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六卷)▪P3

  ..續本文上一頁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這就是說衆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永遠示現在菩薩地。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經裏面所說,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參與這個道場,都是地藏菩薩度化的,已度、當度,已度已成就是諸佛,他還在菩薩地。學生都成佛,老師還是菩薩,這一些諸佛對這個老師,沒有不感恩戴德。今天釋迦牟尼佛要宣揚地藏法門,他們來與會就是報恩,來作影響衆。哪一個法會諸佛來參加?沒這個道理。這個法會所有的佛都來齊,莊嚴道場、莊嚴法會、莊嚴這個法門,讓一切衆生警覺到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這個法門非學不可,是一切諸佛成佛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你要舍棄這個法門,你決定不能成就,念佛,說老實話也決定不能往生。我自己這一生當中,凡是遇到新道場建立請我講經,第一部一定講《地藏本願經》。有地,我們有個土地、有個道場這硬體建設,《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心地建設,這才相應。道場建立、道場的恢複第一部講什麼經?決定是《地藏菩薩本願經》。

  【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願,于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爲菩薩。】

  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世尊將這一段公案因緣說出,我們要能體會到他的用意無限的深廣,他的教學是無盡的慈悲。我們能知,然後才能行,才能談得上報恩,知恩報恩;你含糊籠統念過,這段文不長,粗心大意的看過,沒有用處。再看底下這一段,這是第二個公案:

  【又于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這個時間是在大長者之後,大長者是第一個,最先的。

  【時世有佛。】

  世間有一尊佛。

  【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從佛的壽命,可以看到那一個時代衆生福報很大,壽命是福報之一。

  【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衆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

  佛的壽很長,但是住世化緣已經滿,佛示現滅度。滅度之後跟我們世尊一樣,佛滅度之後法運還有叁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我們釋迦牟尼佛正法一千年,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不管是中國的說法,還是外國人的說法,現在都是末法時期,佛滅度兩千年之後這是末法時期。在中國,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像法時期。佛在經上有預言,佛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依照戒律修學就能夠證果。像法時期禅定成就,所以中國的佛教禅風非常盛,什麼原因?像法時候傳來,跟世尊講的很相應,禅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人的根性大不如從前,修禅不但不能開悟,連得定都不可能,唯有修淨土帶業往生能成就。經上所講這是覺華定如來,他的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這個婆羅門女也是皈依佛法,也是個學佛的。

  “宿福深厚”,我們講善根深厚,宿是過去生中培的福、培的善根很深。“衆所欽敬”,欽是佩服,對她尊敬,大衆見到她,就剛才講形象殊勝,得到社會廣大群衆的尊敬。“行住坐臥”,這是講四威儀,都足以給社會大衆作好榜樣,所以連天神都尊敬她。“諸天衛護”,我們現在世間講天神保佑,時時刻刻不離開他叫做護衛。諸位同修要曉得,現在這個社會造惡的人多,行善的人少,如果有一、兩個行善的人,天神的衛護就特別之多;過去善人多,天神他去護持他,他去護持他,每一個人護的人並不多;現在的時候人都作惡,只有一、兩個善人,所有那些天神統統來護衛你。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不修善?爲什麼要造惡?我們斷惡修善,不求菩薩、不求佛,也不求天神,諸佛自然護念,天神自然衛護,哪裏要我們求他?這個地方講的是,信佛就太難,現在世間人學佛不信佛,爲什麼不信佛?特別是出家,佛叫我們萬緣放下統統都舍棄,明天生活怎麼辦?不相信佛。你要真正是個出家人,心地清淨,于這個世間法一絲毫攀緣求得的心統統沒有,你要是被餓死、凍死,給諸位說,所有的護法神都要撤職查辦,這真的,都不是假的。可是大家不相信,還是要自己去攀緣、自己搞,那護法神一看,樂得好自在,你自己搞去,好,我可不管,他悠閑自在。

  我是有一年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老和尚請我講《楞嚴經》,在夏安居的時候。講堂就在韋馱殿的隔壁,我就告訴大家,你們要相信,不要攀緣,寺廟裏頭好好修行,不要做佛事、不要做經忏,也不要做法會,餓死了,韋馱菩薩撤職查辦,那有這種道理?所以說連出家人都不信佛,你怎麼能教一般大衆信佛?沒這個道理。我們真的相信不怕,佛菩薩保佑,護法神衛護,也許餓個一、兩餐無所謂,絕對不會餓死;挨一點凍,不會凍死,他一定會來。一定要有信心,這樣才叫學佛,這樣才叫真正信佛,你所需要、需求因緣成就一定會來。我這些道理章嘉大師傳給我,我對他老人有信心,他不欺騙我。我那個時候生活非常艱苦,對章嘉大師一分錢供養都沒有,我沒有這個能力;他知道他不會怪我,他對我非常好,非常慈悲、非常關懷。每一個星期我跟他見一次面,我那個時候上班有工作,星期天的時候去看他向他請教;每一個星期他給我兩小時,忙的時候給我一小時。如果我有一次、兩次沒去,他一定派人或者打電話來問我:爲什麼沒去?是不是生病?非常關懷,那個愛心讓你不能不去。

