人對于自己的事業這樣認真,這樣尊重?這都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的,我們要在這些地方學習。

  

  末法時期,凡夫煩惱業障深重,想做,精神體力不足,真的叫心有余而力不足。爲什麼?不肯學佛菩薩,不能突破自己這個惡習氣。什麼人能做到?不怕苦、發憤圖強的人,這個種人能做到,他一定把自己煩惱習氣克服。身體不好不是問題,身體爲什麼不好?你煩惱多,身體不好;習氣重,身體不好。佛教導我們養生之道,心地果然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什麼毛病都沒有了,身體是透明的。年歲再大,器官運作是正常的,管道暢通,血氣暢通,哪有病?病從哪裏來的?懶惰是病,懶死了,懶會死人的!沒有聽說人死于勤快的,沒有,人死于懶惰。我們常講活動,「現在辦什麼活動?」活,活就要動,勤快才會動;懶惰就不動,不動就死了,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這些說的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能夠跟佛家多元文化教學相比。這個教學的目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德能、究竟圓滿的相好,所以沒有法子能比。

  

  『叁世國土莊嚴事』,「國土」是諸佛的剎土,讓我們了解過去佛怎樣修行證果的?怎樣教化衆生?怎樣幫助一切衆生覺悟、幫助一切衆生回頭?幫助一切衆生對自己生起信心,這一點很重要。許多人學佛多年,「佛法是好,我沒有信心,他是佛、他是菩薩,我是凡夫,我怎麼能跟他比?」信心喪失殆盡!這個人好心,不是壞人,他有善根,就是缺乏信心,我們要如何幫助他?所以若不現相,這個現相就是現在科學裏面所講的「拿證據來」,他才相信。我們要做出一個好樣子,這個樣子就是證據。居士林這叁四年來所作所爲,就是佛陀教化的一個好榜樣,造成一個好的形象。實在說,這個形象距離我們理想還遠之遠矣!

  

  這個形象已經傳遍全世界,已經爲世界許許多多地方,真正對于佛法向往的人士,他們羨慕、他們贊歎。爲什麼距離理想還差那麼遠?沒有別的,聽經不夠,聽經不夠就是覺悟不多;比起一般人是有一點覺悟了,不多。然後我們才想到,釋迦牟尼佛爲什麼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他爲什麼?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觀察,從這些地方去體會,要想佛教興旺,天天要講經。一天講兩個小時不夠,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兩個小時聽聞正法,二十二個小時搞邪知邪見,怎麼能成功?在往年,我在居士林講經,每天晚上講一次,兩個小時。沒有人講!

  

  現在培訓班辦了幾屆,現在是第六屆,學會講經的年輕法師、居士多了,我看我們過去培訓的學生,能夠講、講得不錯的,我們聽得很歡喜的,至少有叁十個人。居士林這個道場,淨宗學會這個道場,剛剛買下來建立的十七巷的這個道場,如果有叁十個同學輪流去講,天天去講,每天至少四個小時。兩個人、叁個人講,都好!可以講不同的經論,但是要有同一個方向、同一個指歸。教學的宗旨,決定不離開幫助大衆轉惡爲善、轉迷爲悟,這是講經說法的總原則、總目標、總方向,幫助社會大衆認識佛教。我們自己一定要如理如法修行,做出榜樣來給社會大衆看。有求必應,求財得財。居士林這些年來供齋,這大家都看到的,許許多多外國的人士、道場都知道,居士林供齋免費的,每天吃飯一千多人,星期假日叁、四千人,財供養愈供養愈多。李木源居士告訴我,前幾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就以佛教來說,每一個道場收入都減少了一半,有的還不止。居士林沒有影響,收入月月有增長,什麼原因?有求必應!

  

  怎麼求法?完全遵照世尊的教導,求財的方法,財布施、財供養;求法的方法,求聰明智慧,法布施、法供養;求健康長壽,無畏布施、無畏供養,做到了!一點懷疑都沒有,全心全力去做,決定把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疑惑斷掉,對于佛法的教學生起決定的信心,就有成就。『莫不于中現其影』,這個「中」就是在佛法教學之中、學習之中,全都做出來了。這就是示現、現相,能斷一切衆生對佛法深重的疑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二八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