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二四卷)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座內衆流,說偈贊佛,海慧菩薩贊頌第六首:
【摩尼寶藏放光明,普發無邊香焰雲,無量華纓共垂布,如是座上如來坐。】
向下五首偈頌,是贊歎所坐的莊嚴。這些菩薩摩诃薩,都是從法座、從師子座出現的,所以多半都贊歎師子座。在前面清涼、李長者都給我們提示過,師子座是表法身的,也就是表法界的,也就是自性、法性。我們想一想,哪一尊菩薩只要是明心見性,都是從法性流出,法性才是諸佛如來真正的寶座。從法座所出的菩薩無量無邊,經裏面講的沒有錯。我們看他的贊頌,贊頌依然是表法的義趣。
『摩尼寶藏放光明』,贊頌都是贊歎寶座以及寶座上種種莊嚴,而實際上都是講的自性。寶座的座體就是自性的性體,寶座無量無邊的莊嚴就是自性的性德。「摩尼」是如意寶,藏是形容其多,多到沒有法子計算。「放光」,確確實實是放光,充滿了智慧光明,也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光波,周遍虛空法界。『普發無邊香焰雲』,「無邊」是從量上講的,香表性德,光表智慧。『無量華纓共垂布』,「華纓」是代表修行,表菩薩無量的法門,都是從性德裏頭流露出來的。這個相,像「垂布」一樣,布是展開。『如是座上如來坐』,這樣的寶座上,如來坐在上面。如來是自性的全體大用,所以這個如來是法身如來,不是應化身,不是報身。
由此可知,寶座、虛空法界、如來,都是不可思議。不但「等虛空、遍法界」不能形容它,「包虛空、周沙界」是實相,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這一首偈,我們懂得它的意思,會對自己的心量有所拓開,會對自己修學的信心肯定增長。知道佛法的修學,絕對不是迷信,理論的依據踏實,不是虛構的,不是推想的,是諸佛如來果地上親證的境界。佛法的殊勝,最令人贊歎佩服的,它在最後讓我們自己去證實,決不是說「他說的只有我們信他,我們永遠不能夠證實」,這很難教人相信;佛法字字句句都希望我們親證,契入如來境界。第七首:
【種種嚴飾吉祥門,恒放燈光寶焰雲,廣大熾然無不照,牟尼處上增嚴好。】
從文字上看,全是歎座。『種種嚴飾』,嚴是莊嚴,飾是裝飾。最近距離新年接近了,街道上商家都張燈結彩,迎接新年,跟這個地方講的相似。「種種嚴飾」,種種是多,不勝枚舉,莊嚴、莊飾『吉祥門』,門是門徑,這個門通到哪裏?通達諸法實相。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才叫真正的「吉祥門」。入這個門不容易,這個門是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吉祥門,無量無邊的法門,入這個門就成就了法身菩薩,我們常講的法身大士。門多,多門裏面,世尊爲我們介紹一個特別的方便門,這個方便門又稱爲門余大道,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或者是無量無邊法門之外的一個特別法門,淨土法門。特別是彌陀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吉祥門中最吉祥了。《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指歸這一個最吉祥的法門。
『恒放燈光寶焰雲』,「燈光」,在從前的人說到燈光,沒有現在人感觸這麼深,爲什麼?從前的燈光是蠟燭、油燈,跟現在的電燈來相比,不成比例。現在夜晚燈火如同白日,而且日月光明照不到的地方,房間裏面照不到,燈光能照到,可以說燈光是無處不照。佛在經上常常用「日月燈光」來做比喻。「恒放燈光寶焰雲」,這一句也就是無處不照、無時不照,它不受時空的限製。在時間上說,太陽照白天不照晚上,月亮照晚上不照白天,燈白天也可以照,晚上也能照,日月照不到的地方,它還是照,我們去想這個意思。
『廣大熾然無不照,牟尼處上增嚴好』,「牟尼」這是說的應化身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是寶座上的裝飾。這個寶座是法身如來座,千百億化身佛也從寶座流出,寶座不但出菩薩,寶座也出化身佛;「光中化佛無數億」,這是化佛。也可以把它看作摩尼寶珠,也行!因爲寶座上面的莊嚴,光照到摩尼寶珠,摩尼寶珠就格外的好看,這個解釋也行,也講得通,因爲底下有「增嚴好」,增加了它的莊嚴美好。這一句話它表法的意思,是表菩薩的修德。從法身、從法界流出這些佛菩薩,以普賢大行還來莊嚴法界、莊嚴法身、莊嚴性德,使性德格外的莊嚴美好。性德包含虛空法界、剎土衆生,我們怎麼能不修?不但要修,而且要非常認真的去修行,回向偈的偈文才真的落實,「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個地方講的法身、道場、法界、寶座,全是佛淨土。第八首:
【種種摩尼绮麗窗,妙寶蓮華所垂飾,恒出妙音聞者悅,佛坐其上特明顯。】