  這是他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求不到是因爲你有業障,你業障消除沒有不感應。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貪嗔癡求,佛菩薩不會增長你的貪嗔癡,佛菩薩不會幫助你造惡業。你果然是行善、是爲衆生,佛菩薩感應道交;爲自己不可能,絕對沒有感應。爲自己如果有感應那是邪魔,魔促成你的欲,魔幫助你做壞事;佛菩薩不會幫助人做壞事,只給你善緣不會給你惡緣。由此可知,凡是助長我們欲望,助長貪嗔癡,自己要有高度警覺,惡緣,不是善緣。但是人有這個緣沒有不歡喜,沒有不墮落,沒有不上魔的當,落入魔的魔掌,這個要有高度警覺心。所以年輕親近善知識,好,根紮住了,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都有很高的警覺心。我們要想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衛護,就在這個地方學。再看底下經文:

  【其母信邪。】

  母親是外道。

  【常輕叁寶。】

  這個罪業就重。

  【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

  他母親知見不正,煩惱習氣很重。大概也是看到學佛的人好的形象少,像法時期佛法衰,正法時期好形象多,四衆弟子好形象多,像法時期好的形象就少;末法時期就更少,更是希有。所以末法時期,我們要真正能夠如教修行的話,諸佛歡喜是比像法要加倍,龍天善神的護衛也是加倍,希有難逢。我們遇到這樣殊勝的緣,爲什麼自己糟蹋自己?那叫真正可惜,造作罪業必定墮落。

  她爲什麼會輕慢叁寶、會毀謗叁寶?實在講我們出家人的形象不好,爲什麼佛那個時代,佛的弟子在社會上受到國王、大臣,一切大衆的尊敬。什麼原因?我們要仔細想想。末法時期出家人走到外面,人家瞧不起你,輕慢你,在旁邊指指點點譏笑你,這又是什麼原因?我們能怪別人嗎?怪別人完全錯了,回過頭來想一想怪自己,我們自己的言行、我們自己的形象,不值得社會大衆的尊敬。裏面還有貪嗔癡慢,外面處處攀緣,所表現真的是迷信,引導社會大衆搞迷信,你怎麼能值得人尊敬?人家憑什麼尊敬你?人家尊敬你的也都是迷信,迷跟迷才相應,覺跟迷決定不相應。但是造作罪業,無論你是有意造、是無意造,果報決定是有;不可能說是無意造,就沒有果報,沒這回事情。你知法犯法,不知法你犯法還是要判刑,還是有罪;不能說是我不懂法律,我造作這個犯法,我就沒有罪過,沒這個事情,那講不通。所以婆羅門女的母親,墮無間地獄。

  【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

  這是她這個女兒,這是孝女,她學佛她明白道理,知道她母親在生前,不相信因果報應。“計”是心裏面想著,心裏面在度量。想想母親一生她所造的業,將來果報在哪裏?善業一定得善果,惡業一定遭惡報,她想一想她母親造作的業重;毀謗叁寶,這個業重。

  【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興供養。】

  這是爲她母親修福。“于先佛塔寺”,“塔”是藏佛舍利的處所,我們講供養佛舍利的處所,這是塔。“寺”是教化衆生的場所。寺的本意、寺的意思,《科注》注得很清楚,寺這個意思怎麼解釋?是嗣續的意思,我們一般人講後裔、延續,這個事業要永遠延續下,這就叫寺。這個場所是續佛慧命的場所,所以稱之爲寺。現在人對這個意思都不懂,看到寺,寺是廟,裏面鬼神搞迷信,他不曉得這個字的本意。從前皇帝下面辦公的機關都用寺,就是他帝王的基業希望永遠繼續不斷傳下去。這個意思很好也很深廣,佛教學衆生的事業,幫助一切衆生修行證果的事業要永遠相續不斷,這個場所是做這樁事情,所以稱之爲寺。

  供佛,記住要用自己的財物,用別人的財物來修福,錯了,自己一點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不能用別人的。她沒有財力,把自己的家宅賣掉,得這個錢廣求香華及諸供具,這到佛寺裏面來修供養。這種供養是形式,這種形式的供養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很多人都會。形式供養有沒有效果?要看他用心,表裏相不相應?表裏相應有功德,表裏不相應沒有功德。還有一些人供養造罪業,不但沒有福,造禍。那些供養?到佛菩薩面前大修供養,求發財、求升官,佛菩薩面前許願,我要升了官、發了財,我再來還願,再來給你大供養;跟佛菩薩談條件,賄賂,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汙吏,這種供養不但沒有福,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保佑我發財,我發一百萬,我一定拿一萬來供養你;佛菩薩哪有那麼傻,讓你占九十九萬的便宜,哪有這個道理?你把佛菩薩看作什麼人?所以這樣的供養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墮叁途。不要看到人來修供養,好事情,不見得是好…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六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