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二二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是把教破壞了,你不是在興教,你是在破教,你是在滅教,他這個話雖然沒有說出來,我把它補充出來。毀滅佛教,果報在叁惡道;如果是興教,果報在天堂,你沒有意思求生極樂世界,果報在天堂。爲什麼?大福報!這個道理、事實真相,都要清楚、都要了解。所以有許多人常常來找我,他要蓋個廟,我對于蓋廟的事情從來沒有贊助過,什麼原因?你蓋廟容易,你這個廟裏頭有沒有道?如果沒有道,你蓋這個廟做什麼?你要好好問問你自己,你爲什麼要蓋這個廟?如果你是修行,修行不一定要蓋廟。在家修行成佛、成菩薩的,很多!

  

  所以你要曉得,古時候蓋廟用意在哪裏?古時候廟就是學校,佛教不叫廟,廟裏面是祭祀鬼神的,稱之爲廟。佛教的道場稱「寺、院、庵、堂」,有這四種稱呼,它是教學的場所,是教育的機構,不是廟。但是現在寺院庵堂都淪落成廟,這是佛法衰了,這不是興教。興教的事情,一定是衆生有福,這個地方有福,有真正善知識出現。善知識的身分不一定,往年我在臺中,李炳南老居士在家優婆塞的身分,把淨土宗在臺灣發揚光大起來了。他老人家一生從事于佛教教育工作,以講經教學培養人才,爲青年學生創辦佛學講座,利用學校放假的這個時段,讓有志于佛法修學的這些年輕人提供他們學習機會,它是教育。佛教教育正好補足現代學校道德教育之不足,所以佛教教育我們可以說是道德教育,李老居士做得很成功,做得很有效果。以在家居士身分去做,他建立道場,他不叫寺院庵堂,他叫圖書館,「慈光圖書館」,他辦了一個雜志,明倫月刊,確確實實他是光大釋迦牟尼佛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就是勤修供養。

  

  以這些事業、這些功德回向諸佛如來,回向法界衆生。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沒有一點私心,其他各個道場只要是正法,都會盡心盡力的協助它。我們做學生的,體會到老師的精神、老師的教誨,我在臺北,得大衆(多半都是聽衆)他們的幫助,也建了一個圖書館,「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建了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我也不用寺院庵堂這個名稱,從事于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基金會印送經書、錄音帶、錄像帶、光碟,幾十年來沒有中斷。不限于淨土宗,我沒有門戶之見,全世界哪一個道場需要經書或者是善書,我們審查只要是正法,不是邪說,我們都樂意幫助他印。有的時候他委托我們印,我們省事;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募集基金,印好了送給他們,幫助他弘法利生。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宗派的區別,這就是『一切國土所有佛興鹹勤供養』。

  

  我們所做的這個事業還要擴大,擴大到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這些年來我們在新加坡做了,我們在澳洲也做了。因爲我們曉得,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裏面所有一切善行善事,只要勸導一切衆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的,全是菩薩事業。菩薩在十方法界一切國土裏面,「隨衆生心,應所知量」,衆生喜歡什麼樣的身分,佛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應以婆羅門身而得度的,佛菩薩就現婆羅門身。婆羅門在新加坡這個地方稱爲興都教,古時候稱爲婆羅門教,這是我們在經上看到的。那個時代沒有基督教,也沒有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有了,婆羅門教的曆史比我們久。我們曉得,這都是佛出興在世間;我們要不要供養?要供養。所以任何宗教,這個宗教是正法,這個宗教對于社會是有利益的,帶給人民是和平的、是幸福的,帶給社會是安定的、是繁榮的,我們統統要供養。供養裏面諸位要記住,法供養還是勝于財供養,我們要全心全力幫助他們,不可以破壞,不可以障礙,我們福慧的緣就殊勝了!

  

  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講,這是親近最殊勝的外緣。內有因,外有緣,才能成就前面大福大智,「無邊福聚,極善清淨」,你能成就;「虛空法界,靡不觀察」,這個智慧你能夠現前。如果我們心量不大,不了解事實真相,你做不到。我們要常常記住佛在經上所講的,「虛空法界剎土衆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上說的。既然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就能體會到、就能認識清楚,原本一體!這是事實真相。虛空法界、剎土衆生原本一體,就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你供養,是供養法性;你要毀謗,你要破壞,破壞毀謗法性。法性在我們《華嚴》裏面講「法性佛」,《華嚴經》上這個佛的名稱,法身佛是毗盧遮那如來,法身佛的德號;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千百億的化身,諸位一定要明了,不是一個形相。我們可以肯定世出世間各個族群裏面的聖人賢人,各個宗教裏面創教的這些大聖、傳教的這些大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千百億化身!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這個事實真相搞明白,焉有不尊敬的道理?焉有不供養的道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世間所有一切宗教的勝事,他們殊勝的這些事業,歡喜贊歎,全心全力的供養。決定沒有毀謗之事,決定沒有破壞、沒有障難。如果我們還有嫉妒障礙、還有分別執著,錯了,大錯特錯!「歎德能」這十二句,我們要把它記住,要深解義趣,要懂得如何落實在我們自己生活當中,如教修學,這就對了。好,現在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二二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