門窗都表通達的意思。前面說吉祥門,這個地方說『绮麗窗』,這些都是形容詞,這個窗種種摩尼寶做的。讀《華嚴經》,特別要留意的,那就是世尊多半都是意在言外,你要能夠體會得到。如果你要問,有沒有這些相?有。相在哪裏?華藏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現相。這個相誰能見到?法身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爲什麼?我們確確實實沒有能夠證得法身,帶業往生,見思、塵沙、無明都沒有斷,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品位不高,但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你有沒有見到?見到了。憑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這是西方淨土大衆不思議之處。華藏世界的叁賢位菩薩都見不到,登地才能夠見到佛的境界。但是在極樂世界情形就不一樣,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諸佛都贊歎,道理在此地。
『妙寶蓮華所垂飾』,贊歎寶座的莊嚴,「妙寶」所成。形狀像蓮華,蓮華表法的。『恒出妙音聞者悅』,前面放光,現在是出聲音,寶座自自然然出聲。這些菩薩大衆,想聞什麼樣的經法,音聲就爲他宣講;什麼都不想聽的時候,寂然無聲,所以到這個地方修學一切法門,沒有障礙了。在我們這個世間,親近一個善知識,在古時候千裏萬裏尋師,非常艱難。佛法是從後漢傳入中國,印度的高僧前來中國,中國的學人到印度去學習,走路大概就要走一年才能走到,你們想想看,是多麼艱難的事情。現在交通方便,不知道從前學習的辛苦,所以古人修學成就多,爲什麼?單單就是這個路程,就是一種很好的考驗。你要是沒有真誠的心,沒有一個渴望希求大法的心,這麼長的路,這麼艱險的路程,退轉的人很多很多,真的一百個人去,能夠回得來的十幾人而已。我們今天展開經卷,無上妙法垂手可得,不能生感恩之心,所以我們契入有限,甚至于完全不能契入,還把經教錯解了,這個情形很多。
『佛坐其上特明顯』,這個佛跟前面「牟尼」一樣,是化佛。佛的相好、佛的形相,特別的明顯。形相裏面就顯示諸法實相,就顯示性體、性德,智慧、德能、相好,大乘經上常講的法身、般若、解脫。或者我們用現代話來講,最淺顯的語言來表達,我們這些年來,將一切經論裏面的教誨歸納爲二十個字,諸佛菩薩的形相就是顯示這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示現這個形相,上報四恩,下濟叁途苦。第九首:
【寶輪承座半月形,金剛爲臺色焰明,持髻菩薩常圍繞,佛在其中最光耀。】
『寶輪』這是師子座下面有輪相,輪的下面是蓮華。這個輪相,我們常常講的蓮臺,就像蓮華當中的蓮蓬一樣。『承座半月形』,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個形狀;『金剛爲臺』,這是講質體。第一句是講的形相,第二句講的寶座體質,「金剛爲臺」。一切珍寶當中,我們世間凡夫把金剛看得最貴重,金剛鑽石看得最名貴,佛就用這個來表法。它的色彩隨著光波的反射現出各種不同的顔色,所以這樣的寶石雖然體積不大,價值很高,不是一般物品能夠相比。在這個世間富貴人家用它來做裝飾品,做首飾、做項鏈、做寶冠。在佛境界裏面它做什麼用處?建築材料,用這個來做寶座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佛家的富貴跟諸位說,不是修得的,是自性本具的。
佛告訴我們,不是他專有的,這個意思說得好,一切衆生各個具足。佛有,你也有,他也有,我也有,平等的。法性是平等的,法身是平等的,法身如來的師子寶座也是平等的。問題就是佛與法身菩薩,性德本具的圓滿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他受用到了,他得其受用;我們雖然有,不得其用,在六道裏面過著很辛苦的生活,不能跟他相比。佛菩薩大慈大悲教導我們,爲我們示現,讓我們曉得自性本具的財寶,決不是人天福報能夠相比的,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的天福,都不能夠跟它相比,爲什麼?那是修得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如何能得到這受用?把自性上面障礙除掉就行了。所以修行不是修別的,斷煩惱去障礙而已。性德在纏,被煩惱纏縛,像我們性德沒有減少一分;出纏,像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性德也沒有增加一分。所以《楞嚴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持髻菩薩常圍繞,佛在其中最光耀』,菩薩的名號也都表法的,『髻』是表高的意思,髻是頭上挽的髻,『持』是保持;這個意思,我們能能夠體會得到,保持高度的智慧,保持高度的善巧方便,用現代人的話來說,永遠保持著高度的藝術生活,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的境界。佛在這些人當中顯得最光耀,在我們凡夫裏面佛顯不出來。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裏面,佛才顯示出最殊勝圓滿的光彩。第十首:
【種種變化滿十方,演說如來廣大願,一切影像于中現,如是座上佛安坐。】
『種種變化』就是唯識所變,『滿十方』就是十方剎土依正莊嚴,包括我們現前這個境界在內。『演說如來廣大願』,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佛說,菩薩說,一切神靈說,一切衆生說,一切無情說,我們沒聽到,對!有時候說不用音聲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二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